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方法对Co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丙烷脱氢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陈杰玉 谯雨 +3 位作者 克德尔叶·阿布都外力 胡佳婕 孙敏 刘清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3,共7页
以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为载体、Co为活性组分,分别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嫁接法和掺杂法制备了含Co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催化剂,利用XRD、SEM、N_(2)吸附-脱附、XP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催化活性。实... 以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为载体、Co为活性组分,分别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嫁接法和掺杂法制备了含Co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催化剂,利用XRD、SEM、N_(2)吸附-脱附、XP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嫁接法和掺杂法制备的催化剂中,活性组分Co的分散性更好,主要以Co^(2+)形式存在并与载体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掺杂法合成过程简单,催化剂中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载体的结构保持更完整,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丙烷脱氢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体积浸渍法 嫁接法 掺杂法 丙烷脱氢 氧化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中稳定分散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制备及其生物毒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方天 田迎 +3 位作者 王建东 滕兆刚 孙晶 恽时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14-1018,共5页
目的介孔纳米材料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应用于药物领域,文中制备在溶液中能稳定分散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MesoporousSilicaNanospheres,MSNs)并探讨其生物毒性。方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SN... 目的介孔纳米材料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应用于药物领域,文中制备在溶液中能稳定分散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MesoporousSilicaNanospheres,MSNs)并探讨其生物毒性。方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SN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仪检测MSNs的物理化学性质;检测MSNs对293T细胞(人胚肾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20mg/kg和40ms/kg剂量MSNs后肝、脾、肾、心、脑和肺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制备的MSNs在溶液中可稳定分散,平均粒径为100nm,具有高度有序的二维六方结构。体外实验结果:50~400μg/ml范围内,MSNs对293T细胞成活率没有影响(P〉0.05);体内实验结果:40mg/kgMSNs导致BALB/c小鼠肝和肺出现病理变化。结论在溶液中稳定分散的MSNs对293T细胞没有毒性;长时间尾静脉注射高剂量MSNs对小鼠肝和肺有一定程度的损伤,通过控制MSNs的使用剂量与使用周期可以避免对动物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 细胞毒性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状二氧化硅纳米球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丁秀萍 王亚斌 黄玉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为了得到高比表面且尺寸均一的纤维状二氧化硅纳米球,采用静止和搅拌水热反应法制备了该类纳米粒子,探讨了制备机理及影响生长的因素.以同反应条件下微波法制备所得纤维状二氧化硅纳米球为参比样品,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SEM和TEM)观... 为了得到高比表面且尺寸均一的纤维状二氧化硅纳米球,采用静止和搅拌水热反应法制备了该类纳米粒子,探讨了制备机理及影响生长的因素.以同反应条件下微波法制备所得纤维状二氧化硅纳米球为参比样品,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SEM和TEM)观察了微波反应法和水热反应法所得3类纤维状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形貌和结构特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考察了纳米粒子的化学组成、X射线衍射谱(XRD)探究了纳米粒子的体相结构信息,以及采用氮气吸附脱附手段揭示了纳米粒子的吸附脱附类型及孔径分布.结果表明:水热反应能够生成直径较大、形貌更为均匀的纳米球;搅拌水热反应效果更明显,产物尺寸更为均一;3种反应方式合成的纳米球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和化学官能团,都属于Ⅳ型吸附且滞后环属于H_3型;3类纳米球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为480.156 m^2/g(1.287 cm^3/g)、464.757 m^2/g(0.654 cm^3/g)和429.351 m^2/g(0.726 cm^3/g).形貌和结构的差别归因于反应体系的压力和反应母液均匀程度,前者促使生成均匀的微乳液,后者促进生成均匀的反胶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化学 介孔材料 二氧化硅纳米球 纤维状 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负载氧化钴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秋娜 罗明生 +1 位作者 刘清龙 杨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2-1063,共12页
以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DMSNs)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钴负载量的催化剂,利用XRD、SEM、TEM、BET、H_(2)-TPR、O_(2)-TPD、XPS、EPR、Raman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考察了催化剂对甲苯... 以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DMSNs)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钴负载量的催化剂,利用XRD、SEM、TEM、BET、H_(2)-TPR、O_(2)-TPD、XPS、EPR、Raman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考察了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氧化活性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钴基DMSNs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积和有序介孔结构,有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及活性位与反应物的接触;随着Co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活性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0%Co/DMSNs催化剂活性最佳,甲苯转化率为90%时的温度(T_(90))达到268℃(质量空速为15000 mL/(g·h)、甲苯初始体积分数为50μL/L),并且表现了优异的抗水性能和稳定性。该催化剂活性组分主要以Co^(2+)形式存在,拥有更多的氧空位和高活性氧物种,有利于甲苯催化氧化反应的进行。而载体特殊的形貌结构和钴氧物种与载体较强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催化氧化 氧化 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枝状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5
作者 韩玉 王亚斌 +1 位作者 丁秀萍 张琰图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33-6137,共5页
采用超长碳链的表面活性剂溴代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合成了具有较大粒径和孔径分布的单分散树枝状二氧化硅纳米球(记为DMSNs-C18)。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能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 采用超长碳链的表面活性剂溴代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合成了具有较大粒径和孔径分布的单分散树枝状二氧化硅纳米球(记为DMSNs-C18)。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能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对产物进行了形貌、结构、晶型、化学组成、孔体积、比表面积等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以溴代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制备的单分散树枝状二氧化硅纳米球相比(DMSNs-C16),DMSNs-C18颗粒尺寸和孔道均明显增大。原因在于随着碳链增长,表面活性剂相互斥力增强,影响微乳液形成,最终导致结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 二氧化硅纳米球 介孔材料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小孔径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3
6
作者 韩玉 瞿成良 +2 位作者 王亚斌 丁秀萍 张琰图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4-688,704,共6页
采用短碳链的表面活性剂溴代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合成了具有较大粒径和超小孔径分布的单分散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记为DMSNs-C1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能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 采用短碳链的表面活性剂溴代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合成了具有较大粒径和超小孔径分布的单分散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记为DMSNs-C1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能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对制备的DMSNs-C12进行了形貌、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孔体积、比表面积等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以溴代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制备的单分散树枝状二氧化硅纳米球相比(DMSNs-C16),DMSNs-C12颗粒尺寸明显增大,褶皱结构消失,孔道尺寸急剧减小。原因是随着碳链减小,表面活性剂相互斥力减弱,影响微乳液形成,最终导致结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 二氧化硅纳米球 孔径 表面活性剂模板 碳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辅助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球及其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苏东坡 唐元洪 +1 位作者 林良武 杨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66-71,共6页
总结了氨基酸辅助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球以及通过种子再生长过程进行尺寸控制的制备方法,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究,介绍了这种二氧化硅纳米球在生物医药、阵列模板、功能薄膜和高分子接枝杂化合成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这种单分散性二氧化... 总结了氨基酸辅助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球以及通过种子再生长过程进行尺寸控制的制备方法,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究,介绍了这种二氧化硅纳米球在生物医药、阵列模板、功能薄膜和高分子接枝杂化合成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这种单分散性二氧化硅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二氧化硅纳米球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刺激响应的二氧化硅纳米容器及其体外释放
8
作者 孙广平 傅佳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43-1349,共7页
研究了以缩酮链作为刺激响应单元的智能纳米容器在仿溶酶体和内涵体条件下的释放效果。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MSNs)为载体,吸附荧光指示剂-罗丹明B,用2-(2-溴-乙氧基)-2-(2-叠氮基-乙氧基)丙烷作为连接链,将β-环糊精连接到介孔出口... 研究了以缩酮链作为刺激响应单元的智能纳米容器在仿溶酶体和内涵体条件下的释放效果。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MSNs)为载体,吸附荧光指示剂-罗丹明B,用2-(2-溴-乙氧基)-2-(2-叠氮基-乙氧基)丙烷作为连接链,将β-环糊精连接到介孔出口处进行封装,制备了酸性-刺激响应智能纳米容器,并用固体核磁共振(SS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验证了MSNs表面改性过程。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实时监测智能纳米容器在不同pH下释放动力学曲线、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该智能纳米容器的载药量为15.23 mg/g。结果表明,利用末尾封端技术制得的以缩酮链作为刺激响应单元的智能纳米容器实现了在中性条件下"零释放",酸性条件下大量释放(即仿溶酶体和内涵体条件下适量缓慢释放)的效果,此项研究在肿瘤细胞靶向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 罗丹明B 酸性-刺激响应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上二氧化硅/聚乙烯亚胺光子晶体生色结构的制备
9
作者 赵钰卓 王宇琦 +3 位作者 龙格凤 王宁宁 周凝宇 张明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共6页
与传统染料的化学色相比,结构色不依靠色素着色,具有高饱和度、清洁环保、不褪色等特点,因而成为研究热点。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球,应用静电和垂直沉积自组装法在织物表面构建光子晶体生色结构薄膜。为保证薄膜与织物... 与传统染料的化学色相比,结构色不依靠色素着色,具有高饱和度、清洁环保、不褪色等特点,因而成为研究热点。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球,应用静电和垂直沉积自组装法在织物表面构建光子晶体生色结构薄膜。为保证薄膜与织物界面的牢固性,利用水溶性胶黏剂进行处理。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红外光谱仪、摩擦实验等对不同处理的织物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氨水用量的增加,二氧化硅纳米球粒径增大;经过二氧化硅/聚乙烯亚胺自组装和水溶性胶黏剂处理后,二氧化硅纳米球可以有序、牢固地黏附于织物表面形成光子晶体结构;织物发生颜色变化,在不同角度下呈现着明显的颜色差异,具有高亲水性与耐摩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色 二氧化硅纳米球 自组装技术 光子晶体 角度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纤维形纳米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亚斌 郭敏 +3 位作者 史时辉 呼科科 张耀霞 刘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596-3605,共10页
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硅纳米球(KCC-1,类似于MCM-41命名规则)是继MCM-41、SBA-15之后,又一种里程碑式的介孔材料。与传统介孔二氧化硅相比,KCC-1具备三维中心辐射状孔道和多级孔结构,因而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更大的孔体积、更高的孔渗透... 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硅纳米球(KCC-1,类似于MCM-41命名规则)是继MCM-41、SBA-15之后,又一种里程碑式的介孔材料。与传统介孔二氧化硅相比,KCC-1具备三维中心辐射状孔道和多级孔结构,因而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更大的孔体积、更高的孔渗透性、粒子内表面更易接触等优点。在KCC-1中,客体物质(如贵金属纳米粒子和生物大分子等)能够沿着中心辐射状孔道进行负载和/或输送,因此,KCC-1在纳米催化剂载体方面极具应用前景。近年来,KCC-1的成功开发掀起了树枝状纤维形纳米球及其催化剂的研究热潮。一方面,人们尝试基于其他本体材质构建树枝状纤维形纳米球,制备出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钛纳米球、树枝状纤维形硅钛杂化纳米球、树枝状纤维形碳纳米球、树枝状纤维形碳氮杂化纳米球、树枝状纤维形硅铝杂化纳米球、树枝状纤维形硅铜铝杂化纳米球等。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以树枝状纤维形结构为基础的核-壳型、空心型、蛋黄-蛋壳型等新颖结构纳米催化剂也被成功开发,并在特定体系中展现出优越的催化性能。本文从构成树枝状纤维形纳米球的本体材料(元素)出发,对具有三维中心辐射状孔道和多级孔结构的纳米球催化剂进行分类,总结了各自的结构特征、催化对象及催化性能,综述了近几年树枝状纤维形纳米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树枝状纤维形纳米球催化剂的研究思路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KCC-1 树枝状 纤维形 介孔纳米 催化剂 二氧化硅纳米球 二氧化纳米 纳米 硅铝杂化纳米 核-壳结构 空心结构 蛋黄-蛋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制备PS/SiO_2复合纳米微球及其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段春英 周静芳 +1 位作者 张平余 张治军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69-472,共4页
 用微波加热法合成了表面功能化的聚苯乙烯/SiO2复合纳米粒子,分别用FTIR、TEM及TG DTA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能使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可制备出以SiO2纳米微粒为核,P...  用微波加热法合成了表面功能化的聚苯乙烯/SiO2复合纳米粒子,分别用FTIR、TEM及TG DTA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能使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可制备出以SiO2纳米微粒为核,PMMA、PS为壳层的核壳结构复合纳米微球,微球粒径约15nm,颗粒较均匀,并且在有机溶剂中有良好的分散性,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制备 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复合纳米 摩擦性能 核壳结构 纳米润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模板法制备大孔-微孔等级孔TS-1分子筛及其1-己烯环氧化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时浩峰 孙明慧 +5 位作者 余申 刘湛 吕佳敏 朱绍林 陈丽华 苏宝连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5-1496,共12页
针对等级孔钛硅分子筛TS-1合成方法存在步骤复杂及成本高等难题,使用二氧化硅纳米球同时作为硅源和大孔模板,结合蒸汽辅助结晶方法,通过“硅源溶解-分子筛结晶”过程形成大孔结构,得到大孔-微孔TS-1分子筛。通过调控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尺... 针对等级孔钛硅分子筛TS-1合成方法存在步骤复杂及成本高等难题,使用二氧化硅纳米球同时作为硅源和大孔模板,结合蒸汽辅助结晶方法,通过“硅源溶解-分子筛结晶”过程形成大孔结构,得到大孔-微孔TS-1分子筛。通过调控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尺寸,可以系统调变大孔直径(100~500 nm)。此外,合成的大孔-微孔TS-1分子筛硅/钛摩尔比可调(30、50、100)。HTS-1-200-30分子筛样品在1-己烯催化环氧化反应中,温度343 K、反应时间6 h条件下1-己烯转化率可达41%,高于微孔TS-1分子筛的催化性能。研究所采用的自模板法使用低成本St9ber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球,相较于高成本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降低了等级孔钛硅分子筛的合成成本,适用于工业大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球 自模板 蒸汽辅助晶化 大孔-微孔分子筛 TS-1分子筛 1-己烯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SiO_2复合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德宣 李贵安 +2 位作者 韩庆艳 王自强 潘丽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87-1391,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纳米微球,以KH-550为粘结剂,利用简单的化学还原法,成功制备出Au-SiO2复合纳米微球,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多功能成像光电子能谱仪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u-...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纳米微球,以KH-550为粘结剂,利用简单的化学还原法,成功制备出Au-SiO2复合纳米微球,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多功能成像光电子能谱仪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u-SiO2复合纳米微球粒径约130-160 nm,且颗粒较均匀、分散性较好。样品中金纳米粒子均匀分散于SiO2纳米微球表面,粒径约4-9 nm,具有良好的面心立方结构,晶型良好,且Au物种主要以零价金属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二氧化硅纳米 纳米粒子 Au-SiO2复合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长链SiO_(2)纳米小球构筑聚芳醚酮超疏水薄膜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毛林 王永鹏 +1 位作者 刘梦竹 张赢元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113,118,共5页
超疏水材料因其在防腐、防覆冰、自清洁以及油水分离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发现了一种耐磨超疏水涂层的简易制备方法。该超疏水涂层以含有三氟甲基侧基的聚芳醚酮为主要构筑材料,通过喷涂含氟长链的SiO_(2)纳米小球... 超疏水材料因其在防腐、防覆冰、自清洁以及油水分离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发现了一种耐磨超疏水涂层的简易制备方法。该超疏水涂层以含有三氟甲基侧基的聚芳醚酮为主要构筑材料,通过喷涂含氟长链的SiO_(2)纳米小球(F-SiO_(2)纳米小球,尺寸480nm左右)、二氯甲烷溶胀和高温处理在涂层表面构筑微纳复合结构。这些微纳复合结构减少了水和涂层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水和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因而使水滴在涂层上的接触角由92°增大到156°,涂层由疏水变为超疏水。此外由于含有三氟甲基侧基的聚芳醚酮的分子链与F-SiO_(2)纳米小球疏水链的相互缠结作用,所获得的超疏水薄膜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经过砂纸打磨5次后,水在涂层上的接触角仍然高达143°。这种耐磨超疏水材料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酮 超疏水 含氟二氧化硅纳米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深层产水气井的纳米粒子泡排剂 被引量:21
15
作者 武俊文 雷群 +8 位作者 熊春明 曹光强 张建军 李隽 方进 谭建 艾天敬 李楠 贾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6-640,共5页
针对深层产水气井温度高、矿化度高、含高浓度H2S气体及凝析油的特点,研制了纳米粒子泡排剂,评价了其性能,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将耐高温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耐高矿化度及H2S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及耐凝析油的氟碳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制... 针对深层产水气井温度高、矿化度高、含高浓度H2S气体及凝析油的特点,研制了纳米粒子泡排剂,评价了其性能,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将耐高温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耐高矿化度及H2S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及耐凝析油的氟碳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制成液相泡排剂,再加入使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球作为固态稳泡剂,制备出纳米粒子泡排剂。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泡排剂的性能,结果表明:泡排剂抗温可达150℃,抗矿化度可达250 g/L,抗H2S浓度可达0.04%,抗凝析油含量可达30%,起泡性、稳泡性优良。光学显微镜观察、Zeta电位表征结果说明,纳米粒子增强液相泡排剂性能的机理在于纳米粒子吸附在气液界面形成固态的粒子化膜,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球浓度约为0.002%时具有最佳稳泡效果。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泡排剂性能稳定,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可显著提高泡沫排水采气有效率并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气井 纳米粒子 纳米二氧化硅 泡排剂 排水采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覆铕配合物Eu(DBM)3phen的硅胶纳米荧光检测材料的制备
16
作者 金权 马红彦 +3 位作者 胡飞 王世革 刘璐 黄明贤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1-267,共7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一种短链氟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apstone FS-66)作为双模板,通过四乙氧基硅烷(TEOS)和含氯官能团的硅烷偶联剂制备了含氯官能团的大孔径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MSNs);利用EuCl3·6H2O、1,10-邻菲...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一种短链氟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apstone FS-66)作为双模板,通过四乙氧基硅烷(TEOS)和含氯官能团的硅烷偶联剂制备了含氯官能团的大孔径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MSNs);利用EuCl3·6H2O、1,10-邻菲啰啉盐酸盐和二苯甲酰甲烷合成铕的配合物Eu(DBM)3phen,然后以MSNs为基质填充Eu(DBM)3phen。为了更好地将Eu(DBM)3phen嵌入到纳米球孔道内,对所制备的介孔纳米球的孔道表面进行聚乙烯亚胺(PEI)修饰;同时为了解决荧光配合物从孔道泄露的问题,在纳米球表面层层自组装吸附多层聚合物,然后包覆一层二氧化硅膜形成核-壳结构。最后将所制备的荧光纳米球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使其表面带有氨基,用来嫁接生物分子如抗体等。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光度计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多种方法对最终合成的纳米球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本制备的荧光纳米球粒径约为230μm、荧光强度约为2800a.u,1543cm^-1处出现了氨基的弯曲振动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 Eu(DBM)3phen配合物 荧光纳米 层层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SiO_2润滑液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祥玉 徐楠 +2 位作者 李维民 娄文静 王晓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12,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亲水性聚醚油中原位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利用透射电镜系统考察反应条件,如氨水和水的添加量、正硅酸乙酯(TEOS)添加量、聚醚含量及水解温度对原位生成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直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EOS、...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亲水性聚醚油中原位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利用透射电镜系统考察反应条件,如氨水和水的添加量、正硅酸乙酯(TEOS)添加量、聚醚含量及水解温度对原位生成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直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EOS、氨水及水含量的增加,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直径逐渐增大;而随着聚醚油含量增加以及反应温度的升高,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直径逐渐减小直至出现严重团聚。使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不同粒径的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对润滑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颗粒添加量的增加其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纳米颗粒最佳添加量时,纳米颗粒直径越小其减摩抗磨效果越明显;同时,纳米二氧化硅润滑液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但其最佳添加量受颗粒直径影响呈非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原位溶胶-凝胶法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Ni/KCC-1的制备及其在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醇酸甲酯中的催化性能
18
作者 张舜光 崔阳 +2 位作者 刘林林 张金颐 陈学青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针对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制备乙醇酸甲酯(MG)反应中,银(Ag)基催化剂成本较高、催化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为降低成本并提高催化性能,以水热合成法制备的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硅纳米球(KCC-1)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Ag/KCC-1、Ag-Ni/KCC-... 针对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制备乙醇酸甲酯(MG)反应中,银(Ag)基催化剂成本较高、催化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为降低成本并提高催化性能,以水热合成法制备的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硅纳米球(KCC-1)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Ag/KCC-1、Ag-Ni/KCC-1负载型催化剂。考察了Ag的较优负载量及总负载量不变时,Ag与镍(Ni)较佳的质量比。结果表明,Ag/KCC-1催化剂中,不同Ag负载量的催化剂,其结构和催化性能均有所不同,Ag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5%时,性能较好;Ag-Ni/KCC-1催化剂中,适量Ni的引入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均有明显提高,当Ag和Ni的负载量分别为12%和3%时,催化性能较佳,与单组分负载的Ag/KCC-1催化剂相比,DMO转化率由90.37%提高至96.75%,MG转化率由90.77%提高至92.48%,MG收率由82.04%提高至8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二甲酯 乙醇酸甲酯 催化剂 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硅纳米球 Ag-Ni/KC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复合材料辅助小分子代谢物的质谱半定量分析及鉴定
19
作者 曹婷 舒伟康 万晶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131,共7页
利用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DMSN)作为载体,将金、银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在其表面,制备了DMSN@Ag/Au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MALDI)基质.该基质可实现高灵敏度小分子代谢物分析,检测限为0.005 mg/mL.该基质具有较好的... 利用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DMSN)作为载体,将金、银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在其表面,制备了DMSN@Ag/Au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MALDI)基质.该基质可实现高灵敏度小分子代谢物分析,检测限为0.005 mg/mL.该基质具有较好的检测重现性,并提供自身的Au+信号作为信号参比,从而提高定量分析准确度.此外,DMSN@Ag/Au可诱导分析物发生Ag+加和,辅助代谢物鉴定.该基质有望作为新一代的多功能MALDI基质,为临床质谱分析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 小分子检测 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 等离子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2固化SO3H-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油酸甲酯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亚东 郜蕾 +3 位作者 高健 郭孟星 任珂 孙晓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6,180,共7页
以1,3-丙烷磺内酯和巯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球为原料,采用化学键合接枝法获得固化SO3H-功能化离子液体的酸催化材料(SiO2-IL)。采用NMR、FTIR和热分析方法对SiO2-IL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SiO2-IL在油酸与甲醇酯化反应中的... 以1,3-丙烷磺内酯和巯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球为原料,采用化学键合接枝法获得固化SO3H-功能化离子液体的酸催化材料(SiO2-IL)。采用NMR、FTIR和热分析方法对SiO2-IL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SiO2-IL在油酸与甲醇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分析了影响其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及原因。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自身所具有的酸性以及固化过程中化学键合接枝程度均对其催化性能有所影响。对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60℃、n(甲醇)∶n(油酸)=12∶1、m(SiO2-IL)∶m(油酸)=0.09∶1.00、反应时间5 h条件下,油酸甲酯收率最高为94%,催化材料经重复使用5次后,油酸甲酯收率仍可达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丙烷磺内酯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离子液体 化学键合接枝 油酸甲酯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