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二氧化硅玻璃的有效介电函数 被引量:2
1
作者 彭其 屠长存 +3 位作者 戴松涛 许伯章 张存洲 张光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研究了具有 7 5nm孔隙的多孔二氧化硅玻璃的介电函数与孔隙度的关系 ,通过实验检验 ,选出了公式lnεe=θ1lnε1+θ2 lnε2 (其中θ1,θ2 分别为两组分的孔隙度 )能较好描述其介电性质 ,对光谱选择性材料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多孔玻璃 介电函数 二氧化硅玻璃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掺锡二氧化硅玻璃薄膜的制作及折射率测量
2
作者 王铿 贾宏志 +1 位作者 姜博实 夏桂珍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7,共2页
最近研究发现掺锡的二氧化硅玻璃薄膜具有很强的光敏性,但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作的掺锡二氧化硅玻璃薄膜其锡含量都不高。本文报道了采用溶胶—凝胶法制作高掺锡二氧化硅薄膜(二氧化锡含量分别为75%mol和66%mol)的实验结果。并用透射... 最近研究发现掺锡的二氧化硅玻璃薄膜具有很强的光敏性,但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作的掺锡二氧化硅玻璃薄膜其锡含量都不高。本文报道了采用溶胶—凝胶法制作高掺锡二氧化硅薄膜(二氧化锡含量分别为75%mol和66%mol)的实验结果。并用透射光谱法测试了薄膜的折射率,测试结果表明薄膜折射率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小,随着二氧化锡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掺锡二氧化硅玻璃薄膜 透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u/Tb/SnO_(2)纳米晶体共掺杂二氧化硅玻璃的三激活剂光致发光自参考光学温度测量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萍 高延鹏 +1 位作者 何勇 戴能利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28-2135,共8页
自参考光学温度计在快速响应和高精度方面显示出竞争优势,因为可以规避一些不可避免的外部因素,如浓度变化、激发波动和检测器损耗。本文报道了Eu/Tb/SnO_(2)纳米晶体共掺杂二氧化硅玻璃的三激活剂光致发光。基于Eu^(3+)(^(5)D_(0)‐7F... 自参考光学温度计在快速响应和高精度方面显示出竞争优势,因为可以规避一些不可避免的外部因素,如浓度变化、激发波动和检测器损耗。本文报道了Eu/Tb/SnO_(2)纳米晶体共掺杂二氧化硅玻璃的三激活剂光致发光。基于Eu^(3+)(^(5)D_(0)‐7F2跃迁,620 nm)/Eu^(2+)(4f65d‐8S7/2跃迁,434 nm)和Eu^(3+)(^(5)D_(0)‐7F2跃迁,620 nm)/Tb^(3+)(5D4‐7F5跃迁,542 nm)的非热耦合能级的温度依赖性荧光强度比可用于298~773 K宽范围内的自参考温度探测。在773 K时,最大相对热灵敏度Sr可达2.3%·K^(-1),高于大多数Eu/Tb共掺杂材料。这项工作将为三重激活剂的自参考光学温度测量提供一种新的Eu/Tb共掺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SnO_(2)纳米晶 光致发光 温度测量 二氧化硅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凝胶玻璃基质中原位合成镍酞菁的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黄娟 郑婵 +1 位作者 冯苗 詹红兵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7-210,共4页
实现酞菁材料化进而器件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将其引入到固相基质制备酞菁掺杂的复合材料。文章以邻苯二腈和可溶性镍盐为反应试剂,通过一定温度的热处理,采用原位合成技术在二氧化硅凝胶玻璃基质中原位合成镍酞菁,制备了复合凝胶玻璃材料... 实现酞菁材料化进而器件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将其引入到固相基质制备酞菁掺杂的复合材料。文章以邻苯二腈和可溶性镍盐为反应试剂,通过一定温度的热处理,采用原位合成技术在二氧化硅凝胶玻璃基质中原位合成镍酞菁,制备了复合凝胶玻璃材料,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了其制备过程。由于镍酞菁在可见光区域有明显吸收,以镍酞菁物理掺杂的复合凝胶玻璃作为参照,用670 nm处的吸光度来计算原位合成镍酞菁的量。研究了原位合成动力学,拟合出原位合成NiPc的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曲线。拟合曲线呈"S"形,与Avrami-Erofeev公式相符。由此推导出在180,185,190,195和200℃时的反应级数分别是4.5,4.5,3.7,3.2,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原位合成 镍酞菁 二氧化硅凝胶玻璃 UV-Vis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玻璃掺杂固溶半导体(Zn_xCd_(1-x)S)的光致发光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师文生 张良莹 姚熹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3-137,共5页
利用Sol-Gel工艺制备了掺杂固溶半导体ZnxCd1-xS的SiO2玻璃.吸收光谱研究表明材料的吸收边随Zn含量的增加而向短波方向移动;温度提高有利于生成较完整的晶粒.以短脉冲激光为激发光源对材料的光致发光效应作了... 利用Sol-Gel工艺制备了掺杂固溶半导体ZnxCd1-xS的SiO2玻璃.吸收光谱研究表明材料的吸收边随Zn含量的增加而向短波方向移动;温度提高有利于生成较完整的晶粒.以短脉冲激光为激发光源对材料的光致发光效应作了分析,认为光致发光光谱是由电子与空穴复合发光和表面态与缺陷的复合发光组成,电子-空穴复合发光分布在较大的波长范围内,并且随Zn含量的增加向短波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固溶半导体 吸收边 二氧化硅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SiO_2玻璃的转化与特性研究
6
作者 余锡宾 吴虹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7年第1期42-45,共4页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pH条件下由TEOS-EtOH组成的水解溶液体系制备的凝胶的性质以及不同密度的干凝胶在玻璃转化过程中的特性。发现在500℃以下干凝胶的微孔结构基本无变化。800℃左右干凝胶发生碎裂。1000℃左右低密...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pH条件下由TEOS-EtOH组成的水解溶液体系制备的凝胶的性质以及不同密度的干凝胶在玻璃转化过程中的特性。发现在500℃以下干凝胶的微孔结构基本无变化。800℃左右干凝胶发生碎裂。1000℃左右低密度的干凝胶能转化为SiO2玻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凝胶 玻璃转化 二氧化硅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SiO_2纳米晶玻璃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顾晓天 冯玉英 +1 位作者 金同顺 余忠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61-1163,共3页
以正锗酸乙酯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 ,合成了Ge/SiO2 纳米晶玻璃。探索了用溶胶凝胶法合成GeO2 /SiO2 玻璃 ,进而在高温 70 0℃下用氢气将其还原成Ge/SiO2 纳米晶玻璃的全过程。研究了Ge/SiO2 纳米晶玻璃的紫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谱及荧... 以正锗酸乙酯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 ,合成了Ge/SiO2 纳米晶玻璃。探索了用溶胶凝胶法合成GeO2 /SiO2 玻璃 ,进而在高温 70 0℃下用氢气将其还原成Ge/SiO2 纳米晶玻璃的全过程。研究了Ge/SiO2 纳米晶玻璃的紫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谱及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显示由GeO2 /SiO2 玻璃向Ge/SiO2 纳米晶玻璃转变中有组成和结构的改变。X射线衍射谱明显显示有立方相Ge晶体颗粒在玻璃中析出。荧光光谱显示其具有荧光发射效应。根据其荧光发射峰值计算出Ge晶体颗粒平均大小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二氧化硅纳米晶玻璃 制备 荧光性质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管复合固态光限幅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婵 邹春林 +1 位作者 詹红兵 陈文哲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22,60,共3页
采用溶胶 - 凝胶法成功地制备了二氧化硅凝胶玻璃基质纳米碳管掺杂复合固态光限幅材料,分别对纳米碳管在溶液和固态基质中的光限幅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其在固态基质中具有更好的光限幅效应,为实现纳米碳管在光限幅应用领域的材料... 采用溶胶 - 凝胶法成功地制备了二氧化硅凝胶玻璃基质纳米碳管掺杂复合固态光限幅材料,分别对纳米碳管在溶液和固态基质中的光限幅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其在固态基质中具有更好的光限幅效应,为实现纳米碳管在光限幅应用领域的材料化进而器件化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二氧化硅凝胶玻璃基质 掺杂 光限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材料与制备
9
《中国光学》 EI CAS 1999年第5期57-57,共1页
TQ342.82 99053170光纤涂碳工艺和特性研究=Study of technologyand properties of carbon coated optical fiber[刊,中]/宁鼎,赵金岐(电子工业部第46研究所.天津(300220))//光通信技术.—1998,22(3).—225—227介绍了利用国产拉丝设备... TQ342.82 99053170光纤涂碳工艺和特性研究=Study of technologyand properties of carbon coated optical fiber[刊,中]/宁鼎,赵金岐(电子工业部第46研究所.天津(300220))//光通信技术.—1998,22(3).—225—227介绍了利用国产拉丝设备、原材料制造碳密封涂覆光纤的工艺和产品特性。涂碳工艺稳定可靠,光纤静态疲劳参数n】100,平均断裂应力】60 N,能够满足苛刻环境对光纤长期可靠性的要求。图3表1参6(严寒)TQ342.82 99053171高强度硅基玻璃通信光纤的疲劳机理=Fatiguemechanisms of high strength silica—based opticalfibers[刊,中]/竺逸年(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200093))//光通信技术.—1998,22(4).—297—301用二氧化硅玻璃裂纹生长的实验数据和光纤延时破断的断裂机理,预测高强度硅基玻璃光纤的疲劳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技术 断裂机理 光纤材料 密封涂覆光纤 稳定可靠 二氧化硅玻璃 高强度 疲劳行为 工艺 疲劳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