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硅源对氮化反应合成氧氮化硅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聂建华 姜晟 +3 位作者 文晋 蔡曼菲 梁永和 尹玉成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6-830,共5页
以单质Si和不同的二氧化硅(Si O_2含量分别为99.999%的高纯石英玻璃、99.70%的分析纯二氧化硅、99.14%的工业石英、97.67%的微硅粉)为原料,于1460℃下高纯氮气中反应合成Si_2N_2O,用XRD、SEM和TEM等方法研究了合成产物的相组成和形貌特... 以单质Si和不同的二氧化硅(Si O_2含量分别为99.999%的高纯石英玻璃、99.70%的分析纯二氧化硅、99.14%的工业石英、97.67%的微硅粉)为原料,于1460℃下高纯氮气中反应合成Si_2N_2O,用XRD、SEM和TEM等方法研究了合成产物的相组成和形貌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二氧化硅源高温氮化合成的试样中Si_2N_2O的含量均达到91%以上;合成的试样中Si_2N_2O的形貌均为柱状或片层状,合成试样中Si_2N_2O的各元素的原子比也接近Si_2N_2O的理论原子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氮化硅 二氧化硅源 高温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二氧化硅源镁热还原制备锂离子电池多孔硅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郭致昂 唐博 +4 位作者 范保艳 张均 望军 邢安 刘晓燕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5-1063,共9页
硅材料因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较低的放电电压及锂离子扩散势垒,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然而,硅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引起巨大的体积膨胀,严重影响其电化学性能。设计具有纳米尺寸和多孔结构的硅负极材料是... 硅材料因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较低的放电电压及锂离子扩散势垒,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然而,硅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引起巨大的体积膨胀,严重影响其电化学性能。设计具有纳米尺寸和多孔结构的硅负极材料是实现高容量硅负极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大多数的制备方法通常工艺复杂、成本高、产率低,限制了其商业应用。因此,采用低成本的方法实现优异电化学性能的多孔纳米硅材料的大规模制备成为了关键。综述了低成本的二氧化硅源镁热还原制备锂离子电池纳米多孔硅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硅负极材料未来的商业化应用进行了展望,将为低成本制备锂离子电池纳米多孔硅负极材料的研究提供有用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廉价二氧化硅源 镁热还原 多孔硅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源纳米二氧化硅对脲醛树脂降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潘明珠 李皓 万轶旻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19,共3页
利用稻秸提取的生物源纳米二氧化硅,探讨了生物源纳米二氧化硅的添加量(0、0.5%、1.0%、1.5%和2.0%)和改性温度(50℃和70℃)对脲醛树脂胶黏剂同化特性、甲醛释放量和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添加量从0增加到2.0%,甲醛释放量降低,... 利用稻秸提取的生物源纳米二氧化硅,探讨了生物源纳米二氧化硅的添加量(0、0.5%、1.0%、1.5%和2.0%)和改性温度(50℃和70℃)对脲醛树脂胶黏剂同化特性、甲醛释放量和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添加量从0增加到2.0%,甲醛释放量降低,胶合强度总体增加。改性温度为50℃时,生物源纳米二氧化硅在脲醛树脂中能够均匀分散,起到偶联剂的作用,胶的同化时间逐渐延长,甲醛释放量降低,胶合强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纳米二氧化硅 脲醛树脂 游离甲醛释放量 温度 添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