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204-3p干预二氧化硅粉尘诱导的大鼠矽肺上皮间质转化进程
1
作者 俞静 陈芳 +5 位作者 胡文选 皮洋阳 张玺 王露凝 赵萍 王发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7,共8页
目的 探索miR-204-3p在矽肺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中的作用,阐明miR-204-3p通过调控二氧化硅粉尘诱导的大鼠肺泡EMT过程进而影响矽肺纤维的机制。方法 取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Control)、矽肺(S... 目的 探索miR-204-3p在矽肺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中的作用,阐明miR-204-3p通过调控二氧化硅粉尘诱导的大鼠肺泡EMT过程进而影响矽肺纤维的机制。方法 取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Control)、矽肺(Silicosis)、AAV-Control和AAV-miR-204-3p组。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进行大鼠肺组织损伤的病理学观察;实时荧光逆转录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miR-204-3p和EMT标志物基因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EMT相关标志物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矽肺组肺泡结构损伤,肺间隔间质纤维化,间充质标志物表达升高(P<0.05,P<0.01,P<0.001);与AAV-Control组相比,AAV-miR-204-3p组肺泡结构较完整,EMT过程缓解,纤维化得到改善,间充质标志物表达降低(P<0.05,P<0.01,P<0.001)。结论 游离的二氧化硅粉尘可诱导大鼠肺组织EMT,过表达miR-204-3p对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致大鼠EMT过程具有干预作用,有望影响矽肺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二氧化硅 EMT ECM miR-204-3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部菌群的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畅 芦俊 +5 位作者 肖荣 李迎秋 胡珏 田玥 张家祥 卢芳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8,共8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硅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雄性大鼠划分为正常组和二氧化硅模型组。正常组经气管灌注1 mL生理盐水,模型组经气管灌注等体积50 g/L二氧化硅混悬液。7 d后收集大鼠肺组织和血... 目的:探讨二氧化硅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雄性大鼠划分为正常组和二氧化硅模型组。正常组经气管灌注1 mL生理盐水,模型组经气管灌注等体积50 g/L二氧化硅混悬液。7 d后收集大鼠肺组织和血清,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和消皮素D(GSDMD)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从肺组织中提取细菌DNA,经16S核糖体RNA基因测序描述肺部菌群组成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正常组与模型组菌群结构差异。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率和肺指数有显著差异;模型组大鼠肺组织HE染色可见肺泡结构破坏,炎性细胞增多;模型组大鼠肺组织NLRP3和GSDMD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IL-1β、IL-18和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丰度增加的肺部菌群为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和副萨特氏菌(Parasutterella)。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肺组织NLRP3/GSDMD和血清IL-1β/TNF-α水平与Parasutterella丰度呈正相关。结论:二氧化硅所致急性肺损伤的病理机制可能与肺部菌群结构差异和炎症水平升高有关。因此,调节肺部菌群可能为防治二氧化硅引起的急性肺损伤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二氧化硅 急性肺损伤 肺部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对二氧化硅致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曙芳 刘田福 +2 位作者 郭民 王志平 薛亮亮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Sch-B)对二氧化硅致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矽尘组、Sch-B干预组。非暴露气管法建立大鼠二氧化硅矽肺模型,灌胃给予Sch-B80 mg/kg/d。药后3、7、14和21 d,对照组、...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Sch-B)对二氧化硅致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矽尘组、Sch-B干预组。非暴露气管法建立大鼠二氧化硅矽肺模型,灌胃给予Sch-B80 mg/kg/d。药后3、7、14和21 d,对照组、染矽尘组和Sch-B干预组分别随机安乐死4、6和6只大鼠,取其肺组织,测定肺系数;光镜观测其病理8切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大鼠肺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变化。结果Sch-B对矽肺病理形态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以降低染矽大鼠的肺系数,降低肺组织匀浆中HYP和MDA含量,提高GSH含量,与染矽尘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Sch-B可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对二氧化硅致大鼠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二氧化硅矽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和硅酸盐对细胞内游离Ca^(2+)和Mg^(2+)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宇 王金晞 +2 位作者 张榕 刘永民 陈荣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85-289,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形态二氧化硅和硅酸盐对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及游离Mg(2+)浓度([Mg(2+)]i)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溶胶,聚硅酸.不同硅原子数的固态多硅酸盐及固态二氧化硅都能使[Ca(... 本文研究了不同形态二氧化硅和硅酸盐对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及游离Mg(2+)浓度([Mg(2+)]i)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溶胶,聚硅酸.不同硅原子数的固态多硅酸盐及固态二氧化硅都能使[Ca(2+)]i和[Mg(2+)]i升高.硅溶胶的粒径越小,硅酸的聚合度越大,固态多硅酸盐中硅原子数越多,[Ca(2+)]i和[Ma(2+)]i升高都越多.不同的晶态二氧化硅使[Ca(2+)]i和[Mg(2+)]i高的顺序为鳞石英>方石英>α-石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硅酸盐 矽肺 钙离子 镁离子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水分散体的制备及复配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福明 袁荞龙 +1 位作者 胡春圃 应圣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3-586,607,共5页
通过粒子紧密堆积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不同粒径硅溶胶粒子间的最优配比,在此基础上合成了3种不同单分散粒径的硅溶胶。将不同粒径硅溶胶按数学模型计算的比例加入到钾水玻璃中,复配制备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水分散体。与由单一粒径硅溶胶形... 通过粒子紧密堆积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不同粒径硅溶胶粒子间的最优配比,在此基础上合成了3种不同单分散粒径的硅溶胶。将不同粒径硅溶胶按数学模型计算的比例加入到钾水玻璃中,复配制备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水分散体。与由单一粒径硅溶胶形成的膜相比,由不同粒径硅溶胶复配后形成的膜,呈现出较高的结构致密性和憎水性,与由粒子紧密堆积模型推导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堆积模型 复配 硅溶胶 纳米二氧化硅水分散体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物理吸附乙醇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志强 屈一新 任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20-825,共6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及簇方法研究了无定型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结构以及其对小分子吸附物乙醇的吸附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小簇模型在研究特定种类的吸附方面具有优势,而周期性切片模型更能真实地反映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环...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及簇方法研究了无定型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结构以及其对小分子吸附物乙醇的吸附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小簇模型在研究特定种类的吸附方面具有优势,而周期性切片模型更能真实地反映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环境;乙醇在二氧化硅表面的吸附主要依赖于氢键作用,并倾向于充当氢键受体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周期性模型 物理吸附 氢键 纳米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再生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27
7
作者 肖建庄 李标 +2 位作者 张凯建 苏亚武 潘玉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9,共10页
基于新提出的纳米二氧化硅水泥净浆二次改性再生骨料方法,通过混凝土单轴受压动态力学试验,获得了不同应变率(10^-5s^-1、10^-3s^-1、10^-1s^-1)、不同改性方法(纳米二氧化硅水泥净浆二次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粉煤灰复合改性、纳米二氧化... 基于新提出的纳米二氧化硅水泥净浆二次改性再生骨料方法,通过混凝土单轴受压动态力学试验,获得了不同应变率(10^-5s^-1、10^-3s^-1、10^-1s^-1)、不同改性方法(纳米二氧化硅水泥净浆二次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粉煤灰复合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预浸泡)的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对比了改性前后应力-应变曲线特征。结果表明,新的改性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准静态下峰值应力提升25.1%,弹性模量增加85.8%。改性后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动态增长因子降低,而峰值应变动态增长因子提高。最后,提出了改性后再生混凝土动态应力-应变本构模型,对比结果显示,模型预测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能为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RAC)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 应力-应变曲线 动态增长因子 动态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剂对二氧化硅微粉浆料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超 石颖恒 +2 位作者 俞馗玲 李华春 员文杰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8-685,共8页
由于烟气氧化冷凝制得的二氧化硅微粉呈球形结构、粒径小而常被用于浇注料中以增加流动性。二氧化硅微粉的类型、成分和粒度等特性以及不同分散剂的选用会对其浆料的流变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本工作采用同轴圆筒式流变仪测试了体积分数为... 由于烟气氧化冷凝制得的二氧化硅微粉呈球形结构、粒径小而常被用于浇注料中以增加流动性。二氧化硅微粉的类型、成分和粒度等特性以及不同分散剂的选用会对其浆料的流变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本工作采用同轴圆筒式流变仪测试了体积分数为30%二氧化硅微粉浆料的流变性能,并利用Herschel-Bulkey模型对浆料的流变曲线进行拟合,分析了二氧化硅微粉自身特性对流变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分散剂对二氧化硅微粉浆料屈服应力、表观粘度以及流变指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锆二氧化硅微粉的pH值偏酸性,普通二氧化硅微粉的pH值偏弱碱性,实验所用三种分散剂均能降低浆料的粘度值。其中,含锆二氧化硅微粉因为ZrO2的表面积较大,易与SiO2表面之间发生摩擦从而发生团聚,导致其粒径更大,因此,在加水量一定时浆料中流动的自由水含量更多,粘度更低。对于呈酸性的含锆二氧化硅微粉而言,加入氧化铝为载体的聚羧酸盐型分散剂后其浆料稠度系数K与屈服应力值τy显著减小;偏弱碱性的普通二氧化硅微粉在加入聚乙二醇基分散剂后其浆料稠度系数K与屈服应力值τy最小,这类分散剂更适合用于普通二氧化硅微粉体系;以铝酸钙水泥为载体的聚丙烯酸盐型分散剂仅对部分含锆二氧化硅微粉分散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剂 二氧化硅微粉 pH 流变性能 Herschel-Bulkey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冷冻断裂技术观察二氧化硅粉尘对细胞膜损伤与柠檬酸铝的抗损伤效应
9
作者 尹宏 鲁奇吾 +1 位作者 董仁杰 刘世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23-226,共4页
本文应用冷冻断裂技术观察了SiO_2,对红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膜内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iO_2,粉尘可在短时问内引起细胞膜内颗粒分布的改变,并且这种改变与细胞形态的变化有密切联系;提示,SiO_2引起的膜内结构变化是其致细胞膜损伤的重要... 本文应用冷冻断裂技术观察了SiO_2,对红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膜内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iO_2,粉尘可在短时问内引起细胞膜内颗粒分布的改变,并且这种改变与细胞形态的变化有密切联系;提示,SiO_2引起的膜内结构变化是其致细胞膜损伤的重要形态标志之一。同时进一步观察表明,柠檬酸铝能有效地抑制SiO_2诱发的膜内结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二氧化硅 细胞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薄膜比热容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祯安 丁海涛 +2 位作者 黄正兴 许自强 李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315,共3页
针对纳米量级薄膜比热容测定的困难,根据实验值建立了SiO2(100)薄膜物理模型.选取可靠的势能函数描述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它的比热容变化规律,在100~600K下给出了厚度在1~5nm的薄膜比热容对温度和厚度的依赖关系... 针对纳米量级薄膜比热容测定的困难,根据实验值建立了SiO2(100)薄膜物理模型.选取可靠的势能函数描述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它的比热容变化规律,在100~600K下给出了厚度在1~5nm的薄膜比热容对温度和厚度的依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SiO2薄膜在300K下比热容明显低于相同条件下常规体材料的比热容,且随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升高,比热容变大,这同体材料是一致的.模拟结果揭示了SiO2薄膜比热容的微尺度效应,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可为半导体微器件的设计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比热容 二氧化硅薄膜 SIO2薄膜 微尺度效应 热容测定 纳米量级 相互作用 势能函数 物理模型 变化规律 计算结果 依赖关系 薄膜厚度 温度升高 模拟结果 体材料 分子间 实验值 分析基 微器件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亚斌 刘忠 +3 位作者 史时辉 呼科科 张琰图 郭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74-1288,共15页
与传统二氧化硅介孔材料相比,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硅纳米粒子(DendriticFibrousNano-silica,DFNS),特别是具备三维中心辐射状孔道和多级孔结构的球形DFNS拥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大的孔体积、较高的孔渗透性和粒子内表面更易接触性等优点... 与传统二氧化硅介孔材料相比,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硅纳米粒子(DendriticFibrousNano-silica,DFNS),特别是具备三维中心辐射状孔道和多级孔结构的球形DFNS拥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大的孔体积、较高的孔渗透性和粒子内表面更易接触性等优点。客体物质(如极小的纳米粒子)能够沿着中心辐射状孔道进行负载和/或输送,甚至与化学改性所得内部活性位点发生反应。因此, DFNS是一种富有前景的载体平台,可以用来构筑新型纳米催化剂、吸附剂、基因/蛋白质/药物的递送系统等。大量研究表明:球形DFNS与生俱来的结构优势使其能够作为MCM-41和SBA-15的理想替代材料。但是,DFNS领域依旧存在很多需要探讨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归纳分析DFNS的结构特征、常用结构模型、新型结构和实时应用。希望能够给予材料和化学科学家一些参考,促进DFNS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纤维形 二氧化硅 结构模型 新颖结构 实时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Wnt/β-catenin信号和NOX4表达阻碍二氧化硅诱导肺上皮细胞损伤的修复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佳 杨丹丹 +2 位作者 杨佳丽 刘晓明 蔡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2-139,共8页
目的探究Wnt/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相互作用对二氧化硅(SiO_(2))诱导的肺脏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二氧化硅气道滴灌C57BL/6小鼠制备小鼠矽肺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矽肺... 目的探究Wnt/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相互作用对二氧化硅(SiO_(2))诱导的肺脏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二氧化硅气道滴灌C57BL/6小鼠制备小鼠矽肺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矽肺模型小鼠肺组织NOX4的表达;二氧化硅刺激BEAS-2B人肺上皮细胞制备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细胞模型,Wnt信号活化的条件培养基(Wnt3a-CM)及Wnt信号抑制剂XAV939改变Wnt信号活性,表达NOX4短发夹RNA(NOX4 shRNA)的腺病毒感染人肺上皮细胞敲低细胞NOX4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和人肺上皮细胞Wnt3a、活化β联蛋白(ABC)、转录因子4(TCF4)、NOX4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二氧化硅刺激人肺上皮细胞24 h和48 h对细胞存活率及敲低NOX4的表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CellROX?荧光探针负载法检测二氧化硅作用下人肺上皮细胞活性氧(ROS)的水平。结果成功制备小鼠矽肺模型和氧化损伤细胞模型。二氧化硅刺激肺脏上皮细胞可显著激活Wnt/β-catenin信号和诱导NOX4表达,使ROS大量释放,而ROS清除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与二氧化硅共同作用可抑制ROS的释放,进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ABC蛋白表达;Wnt3a-CM诱导的Wnt信号激活可上调NOX4的表达;反之,Wnt信号抑制剂XAV939则抑制NOX4的表达;而敲低NOX4表达后,可显著抑制Wnt/β-catenin信号ABC蛋白和cyclin D1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结论阻断Wnt/β-catenin信号、下调NOX4表达抑制肺上皮细胞增殖,抑制二氧化硅诱导的肺脏上皮细胞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SiO_(2)) WNT β联蛋白(β-catenin)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 活性氧(ROS) 矽肺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NF-κB信号通路在SiO_(2)所致矽肺模型肺泡巨噬细胞脂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婧 焦卓亚 +1 位作者 王娟 刘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9-314,共6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在二氧化硅(SiO_(2))所致大鼠矽肺模型肺泡巨噬细胞的脂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抑制剂组...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在二氧化硅(SiO_(2))所致大鼠矽肺模型肺泡巨噬细胞的脂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抑制剂组。模型组、抑制剂组采用一次性气管内缓慢滴注1 mL SiO_(2)悬浮液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抑制剂组大鼠每天定时耳缘静脉注射TAK-242(TLR4/NF-κB信号特异性抑制剂),剂量为0.5 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大鼠收集支气管灌洗液(bronchial lavage fluid,BALF),ELISA测定各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提取BALF中的肺泡巨噬细胞进行培养,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脂滴形成;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肺泡巨噬细胞中TLR4、MyD88、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抑制剂组大鼠BALF中IL-6和TNF-α的含量,巨噬细胞中油红O阳性比例,巨噬细胞中TLR4、MyD88、NF-κB的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抑制剂组大鼠上述指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SiO_(2)所致大鼠矽肺模型中,TLR4/NF-κB信号参与肺泡巨噬细胞的脂质代谢的调控,抑制该信号的表达,能明显抑制矽肺的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二氧化硅所致矽肺模型 肺泡巨噬细胞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矽肺犬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永强 粟永萍 +2 位作者 李蓉 熊玮 戴晓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89-1191,共3页
目的模拟矽肺的致病过程,建立初步的矽肺犬动物模型。方法利用气管插管及呼吸机通气,将二氧化硅粉末吹入实验犬肺内,观察不同染尘剂量、不同染尘频次下,各持续时间段内(染尘前,染尘1、2、3个月)实验犬的动脉血气、胸部CT影像学、肺组织... 目的模拟矽肺的致病过程,建立初步的矽肺犬动物模型。方法利用气管插管及呼吸机通气,将二氧化硅粉末吹入实验犬肺内,观察不同染尘剂量、不同染尘频次下,各持续时间段内(染尘前,染尘1、2、3个月)实验犬的动脉血气、胸部CT影像学、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各组实验犬染尘前后的动脉血气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染尘后实验犬胸部CT均有不同程度的磨玻璃样改变,肺组织病理可见肺间质增厚,终末细支气管壁周围大量吞尘巨噬细胞聚集,有成纤维细胞增生及网状胶原纤维形成,偏光显微镜下可见肺间质内二氧化硅颗粒沉积,且染尘犬胸部CT及肺组织病理改变程度与染尘剂量、染尘频次、染尘时间呈正相关。结论经气管插管后呼吸机通气,每次按400 mg/kg称取二氧化硅粉尘吹入实验犬肺内,每周染尘1次,持续染尘3个月,可建立初步的矽肺犬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矽肺病人数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15
作者 李济吾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 1998年第4期50-53,57,共5页
根据灰色理论中的GM(11)模型,建立起一个矿山矽肺病人数预测模型,并应用这个模型建立了某矿矽肺病人数预测模型。经验算,这个模型精度较高,为预防和减少矽肺病人数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矿山安全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矿山 矽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尘肺和矽肺10例尸检及模型中基本病变与肺气肿的分析
16
作者 徐雪梅 杨明立 +1 位作者 郭爱华 苏欣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36-238,共3页
对煤尘肺和矽肺10例尸检和大鼠模型观察,除见尘肺基本病变外,均并发肺气肿。其中仅2例早期煤肺、煤矽肺和实验模型是小叶中央性肺气肿,余6例煤矽肺均为重度全小叶性肺气肿,而2例晚期矽肺则为肺不张与中度代偿性肺气肿,结合文献讨论了生... 对煤尘肺和矽肺10例尸检和大鼠模型观察,除见尘肺基本病变外,均并发肺气肿。其中仅2例早期煤肺、煤矽肺和实验模型是小叶中央性肺气肿,余6例煤矽肺均为重度全小叶性肺气肿,而2例晚期矽肺则为肺不张与中度代偿性肺气肿,结合文献讨论了生肺的肺气肿发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肺 矽肺 病理 尸检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2与超液化碘油联合诱导的小鼠肝脏纤维化模型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文斌 姜海平 +2 位作者 张海伟 郭国庆 马秀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22-624,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小鼠肝脏局部纤维化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其可能机制。方法:C57BL/6 J小鼠24只随机分成3组:实验对照组(生理盐水)、碘油组(超液化碘油)、混和液组[超液化碘油+二氧化硅(S iO2)],分别用生理盐水、超液化碘油及混和液各0.2 mL局... 目的:探讨建立小鼠肝脏局部纤维化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其可能机制。方法:C57BL/6 J小鼠24只随机分成3组:实验对照组(生理盐水)、碘油组(超液化碘油)、混和液组[超液化碘油+二氧化硅(S iO2)],分别用生理盐水、超液化碘油及混和液各0.2 mL局部注射小鼠右肝,3个月后观察注射局部病理变化,并比较变性坏死、纤维化及细胞和纤维化结节的面积差异,测量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的变化。结果:3组注射局部肉眼观察无明显差别;HE染色镜下观察,3组小鼠注射局部变性坏死面积不同,其中混和液组引起局部变性坏死面积最大(P<0.01);混和液组与碘油组两两比较变性坏死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在混和液组可见肝脏组织局部的巨噬细胞结节和纤维细胞增生,局部纤维细胞增生较碘油组有显著差异(P<0.05);M asson染色法观察,在混合液组局部胶原纤维形成显著增多,占观察局部面积的10.8%±1.7%(P<0.01);而碘油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8%±1.1%、2.3%±0.7%;3组小鼠血清IgM水平有差异(P<0.01),其中,混合液组最高[(314.7±10.7)mg/L]。结论:S iO2与超液化碘油联合应用可以选择性诱导小鼠肝脏纤维化,同时伴发体液免疫因子IgM的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肝硬化 碘化油 小鼠 免疫球蛋白M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矽肺大鼠肺组织差异蛋白筛选与质谱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素娜 郝长付 +3 位作者 暴磊 赵德华 王丽雯 姚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7-302,共6页
目的:筛选实验性矽肺大鼠肺组织差异蛋白,寻找矽肺早期诊断和干预的可能指标。方法:采用吸入式气管滴注法建立大鼠矽肺模型(模型组),染尘3周后处死大鼠,以不做染尘处理的大鼠作为对照;HE染色法观察2组大鼠肺组织结构,提取肺组织总蛋白,... 目的:筛选实验性矽肺大鼠肺组织差异蛋白,寻找矽肺早期诊断和干预的可能指标。方法:采用吸入式气管滴注法建立大鼠矽肺模型(模型组),染尘3周后处死大鼠,以不做染尘处理的大鼠作为对照;HE染色法观察2组大鼠肺组织结构,提取肺组织总蛋白,双向电泳筛选差异蛋白,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进行质谱鉴定,挑选评分最高和最低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典型的细胞性结节改变;双向电泳共分离出15个差异蛋白点,质谱分析后得到原肌球蛋白2(TMP2)、钙网蛋白(CRT)、碳酸酐酶3(CAH3)、组蛋白H2B1型(H2B1)、肌酸激酶M(CRM)、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MLC2)6个差异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CRT蛋白表达降低,H2B1蛋白表达增高(P<0.05)。结论:差异表达蛋白在矽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二氧化硅 双向电泳 大鼠 差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型介孔SiO_2负载磷钨酸催化剂催化废油脂酯化反应的失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诗扬 戴群和 +4 位作者 孙继红 陈东 任博 庄胜利 武霞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157,共7页
以双模型介孔SiO2(BMMs)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HPW/BMMs),借助XRD、FTIR、UV-Vis、N2吸附-脱附、31P NMR和XRF方法,重点研究了该催化剂在废油脂酯化反应过程中的重复使用性能、活性下降原因及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结构... 以双模型介孔SiO2(BMMs)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HPW/BMMs),借助XRD、FTIR、UV-Vis、N2吸附-脱附、31P NMR和XRF方法,重点研究了该催化剂在废油脂酯化反应过程中的重复使用性能、活性下降原因及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结构变化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HPW/BMMs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酯化率由72.8%降至60.1%;反应前后催化剂中HPW的Keggin结构无明显变化,但其晶相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同时载体BMMs的结构有序度有所下降,这是催化剂表面吸附了大量有机物所致;催化剂表面严重积炭和HPW的流失(重复使用4次后HPW质量分数由36%降至20%)可能是其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介孔二氧化硅 磷钨酸 失活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期矽肺病人疾病应对方式的调查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秋红 孙桂云 刘宇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5期1193-1194,共2页
矽肺是由于长期大量吸人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样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职业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__1]。该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的肺功能逐渐下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自... 矽肺是由于长期大量吸人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样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职业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__1]。该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的肺功能逐渐下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给病人的身心带来较大的负担。矽肺病人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性疾病 矽肺病人 应对方式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调查 Ⅱ期 游离二氧化硅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