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镧助剂对镍/二氧化硅催化剂结构和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迎新 陈吉祥 +1 位作者 张继炎 何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14-2118,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La_2O_3改性的Ni/Si O_2催化剂,考察了La_2O_3的引入方法对Ni/Si O_2催化剂催化间二硝基苯加氢制间苯二胺反应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TPR和XPS等表征技术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_2O_3的添加顺...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La_2O_3改性的Ni/Si O_2催化剂,考察了La_2O_3的引入方法对Ni/Si O_2催化剂催化间二硝基苯加氢制间苯二胺反应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TPR和XPS等表征技术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_2O_3的添加顺序对Ni/Si O_2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和加氢性能影响非常明显.当镧以先于镍浸渍方式引入时,将大大削弱载体与镍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镍晶粒度变小,分散度增加,催化剂的活性显著提高,间二硝基苯转化率和间苯二胺收率分别达到97·1%和93·5%.在以镍和镧共浸方式制备的催化剂中,La_2O_3的存在也使Ni/Si O_2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有所改善,但效果没有镧先于镍浸渍方式突出.当以先浸镍后浸镧的方式加入助剂时,催化剂中的镍晶粒增大,分散性变差,催化剂的活性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镧助剂 镍/二氧化硅催化剂 间二硝基苯 加氢 间苯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负载型催化剂钛酸四丁酯/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 被引量:6
2
作者 叶冲 姜敏 +2 位作者 张强 刘茜 周光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7,共6页
以钛酸酯偶联剂(TMC-201)为改性剂,采用超声波分散方法对亲水性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进行了表面改性。采用浸渍法将钛酯四丁酯(Ti(OC4H9)4)负载于表面改性的nano-SiO2上,制备了纳米级Ti(OC4H9)4/nano-SiO2负载型催化剂。考察了偶联... 以钛酸酯偶联剂(TMC-201)为改性剂,采用超声波分散方法对亲水性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进行了表面改性。采用浸渍法将钛酯四丁酯(Ti(OC4H9)4)负载于表面改性的nano-SiO2上,制备了纳米级Ti(OC4H9)4/nano-SiO2负载型催化剂。考察了偶联剂用量、温度、时间对纳米SiO2表面改性的影响,研究了负载时间、负载温度和Ti(OC4H9)4用量对表面改性后纳米SiO2负载Ti(OC4H9)4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MC-201质量分数为35%、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3.5 h时,纳米SiO2粒子表面接枝的偶联剂量最大;在室温下,负载48 h,Ti(OC4H9)4用量为表面改性纳米SiO2量的1/2时得到的Ti(OC4H9)4/nano-SiO2负载型催化剂负载Ti(OC4H9)4量最大;运用ICP-AES、FESEM等测试技术对修饰后的纳米SiO2及Ti(OC4H9)4/nano-SiO2负载型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Ti(OC4H9)4/nano-SiO2负载型催化剂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酯合成的结果表明,与均相Ti(OC4H9)4催化剂相比,Ti(OC4H9)4/nano-SiO2负载型催化剂催化合成PTT聚酯过程中酯化时间177 min,与均相催化剂催化酯化时间相近,在缩聚2 h后得到PTT的特性粘度高达1.05,证明该负载型催化剂具有高的催化活性,既可催化酯化反应又可催化缩聚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钛酸四丁酯 纳米二氧化硅负载型催化剂 浸渍法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负载壳聚糖络合铂催化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硅氢加成反应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建波 孙雨安 +2 位作者 谢冰 吴诗德 孙红旗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44,共3页
将壳聚糖(CS)负载到SiO2上得到SiO2-CS,再与Pt配位,制得二氧化硅负载壳聚糖络合铂催化剂(SiO2-CS-Pt)。以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三甲氧基硅烷的硅氢加成为模型反应,考察了SiO2-CS-Pt的催化性能,研究了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对目的产... 将壳聚糖(CS)负载到SiO2上得到SiO2-CS,再与Pt配位,制得二氧化硅负载壳聚糖络合铂催化剂(SiO2-CS-Pt)。以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三甲氧基硅烷的硅氢加成为模型反应,考察了SiO2-CS-Pt的催化性能,研究了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对目的产物的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重复利用性能。目的产物收率达59.7%,催化剂连续使用4次,活性下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负载壳聚糖络合铂催化剂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硅氢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系催化剂上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宏 徐龙伢 +1 位作者 王清遐 林励吾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15-217,224,共4页
考察了SiO2 、活性炭 (AC)担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的反应性能 ,表明Cr2 O3是最佳的金属活性组分 ,具有较好的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性能。在 82 3~ 92 3K温度下 ,6Cr/SiO2 和 6Cr/AC催化剂的乙烷... 考察了SiO2 、活性炭 (AC)担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的反应性能 ,表明Cr2 O3是最佳的金属活性组分 ,具有较好的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性能。在 82 3~ 92 3K温度下 ,6Cr/SiO2 和 6Cr/AC催化剂的乙烷转化率分别为 12 .0 %~ 32 .1%和 8.5 %~ 2 9.2 % ,乙烯选择性分别为 85 .2 %~ 77.3%和 87.5 %~ 69.6%。考察 6Cr/SiO2 和 6Cr/AC催化剂表面CO2 对乙烷脱氢的作用表明 ,CO2 在参与乙烷脱氢反应过程中 ,有利于提高乙烷转化率和乙烯产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烷 氧化 二氧化 乙烯反应 脱氢 二氧化硅催化剂 铬系催化剂 AC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还原气氛对还原-氧化-还原预处理Co/SiO_2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穆仕芳 李德宝 +3 位作者 侯博 贾丽涛 陈建刚 孙予罕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58-1163,共6页
采用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Raman光谱、热重分析和H_2-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研究了一次还原气氛(H_2、CO、合成气、先H_2后CO、先CO后H_2)对还原-氧化预处理Co/SiO_2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并考察了再经H_2二次还原后催化剂的... 采用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Raman光谱、热重分析和H_2-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研究了一次还原气氛(H_2、CO、合成气、先H_2后CO、先CO后H_2)对还原-氧化预处理Co/SiO_2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并考察了再经H_2二次还原后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表征结果显示,一次还原气氛为H_2或先H_2后CO时,催化剂的活性相主要是面心立方钴,后者积碳严重;一次还原气氛为CO、先CO后H_2或合成气时,催化剂中出现面心立方钴和六方钴的混晶,前两者有积碳生成。费托合成反应结果表明,一次还原气氛分别为H_2、CO和合成气时,催化剂活性相近;一次还原气氛为先CO后H_2时,CO转化率最高(67.55%);一次还原气氛为H_2时,甲烷选择性最低(7.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还原气氛 还原-氧化-还原预处理 钴/二氧化硅催化剂 费托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Cr/SiO_2催化剂上CO_2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宏 王清遐 +3 位作者 徐龙伢 谢素娟 刘盛林 林励吾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23,共4页
在常压固定床微反反应器上 ,对CO2 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催化剂进行了评价。通过对载体及活性组份的筛选 ,发现 6Cr/SiO2 催化剂具有较佳的催化反应性能。温度在 82 3~ 92 3K之间 ,该催化剂的乙烷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分别为1 2 1 %~... 在常压固定床微反反应器上 ,对CO2 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催化剂进行了评价。通过对载体及活性组份的筛选 ,发现 6Cr/SiO2 催化剂具有较佳的催化反应性能。温度在 82 3~ 92 3K之间 ,该催化剂的乙烷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分别为1 2 1 %~ 3 2 1 %和 85 2 %~ 77 3 %。增加V(CO2 ) /V(C2 H6 ) ,有利于提高乙烷转化率和乙烯产率 ,随V(CO2 ) /V(C2 H6 )从1 0增加到 4 0 ,乙烷转化率从 3 1 2 %增加到 49 1 % ,乙烯产率从 2 4 8%增加到 3 5 1 %。另外 ,考察了Cr担载在不同载体上CO2 对乙烷脱氢的作用。对于 6Cr/SiO2 和 6Cr/AC催化剂 ,CO2 对乙烷脱氢起促进作用 ,而对于 6Cr/MCM41和 6Cr/Al2 O3催化剂 ,CO2 对乙烷脱氢却起抑制作用。对 6Cr/SiO2 催化剂上CO2 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的再生实验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在 92 3K下反应后的催化剂用O2 可完全再生 ,而用CO2 则不能完全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烷 二氧化 乙烯 6Cr/SiO2催化剂 催化氧化 再生 催化活性 二氧化硅负载铬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Cu/SiO_2催化剂的表征与性能 被引量:9
7
作者 贺黎明 陈晓春 +3 位作者 何海龙 马京生 王伟 郝玉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37-1343,共7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草酸二乙酯(DEO)加氢催化剂Cu/SiO_2,考察了氨水的pH对催化剂比表面积、物相组成、活性组分分散性和铜元素价态等的影响;用BET,FTIR,XRD,XPS,TPR,SEM,T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草酸二乙酯(DEO)加氢催化剂Cu/SiO_2,考察了氨水的pH对催化剂比表面积、物相组成、活性组分分散性和铜元素价态等的影响;用BET,FTIR,XRD,XPS,TPR,SEM,T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H较大时有利于催化剂中层状硅酸铜的形成,主要以无定形或微晶态形式存在;氨水pH为11.0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达458m^2/g,铜组分易从催化剂体相向表面迁移,层状硅酸铜在表面的分散性很好,易被还原成低价铜。对该催化剂在DEO加氢合成乙二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在温度220℃、压力2.0 MPa、H_2的气态空速6250h^(-1)、DEO的液态空速0.55h^(-1)、n(H_2):n(DEO)=70的条件下,DEO的转化率可达96.0%,乙二醇的选择性为8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铜/二氧化硅催化剂 层状硅酸铜 草酸二乙酯 加氢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Cu-ZnO/SiO_2催化剂及其催化乙酸甲酯氢解反应的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维苗 凌晨 +3 位作者 丁云杰 王涛 朱何俊 吕元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2-517,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Cu-ZnO/SiO2催化剂,运用N2吸附-脱附、XRD和XRF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氨水浸泡和造孔剂的添加对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影响,并将其用于乙酸甲酯氢解制乙醇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氨水浸泡提高了催化剂试...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Cu-ZnO/SiO2催化剂,运用N2吸附-脱附、XRD和XRF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氨水浸泡和造孔剂的添加对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影响,并将其用于乙酸甲酯氢解制乙醇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氨水浸泡提高了催化剂试样的比表面积;造孔剂聚乙二醇的添加则进一步增加了催化剂试样的孔体积和孔径,孔分布更集中,有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CuO晶粒尺寸明显下降。在乙酸甲酯氢解反应中,各催化剂均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在反应温度250℃、反应压力7.0 MPa、n(H2)∶n(乙酸甲酯)=10、LHSV=0.50 h-1的条件下,乙酸甲酯转化率和乙醇选择性最高可分别达98.5%和96.2%;运行430 h后,其催化性能未见下降,且可在较低的压力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铜-氧化 二氧化硅催化剂 乙酸甲酯 氢解反应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o-K/SiO_2催化剂催化F-T合成本征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向东 孙启文 +2 位作者 曹发海 应卫勇 房鼎业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1-594,共4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e-Co-K/SiO2催化剂。在等温积分反应器中,在温度518~541K、压力1.00~2.60MPa、进料中n(H2):n(CO)=1.12~3.23、气态空速3000~4800h^-1的条件下,研究了在Fe-Co-K/SiO2催化剂上的F~T合成本征动力学。F-...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e-Co-K/SiO2催化剂。在等温积分反应器中,在温度518~541K、压力1.00~2.60MPa、进料中n(H2):n(CO)=1.12~3.23、气态空速3000~4800h^-1的条件下,研究了在Fe-Co-K/SiO2催化剂上的F~T合成本征动力学。F-T合成中CO2的生成量很少,水煤气变换反应可不予考虑,生成烃为主要反应。以CO转化率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的残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采用Levenberg-Maquardt法对动力学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F-T合成本征动力学模型参数,反应的活化能为78.9kJ/mol。在Fe-Co-K/SiO2催化剂上的F-T合成本征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为8.27%,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合成 本征动力学 铁-钴-钾/二氧化硅催化剂 氢气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改性Co/SiO2催化剂对Fischer-Tropsch合成汽油类烃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宇萍 王铁军 +2 位作者 吴创之 吕永兴 李海滨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5-449,共5页
在中孔SiO2中添加USY,HZSM-5,β分子筛组成双功能载体,并采用初湿浸渍法在载体上浸渍钴盐,制备了一系列分子筛改性的Co/SiO2催化剂,考察了分子筛的类型、HZSM-5分子筛的骨架硅铝比、HZSM-5分子筛在载体中的含量对Fischer-Tropsch... 在中孔SiO2中添加USY,HZSM-5,β分子筛组成双功能载体,并采用初湿浸渍法在载体上浸渍钴盐,制备了一系列分子筛改性的Co/SiO2催化剂,考察了分子筛的类型、HZSM-5分子筛的骨架硅铝比、HZSM-5分子筛在载体中的含量对Fischer-Tropsch合成汽油类烃(C5-12)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载体中SiO2和分子筛共同作用,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并使产物分布向汽油类烃偏移,其中,以HZSM-5分子筛改性的Co/SiO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好。HZSM-5分子筛改性催化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受其骨架硅铝比的影响。当骨架硅铝比n(SiO2):n(Al2O3)=38、HZSM-5分子筛在载体中的质量分数为20%时,CO转化率达到80%以上,汽油类烃的选择性高达55%,其中异构烷烃的选择性在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CHER-TROPSCH合成 钴/二氧化硅催化剂 分子筛 汽油类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SiO2催化剂上甘油脱水制α-羟基丙酮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晓菲 余定华 初旭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66-871,共6页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以甘油脱水制备α-羟基丙酮反应为研究对象,考察了CuO/SiO_2催化剂的制备条件以及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CuO负载量(质量分数)为20%,在450℃下焙烧4h;采用该条件下制备的...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以甘油脱水制备α-羟基丙酮反应为研究对象,考察了CuO/SiO_2催化剂的制备条件以及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CuO负载量(质量分数)为20%,在450℃下焙烧4h;采用该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在进料重时空速为1.4h^(-1)、反应温度为300℃、甘油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反应时间6h的条件下,甘油的转化率达到99.28%,α-羟基丙酮的选择性为58.03%。通过XRD,NH_3-TPD,TG-DTA等手段对CuO/SiO_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得的CuO/SiO_2催化剂具有最优的表面酸性分布和最合适的表面微结构,从而在甘油脱水反应中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羟基丙酮 甘油脱水 1 2-丙二醇 氧化铜/二氧化硅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W-Mn/SiO_2催化剂中的金属-载体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宏善 牛建中 +1 位作者 张兵 李树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14-816,共3页
研究了 Na-W-Mn/Si O2 催化剂中不同活性组份对载体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Na的诱导作用使无定型氧化硅在焙烧过程中相变为 α-方石英结构 ,同时伴有比表面积的大幅度下降 ;单独担载 Na时 ,硅小球经焙烧后基本无微孔存在 ,担载 W则能使... 研究了 Na-W-Mn/Si O2 催化剂中不同活性组份对载体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Na的诱导作用使无定型氧化硅在焙烧过程中相变为 α-方石英结构 ,同时伴有比表面积的大幅度下降 ;单独担载 Na时 ,硅小球经焙烧后基本无微孔存在 ,担载 W则能使硅小球焙烧后形成较为均一的微米孔道 .Si O2 载体在 Na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负载型催化剂 甲烷 氧化偶联 金属载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杂多酸H_3PW_(12)O_(40)/SiO_2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周立群 柳士忠 孙聚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17-1220,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出具有Keggin结构的纳米复合杂多酸H3 PW12 O40 /SiO2 催化材料 ,用IR ,UV ,XRD ,TEM等手段研究了其结构形态 ;并考察了纳米催化剂对合成丙烯酸正丁酯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H3 PW12 O40 /SiO2 催化剂平均粒径为 4 0... 采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出具有Keggin结构的纳米复合杂多酸H3 PW12 O40 /SiO2 催化材料 ,用IR ,UV ,XRD ,TEM等手段研究了其结构形态 ;并考察了纳米催化剂对合成丙烯酸正丁酯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H3 PW12 O40 /SiO2 催化剂平均粒径为 4 0nm ,是一种非晶态复合物 ,H3 PW12 O40 和SiO2 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化学作用 ,纳米粒子对合成丙烯酸正丁酯有很好的催化活性 ,其最佳催化条件为 :酸醇摩尔比为 1∶1 2 ,催化剂用量为酸质量的 10 % ,反应温度为 90~ 96℃ ,反应时间 5h ,酯化率达到 94 37% ,酯收率为 91 2 %。这与纳米粒子具有较强的酸表面中心 ,高的比表面积以及“假液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负载纳米复合杂多酸催化剂 制备 丙烯酸正丁酯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K_2MoO_4-P_(0.2)/SiO_2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王静 王琪 +3 位作者 陈亚中 郭红彦 鲁骥 崔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62-966,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K2MoO4-P0.2/SiO2催化剂,通过XRD,TG,H2-TPR,XPS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焙烧气氛、焙烧温度对催化剂表面结构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焙烧的催化剂由于添加剂柠檬酸在焙烧过程中发生燃烧...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K2MoO4-P0.2/SiO2催化剂,通过XRD,TG,H2-TPR,XPS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焙烧气氛、焙烧温度对催化剂表面结构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焙烧的催化剂由于添加剂柠檬酸在焙烧过程中发生燃烧反应,造成局部过热,导致催化剂表面活性物种部分烧结长大,从而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而在氮气中焙烧的催化剂,由于柠檬酸缓慢分解且形成了还原性气氛,将易还原的Mo-O物种还原,形成了更多的活性Mo物种,且活性组分分散更均匀,从而表现出了比空气中焙烧的催化剂更高的活性。对于甲硫醇合成反应,后者的CO转化率提高约10%,甲硫醇选择性提高约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钼酸钾-磷 二氧化硅催化剂 高硫合成气 甲硫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活性Ag/SiO2-ZnO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甲醇脱氢制无水甲醛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丽萍 戴维林 +1 位作者 范康年 谢在库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419-421,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g/SiO2-ZnO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甲醇直接脱氢制无水甲醛的反应,考察银锌比和反应温度对甲醇直接脱氢制无水甲醛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同时采用布鲁纳尔-埃梅特-泰勒过程、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g/SiO2-ZnO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甲醇直接脱氢制无水甲醛的反应,考察银锌比和反应温度对甲醇直接脱氢制无水甲醛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同时采用布鲁纳尔-埃梅特-泰勒过程、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银的负载量(质量分数)20%时n(Ag):n(Zn)=10;固定空速为10 000 h-1,当反应温度为700℃时,催化剂的性能最佳,此时甲醇的转化率为82.3%,甲醛的选择性达88.9%.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银在反应前后均以金属银状态存在;扫描电镜表征结果进一步证明,银以3μm左右的颗粒分散于载体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直接脱氢 无水甲醛 银/二氧化硅-氧化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负载纳米Co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升高 汪建华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3-145,共3页
以正硅酸乙酯和硝酸钴等为原料 ,利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含钴物质均匀分散的SiO2 凝胶。在适当的条件下利用微波等离子体还原 ,获得了结构比较疏松的SiO2 载体材料 ,其上负载的金属钴颗粒具有较规则的球形以及均一的粒度 ,适宜用作合成... 以正硅酸乙酯和硝酸钴等为原料 ,利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含钴物质均匀分散的SiO2 凝胶。在适当的条件下利用微波等离子体还原 ,获得了结构比较疏松的SiO2 载体材料 ,其上负载的金属钴颗粒具有较规则的球形以及均一的粒度 ,适宜用作合成纳米碳管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负载纳米 CO 催化剂 制备 溶胶-凝胶法 微波等离子体 二氧化硅负载纳米钴催化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搅拌下CoB/SiO2催化剂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海杰 陈志浩() +3 位作者 陈凌霞 刘聪 刘冉冉 蔡文娟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1-106,共6页
采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硼化钴/二氧化硅(CoB/SiO2)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性能。研究了二氧化硅粒径、硝酸钴与二氧化硅物质的量比、硝酸钴与硼氢化钠物质的量比等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进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 采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硼化钴/二氧化硅(CoB/SiO2)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性能。研究了二氧化硅粒径、硝酸钴与二氧化硅物质的量比、硝酸钴与硼氢化钠物质的量比等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进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搅拌转速、反应温度等条件对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二氧化硅粒径为15 nm、硝酸钴与二氧化硅物质的量比为0.08∶1、硝酸钴与硼氢化钠物质的量比为1∶5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催化硼氢化钠水解产氢的速率为45.6 mL/(min·g);因为催化剂粒径很小,伴随硼氢化钠水解产氢产生的动量可以完全消除外扩散速率的影响,搅拌转速对硼氢化钠水解速率的影响很小,硼氢化钠的水解速率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硼氢化钠的水解速率增大,硼氢化钠水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8.54 kJ/mol,硼氢化钠反应级数为零;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化钴/二氧化硅催化剂 硼氢化钠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乙酯加氢制乙醇催化剂的模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倩倩 余铭程 +1 位作者 刘学武 梅长松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5,共5页
采用自制醋酸乙酯加氢制乙醇Cu/Si O_2成型催化剂,基于催化剂的小试研究成果,对催化剂进行模试评价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重时空速和氢气与醋酸乙酯的摩尔比(氢酯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1 000 h催化剂稳定性实验。分... 采用自制醋酸乙酯加氢制乙醇Cu/Si O_2成型催化剂,基于催化剂的小试研究成果,对催化剂进行模试评价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重时空速和氢气与醋酸乙酯的摩尔比(氢酯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1 000 h催化剂稳定性实验。分别将模试反应前后的成型催化剂进行BET,XRD,TEM表征,考察模试过程中成型催化剂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250℃、压力为2.5 MPa、重时空速为2.0 h^(-1)、氢酯比为60时,催化剂的性能最佳,运行1 000 h时醋酸乙酯转化率平均值为98.9%、乙醇选择性平均值为98.9%。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稳定,显示出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乙酯 加氢 乙醇 铜/二氧化硅成型催化剂 模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负载硅基气凝胶催化剂及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丽蓉 冯金 +1 位作者 魏巍 朱建军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4-87,共4页
研究了以正硅酸四乙酯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共硅源,乙腈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常压干燥制备得到块状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并利用简单的浸渍法得到银负载二氧化硅气凝胶。为了得到块状结构,使用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对湿凝胶做了交联,... 研究了以正硅酸四乙酯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共硅源,乙腈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常压干燥制备得到块状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并利用简单的浸渍法得到银负载二氧化硅气凝胶。为了得到块状结构,使用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对湿凝胶做了交联,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提供的氨基和异氰酸酯发生聚合反应增强气凝胶骨架。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比表面积等技术对催化剂性质做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为纯FCC结构,平均粒径为6.03~9.24 nm。将制备的2种催化剂在过量硼氢化钠存在下催化对硝基苯酚还原为对氨基苯酚,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试。结果显示,制备的催化剂有良好的效果,还原时间少于3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二氧化硅气凝胶催化剂 溶胶-凝胶 对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钛倍半硅氧烷衍生物在催化剂领域的应用
20
作者 黄彪 傅智盛 范志强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9-83,共5页
阐述了含钛多面体齐聚倍半硅氧烷(POSS)配合物作为催化剂的机理,介绍了各种含钛的倍半硅氧烷衍生物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和金属-POSS配合物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多面体齐聚倍半硅氧烷 模型化合物 二氧化硅负载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