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偏氟乙烯-氟化二氧化硅有机-无机复合膜的制备及脱硫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颖娜 李涵 +3 位作者 叶卉 张玉忠 李泓 陈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3-129,共7页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膜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氟化法在PVDF膜表面沉淀氟化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fSiO_2),制备聚偏氟乙烯-氟化二氧化硅(PVDF-fSiO_2)有机-无机复合膜。通过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膜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氟化法在PVDF膜表面沉淀氟化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fSiO_2),制备聚偏氟乙烯-氟化二氧化硅(PVDF-fSiO_2)有机-无机复合膜。通过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定仪等对PVDF-fSiO_2复合膜进行表征,并评价其脱硫性能。结果表明,PVDFfSiO_2复合膜表面的接触角为106.9°,明显高于PVDF膜的76.4°;由于PVDF-fSiO_2复合膜的良好疏水性能和fSiO_2粒子对基膜的保护作用,随着脱硫时间的延长,PVDF-fSiO_2气-液膜接触器的脱硫率基本保持在79%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气-液膜接触器 二氧化硅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乙基氢氧化铵改性聚偏氟乙烯接枝二氧化硅油水分离膜的研制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强 郭贵宝 +1 位作者 安胜利 高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3-149,共7页
利用四乙基氢氧化铵(TEAH)和酸性高锰酸钾对聚偏氟乙烯(PVDF)粉体进行改性,得到含有羟基改性的PVDF,再将四氯化硅(Si Cl4)水解后的原硅酸通过分子内脱水缩合的方法接枝到改性PVDF骨架上,通过浸没沉淀相转移法制得聚偏氟乙烯接枝二氧化硅... 利用四乙基氢氧化铵(TEAH)和酸性高锰酸钾对聚偏氟乙烯(PVDF)粉体进行改性,得到含有羟基改性的PVDF,再将四氯化硅(Si Cl4)水解后的原硅酸通过分子内脱水缩合的方法接枝到改性PVDF骨架上,通过浸没沉淀相转移法制得聚偏氟乙烯接枝二氧化硅(PVDF-g-SiO_2)油水分离膜。研究了TEAH含量对PVDF粉体接枝二氧化硅(SiO_2)的接枝率和油水分离膜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和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试了膜的结构和表面接触角。结果表明,TEAH使PVDF脱去部分氟化氢(HF)产生碳碳双键,双键经酸性高锰酸钾(KMnO_4)氧化生成羟基,SiO_2接枝到改性的PVDF粉体,硅元素均匀地分散在分离膜中。PVDF粉体接枝SiO_2的接枝率随着TEAH的含量增加而升高,分离膜的水通量随接枝率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TEAH质量分数为1.4%,分离膜的接触角降低到62.8°,膜中SiO_2的接枝率和水通量分别为6.25%、889.5 L/(m2·h),截留率和水通量恢复率分别达到94.3%和90.4%,衰减率为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膜 乙烯 本体改性 四乙基氢氧化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磷酸化纳米二氧化硅螯合金属锆杂化膜 被引量:1
3
作者 孙俊芬 张逸飞 陈龙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187,201,共7页
结合原位合成法和相转化法,利用正硅酸乙酯(TEOS)和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改性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NH 2-SiO 2)杂化膜,然后通过磷酸化处理,固定螯合金属锆(Zr),从而提高杂化膜对卵清蛋白的吸附能力... 结合原位合成法和相转化法,利用正硅酸乙酯(TEOS)和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改性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NH 2-SiO 2)杂化膜,然后通过磷酸化处理,固定螯合金属锆(Zr),从而提高杂化膜对卵清蛋白的吸附能力,同时改善了杂化膜的亲水性能。当TEOS质量分数为8%时,改性后的磷酸化Zr+PVDF/NH 2-SiO 2杂化膜对卵清蛋白吸附量达到最大,为150.7 mg/g,且其经过4次吸附洗脱重复循环后对卵清蛋白的解吸附率保持在80%以上,显示该杂化膜具有良好的重复吸附和解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杂化膜 硅烷偶联剂 磷酸化 固定金属螯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纳米二氧化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锂电池复合隔膜的制备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陌 赵云腾 刘太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2-115,共4页
通过静电喷涂技术成功制备出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锂电池复合隔膜。首先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在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中的添加量对PVDF/SiO2共混溶液静电喷涂的影响,确定最佳喷涂条件。然后在UHMWPE膈膜上静电喷涂PVDF/SiO... 通过静电喷涂技术成功制备出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锂电池复合隔膜。首先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在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中的添加量对PVDF/SiO2共混溶液静电喷涂的影响,确定最佳喷涂条件。然后在UHMWPE膈膜上静电喷涂PVDF/SiO2微球,制备出PVDF/SiO2/UHMWPE复合隔膜。最后,对该复合隔膜的孔隙率、热稳定性、充放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隔膜的孔隙率从46.5%提高到63.1%;纵向热收缩率从2.6%降低到1.3%;在0.2C充放电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比相应的UHMWPE隔膜提高了32.5%,经过50次循环,放电比容量稳定,保持在155.7mAh/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喷涂 乙烯 超高分子量乙烯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掺杂聚偏氟乙烯高介电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5
作者 蔡曼曼 徐磊 《纺织报告》 2021年第3期5-6,12,共3页
将50 nm粒径SiO_(2)纳米颗粒,以不同掺杂量分散在PVDF/DMF纺丝体系,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网。对制备的纳米纤维膜进行极化处理,采用阻抗谱分析仪和静电计,对极化后样品的介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iO_(2)纳米颗粒的掺杂显... 将50 nm粒径SiO_(2)纳米颗粒,以不同掺杂量分散在PVDF/DMF纺丝体系,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网。对制备的纳米纤维膜进行极化处理,采用阻抗谱分析仪和静电计,对极化后样品的介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iO_(2)纳米颗粒的掺杂显著增强了PVDF纳米纤维膜的介电特性和极性;改性后的纳米纤维膜具有更好的驻极效果,在静置状态下,表面可产生超过1.25μC/cm^(2)的静电荷,在过滤和压电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乙烯 纳米纤维 介电特性 压电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ene/氮化硼/聚偏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介电性能
6
作者 李宜陶 王静荣 +3 位作者 孙珩斯 陈虎跃 徐海萍 杨丹丹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1,共9页
随着高性能储能电容器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具有高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的电介质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MXene因其优良的导电性在聚合物介电复合材料制备中引起广泛关注,但利用MXene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介电损耗。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 随着高性能储能电容器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具有高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的电介质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MXene因其优良的导电性在聚合物介电复合材料制备中引起广泛关注,但利用MXene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介电损耗。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体、二维纳米片(Ti_(3)C_(2)T_(x)MXene)为填料,通过溶液混合法制备MXene/PVDF复合材料。为抑制其介电损耗,引入具有绝缘性能的氮化硼(BN)纳米片。结果表明,MXene和BN均匀地分散在PVDF中,相较于MXene/PVDF复合材料,MXene/BN/PVDF复合材料在保持较高介电常数的同时,表现出更低的介电损耗和电导率。MXene质量分数为12%时,制备的MXene/PVDF复合材料在10^(2)Hz时具有220的介电常数、1.31×10^(-8)S/cm的电导率和1.52的介电损耗;MXene质量分数为12%、BN质量分数为2%时制备的MXene/BN/PVDF复合材料,其在102 Hz时具有237的高介电常数、1.12×10^(-8)S/cm的电导率和0.39的介电损耗,实现了提高介电常数,降低介电损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MXene 乙烯 三元复合材料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胺D230对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亲水改性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培军 董林芳 +1 位作者 王明霞 严峰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5,共7页
针对聚偏氟乙烯(PVDF)油水分离膜普遍存在分离效果差、易受油污染等问题,受破乳剂多支链聚醚的化学结构和水下超疏油生物表面启发,将具有聚氧丙烯链段的聚醚胺D230引入到PVDF膜表面,构建聚醚胺功能化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首先将PVD... 针对聚偏氟乙烯(PVDF)油水分离膜普遍存在分离效果差、易受油污染等问题,受破乳剂多支链聚醚的化学结构和水下超疏油生物表面启发,将具有聚氧丙烯链段的聚醚胺D230引入到PVDF膜表面,构建聚醚胺功能化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首先将PVDF与聚苯乙烯马来酸酐(SMA)共混,采用非溶剂致相转化法制备表面富含酸酐基团的SMA/PVDF膜,然后将膜浸泡于聚醚胺D230溶液中,聚醚胺的端胺基与膜表面的酸酐基团进行表面原位接枝,从而将亲水性聚醚链段固载于膜表面,改善膜表面润湿性和抗污染性。探究聚醚胺D230对膜表面的亲水改性效果及改性膜对含油污水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延长,膜表面D230的接枝率上升,在最优反应时间9 h下,达到接枝率387.8 mg/g;SMA/PVDF膜表面接枝D230后,膜表面的亲水性显著增强,纯水接触角降低至48.5°,水通量从接枝前的30 L/(m^(2)·h)提高至87 L/(m^(2)·h);D230接枝SMA/PVDF膜表现出水下超疏油特性,其对煤油的水下油接触角达到152°,且对油无黏附性,表现出良好的抗油污性能;D230接枝SMA/PVDF膜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稳定的煤油/水乳状液具有分离效果,截油率达到99.0%,远高于SMA/PVDF对照膜的60.8%,在油水分离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马来酸酐(SMA) 醚胺 乙烯(PVDF)膜 表面接枝 亲水改性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改性钛酸钡纳米颗粒/聚偏氟乙烯复合压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余兆勇 王诗雯 +3 位作者 王莉莉 王懿佳 余德游 吴明华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66-473,共8页
为解决钛酸钡(BT)/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材料中两相材料间介电差异较大和BT难极化的问题,先以吡咯(Py)为聚合单体,通过细乳液聚合法制备聚吡咯改性BT(记作BT@PPy)纳米颗粒,然后将此作为纺丝液组分,利用静电纺丝法构筑BT@PPy/PVDF复合压... 为解决钛酸钡(BT)/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材料中两相材料间介电差异较大和BT难极化的问题,先以吡咯(Py)为聚合单体,通过细乳液聚合法制备聚吡咯改性BT(记作BT@PPy)纳米颗粒,然后将此作为纺丝液组分,利用静电纺丝法构筑BT@PPy/PVDF复合压电薄膜;进一步将铜箔电极贴于复合压电薄膜上下表面,制备BT@PPy/PVDF压电纳米发电机。采用FT-IR、TEM和XRD等手段分析BT@PPy纳米颗粒的结构和形貌,测试复合压电薄膜的压电常数和压电纳米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结果表明:PPy成功包覆BT纳米颗粒,形成核壳结构;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BT@PPy纳米颗粒填料,静电纺丝所得复合压电薄膜的剩余极化由未改性前的0.125μC/cm^(2)提升至0.472μC/cm^(2),压电常数从12 pC/N增加到23.2 pC/N;所制纳米发电机输出电压从0.2 V提升到2.5 V,对外部压力感知敏感。聚吡咯对BT纳米颗粒的改性,提升了BT/PVDF复合压电层中BT的极化程度和压电层的压电常数,从而提高了所制压电纳米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研究结果可为制备高压电输出的压电纳米发电机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乙烯 吡咯 静电纺丝 压电纳米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耐氧化性 被引量:13
9
作者 胡保安 吕晓龙 +1 位作者 马世虎 阚彬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共5页
选用KMnO4作为氧化剂对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浸泡处理,通过改变氧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溶液酸度等条件,将通量、初始泡点压力、破裂压力、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优化。结果表明:KMnO4的安全使用质量... 选用KMnO4作为氧化剂对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浸泡处理,通过改变氧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溶液酸度等条件,将通量、初始泡点压力、破裂压力、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优化。结果表明:KMnO4的安全使用质量浓度应为1 000 mg/L,安全使用温度应为35℃,500 mg/L的盐酸量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中空纤维膜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膜的Fenton氧化改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军 刘云 +2 位作者 张宏忠 叶长明 陈绍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32,49,共4页
采用Fenton试剂对聚偏氟乙烯(PVDF)膜进行氧化改性,研究了[H2O2]/[Fe2+]及温度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测定了改性前后超滤膜的纯水渗透通量、截留性能、膜表面亲水性、耐污染性性能及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随着[H2O2]/[Fe2+]比值的增大,纯水... 采用Fenton试剂对聚偏氟乙烯(PVDF)膜进行氧化改性,研究了[H2O2]/[Fe2+]及温度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测定了改性前后超滤膜的纯水渗透通量、截留性能、膜表面亲水性、耐污染性性能及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随着[H2O2]/[Fe2+]比值的增大,纯水渗透通量由纯PVDF膜的26.7L/(m2.h)提高到103.2L/(m2.h),膜表面水接触角由75°降为58.5°,黏附功由91.64mN/m提高到110.84mN/m。温度升高利于改性。[H2O2]/[Fe2+]比值为12时,红外光谱图中出现了C=C双键及O-H键的伸缩振动特征峰,膜阻力增大系数m由纯PVDF膜的1.049减小到0.448,膜的耐污染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试剂 乙烯 氧化改性 渗透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甲基氢氧化铵改性聚偏氟乙烯一步接枝聚苯乙烯磺酸油水分离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彭继华 郭贵宝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9-916,共8页
利用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改性,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将苯乙烯磺酸(SSA)接枝到改性的PVDF骨架上,制得聚偏氟乙烯接枝聚苯乙烯磺酸(PSSA-g-PVDF)油水分离膜。研究了TMAH质量分数对PSSA的接枝率和油水分离膜... 利用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改性,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将苯乙烯磺酸(SSA)接枝到改性的PVDF骨架上,制得聚偏氟乙烯接枝聚苯乙烯磺酸(PSSA-g-PVDF)油水分离膜。研究了TMAH质量分数对PSSA的接枝率和油水分离膜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试了膜的结构和表面接触角。结果表明,TMAH使PVDF脱去部分氟化氢(HF)产生碳碳双键,硫元素均匀地分布在分离膜中。PSSA的接枝率随着TMAH的质量分数增加而升高,分离膜的水通量随接枝率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当TMAH质量分数为20%,分离膜的接触角在30 s内降低到37.2°,接枝率和水通量分别为22.1%、643.3 L/(m·h),截留率和水通量恢复率分别达到90.6%和93.7%,衰减率为7.1%。循环测试显示膜的水通量恢复率和油水通量恢复率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膜 一步法 四甲基氢氧化 乙烯 乙烯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聚偏二氟乙烯复合纤维过滤膜的制备及其过滤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雪敏 杨文秀 李腾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37,共6页
为得到高过滤效率、低过滤阻力的空气过滤材料,将氧化石墨烯掺入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基体,N,N-二甲基甲酰胺与丙酮为混合溶剂的纺丝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高性能氧化石墨烯/PVDF复合纤维过滤膜。研究不同聚偏二氟乙烯质量分数、... 为得到高过滤效率、低过滤阻力的空气过滤材料,将氧化石墨烯掺入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基体,N,N-二甲基甲酰胺与丙酮为混合溶剂的纺丝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高性能氧化石墨烯/PVDF复合纤维过滤膜。研究不同聚偏二氟乙烯质量分数、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静电纺丝电压、接收距离等参数对复合纳米纤维过滤膜外观形态、过滤效率、过滤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偏二氟乙烯质量分数为16%,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1. 0%,静电纺丝电压为29. 0 k V,接收距离为16 cm时,制备的复合纤维过滤膜形貌较好,纤维连续且均匀,过滤效率为99. 99%,过滤阻力为11. 53 Pa/μm,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聚乙烯复合纤维 过滤膜 静电纺丝 过滤效率 过滤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基柔性压电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齐芳汐 徐思懿 +1 位作者 刘皓 李晓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7,52,共6页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柔性压电传感器作为传感器的主要类型之一,是感知信息、发出信号的关键,柔性压电材料的选择与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密切相关。与传统的压电材料相比,聚偏氟乙烯(PVDF)在柔性、可拉伸性、化学稳定性、机电转换、易用性...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柔性压电传感器作为传感器的主要类型之一,是感知信息、发出信号的关键,柔性压电材料的选择与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密切相关。与传统的压电材料相比,聚偏氟乙烯(PVDF)在柔性、可拉伸性、化学稳定性、机电转换、易用性和声传播阻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PVDF成为研究的热点。详细介绍PVDF柔性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全面介绍了不同类型基于PVDF的柔性压电式传感器,分析了其优缺点及发展前景,为高性能、多功能的柔性PVDF压电传感器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压电传感器 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压电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研究
14
作者 齐芳汐 刘皓 徐思懿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8,共6页
因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化学稳定性,在柔性传感器、钠离子电池隔膜和生物医学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但纯PVDF的β相含量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而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简便有效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纤维直径、提高PVD... 因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化学稳定性,在柔性传感器、钠离子电池隔膜和生物医学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但纯PVDF的β相含量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而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简便有效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纤维直径、提高PVDF的β压电相性能。文章对PVDF性能与静电纺丝技术分别进行介绍,对静电纺PVDF纳米纤维工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静电纺施加电压、接收距离与β相含量关系进行对比,对静电纺PVDF的主要应用情况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膜 智能纺织品 应用 复合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钡/聚偏氟乙烯薄膜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15
作者 高俊 徐磊 +1 位作者 宋婻婻 贾硕菲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4年第2期1-3,7,共4页
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能够实现机械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在智能可穿戴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为提高其压电特性,以两步水热法制备不同长径比钛酸钡(BTO)纳米线,经多巴胺(DA)表面改性后,掺杂PVDF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纳米... 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能够实现机械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在智能可穿戴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为提高其压电特性,以两步水热法制备不同长径比钛酸钡(BTO)纳米线,经多巴胺(DA)表面改性后,掺杂PVDF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纳米压电纤维膜,研究了掺杂后压电薄膜的物相、压电常数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0.3 mol/L的Ba(OH)_(2)生成的BTO纳米线长径比最大达到48;最大长径比D-BTO纳米线掺杂PVDF形成的纳米纤维膜电学性能最好,压电常数达到33,介电常数达到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纳米线 电学性能 乙烯 水热法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的结构调控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朝威 成悦 +3 位作者 苏新 陈鹏飞 李大伟 付译鋆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9-237,共9页
为促进聚偏氟乙烯(PVDF)基纳米纤维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首先阐述了PVDF压电效应产生的关键在于其偶极子的取向排列,进一步以PVDF纳米纤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纳米纤维的偶极子与纤维表面极性电荷的键合作用机制;归纳总结了随机分布型、... 为促进聚偏氟乙烯(PVDF)基纳米纤维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首先阐述了PVDF压电效应产生的关键在于其偶极子的取向排列,进一步以PVDF纳米纤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纳米纤维的偶极子与纤维表面极性电荷的键合作用机制;归纳总结了随机分布型、取向排列型、中空以及图案化PVDF纳米纤维的结构调控;重点讨论了石墨烯、氧化锌、钛酸钡以及碳纳米管等各种掺杂材料对静电纺PVDF复合纳米纤维薄膜压电性能的影响,并详细介绍了其在伤口敷料、药物载体以及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指出结构调控和添加剂掺杂以及2种方法的组合是提高PVDF压电性能的有效方法,有望进一步拓展PVDF基纳米复合压电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纳米纤维 结构调控 压电特性 生物医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喷聚乳酸/聚偏氟乙烯电晕驻极空气过滤材料电荷存储与过滤性能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杨奇 刘高慧 +4 位作者 黄琪帏 胡睿 丁彬 俞建勇 王先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2,共11页
针对空气颗粒物污染问题,为实现对空气中PM 2.5以及其它有害颗粒物的高效过滤,从而达到保护人体生命健康的目的,将介电性与极性良好的聚偏氟乙烯(PVDF)与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并经过熔喷纺丝工艺结合电晕驻极,制备出具有纤... 针对空气颗粒物污染问题,为实现对空气中PM 2.5以及其它有害颗粒物的高效过滤,从而达到保护人体生命健康的目的,将介电性与极性良好的聚偏氟乙烯(PVDF)与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并经过熔喷纺丝工艺结合电晕驻极,制备出具有纤维直径细、孔径小、过滤效率高、过滤阻力低的环境友好型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通过系统研究PVDF对PLA电晕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的结晶行为、电荷存储性能及其机制与过滤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PVDF的引入对PLA/PVDF熔喷非织造布纤维的结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可使PLA结晶速度加快,结晶度增加。PLA/PVDF电晕驻极熔喷布的初始表面静电势高达3 kV以上,热刺激放电测试峰值更高,电荷存储量有明显提升。特别地,在85 L/min纺丝流速下测试,PLA/PVDF单层电晕驻极熔喷非织造布过滤性可达85%,过滤阻力小于40 Pa,相较于未添加PVDF的电晕驻极熔喷非织造布过滤效率提升20%以上;探讨了电晕驻极后PLA/PVDF熔喷非织造布的电荷存储机制,发现PLA/PVDF熔喷非织造布的电荷存储性能提升最终使过滤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过滤材料 驻极体 熔喷 电晕驻极 乳酸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微滤膜的制备及相转化工艺参数的优化
18
作者 牛红男 王建明 +1 位作者 黄洁萍 姬婧 《集成技术》 2024年第4期117-130,共14页
作者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的方法,以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为原料,以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制备微滤膜,探究非溶剂添加剂的种类与含量、预蒸发时间、环境湿度等因素对膜的微观结构、纯水通量及表面亲疏水性的影响。... 作者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的方法,以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为原料,以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制备微滤膜,探究非溶剂添加剂的种类与含量、预蒸发时间、环境湿度等因素对膜的微观结构、纯水通量及表面亲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PVDF的质量分数为16%,将异丙醇(质量分数为16%)和甘油(质量分数为6%)混合物作为添加剂,放入相对湿度为80%的环境中预蒸发4min后浸入水浴凝固,可获得具有大孔径、高通量、高疏水性的PVDF微滤膜。该PVDF膜的表面结构完全开放,支撑层由连通的蜂窝状孔结构组成,浸润后的水通量可达到(8650.74±305.29)L/(m^(2)·h),同时,对200nm的聚苯乙烯微球的截留率为99%以上。此外,该PVDF微滤膜的表面接触角为(122±3)°,有望用于生物医药生产过程中的空气除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微滤膜 非溶剂致相分离 除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性静电纺柔性氧化锌/聚偏氟乙烯复合纤维膜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静静 卢辉 +3 位作者 蒋洁 张思航 顾迎春 陈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共6页
为获得环保、柔软、透气和高压电性材料,增加压电材料在纳米发电机、传感器、可穿戴电子器件等方面的应用,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了高压电性的氧化锌/聚偏氟乙烯(ZnO/PVDF)复合纤维膜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 为获得环保、柔软、透气和高压电性材料,增加压电材料在纳米发电机、传感器、可穿戴电子器件等方面的应用,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了高压电性的氧化锌/聚偏氟乙烯(ZnO/PVDF)复合纤维膜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示波器对压电复合纤维膜的形貌、结构和压电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VDF基材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锌纳米颗粒(ZnONPs)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PVDF纤维膜的结晶度和电活性β晶型的含量,使PVDF中总的β晶型含量增加;同时,ZnONPs自身具有压电性,也可进一步提升复合材料的压电性,使复合纤维膜的输出电压显著提高。当ZnONPs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膜的输出电压高达60 V,与纯PVDF纤维膜的输出电压相比,复合纤维膜的压电性提高了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氧化 乙烯 压电性 复合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及氧化剂对聚偏氟乙烯超滤膜老化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璟言 卢小艳 +4 位作者 朱燕茹 许仕荣 张金松 马军 郭建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30,共6页
为研究水处理中超滤膜的老化规律,利用低浓度的氢氧化钠(NaOH)、碳酸钠(Na_2CO_3)、次氯酸钠(NaClO)、盐酸(HCl)和柠檬酸(H_3Cit)老化聚偏氟乙烯超滤膜.通过纯水通量、TOC截留率、扫描电镜图像、拉伸性能、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方法表征超... 为研究水处理中超滤膜的老化规律,利用低浓度的氢氧化钠(NaOH)、碳酸钠(Na_2CO_3)、次氯酸钠(NaClO)、盐酸(HCl)和柠檬酸(H_3Cit)老化聚偏氟乙烯超滤膜.通过纯水通量、TOC截留率、扫描电镜图像、拉伸性能、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方法表征超滤膜老化的特性,探索生产中使用的酸碱及氧化剂对PVDF超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及氧化剂的使用均会导致PVDF膜的结构及性能退化,特别是NaOH和NaClO,其影响更为明显.经NaOH、Na_2CO_3和NaClO老化75 d后,TOC截留率从36%分别降低至15%、27%和17%.NaOH老化15 d后断裂拉力和伸长率降低11%和20%.碱和氧化剂对膜的截留效果及机械性能的影响大于酸清洗剂.NaClO对膜表面亲水性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清洗剂.PVDF的脱氟化氢反应产生CO和CC键是超滤膜老化的直接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超滤膜 清洗剂 老化 水处理 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