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5篇文章
< 1 2 1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水型细菌纤维素/二氧化硅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
1
作者 赵辉云 吴蓓 +2 位作者 王玲丽 柴娟 刘凯旋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50,共8页
为了改善细菌纤维素(BC)的亲水性,拓展其在纺织、包装等领域的应用,采用原位和异位改性法将二氧化硅(SiO_(2))纳米颗粒引入BC膜,制备BC/SiO_(2)纳米复合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 为了改善细菌纤维素(BC)的亲水性,拓展其在纺织、包装等领域的应用,采用原位和异位改性法将二氧化硅(SiO_(2))纳米颗粒引入BC膜,制备BC/SiO_(2)纳米复合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及接触角测试等对膜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原位和异位改性法均显著提升了BC膜的疏水性,其中异位复合膜的接触角达115.1°,疏水性能更优;SiO_(2)的引入减弱了纤维素羟基的氢键作用,导致复合膜结晶度下降(原位和异位复合膜分别降低33%和48%);原位法使SiO_(2)均匀分散于BC膜网络中,结构更致密;而异位法因颗粒较大且分布不均,增加了复合膜表面粗糙度;此外,SiO_(2)的加入降低了BC膜的热稳定性,但异位复合膜的颗粒负载效率更高;原位复合膜适用于对均一性要求高的医用或传感材料,而异位复合膜适用于防水纺织品等高疏水性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sio2纳米颗粒 原位改性 异位改性 纳米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多糖超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黏膜免疫佐剂活性的研究
2
作者 林欣怡 蒋欣雨 +5 位作者 苏子诺 王煜灵 阮诗雨 洪海龙 吴佳豪 伯若楠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07-2519,共13页
旨在结合白术多糖和超大介孔二氧化硅两者的优势,开发新型中药多糖黏膜免疫佐剂。本研究首先制备白术多糖超大介孔二氧化硅(AMP-UCMS)纳米颗粒并对其进行一系列表征,包括透射电镜、粒径、电势、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 旨在结合白术多糖和超大介孔二氧化硅两者的优势,开发新型中药多糖黏膜免疫佐剂。本研究首先制备白术多糖超大介孔二氧化硅(AMP-UCMS)纳米颗粒并对其进行一系列表征,包括透射电镜、粒径、电势、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和红外光谱,然后进一步研究口服AMP-UCMS作为H9N2型禽流感灭活病毒的黏膜免疫佐剂活性。试验选取150只雏鸡随机分成6组并进行不同免疫处理,分别为阴性对照(Control)、全灭活病毒(whole inactivated virus,WIV)、WIV+AMP、WIV+UCMS、WIV+AMP-UCMS、市售疫苗(Vaccine),其中各组选取6只雏鸡用H9N2禽流感病毒滴鼻攻毒。通过血凝抑制(HI)试验测定各组鸡血清HI抗体效价;采用ELISA方法检测空肠H9N2型禽流感病毒特异性sIgA抗体水平;利用HE染色观察空肠和肺的组织形态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测定空肠IgA J-chain、pIgR、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攻毒后鸡的肺组织病毒载量等各项指标。试验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WIV+AMP-UCMS组可极显著提高鸡血清HI抗体效价(P<0.0001)和空肠特异性sIgA抗体水平(P<0.01),并能够极显著降低肺组织病毒载量(P<0.0001),鸡空肠组织中IgA J-chain(P<0.001)、pIgR(P<0.0001)、TNF-α和IL-1β(P<0.0001)的mRNA表达水平都极显著提高,此外还能够增加鸡空肠iIEL数量,降低攻毒后肺组织的损伤。综上表明,白术多糖被成功装载到超大介孔二氧化硅中,AMP-UCMS能够有效诱导鸡的全身免疫和黏膜免疫应答。这些研究结果为新型中药多糖黏膜免疫佐剂在畜禽口服疫苗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多糖 超大介孔二氧化硅 黏膜免疫佐剂 表征 H9N2灭活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纳米二氧化硅(SiO_2)催化超声波照射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损伤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君 丁娜 +4 位作者 张朝红 郭颖 王诗献 徐锐 张向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9-1073,共5页
利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超声波照射激活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的损伤,并考查了超声波照射时间、纳米SiO2粉末加入量、溶液酸度和超声波照射功率等因素对BSA分子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超声波照射激活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的损伤,并考查了超声波照射时间、纳米SiO2粉末加入量、溶液酸度和超声波照射功率等因素对BSA分子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体系温度为(37.0±0.2)℃和浓度为1.0×10-5mol·L-1的BSA溶液,UV-Vis光谱显示,随着超声波照射时间,纳米SiO2粉末加入量,溶液pH值和照射功率的增大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增色效应。然而,BSA溶液的荧光光谱却随着上述因素的增大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猝灭现象。此外,还初步探讨了超声波照射激活纳米SiO2粒子对BSA分子损伤的机理,认为是声致发光或高热激发使纳米SiO2粒子产生.OH自由基,进而损伤溶液中的BSA分子。这一研究结果对声催化方法应用于临床治疗肿瘤以及纳米药物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超声波照射 纳米二氧化硅(sio2) 牛血清白蛋白(BSA)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振动对纳米二氧化硅(n-SiO_2)添加剂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善林 乔玉林 +2 位作者 崔庆生 臧艳 董新宇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0-395,共6页
在有和无超声振动条件下,分别考察了含不同质量百分数n-SiO2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性能,初步探讨了超声振动下纳米二氧化硅(n-SiO2)添加剂的润滑机理.结果表明:超声振动通过减小纳米微粒所受的正压力、促进纳米微粒滚动及增加摩擦表面的活性... 在有和无超声振动条件下,分别考察了含不同质量百分数n-SiO2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性能,初步探讨了超声振动下纳米二氧化硅(n-SiO2)添加剂的润滑机理.结果表明:超声振动通过减小纳米微粒所受的正压力、促进纳米微粒滚动及增加摩擦表面的活性3种方式改善摩擦表面的润滑状态.超声振动使n-SiO2润滑下的磨痕深度下降,表面硬度降低,磨损表面Si元素含量增加,有效地改善了摩擦表面的润滑状态.在试验范围内,超声振动对0.5%n-SiO2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性能影响效果最显著,摩擦副间的摩擦系数和45#钢表面的磨损体积量分别降低了12%和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 sio2添加剂 减摩抗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高效碳化及无定形二氧化硅制备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明超 郑克仁 +2 位作者 张禛庆 陈楼 元强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5-961,共7页
针对钢渣利用率低、处理方法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Na_(2)CO_(3)溶液为介质的钢渣高效碳化方式.研究了最佳反应参数,并对碳化产物及制备的二氧化硅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控Na_(2)CO_(3)溶液浓度、反应温度、液固比、反应时间... 针对钢渣利用率低、处理方法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Na_(2)CO_(3)溶液为介质的钢渣高效碳化方式.研究了最佳反应参数,并对碳化产物及制备的二氧化硅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控Na_(2)CO_(3)溶液浓度、反应温度、液固比、反应时间等参数,钢渣可以达到最大碳化程度78.60%;钢渣中硅酸盐相中的钙可以充分碳化,但存在于RO相-硅酸盐相固溶体中的钙碳化受限;可实现55.46%的二氧化硅提取率,提取制备得到的无定形二氧化硅纯度高达98.79%.研究结果为钢渣的固碳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碳化 Na_(2)CO_(3)溶液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硫酸铝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6
作者 刘孝通 刘远 +2 位作者 杨林 杨安旭 曹建新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121,共5页
采用硫酸铝、氟硅酸、氢氧化铝等原料制备无碱液体速凝剂母液,使用纳米SiO_(2)对其进行改性处理,用基准水泥检测了改性无碱速凝剂的性能指标,并采用XRD、SEM、TG-DTG等手段对掺有速凝剂水泥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O_(2)掺量... 采用硫酸铝、氟硅酸、氢氧化铝等原料制备无碱液体速凝剂母液,使用纳米SiO_(2)对其进行改性处理,用基准水泥检测了改性无碱速凝剂的性能指标,并采用XRD、SEM、TG-DTG等手段对掺有速凝剂水泥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O_(2)掺量的增加,掺有速凝剂的水泥抗压强度逐渐增加,凝结时间先降低后增加,当速凝剂中掺入3%纳米SiO_(2)时,凝结时间最短。添加含有3%纳米SiO_(2)的速凝剂,水泥初凝时间为195 s,终凝时间为345 s。1 d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0.2 MPa,28 d抗压强度为50.5 MPa。在速凝剂中引入纳米SiO_(2)可以促进水泥的水化,但当速凝剂中纳米SiO_(2)掺量较高时,会使钙矾石变为细针状导致速凝效果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碱液体速凝剂 纳米sio2 凝结时间 抗压强度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基沸石负载二氧化硅对Cu^(2+)吸附性能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凯 邱广明 +2 位作者 贾晓伟 蔡金利 陈伟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52-3158,共7页
以粉煤灰(fly ash,FA)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粉煤灰基沸石(fly ash zeolite, FAZ),通过Na_2SiO_3进行改性,制备了粉煤灰基沸石负载二氧化硅的铜离子吸附剂(fly ash zeolite loaded silica,FAZS),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 以粉煤灰(fly ash,FA)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粉煤灰基沸石(fly ash zeolite, FAZ),通过Na_2SiO_3进行改性,制备了粉煤灰基沸石负载二氧化硅的铜离子吸附剂(fly ash zeolite loaded silica,FAZS),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氮气吸附孔径分布(BET)进行表征。以铜离子为吸附模型离子,考察了Ph、吸附剂用量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FAZS对Cu^(2+)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在298 K时,FAZS对Cu^(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为化学吸附过程,在80 min内基本达到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高达127.4 mg/g,Langmuir等温吸附数学模型能比较好地拟合FAZS对Cu^(2+)的吸附。热力学数据说明该吸附是吸热、自发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沸石 sio2 CU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壳聚糖大孔复合材料固定化漆酶及其对2,4-二氯苯酚的降解 被引量:9
8
作者 刘晓贞 李云 +1 位作者 梁云霄 张瑞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1-209,共9页
通过壳聚糖在块体Si O_2大孔材料孔壁上的吸附,制备二氧化硅/壳聚糖大孔复合材料(Si O_2/CS),经戊二醛交联后用于固定诺维信工业漆酶。优化漆酶固定化的实验条件并对比了游离漆酶和固定化漆酶的酶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p H值为4.5、... 通过壳聚糖在块体Si O_2大孔材料孔壁上的吸附,制备二氧化硅/壳聚糖大孔复合材料(Si O_2/CS),经戊二醛交联后用于固定诺维信工业漆酶。优化漆酶固定化的实验条件并对比了游离漆酶和固定化漆酶的酶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p H值为4.5、漆酶初始浓度为40 mg×m L^(-1)的条件下,固定化4 h效果最佳,固定化酶酶活回收率为85.5%;相对于游离漆酶,固定化漆酶的p 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得到明显提高,且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应用固定化漆酶去除2,4-二氯苯酚(2,4-DCP),研究了降解时间、p H、温度和2,4-DCP初始浓度对其去除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固定化漆酶对2,4-DCP(20 mg×L^(-1))的去除率为83.2%,固定化漆酶可重复使用,并且便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大孔材料 壳聚糖 固定化 漆酶 2 4-二氯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抑制染二氧化硅大鼠肺组织环氧合酶-2 mRNA和前列腺素E_2表达 被引量:6
9
作者 樊林花 刘田福 +2 位作者 郭民 刘茂林 樊平花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B)抑制矽肺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入1 ml二氧化硅(SiO2)混悬液法制备大鼠矽肺模型,染尘后第1天起开始ig给予Sch-B 80μg.g-1.d-1,连续28 d。分别给予Sch-B后3,7,14和28 d,取肺采用HE染色...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B)抑制矽肺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入1 ml二氧化硅(SiO2)混悬液法制备大鼠矽肺模型,染尘后第1天起开始ig给予Sch-B 80μg.g-1.d-1,连续28 d。分别给予Sch-B后3,7,14和28 d,取肺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肺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COX-2 mRNA的表达。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染SiO2组肺损伤明显,早期表现为明显的肺泡炎,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后期肺组织以胶原沉积和肺纤维化改变为主。Sch-B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均较同期染SiO2组明显减轻。染SiO2组各时间点大鼠肺组织PGE2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7,14和28 d组分别增加了1.2,0.9,1.0和1.1倍)(P<0.01);Sch-B干预3,7,14和28 d组PGE2含量均低于染SiO2组,分别显著减少了41.7%,38.1%,36.4%和47.6%(P<0.01或P<0.05)。染SiO2后,COX-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Sch-B干预后COX-2蛋白表达有所减弱。染SiO23,7,14和28 d组大鼠肺内COX-2 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明显增加了1.3,1.6,1.3和1.7倍(P<0.05,P<0.01);Sch-B干预3,7,14和28 d组COX-2表达均低于染SiO2组,分别减少了44.4%,46.8%,41.7%和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Sch-B对染SiO2大鼠肺损伤的保护效应可能与抑制肺组织COX-2表达及PGE2的诱导性合成与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二氧化硅 前列腺素E2 环氧合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CO_2体系融合二氧化硅毛细管样品原位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俊英 倪培 +1 位作者 管申进 王国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0-146,共7页
使用配备Linkam冷热台的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采用融合二氧化硅毛细管样品,在-120~31℃温度区间,1 200~1 500cm-1光谱区间上,原位采集H2O-CO2体系流体包裹体的拉曼光谱,并针对CO2特征拉曼光谱展开分析。结果表明,融合二氧化硅毛细管样... 使用配备Linkam冷热台的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采用融合二氧化硅毛细管样品,在-120~31℃温度区间,1 200~1 500cm-1光谱区间上,原位采集H2O-CO2体系流体包裹体的拉曼光谱,并针对CO2特征拉曼光谱展开分析。结果表明,融合二氧化硅毛细管样品中的流体具有代表性。通过对毛细管样品进行拉曼光谱采集,该实验获得了流体包裹体中CO2气相、CO2液相、CO2固相、CO2水合物相和CO2水溶液相的特征光谱。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在实验温度区间上,CO2固相和CO2水合物相特征峰的稳定性,有助于鉴别拉曼光谱;同时,CO2气相、CO2液相和CO2水溶液相费米共振峰峰位因CO2压力或密度影响而发生变化。此外,该实验在温度变化过程中,鉴定了不同相的拉曼特征光谱。结果表明,激光拉曼光谱结合显微测温技术能够有效鉴别包裹体中不同的流体相,获得相变过程,确定相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CO2体系 融合二氧化硅毛细管 拉曼光谱学 CO2固相 CO2水溶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沉淀二氧化硅合成钛硅分子筛TS-2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建维 王乐夫 +4 位作者 刘卅 张焜 易国斌 李大光 余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6-392,共7页
以沉淀二氧化硅为硅源,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四丁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晶 化法合成了TS-2分子筛.在优化合成步骤的基础上,采用XRD、FT-IR、UV-Vis、SEM 等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晶化温度、凝胶Si/Ti对晶化动力学行为及TS-2分子筛晶相... 以沉淀二氧化硅为硅源,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四丁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晶 化法合成了TS-2分子筛.在优化合成步骤的基础上,采用XRD、FT-IR、UV-Vis、SEM 等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晶化温度、凝胶Si/Ti对晶化动力学行为及TS-2分子筛晶相结构的影 响.结果表明:高纯TS-2分子筛的最佳晶化温度为175℃,过高的晶化温度易导致MEL结构 向MFI晶相结构的转变及晶粒的逐渐长大.高纯TS-2样品的极限Ti/Si值为0.04,高于此值 则生成非骨架钛氧化物,并造成相对结晶度和催化氧化性能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硅分子筛 TS-2 合成 沉淀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催化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明波 乐艳 +2 位作者 侯倩 喻莉 杨水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09-1412,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催化剂。以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为催化剂,环己酮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反应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催化剂。以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为催化剂,环己酮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反应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环己酮)∶n(1,2-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8%,带水剂环己烷12 mL,反应时间45 min的优化条件下,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4.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1 2-丙二醇缩酮 H4SiW6Mo6O40/sio2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EDTANa_2为矿化剂近中性条件下室温合成介孔二氧化硅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强 王金桂 +5 位作者 高地 孙平川 袁忠勇 陈铁红 李宝会 丁大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95-1399,共5页
利用EDTAN%作为矿化剂,在近中性条件下于室温合成了厚壁(约3nm)蠕虫介孔分子筛.在反应物配比为n(CTAB):n(TEOS):n(EDTAN%):n(H20)=(0.05—0.2):(0.1—2):(0.1~0.5):(100~500)范围内都能得到介孔二... 利用EDTAN%作为矿化剂,在近中性条件下于室温合成了厚壁(约3nm)蠕虫介孔分子筛.在反应物配比为n(CTAB):n(TEOS):n(EDTAN%):n(H20)=(0.05—0.2):(0.1—2):(0.1~0.5):(100~500)范围内都能得到介孔二氧化硅.以XRD、N2吸附、FTIR、SEM和TEM详细考察了体系配比和温度对介孔二氧化硅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发现CTAB用量越大,介孔d值相应增大.温度对介孔二氧化硅的结构和形貌有很大的影响,温度在2-15℃范围内都能生成孔径分布较规则的介孔,介孔材料的形貌随温度的升高由空心管变成小颗粒聚集体;合成的介孔分子筛中的模板剂可以通过乙醇萃取的方式除去.提出了介孔的生成遵从(S^+-E^-)°I^°中性模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中性pH 室温 厚壁 EDTAN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对肝HL-7702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涛 郭彩霞 +4 位作者 金明华 刘晓梅 刘颖 杜海英 孙志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5-890,I0001,共7页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对肝细胞HL-7702的毒性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正常HL-7702肝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12.5、25.0、50.0、100.0mg·L-1 SiO2组。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动态光散射(DLS)法对纳...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对肝细胞HL-7702的毒性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正常HL-7702肝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12.5、25.0、50.0、100.0mg·L-1 SiO2组。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动态光散射(DLS)法对纳米SiO2颗粒进行表征和粒径检测。细胞处理24h后,HE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M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结果:TEM观察,纳米SiO2呈球形,颗粒大小较均匀一致,分散性较好,颗粒平均粒径为(65.87±9.02)nm;DLS法检测,纳米SiO2颗粒在高纯水和RPMI-1640培养液中的水合粒径明显增大,分别为(124.57±8.02)和(139.32±9.93)nm。HE染色,纳米SiO2颗粒能够导致HL-7702细胞形态改变,25.0和50.0 mg·L-1 SiO2组细胞数目减少,排列紊乱;100.0mg·L-1 SiO2组细胞质皱缩、细胞排列稀疏,部分细胞呈凋亡的形态学表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纳米SiO2组HL-7702细胞存活率均下降,50.0和100.00mg·L-1 SiO2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50.0和100.00mg·L-1 SiO2组培养液中LDH活力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纳米SiO2颗粒能够对HL-7702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效应;其毒性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中ROS的产生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颗粒 HL-7702细胞 细胞毒性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衍生物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玉林 龚文朋 杨水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03-1209,共7页
以取代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和尿素为原料,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负载的磷钨酸(H3PW12O40/SiO2)为催化剂,催化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考察了三组分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H3PW12... 以取代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和尿素为原料,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负载的磷钨酸(H3PW12O40/SiO2)为催化剂,催化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考察了三组分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H3PW12O40/SiO2是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的良性催化剂,在取代苯甲醛的用量为0.04 mol,反应温度为90℃的条件下,收率可达73.1%-88.4%。催化剂和产品结构分别经IR、XRD、SEM和1H NMR、IR、MS等技术手段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磷钨酸 二氧化硅 催化 合成 二氢嘧啶-2(1H)-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W_(11)掺杂二氧化硅纳米纤维(SiW_(11)/SiO_2)的制备及对拟南芥叶中多胺的萃取分析
16
作者 蔡娇 余琼卫 +3 位作者 何小梅 许静 丁琼 冯钰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1-908,共8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SiW_(11)掺杂的二氧化硅纳米纤维(SiW_(11)/SiO_2)材料,其中掺杂的SiW_(11)质量占纤维质量的7. 83%,制备的SiW_(11)/SiO_2材料尺寸均一,在考察的pH范围内带负电,与未掺杂SiW_(11)的二氧化硅纳米纤维相比,SiW_(11)...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SiW_(11)掺杂的二氧化硅纳米纤维(SiW_(11)/SiO_2)材料,其中掺杂的SiW_(11)质量占纤维质量的7. 83%,制备的SiW_(11)/SiO_2材料尺寸均一,在考察的pH范围内带负电,与未掺杂SiW_(11)的二氧化硅纳米纤维相比,SiW_(11)/SiO_2材料表现出强阳离子交换作用,能有效萃取尸胺和腐胺.在最优条件下,建立了注射器分散固相萃取(In syringe d SPE)-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UHPLC-MS/MS)检测拟南芥样品中多胺的方法.结果表明,尸胺和腐胺分别在10~1000和20~1000 ng/m 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 9950),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 5~0. 9和1. 6~3. 0 ng/m L.将该方法应用于拟南芥样品中尸胺和腐胺的检测,加标回收率在87. 5%~111. 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5. 0%.建立的SiW_(11)/SiO_2制备方法解决了多金属氧酸盐(POM)在修饰改性过程中存在的制备繁琐、固载量少的问题,拓宽了POM在分离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SiW11/sio2 静电纺丝 注射器分散固相萃取 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二氧化硅微球包覆2-巯基苯并噻唑自修复涂层防腐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石浩 褚贵文 +2 位作者 李正利 宋立英 蒋全通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122,共11页
涂层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设备腐蚀防护,而针对传统涂层服役过程中的微损伤难以及时探测并修复,导致损伤后涂层防腐性能失效、金属腐蚀进程加速等问题。开发一种中空介孔SiO2微球包覆2-巯基苯并噻唑的自修复涂层,并对涂层的自修复性能进... 涂层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设备腐蚀防护,而针对传统涂层服役过程中的微损伤难以及时探测并修复,导致损伤后涂层防腐性能失效、金属腐蚀进程加速等问题。开发一种中空介孔SiO2微球包覆2-巯基苯并噻唑的自修复涂层,并对涂层的自修复性能进行全面表征测试。将包覆2-巯基苯并噻唑的SiO2微球作为填料,添加到无溶剂环氧树脂涂层中制备自修复涂层,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探查受损涂层在铜基体表面的自修复过程。采用多种测试表征方法测试SiO2微球包覆2-巯基苯并噻唑的可行性,对涂层的自修复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评价自修复涂层的防腐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对SiO2微球进行制备,制备的SiO2微球具有中空结构,微球直径约为623nm。通过XDR、FTIR与TG等测试表征技术验证SiO2微球实现对2-巯基苯并噻唑的包覆,且负载量良好;通过EIS阻抗测试对自修复涂层的修复性能进行测试,经对照实验测试自修复涂层具有较为良好的防腐性能,并在6d时防腐性能达到最大;通过SEM、EDS以及SKP等测试技术,从微观角度验证包覆2-巯基苯并噻唑的SiO2微球对损伤涂层的修复性能以及对铜基体的防腐性能。当涂层被划伤后,2-巯基苯并噻唑缓慢释放并通过强化学吸附与铜基体结合,在裸露金属基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滞外部环境的腐蚀性介质对铜腐蚀,实现了涂层对损伤处的主动修复,在浸泡6 d后防腐效果显著。制备的包覆2-巯基苯并噻唑SiO2微球对损伤涂层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能够有效延长涂层的服役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sio2微球 2-巯基苯并噻唑 自修复涂层 缓蚀剂 腐蚀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铁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对Cd^(2+)的吸附研究
18
作者 李胜英 梁剑 +2 位作者 陈伟芳 陈慧珍 关淇元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5-78,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在碱为催化剂下以溶胶-凝胶法制备微球二氧化硅,并在此基础上负载纳米铁,研究载铁二氧化硅微球对Cd2+的吸附效果。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来测定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材料为球形状,...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在碱为催化剂下以溶胶-凝胶法制备微球二氧化硅,并在此基础上负载纳米铁,研究载铁二氧化硅微球对Cd2+的吸附效果。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来测定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材料为球形状,XRD中2θ在23°和44°处分别证明二氧化硅和铁的存在;在303 K、初始Cd_(2+)的质量浓度为50 mg/L,载铁二氧化硅吸附容量可达到32.00 mg/g,比纯的纳米二氧化硅吸附容量提高1.1倍;随着Cd^(2+)初始含量的增加,溶液p H的增大,载铁二氧化硅饱和吸附容量略有上升。载铁二氧化硅等温吸附模型较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模型较为符合准2级反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纳米铁 吸附 C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负载高氯酸催化合成香兰素缩1,2-丙二醇
19
作者 王宏社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42-244,共3页
以二氧化硅负载高氯酸(HClO4/SiO2)为催化剂,香兰素和1,2-丙二醇经缩合反应合成香兰素缩1,2-丙二醇。考察了醛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较佳反应条件为:当香兰素的用量为0.1 mol,1,2-... 以二氧化硅负载高氯酸(HClO4/SiO2)为催化剂,香兰素和1,2-丙二醇经缩合反应合成香兰素缩1,2-丙二醇。考察了醛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较佳反应条件为:当香兰素的用量为0.1 mol,1,2-丙二醇的用量为0.16 mol,即n(香兰素)∶n(1,2-丙二醇)=1∶1.6,催化剂用量1.5 g,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5 min,香兰素缩1,2-丙二醇的收率达87.1%以上。HClO4/SiO2是一种热稳定性好、简单易制、可循环使用的高效非均相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LO4 sio2 香兰素缩1 2-丙二醇 催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D石英纤维织物增强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测试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于佩志 张涛 王晓薇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61,共4页
简要介绍了 2 .5D石英纤维织物增强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测试装置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试样跨厚比、变形测量等对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总体均值进行了显著性检验 。
关键词 2.5D石英 复合材料 弯曲性能 二氧化硅 试样跨厚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