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谭怀山 俞霞 +4 位作者 童丽 唐新华 张小华 莫雄 徐伟箭 《化工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5-249,260,共6页
以N-对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CPMI)和乙二醇单双环戊二烯基醚(EMDCPE)为单体合成了新型共聚物(CPMI-co-EMDCPE),将其作为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DCPDE)/聚氨酯(PU)互穿聚合物网络(IPNs)体系的固化剂,以期改善互穿聚合物网络之间的相容... 以N-对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CPMI)和乙二醇单双环戊二烯基醚(EMDCPE)为单体合成了新型共聚物(CPMI-co-EMDCPE),将其作为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DCPDE)/聚氨酯(PU)互穿聚合物网络(IPNs)体系的固化剂,以期改善互穿聚合物网络之间的相容性和热性能。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固化剂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结构进行表征。对不同固化体系涂膜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形成,提高了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的弯曲强度、附着力和抗冲击强度。新型固化剂的加入普遍提高了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耐热性能,增韧改性后的环氧树脂呈现明显的两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 聚氯酯 互穿聚合物网络 微观形貌 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徐伟箭 俞霞 +2 位作者 刘汉平 苗艳茹 熊远钦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11,共4页
制备了新型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DCPDE)/聚氨酯(PU)互穿聚合物网络(DCPDE/PU IPNs)。采用红外光谱法对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不同固化体系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涂膜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互穿聚合物... 制备了新型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DCPDE)/聚氨酯(PU)互穿聚合物网络(DCPDE/PU IPNs)。采用红外光谱法对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不同固化体系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涂膜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形成,提高了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的弯曲强度、附着力和耐冲击性。固化剂的加入改进了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的耐热性能。增韧改性后的环氧树脂比改性之前的环氧树脂呈现明显的两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 聚氨酯 互穿网络 微观形貌 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环氧树脂改性二氧化双环戊二烯体系固化动力学分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吕文丽 肖加余 +3 位作者 徐旺生 曾竟成 刘钧 蒋卫和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43,62,共7页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CDR-0122)环氧树脂固化物的耐热性较好,但脆性大。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环氧(E-51)改性CDR-0122。对不同的改性体系进行DSC分析,确定其活化能、反应级数和最佳固化工艺。对改性的CDR-0122环氧树脂固化物进行力学性能和...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CDR-0122)环氧树脂固化物的耐热性较好,但脆性大。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环氧(E-51)改性CDR-0122。对不同的改性体系进行DSC分析,确定其活化能、反应级数和最佳固化工艺。对改性的CDR-0122环氧树脂固化物进行力学性能和耐温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加入E-51的质量分数为30%时,CDR-0122的树脂体系的综合性能最优。相比改性前,改性后的树脂体系活化能略有下降,并且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52.38%和54.77%,但玻璃化转变温度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环戊二烯 E-51 改性 力学性能 耐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B基板用高耐热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支肖琼 唐安斌 +3 位作者 李秀云 黄杰 庞婷 廖曦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8-105,共8页
本文以双环戊二烯、邻烯丙基苯酚、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高耐热的邻烯丙基苯酚-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采用红外光谱、凝胶色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分别采用双酚A酚醛树脂、苯并噁嗪树脂及活性酯对环氧树脂进行固化,压制了PCB基板,采用差... 本文以双环戊二烯、邻烯丙基苯酚、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高耐热的邻烯丙基苯酚-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采用红外光谱、凝胶色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分别采用双酚A酚醛树脂、苯并噁嗪树脂及活性酯对环氧树脂进行固化,压制了PCB基板,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及热失重分析对体系的固化行为进行研究,测试了板材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及吸水性能,并将其与苯酚-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的固化体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邻烯丙基苯酚-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较苯酚-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具有更高的耐热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5%热失重温度Td5%较高)、弯曲强度、冲击强度、高温弯曲强度保持率以及更优的介电性能和更低的吸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耐热 邻烯丙基苯酚-环戊二烯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催化合成二氧化双环戊二烯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学超 吴学明 唐安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5,共3页
以磷钨杂多酸季铵盐为催化剂,H2O2为氧源,水为溶剂,在添加乳化剂形成的微乳液体系中催化氧化双环戊二烯(DCPD)合成了二氧化双环戊二烯(ERL-4207),其中DCPD的转化率可达到99.99%,ERL-4207的选择率达到88.03%。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 以磷钨杂多酸季铵盐为催化剂,H2O2为氧源,水为溶剂,在添加乳化剂形成的微乳液体系中催化氧化双环戊二烯(DCPD)合成了二氧化双环戊二烯(ERL-4207),其中DCPD的转化率可达到99.99%,ERL-4207的选择率达到88.03%。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率高,环境友好,且催化剂可方便回收并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环戊二烯 氧化反应 磷钨杂多酸季铵盐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相转移催化法制备二氧化双环戊二烯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永珊 章亚东 王振兴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21-1025,共5页
以氯甲基化大孔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交联树脂(PS)接枝N-苄基-N,N-二甲基十二烷基季铵磷钨杂多酸盐为三相相转移催化剂,质量分数为50%的工业双氧水为氧化剂,制备了二氧化双环戊二烯(DCPDDO)。采用FTIR和1HNMR对产物进行表征。考察了溶剂... 以氯甲基化大孔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交联树脂(PS)接枝N-苄基-N,N-二甲基十二烷基季铵磷钨杂多酸盐为三相相转移催化剂,质量分数为50%的工业双氧水为氧化剂,制备了二氧化双环戊二烯(DCPDDO)。采用FTIR和1HNMR对产物进行表征。考察了溶剂和催化剂用量、物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0.05mol双环戊二烯(DCPD)计):1,2-二氯乙烷18mL,催化剂2.25g,n(DCPD)∶n(H2O2)=1∶2.7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2h。在此条件下,DCPDDO的收率可达89%以上,催化剂回收方便且重复使用7次未见活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相转移催化 二氧化环戊二烯 环戊二烯 氧化 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文平 于在乾 +1 位作者 赵洋 张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60,共3页
首次报道了采用超声、高速剪切分散的方法制备二氧化双环戊二烯与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对制得的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电镜扫描、热失重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其中当二氧化硅添加的质量分数为4%... 首次报道了采用超声、高速剪切分散的方法制备二氧化双环戊二烯与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对制得的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电镜扫描、热失重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其中当二氧化硅添加的质量分数为4%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了36.57J/M,比纯树脂提高了252%。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复合材料的断口呈复杂的鱼鳞状,说明复合材料形成的新表面多,吸收的冲击能多。热失重分析表明:复合材料的高温热稳定性有明显提高,二氧化硅添加的质量分数为4%的复合材料在400℃时失重率比纯树脂减少了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环戊二烯 二氧化 纳米复合材料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反应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施超欧 刘玉梅 +2 位作者 黄梦芹 桑晴晴 李泳谊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69-1173,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快速分析二氧化双环戊二烯反应液中溶剂异丙苯、氧化剂过氧化氢异丙苯和反应副产物 2-苯 基异丙醇的新方法。以 Agilent Eclipse XDB C18 型色谱柱为分离柱,乙腈/0.1%(φ)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淋洗,流量 1.0 mL/ mi...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快速分析二氧化双环戊二烯反应液中溶剂异丙苯、氧化剂过氧化氢异丙苯和反应副产物 2-苯 基异丙醇的新方法。以 Agilent Eclipse XDB C18 型色谱柱为分离柱,乙腈/0.1%(φ)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淋洗,流量 1.0 mL/ min。实验结果表明,目标组分分离效果良好,且各目标化合物在各自配制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系数均达到 0.999 9, 各目标组分的最低检出限为 0.15 ~ 0.25 mg/L,加标回收率为 101.9%~ 111.6%,相对标准偏差均不高于 2.37%,定量结果准 确可靠,数据精密度良好,为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生产企业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环戊二烯 高效液相色谱 异丙苯 2-苯基异丙醇 氧化氢异丙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戊二烯邻甲酚环氧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涛 于钦萍 +1 位作者 于萌 万平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203-205,共3页
以邻甲酚和双环戊二烯为原料,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了双环戊二烯邻甲酚酚醛树脂(DPR),该树脂用环氧氯丙烷进行环氧化制备出双环戊二烯邻甲酚环氧树脂(DER)。所得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0.33,结构也得到了表征。分别以甲基六氢苯酐(Me... 以邻甲酚和双环戊二烯为原料,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了双环戊二烯邻甲酚酚醛树脂(DPR),该树脂用环氧氯丙烷进行环氧化制备出双环戊二烯邻甲酚环氧树脂(DER)。所得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0.33,结构也得到了表征。分别以甲基六氢苯酐(MeHHPA)和聚酰胺651作为固化剂,通过DSC考察了该树脂的固化,固化温度峰值分别为141℃和168℃。在双酚A环氧树脂E51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所制备的双环戊二烯邻甲酚环氧树脂DER,发现固化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同单纯的E51固化树脂相比提高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二烯 环氧树脂 合成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环戊二烯和萘环的特种环氧树脂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明山 刘阳 +1 位作者 李林楷 曹钢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共4页
以1-萘酚和双环戊二烯(DCPD)为主要原料,合成1种新型含萘环和DCPD结构的环氧树脂(NDEP),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NMR)测试,结果表明产物结构与理论产物结构相同。NDEP相对分子质量为1 683,热分解温度为352℃,线形酚醛... 以1-萘酚和双环戊二烯(DCPD)为主要原料,合成1种新型含萘环和DCPD结构的环氧树脂(NDEP),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NMR)测试,结果表明产物结构与理论产物结构相同。NDEP相对分子质量为1 683,热分解温度为352℃,线形酚醛树脂固化后产品的吸水率为0.917%,大大低于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吸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萘酚 环戊二烯 电子封装材料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改性聚双环戊二烯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青 程超 +4 位作者 刁春霞 吕玥蒽 周飞 丁小马 陈正国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36,共5页
本文在双环戊二烯单体/Grubbs二代催化剂体系中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配套甲基纳迪克酸酐固化剂,通过逐步升温聚合得到环氧树脂/聚双环戊二烯(PDCPD)共混物。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仪(FT-IR)、力学试验机和扫... 本文在双环戊二烯单体/Grubbs二代催化剂体系中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配套甲基纳迪克酸酐固化剂,通过逐步升温聚合得到环氧树脂/聚双环戊二烯(PDCPD)共混物。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仪(FT-IR)、力学试验机和扫描电镜(SEM)对环氧树脂改性PDCPD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加入10 phr环氧树脂的DCPD单体与碳纤维织物表面接触角由83.2°降低至22.6°,润湿性得到明显改善;环氧树脂改性PDCPD相比于纯PDCPD,玻璃化转变温度由124.7℃提升至133.2℃;改性PDCPD红外光谱中未发现环氧官能团(913 cm^(-1)),说明混合体系中环氧树脂反应完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PDCPD弯曲强度提升13.3%,断裂韧性降低11.0%,微观结构显示环氧树脂固化物呈直径小于2μm的微球均匀分布在PDCPD内部;利用湿法模压制备的改性PDCPD/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由8.2 MPa提升至15.1 MPa,断面结构显示环氧树脂的加入有效改善了PDCPD对碳纤维的附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二烯 环氧树脂 共混改性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界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固化物热降解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结良 陈宏书 +1 位作者 张五龙 胡志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21,共5页
采用环氧树脂对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DCPDCE)进行共聚改性,分析了不同比例共聚产物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失重曲线,对共聚产物的热降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分别利用 Ozawa 和 Coats-Redfern 方法计算体系的活化能数据,采用 Ozawa 方法... 采用环氧树脂对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DCPDCE)进行共聚改性,分析了不同比例共聚产物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失重曲线,对共聚产物的热降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分别利用 Ozawa 和 Coats-Redfern 方法计算体系的活化能数据,采用 Ozawa 方法计算得到 DCPDCE 和 DPCDCE/环氧树脂(85/15)体系的活化能分别为163.93 kJ/mol和159.94 kJ/mol,得到的结果与 Coats-Redfern 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固化产物的热降解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树脂 环氧树脂 反应动力学 热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负载12-钨磷酸催化双环戊二烯环氧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丽 李刚 +1 位作者 彭军 张龙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30-1133,共4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具有Keggin结构的纳米SiO2负载12-钨磷酸(H3PW12O40/SiO2)催化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微孔测量仪对H3PW12O40/SiO2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H3PW12O40/SiO2为催化剂、H2O2为氧源,催化双环戊二烯环氧化,制备了二...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具有Keggin结构的纳米SiO2负载12-钨磷酸(H3PW12O40/SiO2)催化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微孔测量仪对H3PW12O40/SiO2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H3PW12O40/SiO2为催化剂、H2O2为氧源,催化双环戊二烯环氧化,制备了二氧化双环戊二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及H2O2溶液的含量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环氧化反应条件:三氯甲烷溶剂15mL,0.05mol双环戊二烯,0.75gH3PW12O40/SiO2(H3PW12O40质量分数3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12.5mL,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16h。在此条件下,双环戊二烯的转化率为99.85%,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的选择性为99.86%,H2O2利用率为99.18%。合成的产物经色谱-质谱分析为目标产物二氧化双环戊二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二烯 二氧化环戊二烯 纳米二氧化 12-钨磷酸 氧化 氧化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双酚S硼酚醛树脂/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5
14
作者 武伟红 冷晶晶 +1 位作者 王峥 高俊刚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2,共4页
用原位法合成了含硼的双酚S甲醛树脂/纳米SiO2(nano-SiO2)杂化树脂,并用于固化双酚A环氧树脂。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动态力学分析、热重研究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固化、动态力学性能及热性能,并对其力学性能和电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 用原位法合成了含硼的双酚S甲醛树脂/纳米SiO2(nano-SiO2)杂化树脂,并用于固化双酚A环氧树脂。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动态力学分析、热重研究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固化、动态力学性能及热性能,并对其力学性能和电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nano-SiO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固化峰顶温度降低,但电性能变化不大。w(nano-SiO2)为3%时,复合材料的起始热分解温度最高,达335.1℃,比未加nano-SiO2的复合材料高18.3℃,此时拉伸强度和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39.06MPa,34.51 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酚S硼酚醛树脂 纳米二氧化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三磷腈基多官能液体脂环族环氧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小华 张志森 +2 位作者 夏新年 徐伟箭 熊远钦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22,共4页
以双环戊二烯、乙二醇和六氯环三磷腈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环三磷腈基多官能脂环族环氧化合物(PCNE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分析和测定环氧值等方法对 PCNEP 及其中间体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合成的脂环族环氧树脂用... 以双环戊二烯、乙二醇和六氯环三磷腈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环三磷腈基多官能脂环族环氧化合物(PCNE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分析和测定环氧值等方法对 PCNEP 及其中间体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合成的脂环族环氧树脂用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固化,并通过热重分析将 PCNEP 固化物的热性能与商品化脂环族环氧树脂 ERL-4221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CNEP 固化物的起始热分解温度低于 ERL-4221固化物,但在500℃和700℃的高温下,PCNEP 固化物的残炭量分别为28.87%,24.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二烯 六氯环三磷腈 脂环族环氧树脂 电子封装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PD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在IC封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明山 何杰 肖葭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15,共4页
制备了DCPD苯酚树脂,利用该树脂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备出了DCPD环氧树脂,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对所生成的DCPD环氧树脂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DCPD环氧树脂的羟基值、环氧值、相对分子质量和氯含量。同时采用自制的DCPD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树脂... 制备了DCPD苯酚树脂,利用该树脂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备出了DCPD环氧树脂,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对所生成的DCPD环氧树脂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DCPD环氧树脂的羟基值、环氧值、相对分子质量和氯含量。同时采用自制的DCPD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树脂,制备了集成电路(IC)封装用DCPD环氧树脂模塑料。结果表明,制得的DCPD环氧模塑料的吸水率低(0.22%),玻璃化温度高(175℃),热变形温度高(282℃),可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IC的无铅封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二烯 苯酚 环氧树脂 合成 电子封装 模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官能团脂环族环氧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阳离子引发光固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志森 张小华 +3 位作者 徐伟箭 熊远钦 张正华 夏新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80-1384,共5页
以双环戊二烯等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三官能团液体脂环族环氧树脂.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等对其中间体及环氧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所得脂环族环氧树脂采用阳离子引发剂二甲苯基碘六氟磷酸盐引发进行紫外光固化,对其光固化活... 以双环戊二烯等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三官能团液体脂环族环氧树脂.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等对其中间体及环氧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所得脂环族环氧树脂采用阳离子引发剂二甲苯基碘六氟磷酸盐引发进行紫外光固化,对其光固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同时讨论了氧化剂过氧化苯甲酰对该光固化体系的增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新合成的脂环族环氧树脂采用二甲苯基碘六氟磷酸盐引发可以进行光固化,过氧化苯甲酰明显地加快了其光固化速度,固化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环族环氧树脂 环戊二烯 阳离子光固化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脂环的环氧光学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强伟 李光吉 曹艳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12,22,共5页
从双环戊二烯出发,以过氧化氢为氧源,过氧化磷钨酸季铵盐为催化剂,通过催化氧化法合成了含多脂环的环氧单体二环氧双环戊二烯(DCPDEP),用FTIR、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地,采用顺丁烯二酸酐(MA)作为固化剂对该单体进行固化。通过... 从双环戊二烯出发,以过氧化氢为氧源,过氧化磷钨酸季铵盐为催化剂,通过催化氧化法合成了含多脂环的环氧单体二环氧双环戊二烯(DCPDEP),用FTIR、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地,采用顺丁烯二酸酐(MA)作为固化剂对该单体进行固化。通过调节单体与MA的物质的量比,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相对高的折射率和较低色散的光学树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化树脂中DCPDEP含量的增加,其折射率、表面硬度都升高,吸水性下降。在DCPDEP和MA的物质的量比为1:0.7时,折射率达到1.5723,透光率达到84.6%,表面硬度达到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二烯 环氧树脂 光学树脂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PDE/PUR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禹欣涛 王欢欢 +3 位作者 李新法 陈金周 牛明军 郭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26,共3页
以聚氨酯(PUR)预聚体、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DCPDE)为基体,分别以顺丁烯二酸酐(MA)和甘油为固化剂和促进剂,制备了新型DCPDE/PUR互穿聚合物网络(IPNs)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法、热重分析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手段对该IPNs材料的... 以聚氨酯(PUR)预聚体、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DCPDE)为基体,分别以顺丁烯二酸酐(MA)和甘油为固化剂和促进剂,制备了新型DCPDE/PUR互穿聚合物网络(IPNs)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法、热重分析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手段对该IPNs材料的化学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UR加入DCPDE固化体系,形成了IPNs结构,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韧性,降低了刚性。PUR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相对稳定,冲击强度提高了16.4 kJ/m2,断裂伸长率提高了12.4%,弯曲强度略微降低;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在360℃以上,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 聚氨酯 互穿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