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杆菌介导的二氢黄酮醇3’5’羟化酶cDNA对非洲菊的转化及对其花色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丽屏 刘继梅 +2 位作者 王玲仙 黄兴奇 钦佩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6-521,共6页
通过非洲菊(Gerbera hybrida)组织培养建立起适合于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非洲菊叶柄外植体在MS+3 mg/L BA+0.01 mg/L NAA培养基中直接诱导芽生长,在MS+0.1 mg/L NAA培养基中生根培养,获得再生植株,诱导率达57%.带有云南矮牵牛... 通过非洲菊(Gerbera hybrida)组织培养建立起适合于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非洲菊叶柄外植体在MS+3 mg/L BA+0.01 mg/L NAA培养基中直接诱导芽生长,在MS+0.1 mg/L NAA培养基中生根培养,获得再生植株,诱导率达57%.带有云南矮牵牛(Petunia hybrida)二氢黄酮醇3’5’羟 化酶cDNA的pEH表达载体与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融合后,与非洲菊叶柄外植体共培养3 d,通过含有卡那霉素25 mg/L和羧苄青霉素500 mg/L的选择培养,诱导出转基因非洲菊.经PCR和Southern分子杂交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入非洲菊的基因组中,转基因非洲菊花色、花型及叶型都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菊 组织培养 基因转化受体系统 二氢黄酮醇3’5’羟化酶cdna 转基因植物 花色 农杆菌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种间杂种F1纤维中关键代谢路径和基因鉴定
2
作者 温天旺 朱宏 +2 位作者 张依霖 范劲松 范回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1-200,共10页
为在表型和遗传上揭示远缘杂种F1纤维的杂种优势并解析产量性状杂种优势不明显的原因,分别对远缘杂种F1与陆地棉亲本发育10 d的纤维组织样品进行混池取样,利用转录组学解析材料间在遗传转录水平上的差异,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材料间... 为在表型和遗传上揭示远缘杂种F1纤维的杂种优势并解析产量性状杂种优势不明显的原因,分别对远缘杂种F1与陆地棉亲本发育10 d的纤维组织样品进行混池取样,利用转录组学解析材料间在遗传转录水平上的差异,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材料间存在明显差异的代谢路径和关键基因。结果显示,杂种F1长纤维细胞数量少,并且种子表面有绿色短绒;陆地棉亲本和远缘杂种F1纤维转录组数据共鉴定到1 128个上调基因,678个下调基因;通过基因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苯丙烷生物合成及其分支类黄酮生物合成路径;差异基因的偏亲表达分析显示,杂种F1纤维等位基因偏向海岛棉表达,其中杂种F1的类黄酮代谢路径的二氢黄酮醇-3',5'-羟化酶(F3'5'H)基因只表达海岛棉的等位基因。总体来看,海岛棉-陆地棉远缘杂种F1纤维产量性状具有负向杂种优势并且具有明显的绿色短绒,这可能与苯丙烷生物合成和类黄酮生物合成路径所产生的次生代谢物有关。本研究在遗传转录水平挖掘陆地棉-海岛棉远缘杂交F1纤维的杂种优势及其重要的代谢路径和基因,并建立了表型性状与遗传转录及遗传转录与代谢合成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杂种优势 纤维 转录组 类黄酮代谢 黄酮醇-3' 5'-羟化酶(F3'5'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