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氧基二氢血根碱靶向EGFR抑制结直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并诱导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谭苗 钱琛 +3 位作者 向可 段钟琪 万芳 刘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8-337,共10页
目的 探讨乙氧基二氢血根碱(ethoxydihydrosanguinarine, ESG)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及具体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结直肠癌细胞系RKO和HRT-18。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加药组(1.0、1.5、2.0μmol/L ESG)。通过CCK-8法、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 目的 探讨乙氧基二氢血根碱(ethoxydihydrosanguinarine, ESG)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及具体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结直肠癌细胞系RKO和HRT-18。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加药组(1.0、1.5、2.0μmol/L ESG)。通过CCK-8法、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术(real time cellular analysis, RTCA)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ESG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流式细胞术、DAPI染色、JC-1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ESG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高内涵成像分析技术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ESG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及侵袭、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以及下游Akt/ER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通过过表达EGFR和敲低EGFR探讨EGFR在ESG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及侵袭迁移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分子对接、靶点稳定性药物亲和反应实验以及微量热泳动实验检测ESG与EGFR的直接结合作用。结果 ESG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ESG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发生线粒体途径凋亡并抑制其侵袭、迁移能力;ESG直接结合EGFR的激酶活性区而抑制其活性,进而下调其下游与肿瘤恶性进展相关的信号分子Akt、ER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ESG靶向结合并抑制EGFR,进而通过其下游Akt/ERK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迁移并诱导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有望成为靶向EGFR治疗结直肠癌的新型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乙氧基二氢血根碱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侵袭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血根碱对莴苣幼苗根生长及其细胞分裂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丁兰 李静 +4 位作者 刘国安 武国凡 贾凌云 景宏伟 王有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7-524,共8页
以莴苣幼苗为受体,用培养皿法检测从细果角茴香中分离得到的二氢血根碱对莴苣幼苗根生长和根毛发育的影响,并采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检测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较低浓度(25、50μmol/L)二氢血根... 以莴苣幼苗为受体,用培养皿法检测从细果角茴香中分离得到的二氢血根碱对莴苣幼苗根生长和根毛发育的影响,并采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检测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较低浓度(25、50μmol/L)二氢血根碱能显著促进莴苣根的生长,较高浓度(200、300μmol/L)二氢血根碱显著抑制根的生长;二氢血根碱(10、20、30、40、50μmol/L)对莴苣幼苗根毛发育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两者均表现了浓度依赖性.较低浓度(25、50μmol/L)二氢血根碱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显著增加,而对根尖细胞DNA没有显著影响;较高浓度(200、300μmol/L)二氢血根碱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显著下降,同时根尖细胞DNA受到显著性损伤.研究发现,低浓度的二氢血根碱对莴苣幼苗根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由于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力增加所致;而高浓度二氢血根碱对莴苣幼苗根的抑制作用极可能是由于根尖细胞DNA受到损伤,使得细胞分裂活力降低,分裂期细胞数目减少,从而导致根生长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二氢血根碱 莴苣 生长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甲氧基二氢血根碱化感潜能的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兰 张丽 +4 位作者 李静 杨玲 令利军 杨宁 刘国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88,115,共6页
以莴苣幼苗为材料,检测了分离自细果角茴香的生物碱对莴苣幼苗根生长及根毛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50~200μmol??L-1浓度范围内,8-甲氧基二氢血根碱对莴苣幼苗根长显著抑制;10、20和30μmol??L-18-甲氧基二氢血根碱对莴苣幼苗根毛... 以莴苣幼苗为材料,检测了分离自细果角茴香的生物碱对莴苣幼苗根生长及根毛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50~200μmol??L-1浓度范围内,8-甲氧基二氢血根碱对莴苣幼苗根长显著抑制;10、20和30μmol??L-18-甲氧基二氢血根碱对莴苣幼苗根毛的长度和数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均表现了浓度依赖性。通过对莴苣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研究发现,50μmol??L-1的8-甲氧基二氢血根碱能显著抑制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而且莴苣幼苗净增值率与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之间呈正相关,证明8-甲氧基二氢血根碱主要通过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对莴苣根的生长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甲氧基二氢血根碱 莴苣 生物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大鼠肝微粒体温孵体系中二氢血根碱的含量 被引量:1
4
作者 伍勇 刘兆颖 +2 位作者 姚芳芳 朱若岑 孙志良 《中国兽药杂志》 2012年第11期34-36,共3页
建立了测定大鼠肝微粒体温孵体系中血根碱代谢产物二氢血根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 Shim-pack(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37∶63,V/V);流速1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5 nm;进样量10μL。... 建立了测定大鼠肝微粒体温孵体系中血根碱代谢产物二氢血根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 Shim-pack(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37∶63,V/V);流速1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5 nm;进样量10μL。结果显示50 nmol/L和1000 nmol/L二氢血根碱标准溶液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1.72%和98.82%;50、100、500 nmol/L标准溶液的日内RSD分别为2.26%、2.57%和3.02%,日间RSD分别为6.21%、4.33%和3.95%;二氢血根碱在25~1000 nmol/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本分析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符合方法学验证的要求,可满足二氢血根碱在体外代谢中的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氢血根碱 大鼠 肝微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检测血根碱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娟 谢红旗 曾建国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26,共5页
为了建立给鸡灌胃血根碱后同时测定鸡血浆中血根碱及二氢血根碱浓度的HP LC-MS/MS检测方法,并评价血根碱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采用甲醇提取鸡血浆中的血根碱及代谢物二氢血根碱,以0.2%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选用... 为了建立给鸡灌胃血根碱后同时测定鸡血浆中血根碱及二氢血根碱浓度的HP LC-MS/MS检测方法,并评价血根碱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采用甲醇提取鸡血浆中的血根碱及代谢物二氢血根碱,以0.2%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选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 C18(2.1 mm&#215;150 mm,2.7μm)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 ESI)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进行分析,多重反应监测( MRM)方式进行检测。血根碱及代谢产物二氢血根碱均在0.1~50.0 ng/mL浓度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8.95%~95.81%和82.00%~87.00%;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血根碱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Tmax,MRT,CL分别为0.90±1.053 ng/mL、0.38±0.30 h、5.11±0.74 h和44.09±3.05 h。血根碱在鸡体内血药达峰时间以及滞留在体内的平均时间较短,代谢物二氢血根碱的血药浓度是血根碱的血药浓度5.74倍,说明代谢物二氢血根碱的血药浓度远大于血根碱的血药浓度。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同时测定鸡血浆中血根碱和二氢血根碱的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血根碱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果博落回中2种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23
6
作者 冯岗 张静 +1 位作者 冯俊涛 张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9-182,共4页
以粘虫(Mythimna separata)3龄幼虫为试虫,采用生物活性示踪法从小果博落回(Macleaya microcarpa)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2种活性成分,经MS1、H-NMR1、3C-NMR分析鉴定为二氢血根碱和二氢白屈菜红碱。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试了2种化合物对... 以粘虫(Mythimna separata)3龄幼虫为试虫,采用生物活性示踪法从小果博落回(Macleaya microcarpa)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2种活性成分,经MS1、H-NMR1、3C-NMR分析鉴定为二氢血根碱和二氢白屈菜红碱。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试了2种化合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拒食及毒杀活性。结果表明,2种化合物对粘虫3龄幼虫均具有较高的拒食活性,48 h的拒食AFC50分别为0.168和0.231 mg.mL-1,同时,二氢血根碱对粘虫3龄幼虫具有一定的毒杀活性,96 h的LC50为0.085 mg.mL-1。分析认为二氢血根碱可能是小果博落回的主要杀虫活性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博落回 杀虫活性 粘虫 二氢血根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