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二氢杨梅素的玉米醇溶蛋白-阿拉伯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分析
1
作者 常大伟 曹佳怡 +4 位作者 任娜 王虎玄 孙玉姣 沈文 SARA Sendi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0-40,共11页
本研究将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作为核心来构建纳米粒子,并借助纳米粒子对DMY予以包封,旨在解决其水溶性差以及稳定性欠佳的难题,从而提高其利用率与生物活性。采用反溶剂沉淀法,以DMY为芯材,以玉米醇溶蛋白(Zein)为载体,构... 本研究将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作为核心来构建纳米粒子,并借助纳米粒子对DMY予以包封,旨在解决其水溶性差以及稳定性欠佳的难题,从而提高其利用率与生物活性。采用反溶剂沉淀法,以DMY为芯材,以玉米醇溶蛋白(Zein)为载体,构建Zein-阿拉伯胶(GA)纳米营养递送体系,以粒径、多分散指数(PDI)、zeta电位、包封率为指标优化了Zein/GA-DMY纳米粒子的制备条件。同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探讨了Zein、GA和DMY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该体系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当Zein与阿拉伯胶的质量比为1:2,Zein与DMY质量比为10:1时,制备的纳米粒子粒径较小(191.04 nm),PDI为0.164,zeta电位为-17.70 mV,包封率为76.17%。氢键、静电和疏水相互作用是使该纳米粒子形成的主要驱动力,DMY以非晶体状态成功包埋在Zein/GA-DMY纳米粒子中,复合物呈球形,且分布均匀。GA的包覆使纳米粒子在一定条件下具备pH、加热、盐离子及储藏稳定性,扩展了其应用范围;体外抗氧化和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表明经复合纳米粒子包封后DMY仍具备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同时呈现缓释特性。因此,本研究可为DMY在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玉米醇溶蛋白 阿拉伯胶 纳米粒子 稳定性 生物利用度 壳-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自微乳配方的优化及表征
2
作者 常大伟 曹佳怡 +4 位作者 姚芊 任娜 王虎玄 孙玉姣 沈文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4,共10页
旨在提高二氢杨梅素(DMY)的生物利用度,制备了二氢杨梅素自微乳(DMY-SMES),通过DMY在辅料(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中的溶解度及各辅料的相容性确定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通过伪三元相图确定三者在自微乳中的比例,在此基础上,以粒径... 旨在提高二氢杨梅素(DMY)的生物利用度,制备了二氢杨梅素自微乳(DMY-SMES),通过DMY在辅料(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中的溶解度及各辅料的相容性确定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通过伪三元相图确定三者在自微乳中的比例,在此基础上,以粒径、多分散指数(PDI)和载药量为指标,通过单纯形网格法优化DMY-SMES的配方,并对最佳配方制备的DMY-SME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中链甘油三酯(MCT)、吐温80和聚乙二醇400分别为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DMY-SMES的最佳配方为10%MCT、60%吐温80、30%聚乙二醇400,在此条件下DMY-SMES的液滴平均粒径为14.46 nm,PDI为0.138,载药量为29.84 mg/g,包封率可达85.26%;最佳配方所得DMY-SMES为浅黄色澄清液体,乳滴呈类球形、粒径小、表面光滑,无团聚现象,为O/W型,自微乳及其稀释液的稳定性均较优;DMY-SMES的浊点为70℃;DMY-SMES在水、pH 1.2 HCl、pH 6.8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及在30 d的储藏期内(4℃),其液滴粒径和分布均无明显变化;DMY-SMES在水、pH 1.2 HCl、pH 6.8 PBS中的释放量明显高于游离DMY;在一定质量浓度下,DMY-SMES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游离DMY。综上,自微乳可提高DMY的溶解度,使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在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自微乳 单纯形网格法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LPS诱导小鼠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3
作者 王宁 闫普普 +5 位作者 柳丹 吴利军 张付贤 汤峰 郭利伟 何斌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2期32-42,共11页
旨在探究二氢杨梅素(DMY)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抗炎机理。通过LPS刺激RAW264.7细胞和Balb/c小鼠建立体内外炎症损伤模型,采用CCK-8和中性红试验测定DMY对细胞最大安全浓度、损伤保护作用及吞噬能力的影响,RT-qPC... 旨在探究二氢杨梅素(DMY)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抗炎机理。通过LPS刺激RAW264.7细胞和Balb/c小鼠建立体内外炎症损伤模型,采用CCK-8和中性红试验测定DMY对细胞最大安全浓度、损伤保护作用及吞噬能力的影响,RT-qPCR检测体内外炎症损伤模型中炎症因子iNOS、IL-1、IL-6、TNF-α和JAK1/STAT3通路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平衡。体外实验结果表明,DMY对LPS诱导细胞的炎症损伤有较好保护作用,显著增强细胞的吞噬能力(P<0.05),降低NO的释放(P<0.05),降低炎症因子iNOS、IL-6、IL-10和IL-17的表达量水平(P<0.05),能够下调JAK1和STAT3的表达量(P<0.05)。体内实验结果表明,DMY各剂量组对LPS诱导的小鼠炎症损伤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恢复小鼠脾脏指数(P<0.05),降低小鼠脾脏组织中iNOS、IL-1、IL-6、TNF-α等炎症因子和JAK1/STAT3通路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P<0.05),恢复Th17/Treg细胞平衡(P<0.05)。DMY可能通过抑制JAK1/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和Th17/Treg平衡,促进巨噬细胞增殖,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恢复脾脏器官指数,从而发挥小鼠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脂多糖 炎症损伤 JAK1/STAT3信号通路 Th17/Treg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法研究二氢杨梅素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孟晓慧 黄旭波 +5 位作者 夏张晨 徐娟 王衍彬 程俊文 杨柳 贺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藤茶中主要黄酮类物质——二氢杨梅素(DMY)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其降血脂机理鲜有报道。采用紫外光谱研究了DMY对胰脂肪酶(PL)的抑制作用,结合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及分子对接模拟法研究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机理。紫... 藤茶中主要黄酮类物质——二氢杨梅素(DMY)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其降血脂机理鲜有报道。采用紫外光谱研究了DMY对胰脂肪酶(PL)的抑制作用,结合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及分子对接模拟法研究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机理。紫外光谱测得DMY对PL的半抑制浓度为2.6×10^(-4)mol·L^(-1),表明其对PL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采用Lineweaver-Burk方程得出该抑制剂为竞争性作用,其抑制常数为6×10^(-4)mol·L^(-1);通过Stern-Volmer方程和静态猝灭双对数公式对293和310 K两者互作的荧光光谱计算,结果表明DMY能猝灭PL的自发荧光,荧光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猝灭常数K_(SV)与温度负相关;结合常数K a与温度正相关,结合位点数n约为1,说明DMY与PL结合并形成稳定的配位复合物;采用Van't Hoff方程求出结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ΔS=0.2014 J·mol^(-1)·K^(-1),ΔH=32.311 kJ·mol^(-1),ΔG小于0,表明两者通过疏水作用力自发结合且放热;由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结合距离r=1.475 nm,说明DMY与PL结合生成复合物时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同步荧光光谱结果表明,DMY与PL的相互作用对PL的二级构象发生了明显改变,主要作用于色氨酸(Tyr)附近。紫外光谱进一步揭示DMY可使PL发生π→π跃迁,导致其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变化;三维荧光光谱显示DMY可使PL两个特征峰(peak1,peak2)分别红移10和5 nm,荧光强度分别下降51.38%和41.93%,证实两者发生疏水作用后PL的微环境极性增大,构象改变;分子对接模拟结果表明,DMY结合位点位于PL中由PHE77、PHE215、TYR114、ILE209、PRO180氨基酸形成的疏水口袋内,其A环C5、B环C4′、C环C3、C环C O的-OH分别与氨基酸HIS263、TYR114、SER152、PHE215形成氢键,与氨基酸LRU213、GLU179、ALA178、THR78产生范德华力。实验数据有助于深入解DMY的降血脂分子作用机制,其独特的结构为天然抑制剂的药物合成和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胰脂肪酶 多光谱法 分子对接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辛国鹏 毛敏 +3 位作者 刘信平 马文涛 马杰 张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采用B3LYP泛函结合6-31G基组上对二氢杨梅素的分子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以水为溶剂计算二氢杨梅素分子的活性位点以及红外光谱进行分析.静电势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的亲核活性位点位于酚羟基氢原子(H...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采用B3LYP泛函结合6-31G基组上对二氢杨梅素的分子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以水为溶剂计算二氢杨梅素分子的活性位点以及红外光谱进行分析.静电势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的亲核活性位点位于酚羟基氢原子(H23)附近;而亲电活性位点位于氧原子(O32)及其附近.前线分子轨道研究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都位于酮基氧(O32)和羟基氧(O20)附近,说明这些位点易与亲电试剂反应.而最低空轨道(LUMO)位于碳原子(C12、C13、C14)区域,表明这些区域可与亲核试剂反应.简缩福井函数(f)结果证实了位于C-O-C键中的氧原子的f-值的亲电活性较其他位点氧原子大;而位于C8碳原子的f^(+)值较大,因此该位点亲核活性较强.通过理论计算所得到的二氢杨梅素的红外光谱数据与实验所得到的红外光谱数据相差不大,这就说明理论计算结果是较为可靠的.从而为实验和理论研究二氢杨梅素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活性位点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缓解ETEC K88诱导的肠道炎性损伤
6
作者 师亚倩 郭璞 +5 位作者 周华林 刘锦 叶纯 项智锋 吴仲元 邱银生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100,共10页
为了研究二氢杨梅素(DHM)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K88)诱导的肠道炎性损伤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1构建体外肠道炎性损伤模型,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在DHM干预下,ETEC K88诱导IPEC-1细胞内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 为了研究二氢杨梅素(DHM)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K88)诱导的肠道炎性损伤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1构建体外肠道炎性损伤模型,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在DHM干预下,ETEC K88诱导IPEC-1细胞内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钠氢交换离子3(NHE3)、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构建小鼠体内肠道炎性损伤模型,灌胃给药不同剂量[25、50、100 mg/(kg·bw)]的DHM溶液,ETEC K88感染24 h后采集血样,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分析血细胞分类计数的变化;剖检小鼠,观察小肠绒毛形态。结果显示,IPEC-1细胞炎性损伤模型构建成功,与ETEC K88模型组相比,50、100、200和400μg/mL DHM均极显著下调NF-κB p65、IL-1β和IL-6蛋白表达水平(P<0.01),极显著上调NHE3蛋白表达水平(P<0.01),100、200和400μg/mL DHM处理极显著下调CFTR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P<0.01),400μg/mL DHM处理极显著下调IL-18蛋白表达水平(P<0.01);本试验成功构建小鼠肠道炎性损伤模型,与ETEC K88组相比,100 mg/(kg·bw)DHM显著下调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肌酐(CREA)、血尿素氮(BUN)、谷草转氨酶(AST)和甘油三酯(TG)水平,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总数,以及小肠肠道隐窝深度(CD)(P<0.05),显著上调小鼠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葡萄糖(GLU)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血液中淋巴细胞总数,以及小肠肠道绒毛长度(VH)和VH/CD(P<0.05),并且小鼠小肠肠道绒毛结构完整,绒毛和隐窝排列整齐,肠黏膜层细胞正常。综上所述,DHM可显著缓解ETEC K88诱导的小鼠肠道炎性损伤,并且对小鼠的肠道健康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试验初步挖掘了DHM缓解ETEC K88诱导的肠道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为DHM用于治疗ETEC感染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杨梅素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 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CASC9/miR-195-5p/E2F7信号通路在二氢杨梅素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增殖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7
作者 郑璇 黄兰香 +4 位作者 崔逸爽 吴亚男 洪紫谦 张梦诗 孙国贵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70,I0013-I0018,共12页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对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是否由LncRNA CASC9/miR-195-5p/E2F7轴介导。方法采用梯度浓度(0、25、50、100μmol/L)的DMY处理ESCC细胞,以探究DMY...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对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是否由LncRNA CASC9/miR-195-5p/E2F7轴介导。方法采用梯度浓度(0、25、50、100μmol/L)的DMY处理ESCC细胞,以探究DMY对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了ESCC中LncRNA CASC9/miR-195-5p/E2F7轴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实验检测细胞中LncRNA CASC9、miR-195-5p和E2F7的表达,RT-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验证其调控关系。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集落形成、划痕以及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性、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物如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DMY可以显著抑制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细胞水平验证发现LncRNA CASC9在ESCC中高表达,DMY处理后可通过下调ESCC细胞中LncRNA CASC9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此外,miR-195-5p在ESCC中表达下调,而E2F7表达上调。RT-qPCR、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证实LncRNA CASC9通过吸附miR-195-5p进而调控E2F7的表达。敲低E2F7可以逆转敲低miR-195-5p对ESCC细胞增殖、转移以及EMT进程的促进作用,而过表达E2F7可逆转过表达miR-195-5p产生的抑制作用。结论DMY可通过LncRNA CASC9/miR-195-5p/E2F7轴抑制ESCC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LncRNA CASC9 miR-195-5p E2F7 食管鳞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高糖刺激下心肌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琳琳 施益金 +2 位作者 施卉 陈万杰 顾锦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探究二氢杨梅素(DHY)对高糖刺激下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原代心肌细胞用DHY(80μmol/L预处理4 h,用正常葡萄糖(NG)5.5 mmol/L或高糖(HG)33.3 mmol/L刺激48 h。随后利用MTT法评估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评估细胞损伤程度,... 目的探究二氢杨梅素(DHY)对高糖刺激下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原代心肌细胞用DHY(80μmol/L预处理4 h,用正常葡萄糖(NG)5.5 mmol/L或高糖(HG)33.3 mmol/L刺激48 h。随后利用MTT法评估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评估细胞损伤程度,二氢乙锭(DHE)和MitoSOX染色评估氧化应激水平,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蛋白表达,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程度。结果与HG组相比,DHY显著增强高糖刺激下心肌细胞活性(P=0.003),减少LDH释放(P=0.001),减弱DHE和MitoSOX染色荧光强度,显著抑制RIPK3蛋白表达(P<0.01),减少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量(P<0.01)。结论DHY增强高糖刺激下心肌细胞活性,减轻损伤程度,可能与DHY抑制氧化应激和减弱坏死性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高糖 氧化应激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吴聪 王文茂 +1 位作者 彭彩云 盛文兵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0-553,共14页
二氢杨梅素是一种二氢黄酮醇,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以及保肝护肝等多种生物活性。由于其结构中的6个羟基导致其脂溶性差及生物利用度低,因此对其进行结构修饰以期提高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二氢杨梅素的化学法结构修饰及... 二氢杨梅素是一种二氢黄酮醇,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以及保肝护肝等多种生物活性。由于其结构中的6个羟基导致其脂溶性差及生物利用度低,因此对其进行结构修饰以期提高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二氢杨梅素的化学法结构修饰及其生物活性等研究工作,化学修饰方法涉及醚化反应、酯化反应和金属配合物等方法,合成的衍生物具有抗病毒、抗菌、抗氧化、神经保护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活性,并且提出二氢杨梅素结构修饰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及发展方向,为更好地开发二氢杨梅素衍生物提供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杨梅素 结构修饰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调控胆汁酸代谢途径探讨二氢杨梅素对肥胖小鼠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昀珊 李景 +5 位作者 夏世金 刘梦冉 冷清阳 李文毅 张宏利 李晓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4-650,共7页
目的 探讨二氢杨梅素通过肠道菌群影响胆汁酸代谢对肥胖小鼠的改善作用。方法 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小鼠肥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二氢杨梅素组(100 mg/kg),给药干预28 d,期间维持高脂饲料喂养。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进食... 目的 探讨二氢杨梅素通过肠道菌群影响胆汁酸代谢对肥胖小鼠的改善作用。方法 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小鼠肥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二氢杨梅素组(100 mg/kg),给药干预28 d,期间维持高脂饲料喂养。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进食量并称定腹股沟皮下脂肪(iWAT)、附睾脂肪(eWAT)和棕色脂肪(BAT)质量,免疫组化法检测iWAT和BAT中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16S rDNA测序分析和胆汁酸靶向分析观察肠道微生物和胆汁酸谱的改变,RT-qPCR法检测胆汁酸合成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二氢杨梅素组小鼠体质量增加量减少(P<0.01),iWAT和eWAT质量减轻(P<0.05,P<0.01),iWAT和BAT中UCP1表达增加。模型组和二氢杨梅素组小鼠肠道菌群具有差异(P<0.05),其中与胆汁酸代谢相关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发生改变(LDA score>2)。与模型组比较,在粪便胆汁酸中,二氢杨梅素组结合型胆汁酸、牛磺-alpha-鼠胆酸(T-alpha-MCA)和牛磺-beta-鼠胆酸(T-beta-MCA)水平升高(P<0.05,P<0.01);在血清胆汁酸中,二氢杨梅素组血清总胆汁酸、胆酸(CA)、鹅去氧胆酸(CDCA)、牛磺胆酸(TCA)和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级胆汁酸水平降低(P<0.05);回肠组织Fxr、Fgf15 mRNA表达下调(P<0.05),肝组织Cyp7a1 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 二氢杨梅素可能通过重塑肠道微生物区系,减少与胆盐水解酶相关菌群的丰度,使结合型胆汁酸T-alpha-MCA和T-beta-MCA水平增加,抑制回肠FXR-FGF15通路使CYP7A1表达上调促进胆汁酸合成,进而改善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肥胖 肠道菌群 胆汁酸 T-alpha-MCA T-beta-MCA FXR-FGF15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双双 曹传保 +7 位作者 巩颖超 樊夏楠 蒋欣茹 嵇正华 常轶聪 李睿 李昌文 刘芳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09-2417,共9页
【目的】探究二氢杨梅素(DHM)对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器官组织学形态及血清中免疫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50只7日龄海兰白蛋雏鸡,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对照组给予基础饲粮,给药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25%、0.05%... 【目的】探究二氢杨梅素(DHM)对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器官组织学形态及血清中免疫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50只7日龄海兰白蛋雏鸡,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对照组给予基础饲粮,给药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25%、0.05%、0.1%、0.2%DHM。试验于给药7、14、21、28及35 d时,每组随机选取6只雏鸡心脏采血,收集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法氏囊)分别称重,计算不同给药组雏鸡免疫器官指数,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C4)含量,并对给药35 d时雏鸡免疫器官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2%DHM组在给药35 d时雏鸡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0.2%DHM组在给药28和35 d时雏鸡脾脏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0.1%、0.2%DHM组雏鸡法氏囊指数在给药7 d时显著增高(P<0.05)。饲粮中添加DHM后雏鸡免疫器官细胞排列整齐、淋巴细胞数量增多、结构更加致密。与对照组相比,0.05%、0.1%、0.2%DHM组在给药28和35 d时雏鸡血清IgG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各剂量组之间相比,0.2%DHM组雏鸡血清IgG含量在给药21和28 d时显著高于其他组,在35 d时显著高于0.025%和0.05%DHM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0.1%、0.2%DHM组雏鸡血清中补体C3含量在不同给药时间均显著升高(P<0.05);各剂量组之间相比,0.2%DHM组雏鸡血清补体C3含量在给药14和28 d时显著高于其他组,在21和35 d时显著高于0.025%和0.05%DHM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0.05%、0.1%和1.2%DHM组在14、28和35 d时雏鸡血清补体C4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剂量组之间相比,0.2%DHM组雏鸡血清补体C4含量在给药14、21和28 d时显著高于其他组,在35 d时显著高于0.025%DHM组(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0.2%DHM能促进雏鸡免疫器官生长发育,并且能提高雏鸡免疫因子的表达,增强雏鸡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免疫功能 雏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二氢杨梅素对鲢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勤业 丁宁 +3 位作者 孙晓悦 谭雨青 罗永康 洪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13-120,共8页
为了研究氧化二氢杨梅素(oxidized dihydromyricetin,oDMY)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添加不同浓度(0%、0.15%、0.30%、0.45%、0.60%)的oDMY后,鲢鱼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流变特性、持水力、微观结构、蛋白二级结构、粒径分布以及色泽... 为了研究氧化二氢杨梅素(oxidized dihydromyricetin,oDMY)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添加不同浓度(0%、0.15%、0.30%、0.45%、0.60%)的oDMY后,鲢鱼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流变特性、持水力、微观结构、蛋白二级结构、粒径分布以及色泽和感官特性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添加oDMY后,鱼糜凝胶在形成的过程中蛋白质的β-折叠相对含量增加,蛋白聚集使粒径增大,从而形成了更致密、孔洞更小的凝胶网络结构,同时鱼糜凝胶的持水力也得到了提高。随着oDMY质量浓度的增加,鱼糜凝胶的破断力和凹陷度增大,尤其是在0.45%浓度时鱼糜凝胶的破断力最高。动态流变性测试结果进一步表明,oDMY还具有一定的延缓凝胶劣化作用。使用oDMY会降低鱼糜凝胶的白度,但在较低浓度下,对颜色的影响仍在可接受范围内,并且oDMY对鱼糜凝胶的风味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综合来看,添加0.45%的oDMY可以有效改善鲢鱼鱼糜凝胶的特性,为新型鱼糜制品的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鲢鱼鱼糜 凝胶特性 微观结构 感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二氢杨梅素对湖羊羔羊生长性能、营养代谢和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硕 郝小燕 +4 位作者 张暄梓 何甜 高秀杰 申玉萍 张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521-4530,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二氢杨梅素(DMY)对湖羊羔羊生长性能、营养代谢和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体态良好、体重[平均体重为(25.31±1.18)kg]相近的4月龄纯种湖羊公羔进行饲养试验,将所有试验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二氢杨梅素(DMY)对湖羊羔羊生长性能、营养代谢和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体态良好、体重[平均体重为(25.31±1.18)kg]相近的4月龄纯种湖羊公羔进行饲养试验,将所有试验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400(400DMY组)、800(800DMY组)、1200 mg/kg(1200DMY组)DMY,每组12只,单栏饲养。饲养试验90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75 d;消化代谢试验10 d,预试期5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800DMY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且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800DMY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3个试验组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00DMY组、1200DMY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400DMY组(P<0.05),800DMY组、1200DMY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3)3个试验组粪能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同时,400DMY组、800DMY组、1200DMY组总能表观消化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在800DMY组中,尿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400DMY组和1200DMY组(P<0.05)。同时,800DMY组的沉积氮和氮沉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00DMY组和1200DMY组(P<0.05)。800DMY组微生物蛋白合成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根据以上结果得出,将适当剂量DMY添加到湖羊羔羊的育肥饲粮中表现出提高平均日增重,并降低料重比的效果,同时提升粗饲料利用率,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及机体氮沉积效率,对于湖羊育肥具有积极意义。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DMY的适宜添加量为8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湖羊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氮沉积 微生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大鼠脑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灏 叶丹 +5 位作者 潘振洪 钟琳兴 魏梁锋 吴再新 王守森 陈宏颉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4-708,共5页
目的评价二氢杨梅素(DMY)对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TBI+SIH)大鼠的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n=12)、TBI+SIH组(n=12)和DMY治疗组(n=12)。采用受控皮质撞击(CCI)颅脑致伤法+恒温水浴浸泡法... 目的评价二氢杨梅素(DMY)对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TBI+SIH)大鼠的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n=12)、TBI+SIH组(n=12)和DMY治疗组(n=12)。采用受控皮质撞击(CCI)颅脑致伤法+恒温水浴浸泡法建立TBI+SIH大鼠模型。每24小时腹腔注射300 mg/Kg的DMY。于模型制备成功后72 h时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和旷场实验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状态,行为学测定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思蓝(EB)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脑组织中铁沉积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采用试剂盒检测损伤周围脑组织中铁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等炎症因子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结果病理学检查可见TBI+SIH组出现散在出血,组织和细胞结构变形。DMY治疗组的脑水肿更明显,脑出血更为严重。透射电镜下TBI+SIH组线粒体缩小、线粒体膜增厚、嵴断裂,DMY治疗组细胞核染色质部分发生边集,线粒体破坏减少。与TBI+SIH组比较,DMY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组织中MDA、铁含量和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而GSH含量和GPX4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DMY可以减轻TBI+SIH大鼠的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炎性反应和GPX4介导的铁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 杨梅素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蛋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韩晓玺 曹传保 +5 位作者 巩颖超 樊夏楠 常轶聪 李睿 李昌文 刘芳萍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0,共4页
为研究二氢杨梅素(DHM)对蛋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7日龄海兰白蛋雏鸡150只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30只。对照组给予基础日粮,给药组分别在基础日粮添加0.25、0.5、1、2 g/kg的DHM,试验期为3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2日龄时1 g/kg和2 ... 为研究二氢杨梅素(DHM)对蛋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7日龄海兰白蛋雏鸡150只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30只。对照组给予基础日粮,给药组分别在基础日粮添加0.25、0.5、1、2 g/kg的DHM,试验期为3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2日龄时1 g/kg和2 g/kg的DHM组雏鸡平均体重显著增加(P<0.05);28和35日龄时0.5、1、2 g/kg DHM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35和42日龄时0.5、1、2 g/kg DHM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肉料比显著增加(P<0.05);此外,DHM对雏鸡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肾脏指数和存活率均无明显影响。由此可见,DHM能够促进蛋雏鸡生长发育并对心脏、肝脏和肾脏无不良作用,可作为养禽业中一种绿色安全的饲料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生长性能 蛋雏鸡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齿蛇葡萄与广东蛇葡萄二氢杨梅素积累机制研究
16
作者 朱倩锋 徐楠 +5 位作者 杜丽桦 夏敏 陈彦超 汪启明 于华忠 饶力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92-2401,共10页
【目的】分析比较显齿蛇葡萄与广东蛇葡萄的转录组序列,挖掘与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积累相关的基因,为探究显齿蛇葡萄高DHM积累机制提供新思路与方法。【方法】以显齿蛇葡萄和广东蛇葡萄叶片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目的】分析比较显齿蛇葡萄与广东蛇葡萄的转录组序列,挖掘与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积累相关的基因,为探究显齿蛇葡萄高DHM积累机制提供新思路与方法。【方法】以显齿蛇葡萄和广东蛇葡萄叶片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2种材料DHM含量,并利用RNA-Seq和qRT-PCR技术,分析DHM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变化。【结果】显齿蛇葡萄与广东蛇葡萄的幼叶中DHM含量差异高达15倍,显齿蛇葡萄幼叶干重下DHM含量为336.8 mg/g,而广东蛇葡萄幼叶为20.8 mg/g。经转录组差异表达筛选,共获得14914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其中大量的DEGs显著富集到核糖体、糖酵解/糖异生、光合生物中的碳固定、苯丙烷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等途径中。富集结果表明,显齿蛇葡萄在参与类黄酮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相关基因上与广东蛇葡萄有显著差异。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DEGs高度参与植物初生代谢过程,尤其是与核糖体相关的酶的合成与运输。分析发现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AgCHS、AgCHI、AgF3’H、AgF3’5’H基因表达量高,且上调显著,推测可能是显齿蛇葡萄DHM积累的关键基因。此外,在DHM分解代谢途径中,CYP81E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推测CYP81E的低表达可能是DHM高积累的原因之一。【结论】显齿蛇葡萄AgCHS、AgCHI、AgF3’H、AgF3’5’H等基因上调表达,AgCYP81E基因下调表达,能促进二氢杨梅素在显齿蛇葡萄叶片中的积累。本研究为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积累的调控和培育高质量药材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齿蛇葡萄 广东蛇葡萄 转录组测序 杨梅素 积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生物活性综合评价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元勇 张萌 陈仕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9-323,共5页
目的揭示天然手性分子二氢杨梅素在弱碱环境中对黄嘌呤氧化酶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弱碱性(pH 7.5或8.5)的黄嘌呤氧化酶体外活性测试模型,对二氢杨梅素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生物活性能力进行评价。基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氧化... 目的揭示天然手性分子二氢杨梅素在弱碱环境中对黄嘌呤氧化酶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弱碱性(pH 7.5或8.5)的黄嘌呤氧化酶体外活性测试模型,对二氢杨梅素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生物活性能力进行评价。基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氧化二氢杨梅素并转化为杨梅素,进一步探究二氢杨梅素药剂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结果二氢杨梅素在pH 7.5的碱性条件下,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高于在pH 8.5下,最高抑制率可达48.47%。基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二氢杨梅素的选择性氧化,揭示了二氢杨梅素与杨梅素分子结构对XOD生物活性抑制的协同增效作用机制,明确了黄酮类化合物平面分子结构和B环上的羟基数对XOD活性抑制具有显著贡献。结论本研究首次揭示了二氢杨梅素、杨梅素对黄嘌呤氧化酶生物活性抑制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为天然手性小分子化合物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黄嘌呤氧化酶 体外模型 天然手性黄酮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江口萝卜猪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樊雨 孙伟 +4 位作者 刘杉杉 陆安法 邓生青 高俊波 龙江华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11期182-183,共2页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是提取于藤茶中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项研究表明,二氢杨梅素可以促进畜禽生长,但在猪身上研究较少。结合地方特色,本研究以铜仁江口萝卜猪为研究对象,探究DHM对江口萝卜猪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本实验...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是提取于藤茶中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项研究表明,二氢杨梅素可以促进畜禽生长,但在猪身上研究较少。结合地方特色,本研究以铜仁江口萝卜猪为研究对象,探究DHM对江口萝卜猪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本实验将12头仔猪分为二氢杨梅素组及对照组。在实验第14天空腹耳缘静脉采血,检测血液生理指标。结果表明DHM组红细胞、血红蛋白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存在轻微减少,血小板数量增多。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量和单核细胞数量均低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数量存在增多现象。该研究从血液学方面解释了二氢杨梅素对江口萝卜猪的生理指标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江口萝卜猪 红细胞 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藤茶二氢杨梅素含量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绪红 刘庆兰 陶小庆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是藤茶的关键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功效。为了分析不同产地藤茶中DMY的含量,本研究以a、b、c及d省4个区域所产藤茶为原料,提取DMY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4个区域藤茶的DMY...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是藤茶的关键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功效。为了分析不同产地藤茶中DMY的含量,本研究以a、b、c及d省4个区域所产藤茶为原料,提取DMY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4个区域藤茶的DMY干重含量为21.2~36.2g/100g;在同等级藤茶中,a区域产藤茶DMY含量最高(30.9~36.2g/100g);相同产地不同等级藤茶之间,特级藤茶DMY含量高于一级、二级藤茶;相同产地同等级藤茶之间,不同采摘时间的藤茶DMY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即产地及等级对藤茶DMY含量影响较明显,而采摘时间的影响较小。在实际种植及生产时可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产地或品种,为提高藤茶的经济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茶叶产地 茶叶采摘 杨梅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甘草酸二钾为载体的新型二氢杨梅素纳米胶束滴眼液对小鼠干眼的治疗效果
20
作者 李丁丁 李晓丹 +1 位作者 陈涛 辛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43-949,共7页
目的制备一种以甘草酸二钾(DG)为载体的增溶型二氢杨梅素(DMY)纳米胶束滴眼液,并评价其对小鼠干眼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薄膜分散-水化超声法制备DMY纳米胶束滴眼液(DG-DMY),并检测其在室温下的粒径、电位、包封率、储存稳定性等理化性... 目的制备一种以甘草酸二钾(DG)为载体的增溶型二氢杨梅素(DMY)纳米胶束滴眼液,并评价其对小鼠干眼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薄膜分散-水化超声法制备DMY纳米胶束滴眼液(DG-DMY),并检测其在室温下的粒径、电位、包封率、储存稳定性等理化性质。使用小鼠检测DG-DMY的眼安全性。建立小鼠干眼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未行干预,正常小鼠)、PBS对照组(PBS干预,干眼模型小鼠)、HA治疗组[1 g·L^(-1)玻璃酸钠(HA)干预,干眼模型小鼠]、DG-DMY治疗组(DG-DMY干预,干眼模型小鼠),每组各10只。干预10 d后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情况与眼表泪液量;HE染色观察小鼠角膜上皮、角膜基质及内皮细胞形态变化;ELISA实验检测小鼠角膜白细胞介素(IL)-6、IL^(-1)β表达水平。结果DG-DMY胶束滴眼液为淡黄色、透明溶液,纳米胶束尺寸为(208.8±3.9)nm,多分散性指数为0.277,Zeta电位为-(17.6±1.42)mV,包封率及载药量为76.72%与10.21%,室温(25℃)及储存温度(4℃)下储存性质稳定。小鼠实验显示DG-DMY滴眼液具有良好的活体眼耐受性。治疗结果显示,PBS治疗组小鼠角膜仍有大片着色,HA治疗组角膜着色减少,DG-DMY治疗组角膜几乎无着色。正常对照组、PBS对照组、HA治疗组和DG-DMY治疗组泪液分泌量分别为(5.15±0.47)mm、(2.26±0.41)mm、(4.02±0.53)mm、(4.11±0.54)mm。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PBS对照组小鼠角膜上皮及松散的胶原结构,基底层受损;HA治疗组和DG-DMY治疗组小鼠角膜均减轻了组织病理损伤,显示有正常的角膜上皮、角膜基质与正常的内皮组织。ELISA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PBS对照组、HA治疗组及DG-DMY治疗组IL-6表达水平分别为(22.98±0.69)ng·g^(-1)、(108.1±6.06)ng·g^(-1)、(56.79±4.87)ng·g^(-1)及(44.01±0.99)ng·g^(-1),IL^(-1)β表达水平分别为(27.97±2.74)ng·g^(-1)、(115.70±5.16)ng·g^(-1)、(50.36±1.56)ng·g^(-1)及(42.21±1.46)ng·g^(-1)。与HA治疗组相比,DG-DMY治疗组小鼠角膜IL-6及IL^(-1)β表达水平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本研究合成的新型纳米制剂DG-DMY可有效作用于BAC诱导型干眼,并通过抑制IL-6、IL^(-1)β的表达控制小鼠干眼模型的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抗炎 纳米药物 甘草酸 杨梅素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