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二比空栽培的优势及技术要点
1
作者 王艳霞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0期23-24,共2页
凌海市地处辽宁西南部,南邻渤海,所辖县(市)、区高质量耕地面积较大,是辽宁省玉米重点种植地区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全市2022年玉米播种面积达到469.5万亩,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5.75%,为当地主要农作物;但当地玉米单产相对较低,平... 凌海市地处辽宁西南部,南邻渤海,所辖县(市)、区高质量耕地面积较大,是辽宁省玉米重点种植地区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全市2022年玉米播种面积达到469.5万亩,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5.75%,为当地主要农作物;但当地玉米单产相对较低,平均仅为466.24 kg/亩。经调查发现,造成当地玉米单产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严重的重茬连作,多数地块重茬连作20年以上,造成病虫害发生严重、土壤肥力下降、产量低、品质差,种植玉米收益不高。推广玉米二比空栽培技术可以缓解重茬连作问题,且能够同当地的耕作习惯相匹配。玉米二比空栽培增产显著又不增加生产成本,便于田间管理和全程机械化作业,实现玉米种植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播种面积 玉米单产 重茬连作 全程机械化 耕作习惯 二比空栽培 辽宁省玉米 病虫害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比空栽培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姜继志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4期87-87,89,共2页
玉米采用二比空栽培,单产达到8 785.5 kg/hm2,较常规栽培玉米增产889.5 kg/hm2,效益达到9 602.85元/hm2,较常规栽培玉米增效1 512.15元/hm2。
关键词 玉米 二比空栽培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二比空栽培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运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聂桂新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11期128-128,共1页
本文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详细的分析与论述了采用二比空栽培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运用,希望给相关研究人员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关键词 二比空栽培技术 玉米生产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模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朱统国 王佰众 +5 位作者 李玉发 李晓伟 牛海龙 李伟堂 刘洪欣 何中国 《宁夏农林科技》 2015年第7期19-21,共3页
[目的]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研究向日葵二比空栽培模式不同种植密度之间产量的差异。[方法]该研究以常规单垄单作栽培模式为对照,比较二比空栽培模式的不同种植密度对向日葵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 [目的]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研究向日葵二比空栽培模式不同种植密度之间产量的差异。[方法]该研究以常规单垄单作栽培模式为对照,比较二比空栽培模式的不同种植密度对向日葵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密度条件下,二比空栽培模式产量高于常规栽培模式,且适度降低种植密度可进一步提高向日葵产量。种植行株距为60 cm×52 cm时,二比空栽培模式较常规栽培模式增产6%左右,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均优于常规栽培模式,是最适宜的栽培密度。[结论]该研究揭示了向日葵二比空栽培模式增产增效的理论依据,为建立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二比空栽培模式 植株性状 经济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比空新型栽培技术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晶 杨克军 孙为民 《现代园艺》 2016年第23期17-18,共2页
采用二比空新型栽培技术,研究其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为甘南县向日葵的实际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二比空栽培技术,使甘葵2号的花盘直径有一定的增加,黄萎病指数呈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产量相关指标如单盘总粒数、单盘成粒数、百... 采用二比空新型栽培技术,研究其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为甘南县向日葵的实际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二比空栽培技术,使甘葵2号的花盘直径有一定的增加,黄萎病指数呈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产量相关指标如单盘总粒数、单盘成粒数、百粒重、小区产量及单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二比空栽培技术有利于向日葵群体的通风透光,使其合理利用光能,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达到增产的效果;并且依照产量结果及田间综合表现,推荐栽培密度65cm×40cm作为本地区向日葵最适宜的栽培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二比空栽培技术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密玉米二比空间种豇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6
作者 魏铁霞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5期47-47,50,共2页
耐密玉米二比空间种豇豆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在耐密玉米二比空栽培的空垄上种植耐阴品种豇豆,可以充分利用光能,改善通透条件,发挥边行优势,在合理密度、施肥等田间管理适宜时,可有效促进玉米的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具有明显的... 耐密玉米二比空间种豇豆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在耐密玉米二比空栽培的空垄上种植耐阴品种豇豆,可以充分利用光能,改善通透条件,发挥边行优势,在合理密度、施肥等田间管理适宜时,可有效促进玉米的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同时,又增加了豇豆的收益。该文介绍了此种植模式具体的栽培管理技术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密玉米 豇豆间种 二比空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丽 王金华 王亚平 《现代化农业》 2004年第6期3-3,共1页
关键词 玉米 二比”立体通透栽培 整地 平衡配方施肥 品种选择 播种 田间管理 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二比空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艳宏 牛真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6期83-83,共1页
玉米"二比空"种植模式是一项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具体分析各种植技术要点,期望推广过程中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二比栽培技术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栽培模式对玉米大斑病流行时间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震 傅俊范 +2 位作者 景殿玺 周如军 李自博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88,共5页
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通过田间试验设计及人工接种技术,考察二比空栽培模式、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下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流行动态。采用温湿度记录仪24小时定点监测温度和湿度,结果表明:从接种开始到流行末期二比空栽培模式... 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通过田间试验设计及人工接种技术,考察二比空栽培模式、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下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流行动态。采用温湿度记录仪24小时定点监测温度和湿度,结果表明:从接种开始到流行末期二比空栽培模式小区比常规栽培模式小区日平均温度低0.8℃,比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小区日平均温度低1.5℃,日平均湿度分别低3.4%和8.2%。二比空栽培模式病情指数比常规栽培模式低11.4,比大垄双行栽培模式低16.0。整个病害流行过程中3种栽培模式温湿度依次为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常规栽培模式>比空栽培模式,且不同栽培模式的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差异显著。整个病害流行过程中病情严重程度依次为: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常规栽培模式>比空栽培模式。应用SPSS11.5软件对通过计算机所调查的3种栽培模式的病情指数进行曲线回归分析,拟合出最适Logistic模型,该模型最适用于描述二比空栽培栽培模式、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下玉米大斑病流行时间动态。应用该模型推导病害指数增长期(始发期,该时期也是最佳药剂防治时间)可知大垄双行栽培模式的始发期出现较晚,而Logistic增长期(盛发期)常规模式长于二比空栽培模式和大垄双行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二比空栽培模式 大垄双行栽培模式 病害比较流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黄萎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统国 王曙文 +7 位作者 李晓伟 王丽 牛海龙 刘洪欣 李玉发 李伟堂 王佰众 何中国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100-103,共4页
在二比空高产栽培模式下,研究生防菌剂萎菌净可湿性粉剂(拌种)和颗粒剂(拌土)对向日葵黄萎病发病率、植株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确定最优向日葵黄萎病防控方案。结果表明,在二比空高产栽培模式下,生防菌剂萎菌净对防治黄萎病效... 在二比空高产栽培模式下,研究生防菌剂萎菌净可湿性粉剂(拌种)和颗粒剂(拌土)对向日葵黄萎病发病率、植株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确定最优向日葵黄萎病防控方案。结果表明,在二比空高产栽培模式下,生防菌剂萎菌净对防治黄萎病效果明显,且同时对种子和土壤进行处理效果最好,较对照增产12%以上,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均优于其他处理,是向日葵黄萎病防控的最佳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二比空栽培模式 黄萎病 植株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