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比能二次锂电池电极材料的储能系统配电网运行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红 李俊霞 《储能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2-344,共3页
对于包含储能系统的配电网运行建模与仿真,传统方法由于缺少对储能系统变量增补约束,导致建模后储能系统的电热转换效率较低。为此,提出高比能二次锂电池电极材料的储能系统配电网运行建模与仿真研究。依据储能系统在配电网中的运行特性... 对于包含储能系统的配电网运行建模与仿真,传统方法由于缺少对储能系统变量增补约束,导致建模后储能系统的电热转换效率较低。为此,提出高比能二次锂电池电极材料的储能系统配电网运行建模与仿真研究。依据储能系统在配电网中的运行特性,建立储能系统等效电路,并以高比能二次锂电池电极材料的储能系统的经济性指标构建电网运行模型,同时对其加以变量增补约束,以动态描述配电网的运行过程。实例应用结果显示,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储能系统的电热转换效率,建模结果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能二次锂电池 电极材料 储能系统 配电网运行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1-氨基蒽醌在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唐致远 徐国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7-310,共4页
采用化学方法合成聚1-氨基蒽醌并用于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粒度测试、循环伏安以及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材料的官能团结构、微观形貌、颗粒大小以及电化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实验表明,与金属锂组成二次锂电池... 采用化学方法合成聚1-氨基蒽醌并用于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粒度测试、循环伏安以及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材料的官能团结构、微观形貌、颗粒大小以及电化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实验表明,与金属锂组成二次锂电池后,聚1-氨基蒽醌达到了218.3mAh·g-1的首次放电容量,经过25次循环后仍可保持较高的充放电效率.由于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且不含对环境有污染的元素S,因此是二次锂电池非常有希望的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1-氨基蒽醌 二次锂电池 正极材料 化学方法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锂电池的最新技术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诚芳 《电池》 CAS CSCD 1993年第2期71-74,共4页
本文叙述了近五年来国内外有关二次锂电池的最新技术进展情况。有硫化物(Tis_2,MoS_2、FeS),氧化物(V_2O_5、V_6O_(13)、SO_2)及其锂嵌入物,LiMn_2O_4、,聚合物(聚苯胺,聚吡咯),锂炭及硒化铌(NbSe_3)等二次锂电池的最新技术进展。
关键词 电池 电池 二次锂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锰复合物在3V二次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周红伟 王诚 +2 位作者 汤志勇 张萍 毛宗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2,21,共3页
利用固相反应法由热处理过的电解二氧化锰与LiOH.H2O的混合物制备锂锰复合物(CDMO),采用热分析研究了温度对γ-β-MnO2与LiOH.H2O混合物发生固相反应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对二氧化锰和CDMO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CDMO制成正极组装电... 利用固相反应法由热处理过的电解二氧化锰与LiOH.H2O的混合物制备锂锰复合物(CDMO),采用热分析研究了温度对γ-β-MnO2与LiOH.H2O混合物发生固相反应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对二氧化锰和CDMO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CDMO制成正极组装电池对其进行了恒电流充放电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CD-MO有较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应 锰复合物 3V二次锂电池 CD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锂电池NiS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赵群 韩恩山 +1 位作者 刘吉云 周从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4,共3页
以NiCl2.6H2O和硫代乙酰胺(TAA)为反应物,通过化学合成法成功制备了NiS正极材料。采用XRD和SEM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材料颗粒均匀,分散度高。通过充放电测试及循环伏安测试表征其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0.1mA.cm-2,充... 以NiCl2.6H2O和硫代乙酰胺(TAA)为反应物,通过化学合成法成功制备了NiS正极材料。采用XRD和SEM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材料颗粒均匀,分散度高。通过充放电测试及循环伏安测试表征其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0.1mA.cm-2,充放电区间1.0~3.5V时,该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554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 正极 二次锂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锂电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6
作者 马永敬 《电池》 CAS CSCD 1993年第6期280-283,共4页
本文综述了二次锂电池的现状和发展,其中包括阳极材料,阴极材料和电解液。
关键词 二次锂电池 阳极材料 阳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锂电池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杨遇春 《电池》 CAS CSCD 1993年第5期230-233,共4页
本文叙述了二次锂电池的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表述了二次锂离子电池的概貌及特点,该电池以碳为负极,能有效地避免充电时锂枝晶引起的短路,改善了循环寿命,提高了能量密度,有利于电池小型化。
关键词 碳负极 电池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菱化学子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锂离子二次电池专利技术许可协议
8
作者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16,共1页
5月15日,三菱化学公告称其子公司MU Ionic Solutions株式会社(下称“MUIS”)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CATL”)就MUIS持有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相关专利达成技术许可协议。MUIS长期着眼于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界面作用,成功开发... 5月15日,三菱化学公告称其子公司MU Ionic Solutions株式会社(下称“MUIS”)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CATL”)就MUIS持有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相关专利达成技术许可协议。MUIS长期着眼于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界面作用,成功开发出基于二氟磷酸盐的正极界面控制技术(MP1 Technology),并持有该技术相关的多项专利。此次,MUIS与CATL就MP1 Technology相关专利之技术许可事宜达成一致并签署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可协议 专利技术 三菱化学 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数值模拟在高性能锂二次电池设计中的应用进展
9
作者 刘朔 宋雪旦 +4 位作者 聂全灏 张强 杨艺 于畅 邱介山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96-3910,共15页
锂二次电池凭借成本低、电压平台高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备受关注,日益复杂的应用场景对锂二次电池的容量、耐候性以及安全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阐明复杂工况下材料结构与电池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并预测不同服役工况下的电池性能,对... 锂二次电池凭借成本低、电压平台高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备受关注,日益复杂的应用场景对锂二次电池的容量、耐候性以及安全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阐明复杂工况下材料结构与电池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并预测不同服役工况下的电池性能,对开发出性能更高和适应场景更宽的锂二次电池至关重要。有限元(FEM)数值模拟是基于电场、温度场和力学场等物理场耦合建立电池数值模型,描述电池内部的物质传递、热量传递及界面反应过程的有效方法,能够揭示不同服役工况下材料结构与电池性能的内在规律关系,为高性能锂二次电池设计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本文从多物理场耦合方面介绍了电池体系中FEM数值模拟的算法基础、研究范畴和发展历程,综述了FEM数值模拟在高性能锂二次电池设计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及其在储能器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数值模拟 有限元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钠-氯二次电池的最新进展——从材料构建到性能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建航 冯文婷 +5 位作者 韩俊伟 魏欣茹 马晨宇 毛常明 智林杰 孔德斌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4-1834,共11页
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更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开发新型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是最为有效的一个策略。近期,基于商用一次锂-亚硫酰氯锂电池衍生而来的锂/钠-氯二次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成为替代传统锂离子... 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更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开发新型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是最为有效的一个策略。近期,基于商用一次锂-亚硫酰氯锂电池衍生而来的锂/钠-氯二次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成为替代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有力竞争者。本文围绕锂/钠-氯二次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正极载体、负极及电解液等关键组分构建研究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正极载体方面,系统阐述了碳材料、共轭框架聚合物等载体设计对锂/钠-氯二次电池首次放电容量、可逆容量、倍率性能和温度的影响;在电解液方面,详细分析了针对反应机理、中间相产物和电解液腐蚀问题的解决策略;并简要介绍了适用于锂/钠-氯二次电池的新型合金负极。基于正极载体的理性设计与电解液系统优化,锂/钠-氯二次电池在新型二次电池领域已初现峥嵘,循环寿命可达500圈,尤其是在极端服役环境中表现优异(可在-80℃工作,电流密度最大可达16 A/g)。然而,氯物种转化动力学速率慢、活性氯物种利用率低以及氯物种对负极等的腐蚀难题仍然是限制其性能进一步提升的瓶颈,也是未来亟待解决的挑战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氯电池 高能量密度 电极材料设计 结构性能关系 电化学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LiCoO_2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张卫民 杨永会 +2 位作者 孙思修 刘兆平 宋新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73-878,共6页
本文简单对比了高温相 LiCoO2和低温相 LiCoO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差别,详细介绍了 LiCoO2的各种合成方法并评述了不同合成方法、反应条件对 LiCoO2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钴酸 离子电池 合成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锂空气电池研究的快速发展及其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向欣 黄诗婷 +4 位作者 赵宁 崔忠慧 范武刚 李驰麟 李泓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二次锂空气电池在实现超高能量密度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因而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针对电池的反应机制、循环寿命、过电势及倍率性能等关键问题,国内外科学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依据这些最新的研究进展,结合作... 二次锂空气电池在实现超高能量密度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因而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针对电池的反应机制、循环寿命、过电势及倍率性能等关键问题,国内外科学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依据这些最新的研究进展,结合作者在这些方面的探索和体会,以关键科学问题为主线,总结了近年来二次锂空气电池发展过程中的积极进展和面向实际应用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电池 惰性电解质 高能量密度 电池性能 反应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二次锂离子电池正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叶茂 魏进平 +2 位作者 卞锡奎 阎杰 高学平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0-122,共3页
薄膜二次锂离子电池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最新领域,正极材料的薄膜化是薄膜二次锂离子电池的重要部分。综述了近年来发展的一些薄膜正极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Sol gel)、化学沉积法(CVD)、激光高温灼烧法(LA)、脉冲激光沉积法(PLD)... 薄膜二次锂离子电池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最新领域,正极材料的薄膜化是薄膜二次锂离子电池的重要部分。综述了近年来发展的一些薄膜正极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Sol gel)、化学沉积法(CVD)、激光高温灼烧法(LA)、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射频磁控溅射法(RMP),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对正极薄膜制备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离子电池 正极 电化学性能 电解质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硫二次电池正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姚真东 魏巍 +2 位作者 王久林 杨军 努丽燕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5-1016,共12页
综述了锂硫电池中硫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特征以及电化学性能.简述了单质硫正极材料,重点探讨了有机硫化物、碳/硫复合材料、聚合物/硫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材料制备、反应机理以及充放电特性,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还介... 综述了锂硫电池中硫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特征以及电化学性能.简述了单质硫正极材料,重点探讨了有机硫化物、碳/硫复合材料、聚合物/硫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材料制备、反应机理以及充放电特性,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还介绍了硫化锂正极材料.最后对硫基正极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 正极 硫基复合材料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用作锂二次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再波 高德淑 +2 位作者 李朝晖 蒋晶 刘爱虹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74-778,共5页
离子液体具有热稳定性好、不挥发、不燃烧、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等优点,用作锂二次电池电解液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离子液体用作锂二次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电池 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用四氧化三锰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丽鹃 彭天剑 +2 位作者 田梅 柳立 唐素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73-475,479,共4页
在75℃,pH值为6.5下,以一水硫酸锰为原料,采用空气直接氧化法,当控制Mn2+浓度为60~70 g/L,调节适当的空气流量和搅拌速度,反应12 h,即可制备得到符合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用的四氧化三锰,产物为类球形貌,晶形完整,该Mn3O4振实密度大于1.8... 在75℃,pH值为6.5下,以一水硫酸锰为原料,采用空气直接氧化法,当控制Mn2+浓度为60~70 g/L,调节适当的空气流量和搅拌速度,反应12 h,即可制备得到符合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用的四氧化三锰,产物为类球形貌,晶形完整,该Mn3O4振实密度大于1.85 g/m3,Mn含量高于70.5%,S含量低于0.15%,主要金属杂质含量均在30×10-6以下,中位粒径在6~14μ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锰 制备 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碳负极材料的改性 被引量:14
17
作者 吴宇平 万春荣 +1 位作者 姜长印 李建军 《电化学》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86-292,共7页
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碳负极材料,其改性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引入非金属无素、引入金属元素、处理表面及其它方法.引入的非金属元素有硼、硅、氮、磷和硫.引入的金属元素有钾、铝、镓、和钒、镍、钴、铜、铁等过渡金属元素.表面... 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碳负极材料,其改性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引入非金属无素、引入金属元素、处理表面及其它方法.引入的非金属元素有硼、硅、氮、磷和硫.引入的金属元素有钾、铝、镓、和钒、镍、钴、铜、铁等过渡金属元素.表面处理的方法包括氧化、形成表面层等.这些方法之所以能提高碳材料的性能,主要是由于它们能影响碳材料的电子状态、晶体结构以及表面结构.另外对锂在碳材料中的储存机理也简要地加以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 离子电池 碳负极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制进展 被引量:18
18
作者 彭忠东 杨建红 +1 位作者 邓朝阳 刘业翔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综述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着重叙述了LiCoO2、LiNiO2、LiMn2O4及被修饰的LiCoO2、LiNiO2、LiMn2O4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废料——铝钴膜中回收钴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6
19
作者 钟海云 李荐 柴立元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4,11,共5页
根据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废料———铝钴膜原料中LiCoO2 的性质 ,提出了LiCoO2 在硫酸、双氧水体系中的分解反应为 :         2LiCoO2 +3H2 SO4 +H2 O2 →Li2 SO4 +2CoSO4 +4H2 O +O2 ↑确定从中回收铝、钴的工艺流程为 :碱浸→... 根据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废料———铝钴膜原料中LiCoO2 的性质 ,提出了LiCoO2 在硫酸、双氧水体系中的分解反应为 :         2LiCoO2 +3H2 SO4 +H2 O2 →Li2 SO4 +2CoSO4 +4H2 O +O2 ↑确定从中回收铝、钴的工艺流程为 :碱浸→酸溶→净化→沉钴。碱浸液中的铝用硫酸中和制取化学纯氢氧化铝 ,回收率 94 84 % ;钴以草酸钴的形式回收 ,产品质量达到赣州钴钨有限责任公司的草酸钴产品标准 ,直收率 95 75%。每处理 1t铝钴膜废料可获纯利 4 56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废料 LICOO2 回收 草酸钴 铝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电解质在锂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致远 薛建军 +1 位作者 李建刚 杨敬武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22-224,共3页
采用聚合物电解质能够有效地提高锂二次电池性能。良好电导率、高锂离子迁移数、宽电化学窗口是聚合物电解质应用于锂二次电池中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各类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和应用范围。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