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混气体爆炸超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喻健良 周崇 刘润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对预混气体在圆形管道内的爆炸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将超压的变化过程分为4个阶段.前驱冲击波阶段超压上升曲线比较规则,且压力上升速率逐渐增加,离点火处越远压力上升速率增加得越快.介绍了最大超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 对预混气体在圆形管道内的爆炸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将超压的变化过程分为4个阶段.前驱冲击波阶段超压上升曲线比较规则,且压力上升速率逐渐增加,离点火处越远压力上升速率增加得越快.介绍了最大超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尽管二次超压的峰值相对较小,但作用时间长,且有些二次超压过程中的超压上升幅度甚至超过了某些爆炸环境下的最大超压值.对爆燃转爆轰过程(DDT)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能够记录爆燃转爆轰这种快速转变的过程.建议在设计非密闭的管道或矿道时要充分考虑二次超压的破坏作用和高活性可燃气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 前驱冲击波 二次超压 爆燃转爆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仓卸粮成拱超压系数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永 刘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36-1042,I0008,I0009,共9页
为了分析筒仓卸粮成拱时仓壁超压的形成机制并量化仓壁超压的计算,基于二次超压理论提出了二次超压定量分析的理论计算模型。将超压分为稳定卸粮超压和成拱超压,并引入成拱超压系数C2(C2=(成拱超压值+常规超压值)/常规超压值)。通过试... 为了分析筒仓卸粮成拱时仓壁超压的形成机制并量化仓壁超压的计算,基于二次超压理论提出了二次超压定量分析的理论计算模型。将超压分为稳定卸粮超压和成拱超压,并引入成拱超压系数C2(C2=(成拱超压值+常规超压值)/常规超压值)。通过试验及数值分析验证了筒仓卸粮成拱超压系数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在仓壁选取监测点位3号、4号和5号,50mm尺寸出料口的成拱超压系数分别为2.15、2.29和2.26;在相同监测点处,成拱超压系数随出料口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在100mm尺寸出料口的5号监测点处可达到2.88;50mm、75mm、100mm出料口尺寸模型的常规超压系数恒定为1,在3个监测点处的成拱超压系数的最大值分别为2.29、2.43、2.88,说明改变出料口尺寸即改变筒仓出料速度对常规超压系数影响不大,而对成拱超压系数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数 数值模拟 二次超压 卸粮成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坑道内典型工业炸药爆炸灾害效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洪铭 陈先锋 +3 位作者 张英 郑德明 王玉杰 张建华 《工程爆破》 2015年第4期11-16,57,共7页
为了研究典型工业炸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中爆炸产生的灾害效应,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对3种典型的工业炸药(2号岩石硝铵炸药、乳化炸药、铵油炸药)在坑道内爆炸冲击波的传播特性和温度场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重点研究了工业炸药爆炸产... 为了研究典型工业炸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中爆炸产生的灾害效应,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对3种典型的工业炸药(2号岩石硝铵炸药、乳化炸药、铵油炸药)在坑道内爆炸冲击波的传播特性和温度场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重点研究了工业炸药爆炸产生的超压与冲量破坏效应,并与传统高能炸药TN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号岩石硝铵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超压破坏作用和冲量破坏作用最大,乳化炸药次之,铵油炸药的破坏作用最小;爆炸均产生了明显二次超压破坏现象,其出现的原因是坑道局部出现冲击波聚焦现象;在高温灾害效应方面,2号岩石硝铵炸药的高温灾害效应最高,乳化炸药次之,铵油炸药最小。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经验公式结果进行了比较,其吻合较好,证明了计算模型和参数选择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冲击波 爆炸效应 工业炸药 坑道 二次超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