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次能源省际调配的中国分省CO_2排放量计算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曙东 赵明正 +1 位作者 王传星 李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75,共7页
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制定需要依据科学合理的CO2排放量测算。现有的IPCC提供的CO2排放量计算方法仅考虑一次能源燃料所产生的CO2,未考虑到二次能源省际调配的情况,不能真实反映各省CO2排放情况。本研究提出了考虑二次能源省际调配情况下... 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制定需要依据科学合理的CO2排放量测算。现有的IPCC提供的CO2排放量计算方法仅考虑一次能源燃料所产生的CO2,未考虑到二次能源省际调配的情况,不能真实反映各省CO2排放情况。本研究提出了考虑二次能源省际调配情况下CO2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并以2009年的数据为例,对各省能源消费CO2排放量进行了计算。考虑二次能源省际调配后,传统的能源大省如内蒙古、山西的CO2排放总量下降,东部沿海省份的CO2排放总量上升。中西部地区的CO2排放强度仍显著高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加工技术设备落后的情况,导致了西部地区的CO2排放强度偏高。建议中央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时,应当加强对中西部地区能源加工行业的投资,改善能源加工技术,改良加工设备,提高能源加工效率,降低CO2排放强度。建议由能源调入省向能源调出省份实施补偿。该部分补偿资金用于调出省的能源产业升级改造,以顺利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 IPCC 二次能源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终端能源消费CO_2排放总量测算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田泽 董凯丽 吴凤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27,共9页
电力、热力在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总量测算中一直被视作零排放,但这不利于终端能源消费部门的节能减排,也不符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本文基于生产二次能源(电力、热力)所需化石能源的消耗量和省域内二次能源的消费量... 电力、热力在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总量测算中一直被视作零排放,但这不利于终端能源消费部门的节能减排,也不符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本文基于生产二次能源(电力、热力)所需化石能源的消耗量和省域内二次能源的消费量测算电力、热力CO2排放因子,并从生产端和终端两视角出发,考虑二次能源当量值和等价值,计算二次能源CO2排放终端承担比率,进而全面测算2000-2012年江苏省19种(包含电力、热力)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总量。运用LMDI 1法,把CO2排放变动分解为11个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2年间,江苏省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总量由15 223.90万t上升到46 396.20万t:其中,生产部门CO2排放总量由14 242.30万t上升到43 481.15万t,以年平均占比94.52%成为最大的CO2排放部门,生活部门CO2排放总量由981.60万t上升到2 915.04万t,并以年均8.73%的速度增长。22000-2012年间,经济规模和人均收入分别以累积贡献度147.09%和77.51%成为生产与生活部门CO2排放量增长的最大驱动因素,反映出江苏CO2排放与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32000-2012年间,江苏CO2排放量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源于生产部门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累积贡献度分别为-39.09%和-11.96%。4电力、热力能源结构碳强度在2000-2012年间累计减少了739.77万t CO2排放,成为江苏省未来强有力的减排驱动因素。最后从推进江苏省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完善省级电能管理服务公共平台、加强低碳技术的产学研合作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城市绿色公共交通、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江苏省加强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能源 终端承担比率 co2排放 LMDI 1 二次能源co2排放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住宅中能源消耗的CO_2排放量及减排对策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滨 孟世荣 +1 位作者 陈星 刘毓伟 《可再生能源》 CAS 2005年第5期75-79,共5页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根据中国煤电链和水电链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计算了各种燃料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了1999年我国住宅中由于家用电器的使用、冬季集中供暖及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数据分...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根据中国煤电链和水电链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计算了各种燃料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了1999年我国住宅中由于家用电器的使用、冬季集中供暖及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住宅中主要能源消耗所产生的CO2排放量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4.34%。分析计算了一栋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减排潜力,提出了住宅中CO2减排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 co2排放 排放系数 可再生能源 减排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的分省化石能源消费CO_2排放量测算 被引量:14
4
作者 汪锋 豆南南 喻冬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05-112,共8页
准确测算各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CO2排放量是分析地区能源环境效率和制定区域节能减排政策的基础。文中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从二次能源终端消费角度出发,发展了计算中国分省化石能源消费CO2排放量的方法。通过考虑二次能源的省际... 准确测算各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CO2排放量是分析地区能源环境效率和制定区域节能减排政策的基础。文中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从二次能源终端消费角度出发,发展了计算中国分省化石能源消费CO2排放量的方法。通过考虑二次能源的省际交易,特别是区域电网结构下的电力跨省调配,按能源终端消费量和损失量反推各省市的化石能源消费CO2排放量。由于国内能源资源分布和能源消费严重不均衡,存在大量的二次能源跨省交易,所提出的方法与传统使用一次能源消费量直接计算各省市化石能源消费CO2排放量相比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 排放 二次能源 区域电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尼系数法的全球CO_2排放公平性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邱俊永 钟定胜 +2 位作者 俞俏翠 郭家祯 益心虹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21,共8页
公平性一直是当前全球各国在CO2减排问题上最具争议的焦点。针对当前碳排放公平性研究中选取的衡量指标不够公平全面的问题,本文选取国土面积、人口、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和当前化石能源探明储量四个自然社会环境指标,用基尼系数评价了... 公平性一直是当前全球各国在CO2减排问题上最具争议的焦点。针对当前碳排放公平性研究中选取的衡量指标不够公平全面的问题,本文选取国土面积、人口、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和当前化石能源探明储量四个自然社会环境指标,用基尼系数评价了从工业革命开始至2006年,G20主要国家CO2累计排放量基于本国各指标的公平性程度。结果显示,基于该四项指标的基尼系数均处在不公平和非常不公平状态。从多个视角评估和提高全球碳排放权分配方案的公平性,有助于促成全球碳减排行动的尽早全面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尼系数 全球co2减排 公平性 累计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均CO_2排放水平地区差异的成因分析——基于GINI系数和回归的Shapley Value分解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柳亚琴 赵国浩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0,106,共5页
根据2000-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GINI系数为衡量指标,测算了人均CO2排放水平的地区差异,分析了人均CO2排放水平随时间的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回归的Shapley Value分解方法,对中国人均CO2排放水平地区差异形成原因进行了考察... 根据2000-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GINI系数为衡量指标,测算了人均CO2排放水平的地区差异,分析了人均CO2排放水平随时间的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回归的Shapley Value分解方法,对中国人均CO2排放水平地区差异形成原因进行了考察,探究各影响因素对差异程度的影响水平,从而为有效缩小地区差异和制定CO2减排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结果表明:人均能源消费量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大,平均贡献率为72.80%,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是人均CO2排放水平省际差异的第二大贡献因素,其平均贡献率依次为8.01%与10.20%,且在不同的时间段其结果有所不同。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的因素分别是城镇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二者都是影响人均CO2排放水平省际差异的重要因素,平均贡献率分别达到5.17%与3.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co2排放水平 GINI系数 差异分解 Shapley Value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家庭CO_2排放的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米红 张田田 +1 位作者 任正委 周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83-3192,共10页
使用IPCC推荐的方法与投入-产出模型分别测算中国家庭直接与间接CO_2排放.从家庭户城镇化的视角,引入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LMDI)模型,将家庭CO_2排放分解为户数效应、城镇化效应、生活水平效应、生活方式效应、能源强度效应.结果表明... 使用IPCC推荐的方法与投入-产出模型分别测算中国家庭直接与间接CO_2排放.从家庭户城镇化的视角,引入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LMDI)模型,将家庭CO_2排放分解为户数效应、城镇化效应、生活水平效应、生活方式效应、能源强度效应.结果表明:1995-2012年,城乡平均家庭规模分别减少0.37人/户、0.6人/户,城镇家庭CO_2排放增加17.4亿t,而农村家庭CO_2排放减少了0.79亿t;收入水平和城乡家庭户数分别对家庭CO_2排放增长贡献24.9亿t、4.64亿t;家庭户城镇化水平拉动3.14亿t间接CO_2排放;城乡家庭消费结构具有不同程度的高碳化特征,对间接CO_2排放的累计贡献度分别为10.3%、12.8%;能源强度效应累计抑制21.1亿t CO_2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co2排放 家庭户城镇化 IPCC碳排放系数 投入-产出模型 LMDI分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地土壤CO_2与N_2O排放特征及其规律 被引量:10
8
作者 林淼 郭李萍 +3 位作者 谢立勇 林佳 张贺 阎宏亮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7,38,共8页
为了解不同集约化类型菜地土壤CO2和N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子,选取京郊20年露地老菜地(OV20)、3年菜地种植历史的露地新菜地(OV3)、3年大棚菜地(GV3),以及相邻的当地典型粮田玉米地(Maize)4个类型地块,研究了春黄瓜生育期间土壤CO2和N2O... 为了解不同集约化类型菜地土壤CO2和N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子,选取京郊20年露地老菜地(OV20)、3年菜地种植历史的露地新菜地(OV3)、3年大棚菜地(GV3),以及相邻的当地典型粮田玉米地(Maize)4个类型地块,研究了春黄瓜生育期间土壤CO2和N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春黄瓜生育期间的土壤CO2排放通量主要受土壤5 cm处温度(指数关系)和土壤水分(对数关系或二次抛物线关系)影响;期间玉米地土壤CO2平均排放通量为(346.8±56.5)mg.m-2.h-1,20年露地菜地、3年露地菜地有机肥处理、3年露地菜地配施处理、3年大棚菜地的土壤CO2平均排放通量分别是玉米地的1.38、1.21、1.39和1.56倍。2)土壤N2O排放通量与施肥活动密切相关,排放高峰都出现在氮肥施用后,并受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基肥后土壤温度低(15~20℃),排放峰出现在第5 d,排放峰持续时间(长达20 d)与施肥量相关;追肥后土壤温度高(>20℃),排放高峰发生早(追肥后第3 d),但因追肥用量低,因此持续时间短(仅一周)。3)黄瓜生长期内玉米地N2O累积排放量为N(1.95±0.10)kg.hm-2,20年老菜地、3年大棚菜地和3年新菜地N2O累积排放量分别是同期大田玉米地的1.67、1.95和1.99倍。4)本实验中春黄瓜生长季菜地土壤化肥氮N2O排放系数在1.86%~4.71%之间,显著高于IPCC旱地排放缺省值1%。其中,新菜地排放系数高于老菜地,设施菜地排放系数高于露地菜地;但有机肥氮的N2O排放系数则远远低于化肥氮的排放系数,仅为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菜地土壤 排放系数 N2O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业CO_2排放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凯 肖燕 +1 位作者 李志苗 刘浩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3-90,共8页
在旅游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国旅游业CO2排放问题,制定科学的区域节能减排政策已刻不容缓。本文首先运用'自下而上'法,估算了1993-2012年中国整体旅游业、旅游业各分部门、大陆各省区(不含西藏)旅游业CO2排... 在旅游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国旅游业CO2排放问题,制定科学的区域节能减排政策已刻不容缓。本文首先运用'自下而上'法,估算了1993-2012年中国整体旅游业、旅游业各分部门、大陆各省区(不含西藏)旅游业CO2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对全国及三大地带旅游业CO2排放的总体特征进行分析;利用Theil指数法分析了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运用AreView软件对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省际差异进行直观图示。分析结果显示:1993-2012年,中国旅游业CO2排放量从1 480.868×104t升至6 274.129×104t;全国及三大地带旅游业CO2排放强度整体上呈现出先显著下降、再缓慢梯度下降的趋势;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旅游业CO2排放强度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总体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整体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为94%-98%,区域间差异占主导地位;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省际差异明显,属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弱显著区的省区基本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河北、湖南、河南、广西、甘肃和新疆等省区频繁出现在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之列,因此上述省区应是中国旅游业CO2未来节能减排的区域重点。据此提出差别化的CO2减排对策:东部地区应通过技术改进和调整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来降低CO2排放强度,并以此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旅游业节能减排;中部和西部地区应加强与东部地区合作,将提高能源使用率、降低CO2排放强度作为旅游业减排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co2排放 区域差异 泰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铅锌冶炼典型工艺SO2排放系数核算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艳 唐晓龙 +3 位作者 易红宏 余琼粉 杨丽萍 李芬容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08-2109,共2页
排放清单估算一般采用排放系数法.然而我国目前排放系数研究主要有《乡镇工业污染源排放系数手册》(试行)和1996年《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以下简称96版《手册》),2007版《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 排放清单估算一般采用排放系数法.然而我国目前排放系数研究主要有《乡镇工业污染源排放系数手册》(试行)和1996年《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以下简称96版《手册》),2007版《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以下简称07版《手册》)以及《主要污染物总量核算细则》(试行)中给出的总量核算系数.无论是96版《手册》还是07版《手册》,总量核算系数由于需兼顾全国范围的不同情况,所确定的排放系数变动范围较大,对具体的某个省或市实用性并不强;同时,对于一些地方性生产工艺,该类系数并不能完全覆盖.因此,在现有系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地区污染特点,对本地区典型生产工艺下的排放系数研究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系数 云南省 核算 典型工艺 铅锌冶炼 SO2 工业污染源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分行业单位能耗SO_2排放系数的核算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智泉 张屹山 +1 位作者 韩中合 刘明浩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0-32,共3页
文章通过收集我国工业分行业含硫能源消费量和SO2排放量的统计数据,运用回归分析计算了我国工业分行业单位能耗SO2排放系数。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省份含硫能源的平均含硫率和全国含硫能源的平均含硫率,提出了针对省级层面工业分行业单... 文章通过收集我国工业分行业含硫能源消费量和SO2排放量的统计数据,运用回归分析计算了我国工业分行业单位能耗SO2排放系数。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省份含硫能源的平均含硫率和全国含硫能源的平均含硫率,提出了针对省级层面工业分行业单位能耗SO2排放系数的计算方法。最后,运用该方法计算了北京市工业分行业单位能耗的SO2排放系数,并利用北京市能源消费量与SO2排放量的统计数据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2 排放系数 工业行业 单位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贸易对中国各行业CO_2排放影响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国涓 王海莹 董爱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9,共9页
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运用中国1997年、2002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考虑加工贸易的影响,分15个行业、8种能源来研究中国基于国内生产、消费、出口、进口中的CO2排放及国际贸易中的净排放等问题。结果表明:(1)中国一直是碳贸易... 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运用中国1997年、2002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考虑加工贸易的影响,分15个行业、8种能源来研究中国基于国内生产、消费、出口、进口中的CO2排放及国际贸易中的净排放等问题。结果表明:(1)中国一直是碳贸易净出口国,1997—2007年的CO2排放量持续增长,国内生产大于国内消费的CO2排放量,且出口的CO2排放量占国内生产的CO2排放量的比例很大,这说明出口对中国CO2排放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2)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和金属产品制造业是进口和出口CO2排放量相对较大的三个行业。(3)从单位产值看,出口、进口和国内生产的CO2排放强度在1997—2007年持续下降,而国际贸易净值的CO2排放强度1997—2007年一直上升,出口的CO2排放强度要远大于国内生产的CO2排放强度,表明中国净出口的资源和能源正在不断地快速飙升。因此,中国应加大鼓励低耗能、低排放行业的出口,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出口,发展太阳能、风能等低碳能源和新能源,从而减少中国的CO2排放量,实现低碳经济增长模式下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投入产出模型 co2排放强度 co2排放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铅冶炼行业SO_2烟气排放系数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文玉 唐跃成 +2 位作者 欧阳坤 陈星 李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7-90,共4页
对湖南省铅冶炼行业SO_2烟气排放开展了全面的数据调研,分别计算了各工序实际SO_2烟气有组织排放系数及理论排放系数,采用权重值计算得到湖南省铅冶炼行业SO_2烟气综合排放系数,并对该系数与现有可参考的全国污染源排放系数的偏差进行... 对湖南省铅冶炼行业SO_2烟气排放开展了全面的数据调研,分别计算了各工序实际SO_2烟气有组织排放系数及理论排放系数,采用权重值计算得到湖南省铅冶炼行业SO_2烟气综合排放系数,并对该系数与现有可参考的全国污染源排放系数的偏差进行了原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冶炼 SO2烟气排放 废气排放系数 富氧底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电力CO_2排放特征及减排途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汤庆合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196,201,共6页
电力作为一种二次能源,不同发电方式和发电技术的电力CO2排放系数差别很大。研究发现,上海市2009年电力消费侧的CO2排放高于电力生产侧1 551万t,即上海市净调入电力的CO2排放为1 551万t,可见外来电CO2排放的正确测算对全市及各终端消费... 电力作为一种二次能源,不同发电方式和发电技术的电力CO2排放系数差别很大。研究发现,上海市2009年电力消费侧的CO2排放高于电力生产侧1 551万t,即上海市净调入电力的CO2排放为1 551万t,可见外来电CO2排放的正确测算对全市及各终端消费部门的CO2排放有重要影响。从排放系数来看,消费侧的CO2排放系数只有生产侧排放系数的81%,得益于外来电中可再生能源比例高于本地电力。2009年由于外来电的引入,上海市电力消费避免了178万t的CO2排放。就火力发电而言,上海市单位发电能耗和CO2排放略低于华东电网平均值,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下降空间。基于以上研究,从提高火力发电的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分布式供能和其他新能源技术、建设智能电网等方面提出上海市减缓电力CO2排放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消费 电力生产 co2排放 外来电 排放系数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2/CO_2与O_2/N_2气氛下煤粉燃烧NO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彦丰 陈启召 殷立宝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5,共7页
针对电厂混煤掺烧实际情况,在沉降炉上,对单煤及其混煤燃烧NO排放特性进行研究,分析过量空气系数a、CO_2质量浓度、燃料比FC/V以及温度对NO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由0.8增至1.4,实验所选煤种NO的排放质量浓度均逐渐升高,CO的排... 针对电厂混煤掺烧实际情况,在沉降炉上,对单煤及其混煤燃烧NO排放特性进行研究,分析过量空气系数a、CO_2质量浓度、燃料比FC/V以及温度对NO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由0.8增至1.4,实验所选煤种NO的排放质量浓度均逐渐升高,CO的排放质量浓度均逐渐降低,且烟气中CO的质量浓度越高,NO的排放质量浓度就越低,煤粉混烧可以改善污染物排放特性;O_2/CO_2下,NO排放质量浓度低于O_2/N_2下NO排放质量浓度,其降低量约为30%~40%;随着CO_2质量浓度由20%增至50%,实验所选煤种NO排放质量浓度均逐渐降低,CO的排放质量浓度均逐渐升高,其变化幅度均不大;随着温度的升高,O_2/CO_2、O_2/N_2下NO排放质量浓度均增高,相同温度、煤种下,O_2/N_2下NO排放质量浓度高于O_2/CO_2下NO排放质量浓度,不同气氛、不同升温段,NO排放质量浓度曲线斜率变化不同;在低、高温下,随FC/V的增大,NO排放质量浓度变化趋势不同;高温下,燃料含氮量越高,则NO排放质量浓度也越高,但转化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2/co2气氛 O2/N2气氛 混煤掺烧 过量空气系数 co2质量浓度 燃料比 温度 NO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2/CO_2气氛下煤粉燃烧SO_2排放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雄伟 马文静 +2 位作者 原辉 陈启召 刘彦丰 《广东电力》 2017年第5期5-10,共6页
为研究O_2/CO_2气氛下煤粉燃烧SO_2排放特性,在沉降炉上通过模拟电厂混煤掺烧的实际工况,分析了过量空气系数α、CO_2体积分数、炉膛温度以及燃料比对单煤及混煤燃烧时SO_2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α由0.8增至1.4,所选煤种SO_2的... 为研究O_2/CO_2气氛下煤粉燃烧SO_2排放特性,在沉降炉上通过模拟电厂混煤掺烧的实际工况,分析了过量空气系数α、CO_2体积分数、炉膛温度以及燃料比对单煤及混煤燃烧时SO_2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α由0.8增至1.4,所选煤种SO_2的排放质量浓度(以下简称"排放浓度")越大,CO的排放浓度越小;(2)O_2/CO_2气氛下SO_2排放浓度低于O_2/N2气氛下SO_2排放浓度,降低量约为10%;(3)随着反应气氛里CO_2体积分数由20%增加至50%,所选煤种SO_2排放浓度均逐渐降低,CO的排放浓度均逐渐升高;(4)随着炉膛温度的升高,O_2/CO_2、O_2/N2气氛下SO_2排放浓度均增大,不同气氛、不同升温段时SO_2排放浓度曲线斜率变化不同;(5)燃料比越小,煤粉燃烧越好,燃料中S向SO_2的转化率越高,而高温富氧下,燃料含S量越高,SO_2排放量也越高,但S向SO_2的转化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2/co2气氛 煤粉燃烧 混燃 燃料比 排放浓度 富氧燃烧 过量空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N_(2)O排放系数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芝麟 邹彬 +6 位作者 张涵 郭季璞 韩林蓉 王逗 李玲玲 秦红灵 郭家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93-2201,共9页
【目的】明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系数的差异并评估区域N_(2)O排放,为评估南方红壤丘陵区N_(2)O排放清单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南方红壤丘陵区4种常见的土地利用方式(油茶林、旱地农田、稻田和松... 【目的】明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系数的差异并评估区域N_(2)O排放,为评估南方红壤丘陵区N_(2)O排放清单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南方红壤丘陵区4种常见的土地利用方式(油茶林、旱地农田、稻田和松林),通过分析土壤不施肥与施氮肥时N_(2)O排放速率和排放量的差异,计算排放系数,并用^(15)N同位素标记方法探究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对土壤排放N_(2)O的相对贡献。【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明显,稻田全氮含量最高(2.22 g/kg),显著高于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P<0.05,下同)。土壤不施肥时,N_(2)O排放速率在0~227.80μg/(kg·h),施氮量为200 kg N/ha时,N_(2)O排放速率在0~4213.27μg/(kg·h)。4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N_(2)O排放系数均随土壤孔隙含水量(WPFS)增加而增加,WPFS为75%时,稻田、旱地农田、油茶林和松林土壤N_(2)O排放系数分别为2.47%、0.39%、2.31%和0.91%。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N_(2)O排放系数主要受全氮含量影响,N_(2)O累积排放量均与潜在反硝化潜势呈显著正相关,除稻田外,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也与潜在硝化势呈显著正相关,以NO_(3)^(-)-N为底物的反硝化作用对N_(2)O排放的相对贡献平均大于90.00%,远高于硝化作用。【结论】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以NO_(3)^(-)-N为底物的反硝化作用主导N_(2)O排放,施用氨基氮肥可能有效减少氮肥N_(2)O排放损失,为国家执行碳中和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N_(2)O) 排放系数 硝化和反硝化 土地利用方式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郊典型设施蔬菜地N_2O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海燕 李虎 +1 位作者 王立刚 邱建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0,共6页
为明确典型设施蔬菜地N2O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静态箱法,对北京郊区典型设施菜地番茄生长季进行了系统的观测,并分析了氮肥施用量、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番茄地N2O排放具有明显的生长季变异性,随... 为明确典型设施蔬菜地N2O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静态箱法,对北京郊区典型设施菜地番茄生长季进行了系统的观测,并分析了氮肥施用量、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番茄地N2O排放具有明显的生长季变异性,随着施肥和灌溉事件呈现多峰的动态变化规律。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相比,减氮施肥处理(OPT)能减少N2O排放总量41.67%,减氮施肥+硝化抑制剂处理(OPT+DCD)则能减少N2O排放总量54.46%;各处理N2O的排放系数介于0.55%~1.15%之间;土壤N2O排放与土壤湿度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但与土壤温度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地 N2O排放 排放系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铅锌冶炼行业二氧化硫排放系数核算 被引量:5
19
作者 向瑛 易红宏 +4 位作者 宁平 杨永宏 唐晓龙 李柳琼 张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948-3954,共7页
根据2009年云南省铅锌冶炼行业的特点以及SO2排放情况,在大量数据收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实测法与物料衡算法相结合核算出云南省铅锌冶炼行业SO2产排污系数,同时给出铅锌冶炼行业不同工艺和规模下的SO2产排污系数。此外,将该研究... 根据2009年云南省铅锌冶炼行业的特点以及SO2排放情况,在大量数据收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实测法与物料衡算法相结合核算出云南省铅锌冶炼行业SO2产排污系数,同时给出铅锌冶炼行业不同工艺和规模下的SO2产排污系数。此外,将该研究核算结果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试行)中的标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铅冶炼行业SO2产污系数(以粗铅计)为333.04 kg/t,排污系数为63.90~77.49 kg/t;锌冶炼行业SO2产污系数(以电锌计)为570.43 kg/t,排污系数为8.46~19.54 kg/t;造成系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全国平均水平与云南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工艺情况、治理措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2排放系数 铅锌冶炼行业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典型设施菜地土壤N_2O排放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钰 刘兆辉 +5 位作者 魏建林 石璟 谭德水 王梅 李国生 江丽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86-91,2,共6页
为明确北方典型设施菜地N_2O的排放特征,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的秋冬茬设施番茄土壤上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不施氮肥(CK)、单施有机肥(OM)、农民习惯施肥(FP)和减氮优化施肥(OPT)4个处理下的N_2O排放通量... 为明确北方典型设施菜地N_2O的排放特征,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的秋冬茬设施番茄土壤上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不施氮肥(CK)、单施有机肥(OM)、农民习惯施肥(FP)和减氮优化施肥(OPT)4个处理下的N_2O排放通量进行了观测,并分析了其对N_2O排放量和蔬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并灌溉后的一段时间内,会观测到N_2O的"脉冲式"排放,最高排放峰值出现在基肥+灌溉后,且排放高峰持续近20天,而由追肥引起的排放峰值小且持续时间仅3~5天。统计分析表明,温度和水分都是影响设施菜地N_2O排放的环境因素。各处理土壤N_2O排放总量差异显著,顺序依次为:FP(14.77 kg/hm^2)>OPT(9.73 kg/hm^2)>OM(6.84 kg/hm^2)>CK(2.37 kg/hm^2),N_2O排放系数介于0.83%~1.10%之间,接近或超过IPCC 1.0%的推荐值。与FP处理相比,减少近60%化肥N的OPT处理下番茄产量增加2.2%。在目前管理措施下,合理减少有机肥和化肥施氮量是设施蔬菜地N_2O减排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菜地 N2O排放特征 影响因素 排放系数 番茄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