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弹倾斜撞击靶板二次破片散布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文彬 沈培辉 +1 位作者 王晓鸣 赵国志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266,共4页
该文对射弹大倾角穿透表面加工硬化的有限厚靶板二次破片散布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根据试验结果 ,提出了二次破片飞散区域、形成的二次破片数量与撞击速度、靶板倾角等关系 ,讨论了二次破片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射弹 倾斜撞击 靶板 二次破片 散布 试验研究 后效破片 协和毁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碰撞下二次破片光滑粒子流体力学法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海福 江增荣 蒋建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83-586,共4页
采用AUTODYN-2D无网格光滑粒子流体力学方法(SPH)数值技术,对遭遇速度为1.5~2.5km/s下圆柱钨弹丸垂直碰撞装甲靶板产生的二次破片云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碰撞速度下靶板穿孔直径及破片云前端运动速度、侧向膨胀速度和最... 采用AUTODYN-2D无网格光滑粒子流体力学方法(SPH)数值技术,对遭遇速度为1.5~2.5km/s下圆柱钨弹丸垂直碰撞装甲靶板产生的二次破片云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碰撞速度下靶板穿孔直径及破片云前端运动速度、侧向膨胀速度和最大飞散角等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次破片云质量及空间分布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模型预测均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超高速碰撞 二次破片 SPH技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舱室内部爆炸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孔祥韶 吴卫国 +2 位作者 李晓彬 徐双喜 黄涛 《中国舰船研究》 2009年第4期7-11,共5页
反舰武器战斗部在舰船舷侧防护结构内部爆炸将造成舱室的严重破坏,数值模拟是分析结构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破坏情况的有效手段之一。舱室内部爆炸的数值模拟涉及到冲击波传播、多个流场与结构的耦合、结构的变形与破坏。文章基于MSC.Dytra... 反舰武器战斗部在舰船舷侧防护结构内部爆炸将造成舱室的严重破坏,数值模拟是分析结构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破坏情况的有效手段之一。舱室内部爆炸的数值模拟涉及到冲击波传播、多个流场与结构的耦合、结构的变形与破坏。文章基于MSC.Dytran软件平台,实现了舱室内部爆炸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在舱壁开口有利于减小舱室角隅处的汇集压力,保护舱室结构。同时,爆炸产生的二次破片对舱室结构能产生进一步毁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室结构 多欧拉域耦合 冲击波 二次破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坦克车底地雷威力数值计算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郭仕贵 张中英 +1 位作者 刘自力 刘云剑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67-970,共4页
利用反坦克车底地雷威力计算软件,结合试验和想定数据,分别计算与定量分析了二次破片群3个能级对反车底雷威力的相对影响,破片群各参数水平对威力的影响趋势、引信对威力的影响以及防雷车辆的防雷能力等。基于第3能级破孔直径,建立了反... 利用反坦克车底地雷威力计算软件,结合试验和想定数据,分别计算与定量分析了二次破片群3个能级对反车底雷威力的相对影响,破片群各参数水平对威力的影响趋势、引信对威力的影响以及防雷车辆的防雷能力等。基于第3能级破孔直径,建立了反车底雷威力估算公式。通过对计算结果分析可知,总体上,破片群参数水平与威力呈正相关,第3能级对威力影响显著。目前,反车底雷引信对威力的贡献约3%~5%,新型防雷底甲材料能有效地降低反车底雷的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反坦克地雷 威力 数值计算 二次破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合金弹丸侵彻钢靶的数值模拟方法
5
作者 位国旭 崔浩 +2 位作者 周昊 杨贵涛 郭锐 《爆炸与冲击》 2025年第8期157-173,共17页
为了更好地量化表征钨合金弹丸侵彻靶板过程,分别采用FEM(finite element method)、SPG(smoothed particle Galerkin)、SPH(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FE-SPH(finite element-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自适应数值模拟... 为了更好地量化表征钨合金弹丸侵彻靶板过程,分别采用FEM(finite element method)、SPG(smoothed particle Galerkin)、SPH(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FE-SPH(finite element-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自适应数值模拟方法,对钨合金弹丸侵彻Q235A钢靶开展了数值模拟计算,对比了4种数值模拟方法在描述弹丸侵彻穿靶后,弹丸剩余速度、靶板穿孔孔径以及弹丸穿靶后二次破片生成及其分布方面的优势和不足。结果表明:在描述弹丸剩余速度方面,由于FEM方法在处理材料失效问题时是基于单元侵蚀算法,因此FEM方法以及FE-SPH自适应方法严格依赖于失效准则以及失效参数的选择,而SPG方法在键失效模式下无需调整失效参数就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在描述靶板穿孔孔径上,FEM以及FE-SPH自适应方法具有精确的物质边界,可以精确刻画穿孔形貌特征,但不同失效准则下的靶板穿孔直径相差较大;SPG方法对失效参数不敏感,可以准确预测靶板的穿孔直径;在弹丸穿靶后二次破片的生成及其分布方面,FE-SPH自适应以及SPH方法均能对二次破片进行表征,FE-SPH自适应方法可以直接获取大质量破片信息,但比SPH方法的求解效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SPG SPH 二次破片 侵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