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Cu合金相分离过程 被引量:6
1
作者 何统求 王丽 +1 位作者 彭传校 王胜海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5-121,共7页
采用喷铸和单辊旋淬快速冷却法制备Fe_(80)Cu_(20),Fe_(60)Cu_(40),Fe_(50)Cu_(50)3种成分Fe-Cu合金,利用SEM,XRD,DSC对其凝固微观组织、相结构及相变热力学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成分的Fe-Cu合金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相分离,... 采用喷铸和单辊旋淬快速冷却法制备Fe_(80)Cu_(20),Fe_(60)Cu_(40),Fe_(50)Cu_(50)3种成分Fe-Cu合金,利用SEM,XRD,DSC对其凝固微观组织、相结构及相变热力学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成分的Fe-Cu合金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相分离,且Cu含量越高,DSC降温曲线上出现的液-液相分离温度越高,结晶组织中相分离现象越明显;Fe_(80)Cu_(20)合金随着过冷度的增加,富Fe相枝晶晶粒尺寸变小的同时富Cu相的体积分数也不断减少,而Fe相、Cu相的晶格常数均随过冷度的增加而增大,过冷度的增加提高了分离相的固溶度;在Fe_(60)Cu_(40)及Fe_(50)Cu_(50)合金中富Cu区出现二次相分离的富Fe小球,且富Fe小液滴不断聚集以降低界面能。揭示了Fe-Cu相分离型合金的快速凝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u合金 二次相分离 快速凝固 降低界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萘联苯聚醚酮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的相行为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永进 廖功雄 +1 位作者 姜海龙 蹇锡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0-132,共3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分别对杂萘联苯聚醚酮(PPEK)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体系的反应诱导相分离行为和固化产物的相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系的相分离过程可能按旋节相分离机理进行并存在二次相分离现象;改变PPEK... 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分别对杂萘联苯聚醚酮(PPEK)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体系的反应诱导相分离行为和固化产物的相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系的相分离过程可能按旋节相分离机理进行并存在二次相分离现象;改变PPEK的含量,固化产物的相结构可实现由球形粒子结构到相反转结构的连续性变化。同时,考察了PPEK分子量及含量对固化树脂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PEK的加入可有效改善体系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杂萘联苯聚醚酮 反应诱导分离 二次相分离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组氨酸壳聚糖/左旋聚乳酸支架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彰旭 李明春 +2 位作者 辛梅华 陈晓东 毛扬帆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18-5122,共5页
在冷冻诱导相分离制备N-组氨酸壳聚糖支架(NHCS)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相分离,利用不同取代度的NHCS和不同N-组氨酸壳聚糖/聚乳酸质量比制备一系列N-组氨酸壳聚糖/聚乳酸(NHCS/PLLA)支架.通过红外光谱、广角X射线衍射、热分析和扫描电镜... 在冷冻诱导相分离制备N-组氨酸壳聚糖支架(NHCS)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相分离,利用不同取代度的NHCS和不同N-组氨酸壳聚糖/聚乳酸质量比制备一系列N-组氨酸壳聚糖/聚乳酸(NHCS/PLLA)支架.通过红外光谱、广角X射线衍射、热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来表征NHCS/PLLA支架.结果表明,同一种NG组氨酸壳聚糖支架(50kD-NHCS-3),N-组氨酸壳聚糖/聚乳酸质量比减小,支架孔隙率减小,密度增大.支架材料的孔尺寸约在12-25μm,孔隙率均大于92%,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在0.33-0.78MPa和1.75-5.28MPa之间,有望适用于软骨组织工程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组氨酸壳聚糖 聚乳酸 二次相分离 孔隙率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