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次生长法制备高分离性能的PHI分子筛膜 被引量:2
1
作者 袁文辉 常然然 +1 位作者 刘晓晨 李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93-2498,共6页
通过二次生长法在α-Al_2O_3支撑体表面合成了PHI分子筛膜,考察了晶种合成方式、二次生长合成温度及时间对形成PHI分子筛膜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合成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载体表面合成出了PHI分子筛;二次... 通过二次生长法在α-Al_2O_3支撑体表面合成了PHI分子筛膜,考察了晶种合成方式、二次生长合成温度及时间对形成PHI分子筛膜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合成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载体表面合成出了PHI分子筛;二次生长法合成出的PHI分子筛膜连续、致密,膜厚约为20μm.利用渗透汽化技术对甲醇、乙醇、异丙醇和叔丁醇等不同分子尺寸的醇/水体系进行分离性能的研究,同时考察原料液中水含量对所制备的PHI分子筛膜的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I分子筛膜对几种醇水体系都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随着水含量的增加,水的渗透通量呈增大趋势,乙醇和甲醇的理想分离因子有所降低,异丙醇和叔丁醇的理想分离因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I分子筛膜:二次生长法:渗透汽化 分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生长法合成多级孔道FAU/氧化铝复合物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佳 赵天波 +1 位作者 宗保宁 杜泽学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5-72,共8页
以整体型大孔-介孔氧化铝为载体,使用浸涂法负载NaY晶种并二次生长合成大孔-介孔-微孔FAU/氧化铝复合物,考察载体晶型及晶种胶的辅助作用对合成沸石复合物的影响;采用XRD、SEM、氮气吸附-脱附、DTA/TG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沸... 以整体型大孔-介孔氧化铝为载体,使用浸涂法负载NaY晶种并二次生长合成大孔-介孔-微孔FAU/氧化铝复合物,考察载体晶型及晶种胶的辅助作用对合成沸石复合物的影响;采用XRD、SEM、氮气吸附-脱附、DTA/TG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沸石在整体材料上的覆盖度由载体的物化性质、晶种悬浊液或二次晶化液的化学组成共同决定;γ-Al_2O_3载体经过含晶种胶的沸石悬浊液负载晶种,二次晶化后形成载体骨架部分转化为沸石且保持载体微观形貌的结构;α-Al_2O_3载体沸石的覆盖度因二次晶化液中晶种胶的辅助作用而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孔道结构 NaY晶种 二次生长法 FAU/Al2O3复合物 氧化铝载体晶型 晶种胶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生长法NaA沸石分子筛膜的合成与表征——推荐一个研究型综合实验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良清 宋起鹏 +5 位作者 张进建 代晨晨 廉成锡 丰洒 李佳佳 王金渠 《大学化学》 CAS 2018年第9期69-74,共6页
介绍一个研究型综合实验——二次生长法NaA沸石分子筛膜的合成与表征。实验预先利用热浸渍法在α-Al_2O_3多孔载体管外表面引入NaA沸石分子筛晶种,再通过二次生长法合成NaA沸石分子筛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载体管和NaA... 介绍一个研究型综合实验——二次生长法NaA沸石分子筛膜的合成与表征。实验预先利用热浸渍法在α-Al_2O_3多孔载体管外表面引入NaA沸石分子筛晶种,再通过二次生长法合成NaA沸石分子筛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载体管和NaA沸石分子筛及膜的形貌和结构,并利用渗透蒸发乙醇脱水膜分离装置测试膜的分离性能。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膜分离技术这一科学前沿领域,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究能力。本实验涵盖合成、表征及性能测试,知识要点多、学科覆盖面广,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综合实验 二次生长法 NaA沸石分子筛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5分子筛膜/SiSi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政 王燕 +3 位作者 罗民 魏慧丽 陈娟 房俊卓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05-108,共4页
以生物形态多孔木材SiSiC陶瓷为载体,采用二次生长法在其孔道内壁合成了薄且连续、致密的ZSM-5分子筛膜。采用SEM、EDX、BET对多孔ZSM-5/SiSiC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静电组装技术,在木材陶瓷孔道内表面形成了单层、致... 以生物形态多孔木材SiSiC陶瓷为载体,采用二次生长法在其孔道内壁合成了薄且连续、致密的ZSM-5分子筛膜。采用SEM、EDX、BET对多孔ZSM-5/SiSiC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静电组装技术,在木材陶瓷孔道内表面形成了单层、致密的分子筛晶种层。在100℃水热合成48h可在SiSiC陶瓷孔道内壁形成平均厚度为120nm的ZSM-5分子筛膜,且很好地复制了陶瓷载体的孔道结构,表现为连续致密的管状结构。制得的分子筛陶瓷复合材料的BET比表面积、微孔体积、ZSM-5分子筛负载量分别为17.8m2/g、0.00413cm3/g、2.36%。延长水热合成时间并不能增加膜的厚度,但ZSM-5分子筛膜表面的n(SiO2)∶n(Al2O3)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分子筛膜 生物形态SiSiC陶瓷 二次生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I型分子筛膜的制备及气体渗透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袁文辉 胡小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8,共5页
采用原位水热合成和无模板剂二次生长合成的方法,在-αAl2O3基膜上合成了MFI型分子筛膜,用XRD,SEM和气体渗透实验等方法进行表征,表明合成在-αAl2O3基膜的物质为MFI型分子筛。原位合成的分子筛膜,氢/异丁烷的理想分离系数在298K和473K... 采用原位水热合成和无模板剂二次生长合成的方法,在-αAl2O3基膜上合成了MFI型分子筛膜,用XRD,SEM和气体渗透实验等方法进行表征,表明合成在-αAl2O3基膜的物质为MFI型分子筛。原位合成的分子筛膜,氢/异丁烷的理想分离系数在298K和473K时分别为97和52;二次生长合成的分子筛膜,氢/异丁烷的理想分离系数在298K和473K时分别为497和370,远大于它们Knudsen扩散5.34的比值,表明气体是通过MFI型分子筛的孔道透过。SF6分子动力学直径大于分子筛膜孔径,H2/SF6分离因子远大于Knudsen扩散值,几乎不透过分子筛膜。原位合成分子筛膜的正/异丁烷理想分离系数在298K和473K时分别为24和17;二次生长分子筛膜的正/异丁烷理想分离系数在298K和473K时分别为77和74。气体渗透分离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分子筛膜对气体分离是由分子筛分占主导,分子筛膜完整没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I分子筛膜 二次生长法 气体渗透 分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C模拟法研究MFI型分子筛膜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宁 袁文辉 毕怀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7-551,共5页
用二次生长法制备MFI型分子筛膜 ,并用XRD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 ,通过测试氮气、氧气、氩气、氖气、氦气在分子筛膜上吸附的相对密度和相对压力相关数据 ,根据数据绘制的吸附等温线 ,都类似于反正切曲线。同时 ,也应用GCMC法 ,计算机模... 用二次生长法制备MFI型分子筛膜 ,并用XRD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 ,通过测试氮气、氧气、氩气、氖气、氦气在分子筛膜上吸附的相对密度和相对压力相关数据 ,根据数据绘制的吸附等温线 ,都类似于反正切曲线。同时 ,也应用GCMC法 ,计算机模拟这些数据 ,绘制等温线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证实GCMC法的模拟结果是可靠的。GCMC法模拟 ,可以直接应用于这类研究。由于吸附等温线类似于反正切曲线 ,就以类似于反正切函数的线性函数形式 ,建立吸附等温线的数学模型 ,用以定量研究该分子筛膜的吸附特性。进行相关与回归计算发现 ,相对密度与压力差的反正切值之间 ,都呈高度正相关 (r≥ 0 .96 6 4 )。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为吸附特征常数 ,回归方程中所有的参数之间 ,也呈高度正相关 (r≥ 0 .95 82 ) ,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即它们的值存在这样的顺序关系 :氧 <氩 <氮 <氖 <氦。这样 ,通过分子筛膜吸附特征常数和这些气体的分子结构 ,有助于探讨MFI分子筛膜的吸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生长法 MFI型分子筛膜 XRD SEM GCMC模拟 GCMC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A沸石膜渗透蒸发脱除卤代烷烃中微量水
7
作者 尧鹏魁 周志辉 +2 位作者 吴红丹 张青鹏 徐嘉晨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75-1480,共6页
利用二次生长法,在α-Al_2O_3载体外表面合成NaA沸石膜,并采用SEM和XRD等方法对合成的NaA沸石膜进行表征。将合成的NaA沸石膜应用在渗透蒸发脱除卤代烷烃中微量水,考察了进料流量、渗透侧压力和操作温度等对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表征... 利用二次生长法,在α-Al_2O_3载体外表面合成NaA沸石膜,并采用SEM和XRD等方法对合成的NaA沸石膜进行表征。将合成的NaA沸石膜应用在渗透蒸发脱除卤代烷烃中微量水,考察了进料流量、渗透侧压力和操作温度等对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制备出了连续、致密、高纯度的NaA沸石膜,且膜层厚度仅为10μm。实验结果表明,NaA沸石膜应用在一氯甲烷脱水中,当操作温度从10℃上升到80℃时,对水的通量一直维持在0.15kg/(m^2·h)以上;NaA沸石膜应用在二氯甲烷脱水中,当进料流量增加到198mL/min时,膜相应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分别达到0.172kg/(m^2·h)和39900;NaA沸石膜应用在氯仿脱水中,当操作温度升高至50℃时,渗透通量达到最大值0.564kg/(m^2·h);NaA沸石膜应用在四氯化碳脱水中,当操作温度升高至60℃时,渗透通量可达到0.612k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沸石膜 二次生长法 微量水 卤代烷烃 渗透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AlPO4-14分子筛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邵国泉 朱惠 +2 位作者 马伟 闫攀 马继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65-2273,共9页
制备了高性能的AlPO4-14分子筛膜.首先通过控制反应溶胶中水和模板剂的含量制备了形貌均一的AlPO4-14分子筛,分子筛的尺寸为15~18μm;然后采用晶种法即在反应凝胶中加入分子筛作为晶种进一步调控分子筛的大小,使得AlPO4-14分子筛的尺寸... 制备了高性能的AlPO4-14分子筛膜.首先通过控制反应溶胶中水和模板剂的含量制备了形貌均一的AlPO4-14分子筛,分子筛的尺寸为15~18μm;然后采用晶种法即在反应凝胶中加入分子筛作为晶种进一步调控分子筛的大小,使得AlPO4-14分子筛的尺寸从15~18μm减小到2~3μm,得到形貌均一的纯相片状晶体,同时有效缩短了制备时间;最后以多孔管状莫来石为支撑体,采用二次生长法制备AlPO4-14分子筛膜.考察了2种不同大小的晶种对膜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发现以大尺寸的分子筛(15~18μm)作为晶种制备的分子筛膜的分离层存在较多缺陷,而采用小尺寸的晶种(2~3μm)制备的膜层较均一致密.AlPO4-14分子筛膜经高温脱除模板剂后仍然保持着纯相的AlPO4-14晶型,表明二次生长法促进了AlPO4-14晶体在膜层中的生长且使其具有更高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在25℃,100 k Pa下,AlPO4-14分子筛膜对H2/CH4,CO2/CH4和H2/CF4的理想分离因子分别为28,40和1047,且H2和CO2的渗透速率分别为6. 3×10^-7和9×10^-7mol·(m2·s·Pa)^-1;对等摩尔CO2/CH4混合气体的分离因子为81. 5,且CO2的渗透速率为8. 8×10^-7mol·(m2·s·P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铝分子筛 AlPO4-14分子筛膜 晶种法 二次生长法 CO2/CH4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ZSM-5沸石分子筛膜的制备及正/异丁烷分离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良清 李佳佳 +3 位作者 赵孟宇 慕锡麟 年诺 刘吉成 《化学世界》 CAS 2021年第1期59-64,共6页
采用两次变温热浸渍法在大孔α-Al_(2)O_(3)多孔管状载体外表面涂覆B-ZSM-5大小晶种,以制备平整、连续且致密的B-ZSM-5晶种层,随后在晶化成膜液的稀溶液体系下,利用二次生长法在α-Al_(2)O_(3)管外表层成功制备B-ZSM-5沸石分子筛膜。实... 采用两次变温热浸渍法在大孔α-Al_(2)O_(3)多孔管状载体外表面涂覆B-ZSM-5大小晶种,以制备平整、连续且致密的B-ZSM-5晶种层,随后在晶化成膜液的稀溶液体系下,利用二次生长法在α-Al_(2)O_(3)管外表层成功制备B-ZSM-5沸石分子筛膜。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B-ZSM-5沸石分子筛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气体渗透测试装置分别测试了其对H_(2)、N_(2)、CH_(4)、n-C_(4)H_(10)、i-C_(4)H_(10)的气体渗透速率,并探究了温度对n-C_(4)H_(10)/i-C_(4)H_(10)异构体分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ZSM-5沸石分子筛膜对n-C_(4)H_(10)/i-C_(4)H_(10)异构体分离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在200℃、0.125 MPa下,B-ZSM-5沸石分子筛膜对n-C_(4)H_(10)/i-C_(4)H_(10)异构体的理想分离系数达104.73,对n-C_(4)H_(10)和i-C_(4)H_(10)的气体渗透速率分别为5.98×10^(-8)和5.71×10^(-10)mol·m^(-2)·s^(-1)·P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SM-5沸石分子筛膜 二次生长法 晶化成膜液的稀溶液体系 正/异丁烷分离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