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次烧结温度对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Ti_(2)AlNb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陈金坤 姜凤阳 +4 位作者 思芳 杜予晅 王俊勃 刘江南 王恒荣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58,89,共6页
采用高能球磨法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Ti_(2)AlNb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研究了二次烧结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二次烧结温度所制备的Ti_(2)AlNb合金组织均由B... 采用高能球磨法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Ti_(2)AlNb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研究了二次烧结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二次烧结温度所制备的Ti_(2)AlNb合金组织均由B2相、等轴状α_(2)相和针状O相组成。二次烧结温度在900~950℃范围内时,针状O相呈第二相在B2基体相内部析出,等轴状α_(2)相团聚在B2基体相之间;二次烧结温度在1000~1100℃范围内时,等轴状α_(2)相分布不再集中,数量逐渐减少。二次烧结温度为1000℃所制备的Ti_(2)AlNb合金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室温抗拉强度达到309 MPa,维氏硬度可达466.5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2)AlNb 放电等离子烧结 二次烧结 温度 显微组织 室温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烧结气氛对La0.7Sr0.3MnO3氧还原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汪广进 程凡 +7 位作者 徐甜 余意 文胜 龚春丽 刘海 汪杰 郑根稳 潘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36,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二次高温烧结技术,制备了锰系钙钛矿催化剂。利用XRD和EDS对催化剂的物相与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的氧还原催化性能。XRD与EDS结果表明,N_2气氛二次烧结不改变La_(0.7)Sr_(0.3)MnO_3...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二次高温烧结技术,制备了锰系钙钛矿催化剂。利用XRD和EDS对催化剂的物相与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的氧还原催化性能。XRD与EDS结果表明,N_2气氛二次烧结不改变La_(0.7)Sr_(0.3)MnO_3物相组成,但NH3气氛二次烧结会造成La_(0.7)Sr_(0.3)MnO_3分解。电化学结果表明,N_2气氛二次烧结催化剂的氧还原催化活性高于NH3气氛二次烧结催化剂,其氧还原起始电势与极限电流分别为0.028V(vs.Hg/HgO)和2.181mA·cm^(-2)(2 000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烧结 LA0.7SR0.3MNO3 氧还原反应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烧结制备W-15wt%Cu复合材料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梨容 魏成富 +1 位作者 栾道成 王正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1-113,共3页
将W-15wt%Cu混合粉末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上进行机械合金化(MA),球磨60h后复合粉末中弥散均匀分布的钨晶粒平均尺寸达到39.7nm。对此纳米复合粉末采用二次烧结和一次烧结两种工艺进行烧结。结果表明,相对于一次烧结工艺,采用二次烧结工... 将W-15wt%Cu混合粉末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上进行机械合金化(MA),球磨60h后复合粉末中弥散均匀分布的钨晶粒平均尺寸达到39.7nm。对此纳米复合粉末采用二次烧结和一次烧结两种工艺进行烧结。结果表明,相对于一次烧结工艺,采用二次烧结工艺制备出的烧结体的致密度显著提高,达到98.84%,且W、Cu两相分布更均匀,孔隙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15wt%Cu 复合材料 机械合金化 二次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二次烧结单元体成型多孔结构体的研究
4
作者 郑军 祝彬彬 +2 位作者 何龙 鞠开阳 董星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7-121,共5页
多孔结构材料作为功能结构材料被广泛应用。提出一种基于特殊四面体颗粒作为基本单元体进行激光二次烧结成型多孔结构体新工艺。通过实验测得单元体颗粒堆积密度与孔隙率,由PFC3D软件模拟单元体堆积得到模拟孔隙率,其数值与实验结果相... 多孔结构材料作为功能结构材料被广泛应用。提出一种基于特殊四面体颗粒作为基本单元体进行激光二次烧结成型多孔结构体新工艺。通过实验测得单元体颗粒堆积密度与孔隙率,由PFC3D软件模拟单元体堆积得到模拟孔隙率,其数值与实验结果相近。通过软件获取堆积截面形貌,观测单元体颗粒堆积下内部孔隙的尺寸分布。对单元体表面喷粉后进行激光二次烧结成型发现,随着激光功率增加、扫描速度减小,单元体颗粒粘接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结构 激光二次烧结 PFC3D软件 单元体 颗粒粘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烧结制备的尖晶石LiMn_2O_4的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麟 雷新荣 +1 位作者 朱华 梅娟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5-427,共3页
用高温固相法二次烧结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2O4。利用XRD、EDS和SEM等方法及激光粒度分析仪,研究了LiMn2O4的晶体结构、粒径及形貌与电化学性能的关系。与一次烧结的样品比较,二次烧结的样品粒径分布更集中于25~35μm,... 用高温固相法二次烧结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2O4。利用XRD、EDS和SEM等方法及激光粒度分析仪,研究了LiMn2O4的晶体结构、粒径及形貌与电化学性能的关系。与一次烧结的样品比较,二次烧结的样品粒径分布更集中于25~35μm,结晶更完全,电化学性能及循环稳定性更好。二次烧结后掺杂Zn(Ac)2的样品,在常温和高温(55℃)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2.8mAh/g和113.5mAh/g,经过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9.7%(常温)和94.5%(高温,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2O4 二次烧结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铝灰烧结渣料磨细粉对改性硫氧镁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6
作者 崔嘉铭 马红瑞 +3 位作者 马哲洋 纪璐鑫 王胜 巴明芳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54-162,共9页
为了改善改性硫氧镁(Modified magnesium oxysulfate, MMOS)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研究了二次铝灰烧结渣料磨细粉(DF)对MMOS水泥基材料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FTIR、TG等微观测试技术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 为了改善改性硫氧镁(Modified magnesium oxysulfate, MMOS)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研究了二次铝灰烧结渣料磨细粉(DF)对MMOS水泥基材料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FTIR、TG等微观测试技术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DF掺量增加,MMOS水泥基材料的工作性能呈增长趋势,当DF掺量在10%以内时,力学性能早期变化不大,后期呈增长趋势,且在低水胶比时力学性能更优。随着养护龄期延长,不同DF掺量的MMOS水泥试样早期力学性能变化不明显,而在后期力学性能显著增长。微观分析表明,过高的DF掺量会延缓水化反应进程,导致水化产物5·1·7相(5Mg(OH)_(2)·MgSO_(4)·7H_(2)O)生成速率降低,从而改善MMOS水泥基材料的工作性能,但会降低其早期力学性能。此外,MMOS水泥基材料中的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浸出含量指标符合《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技术规范》标准。这为发挥建材领域对二次铝灰的消纳能力,实现其高值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灰烧结渣料磨细粉 改性硫氧镁水泥基材料 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 重金属浸出 水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热压烧结对燃烧合成TiB_2-Cu-Ni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洪长青 张幸红 +2 位作者 韩杰才 赫晓东 曲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7,共4页
采用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技术制备了相对密度为90%左右的TiB2-40Cu-8Ni金属-陶瓷复合材料.为了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别在1200,1250,1300℃温度下对复合材料进行二次热压烧结,详细研究了TiB2-40Cu-8Ni复合材料液-固两相区间的... 采用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技术制备了相对密度为90%左右的TiB2-40Cu-8Ni金属-陶瓷复合材料.为了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别在1200,1250,1300℃温度下对复合材料进行二次热压烧结,详细研究了TiB2-40Cu-8Ni复合材料液-固两相区间的变形行为、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二次热压后,材料的相对密度和弯曲强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1300℃时,材料的相对密度提高了5%,弯曲强度达到608MPa.复合材料中TiB2颗粒的形貌也发生了改变,大部分由原来的等轴状转变为长棒状,同时根据TiB2晶体结构特征,分析了复合材料中TiB2的晶体学上的生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烧结 TiB2-Cu-Ni复合材料 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功率激光烧结金属粉末直接成型工艺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范春华 董丽华 杨浩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76,共3页
在小功率(50W)激光快速成型机上,选择铁粉和石墨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不添加粘结剂的情况下进行了金属粉末直接成型工艺实验,获得了典型的较为致密、形状和尺寸精度较高的金属烧结原型件。经二次高温烧结后显微组织表明,金属件由铁素... 在小功率(50W)激光快速成型机上,选择铁粉和石墨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不添加粘结剂的情况下进行了金属粉末直接成型工艺实验,获得了典型的较为致密、形状和尺寸精度较高的金属烧结原型件。经二次高温烧结后显微组织表明,金属件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分析了主要工艺参数对成型的影响,研究了二次高温烧结工艺对烧结件微观组织的影响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粉末 快速成型 二次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粉选择性激光烧结的支撑烧结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来侠 陈梦瑶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1-45,共5页
为了解决聚苯乙烯(PS)粉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成型工艺中制件成型缺陷问题,通过一系列烧结实验,分析了缺陷的种类及原因,利用"二次烧结"现象,以试样Z向尺寸高度和尺寸方差为评价指标,在最优烧结工艺参数支撑扫描速度4 500 mm/s... 为了解决聚苯乙烯(PS)粉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成型工艺中制件成型缺陷问题,通过一系列烧结实验,分析了缺陷的种类及原因,利用"二次烧结"现象,以试样Z向尺寸高度和尺寸方差为评价指标,在最优烧结工艺参数支撑扫描速度4 500 mm/s,支撑扫描间隔为3 mm下对不同层数和类型的支撑扫描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支撑扫描可有效改善制件翘曲问题,当支撑层数为8层,支撑类型为网格型时,制件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粉 选择性激光烧结 二次烧结 支撑扫描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方式对氧化锆陶瓷老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晓晖 吴丽艳 +1 位作者 黎松龄 王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6-769,共4页
目的:评价微波烧结和常规烧结牙科氧化锆的加速老化性能。方法:制作cercon氧化锆圆片48片并随机均分成2组对照组(C组)采用常规烧结,实验组(M组)采用微波烧结,将C组和M组各分成2组,CA组、MA组试件在室温下干燥存放,CB组、MB组试件134℃、... 目的:评价微波烧结和常规烧结牙科氧化锆的加速老化性能。方法:制作cercon氧化锆圆片48片并随机均分成2组对照组(C组)采用常规烧结,实验组(M组)采用微波烧结,将C组和M组各分成2组,CA组、MA组试件在室温下干燥存放,CB组、MB组试件134℃、0.2 MPa压力加速老化处理5h。X射线衍射(XRD)分析观察氧化锆单斜晶相(m相)含量的改变、测试双轴弯曲强度,SEM观察试件断裂面微观形貌。结果:CB和MB组氧化锆m相含量高于CA和MA组(P<0.05);SEM结果显示微波二次烧结氧化锆晶粒均匀细小2种方法烧结的氧化锆试件在加速老化前后断裂面微观结构显示晶粒没有明显增大,未发现裂纹;4组氧化锆双轴弯曲强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烧结氧化锆加速老化后性能与常规烧结氧化锆材料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二次烧结 牙科纳米氧化锆 加速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对预烧结后的WC-11.2Co-0.3TaC硬质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81,共5页
以二次烧结过程中是否通入H2的两组WC-11.2Co-0.3TaC硬质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物理化学性能检测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H_(2)对预烧结后的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850℃预烧结后试样的氧含量受放置时间的影响,... 以二次烧结过程中是否通入H2的两组WC-11.2Co-0.3TaC硬质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物理化学性能检测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H_(2)对预烧结后的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850℃预烧结后试样的氧含量受放置时间的影响,放置时间越长,试样中的氧含量越高,当放置时间超过12 h后,氧含量基本稳定在0.22%左右。二次烧结过程中H_(2)的介入能较好地保护WC-11.2Co-0.3TaC硬质合金中的碳含量,使其相对磁饱和强度维持在94.9%左右,而较高的碳含量导致出现了较多欠匀的WC晶粒,同时也造成合金密度、硬度、矫顽磁力及抗弯强度下降,相比于未使用H2的二次烧结试样,抗弯强度降低了604 N/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11.4Co-0.3TaC硬质合金 烧结 二次烧结 H_(2) 氧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熊利芝 胡清华 +1 位作者 梁凯 何则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0-612,615,共4页
以乙酸锂、硝酸镍、硝酸钴和乙酸锰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法,分别采用一次烧结和二次烧结合成了LiNi1/3Co1/3Mn1/3O2。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LiNi1/3Co1/3Mn1/3O2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 以乙酸锂、硝酸镍、硝酸钴和乙酸锰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法,分别采用一次烧结和二次烧结合成了LiNi1/3Co1/3Mn1/3O2。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LiNi1/3Co1/3Mn1/3O2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固相法能得到结晶良好的LiNi1/3Co1/3Mn1/3O2,但二次烧结提高了材料的I(003)/I(104)值,降低了c/a值,得到的LiNi1/3Co1/3Mn1/3O2具有更完善的层状结构和更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1/3CO1/3MN1/3O2 固相法 二次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掺量煤渣制备陶瓷釉面砖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小苏 陈倩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2,41,共4页
以煤气发生炉的煤渣为主要原料,辅以钠长石和黑滑石等其他原料,经低温素烧、高温釉烧的二次烧结工艺在辊道窑烧制成陶瓷釉面砖。测试其强度和吸水率,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煤渣陶瓷釉面砖的物相组成及微观... 以煤气发生炉的煤渣为主要原料,辅以钠长石和黑滑石等其他原料,经低温素烧、高温釉烧的二次烧结工艺在辊道窑烧制成陶瓷釉面砖。测试其强度和吸水率,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煤渣陶瓷釉面砖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探讨了配方中钠长石和黑滑石含量对陶瓷坯体强度的影响,制备出的陶瓷釉面砖强度大于35Mpa,且煤渣利用量可达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掺量 煤渣 二次烧结 陶瓷釉面砖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级陶瓷微球的制备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中 李书召 +1 位作者 钱风超 徐文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5-899,共5页
本文基于喷雾干燥过程的基本理论,以煅烧高岭土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高岭土生坯微球。探讨了浆料浓度、进口温度、喷雾压力等工艺因素对微球的粒径与形貌的影响。研究了喷雾干燥成型的机理。通过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得到在喷雾压力1.... 本文基于喷雾干燥过程的基本理论,以煅烧高岭土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高岭土生坯微球。探讨了浆料浓度、进口温度、喷雾压力等工艺因素对微球的粒径与形貌的影响。研究了喷雾干燥成型的机理。通过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得到在喷雾压力1.2MPa时,保持进口温度140℃不变,对浓度为25%的高岭土浆料进行喷雾干燥造粒得到的微球球形度最好,粒径分布最均匀。对高岭土微球进行二次烧结可以制得高强度、高硬度、表面光滑的单分散陶瓷微球。本技术为微米级陶瓷微球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法 陶瓷微球 二次烧结 微球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掺杂量对ZnO多晶性能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刘丹丹 宋世金 +2 位作者 邱兴煌 谈文鹏 虞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78-1282,1287,共6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六方纤锌矿结构Zn_(1-x)Al_xO(0≤x≤0.005)系列多晶,探究了Al掺杂对ZnO多晶的微观形貌和热电输运性质的影响。Al掺杂促使ZnO晶粒长大联结,晶界减少,x=0.005时出现在晶界分布的ZnAl_2O_4尖晶石相。各组分样品经二...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六方纤锌矿结构Zn_(1-x)Al_xO(0≤x≤0.005)系列多晶,探究了Al掺杂对ZnO多晶的微观形貌和热电输运性质的影响。Al掺杂促使ZnO晶粒长大联结,晶界减少,x=0.005时出现在晶界分布的ZnAl_2O_4尖晶石相。各组分样品经二次烧结后,电阻率均比对应组分的一次烧结样品增大1~2个数量级。掺杂后样品由ZnO的半导体行为转变为电阻率显著下降的金属行为,一次烧结样品在x=0.004有最小的室温电阻率~10 mΩ·cm,主要由于掺杂使样品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显著提高;300~950 K下掺杂样品热电势的绝对值和功率因子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x=0.004时有最大的室温功率因子~0.11 m W/m·K^2。综合得到ZnO中Al掺杂的饱和固溶度在0.004~0.00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掺杂ZnO多晶 烧结 二次烧结 热电输运 饱和固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石英球形粉对陶瓷型芯高温收缩的影响
16
作者 王丽丽 姚建省 +4 位作者 许亮 杨小薇 顾国红 李鑫 牛书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311-2314,共4页
分别以熔融石英球形粉、角形粉为原料,采用注射成型工艺制备陶瓷型芯,对比型芯的烧结收缩和二次烧结收缩,并结合SEM和XRD分析,探讨了添加熔融石英球形粉对陶瓷型芯高温收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混合粉粒度级配相近时,由100%熔融石英... 分别以熔融石英球形粉、角形粉为原料,采用注射成型工艺制备陶瓷型芯,对比型芯的烧结收缩和二次烧结收缩,并结合SEM和XRD分析,探讨了添加熔融石英球形粉对陶瓷型芯高温收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混合粉粒度级配相近时,由100%熔融石英球形粉制备的型芯在1200℃的烧结收缩率远小于由角形粉制备的型芯;在SiO2-ZrSiO4和SiO2-Al2O3型芯原料配比不变时,添加熔融石英球形粉可起到抑制原有型芯料烧结收缩的作用;随着球形粉添加量的增大,型芯的烧结收缩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熔融石英球形粉对型芯烧结收缩的抑制作用与球形粉中残留的石英晶相含量高及其高温方石英化有关。添加熔融石英球形粉对型芯1500℃二次烧结收缩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粉 氧化硅基陶瓷型芯 烧结收缩 二次烧结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