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的施肥器工作关键参数建模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连磊 周桂霞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对改进后施肥器工作时的关键参数前进速度X1、耙片偏角X2、施肥深度X3进行多因数多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以伤苗率为观测目标,分析各参数X1、X2、X3与观测目标之间的关系,得出它们之间的数学模型,为改进后的施肥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 对改进后施肥器工作时的关键参数前进速度X1、耙片偏角X2、施肥深度X3进行多因数多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以伤苗率为观测目标,分析各参数X1、X2、X3与观测目标之间的关系,得出它们之间的数学模型,为改进后的施肥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回归试验 施肥器 伤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桑椹总黄酮的研究
2
作者 马婧 韩伟 胡贤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877-5878,5888,共3页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提取桑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桑椹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溶剂浓度、液固比及微波辐射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确定微波辅助提取桑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提取桑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桑椹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溶剂浓度、液固比及微波辐射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确定微波辅助提取桑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优化后桑椹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27%,液固比为34,微波辐射时间为155s,最佳条件下桑椹总黄酮得率为1.256%。[结论]微波辅助提取法与传统提取法比较,是一种得率高、提取快、能耗低的较为理想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总黄酮 微波提取法 旋转组合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EM的茶叶揉捻机参数优化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兵 李为宁 +1 位作者 柏宣丙 黄剑虹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5-385,共11页
为解决目前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揉捻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以6CR-40型茶叶揉捻机为研究对象,基于Solidworks对茶叶揉捻机进行三维建模,运用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对茶叶揉捻机的揉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求各试验因素对茶叶揉捻机性能指标的影响规... 为解决目前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揉捻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以6CR-40型茶叶揉捻机为研究对象,基于Solidworks对茶叶揉捻机进行三维建模,运用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对茶叶揉捻机的揉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求各试验因素对茶叶揉捻机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运用二次正交旋转试验,通过Design-Expert软件进行优化求解,获得揉捻质量最佳的结构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当揉桶转速为42 r·min^-1、棱骨高度为10 mm、揉盘倾角为3.8°时,茶叶的成条率为88.55%、碎茶率为1.83%。茶叶揉捻机具有较好的揉捻质量。验证试验结果与仿真优化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揉捻机 EDEM 仿真分析 旋转试验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小区育种精量排种器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杨薇 李建东 +3 位作者 王飞 王延耀 王琛 刘金锁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3-171,共9页
玉米小区育种精量播种机的核心部件是组合式精量排种器。为分析玉米小区育种精量排种器的性能,选取真空度、排种盘转速和排种盘径向槽宽度作为影响排种器排种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试验设计,并利用JPS-12排... 玉米小区育种精量播种机的核心部件是组合式精量排种器。为分析玉米小区育种精量排种器的性能,选取真空度、排种盘转速和排种盘径向槽宽度作为影响排种器排种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试验设计,并利用JPS-12排种器性能检测试验台进行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各因素的数学模型,并用Mat Lab绘制三维响应曲面图,分析得出各因素对作业性能指标的影响趋势。同时,利用综合加权平均法找出了能满足排种器性能要求的影响因素数值的最优组合,当真空度为7.4k Pa、径向槽宽度为3.9mm、排种轴转速为32r/min时,粒距合格指数为80.73%,漏播指数为6.64%,重播指数为5.70%,为排种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种器 旋转回归试验 小区精量播种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期马铃薯秧的单位直径最大剪切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辛青青 吕钊钦 +2 位作者 刘理民 程祥勋 张万枝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6-180,195,共6页
为研究马铃薯秧蔓的剪切力学特性,弥补马铃薯秧蔓力学特性参数不足,以成熟期品种中薯8号为试验材料,通过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取样位置、含水率和剪切速度3个因素对马铃薯秧单位直径最大剪切力的单因素影响和双因素影响,... 为研究马铃薯秧蔓的剪切力学特性,弥补马铃薯秧蔓力学特性参数不足,以成熟期品种中薯8号为试验材料,通过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取样位置、含水率和剪切速度3个因素对马铃薯秧单位直径最大剪切力的单因素影响和双因素影响,并建立了其与马铃薯秧单位直径最大剪切力之间的影响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回归模型与试验结果拟合程度较好,可分别用于预测马铃薯秧单位直径最大剪切力的变化情况。该研究为马铃薯秧机械化切割回收装备的设计和选择最佳的马铃薯收获期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秧 物理特性 单位直径最大剪切力 三元回归旋转组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收获机头的切割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苗帅通 曹立文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21年第1期82-89,共8页
为获得白菜收获机在切根过程中的最佳切割参数,试验采用自主设计的白菜收获机头。根据不同试验的特点,分别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白菜进行切根试验,以探究不同切割参数对切割性能(切断比、电机切根功率、刀... 为获得白菜收获机在切根过程中的最佳切割参数,试验采用自主设计的白菜收获机头。根据不同试验的特点,分别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白菜进行切根试验,以探究不同切割参数对切割性能(切断比、电机切根功率、刀具转速突降值以及综合评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刀具形状为圆盘锯齿刀,皮带进给速度为1.04 m·s^(-1),刀具转速为353 r·min^(-1)时,白菜收获机的综合切割性能最好。试验的最终分析结果可用于后续白菜收获机头的相关设计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收获机 切割试验 多因素试验 回归旋转组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桃藏茶调味茶的研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倩倩 黄泓 +1 位作者 毛德芝 何春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2-98,共7页
为改善茶叶风味,提高藏茶的市场接受度,以适应更多消费群体的感官需要,该研究以藏茶为主要原料,配以甜叶菊、水蜜桃浓缩汁、食用香精等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旋转正交试验,以感官审评结果为评价指标并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配方... 为改善茶叶风味,提高藏茶的市场接受度,以适应更多消费群体的感官需要,该研究以藏茶为主要原料,配以甜叶菊、水蜜桃浓缩汁、食用香精等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旋转正交试验,以感官审评结果为评价指标并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配方进行评价,研究蜜桃藏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蜜桃藏茶最佳配比为每100 g藏茶中添加水蜜桃浓缩汁3 mL、甜叶菊0.85 g、复合食用香精0.6 mL,在此配方条件下,制成的蜜桃藏茶滋味甜醇、蜜桃香浓郁持久,风味优于传统藏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桃藏茶 食用香精 调味茶 单因素试验 二次旋转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SiO_x复合膜的制备及机械性能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明力 司方 +1 位作者 张义明 赵德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6-41,共6页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制备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膜的优化工艺条件,用流延法制得分散比较均匀的纳米复合膜,并对涂膜结构进行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镜(TEM)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膜(CTS-SiOx)中壳聚糖与SiOx...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制备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膜的优化工艺条件,用流延法制得分散比较均匀的纳米复合膜,并对涂膜结构进行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镜(TEM)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膜(CTS-SiOx)中壳聚糖与SiOx粒子表面的大量羟基存在强烈的氢键作用;当配料为壳聚糖1.98 g、SiOx0.017 g、单甘酯0.04 g时,壳聚糖复合涂膜拉伸强度达到最优值、与纯壳聚糖单膜相比,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直角撕裂强度分别提高了63.3%,45.4%和11.6%,透水率降低了73.1%.可见复合膜的性能优于单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复合膜 拉伸强度 回归旋转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浓度、pH、离子强度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罗永康 潘道东 +1 位作者 沈慧星 张爱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2-54,共3页
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 ,研究了蛋白质浓度、pH、离子强度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粘度的影响 ,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 ,分析比较了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确定了取得最优粘度时 。
关键词 蛋白质浓度 PH 离子强度 鲢鱼 肌原纤维蛋白 粘度 回归旋转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期线辣椒适宜土壤水分上下限指标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甜 范兴科 +2 位作者 吴普特 郝芝建 段东亮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4,共4页
在盆栽条件下,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线辣椒开花期适宜的土壤水分下限及灌水上限,并进行了大田经济收入仿真预测。结果表明:灌水上限与土壤水分下限对线辣椒产量有明显的正效应和交互效应,土壤水分下限主效应为灌水上... 在盆栽条件下,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线辣椒开花期适宜的土壤水分下限及灌水上限,并进行了大田经济收入仿真预测。结果表明:灌水上限与土壤水分下限对线辣椒产量有明显的正效应和交互效应,土壤水分下限主效应为灌水上限主效应的2.76倍;线辣椒灌水上限与土壤水分下限效应函数为一报酬递减函数,根据这个效应函数,理论上线辣椒获得最大产量的适宜灌水上限为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83.4%,土壤水分下限为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55.4%,预测大田条件下产量5585.85 kg/hm2,收入9821.85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旋转试验 线辣椒 开花期 灌水上限指标 土壤水分下限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微生物油脂中ARA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丽娜 于长青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64,共6页
为了提取微生物发酵液中的花生四烯酸,提高微生物油脂中花生四烯酸的含量,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案优化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气相色谱分析花生四烯酸含量。试验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32... 为了提取微生物发酵液中的花生四烯酸,提高微生物油脂中花生四烯酸的含量,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案优化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气相色谱分析花生四烯酸含量。试验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32℃、萃取压力16 MPa、萃取时间101 min,以10%甲醇做夹带剂,花生四烯酸的提取率和纯度分别为45.7%和19.34%。通过方差分析和验证实验,数学模型可靠并且拟和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超临界CO2 提取 微生物油脂 回归旋转组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组培苗增殖光环境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美香 叶义全 +1 位作者 许珊珊 林开敏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0-387,共8页
为获得杉木组培苗增殖的最佳光照条件,采用3因素5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增殖系数、生长量和光合特性参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质对杉木组培苗不定芽增殖系数和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的作用大小... 为获得杉木组培苗增殖的最佳光照条件,采用3因素5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增殖系数、生长量和光合特性参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质对杉木组培苗不定芽增殖系数和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的作用大小均为蓝光>红光>绿光,蓝光和红光对增殖系数的影响显著(P<0.05),蓝光对F_(v)/F_(m)的影响显著(P<0.05);增殖系数随各光质的光强增大而增大,F_(v)/F_(m)随蓝光和红光光强增大而增大、随绿光光强增大而减小;红光和蓝光、红光和绿光的交互作用分别对增殖系数和F_(v)/F_(m)的影响达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水平;增殖的最优光质光强组合为开放科学标识码(OSID码)红光20.0μmol·m^(-2)·s^(-1)、绿光2.1μmol·m^(-2)·s^(-1)、蓝光30.0μmol·m^(-2)·s^(-1),可获得最大增殖系数(3.57);Fv/Fm的最优光质光强组合为红光20.0μmol·m^(-2)·s^(-1)、绿光2.0μmol·m^(-2)·s^(-1)、蓝光23.8μmol·m^(-2)·s^(-1),可获得最大Fv/Fm值(0.78)。光质主效应对鲜重的作用大小为绿光>红光>蓝光,红光对鲜重的影响显著(P<0.05),鲜重的最优光质光强组合为红光28.0μmol·m^(-2)·s^(-1)、绿光2.0μmol·m^(-2)·s^(-1)、蓝光30.0μmol·m^(-2)·s^(-1),可获得最大鲜重(0.21 g)。此外,各光质光强组合对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但对叶绿素(a+b)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红光有利于提高杉木组培苗生物量,蓝光有利于提高杉木组培苗的光合能力,红光和蓝光有利于提高杉木组培苗不定芽的增殖系数;光质对杉木组培苗不定芽的增殖系数和F_(v)/F_(m)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暗示光质通过调控光合作用进而调控杉木不定芽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组培苗 不定芽 增殖系数 回归旋转试验设计 光质 光强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辣椒苗期适宜的土壤水分下限与灌水指标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甜 范兴科 吴普特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4-78,共5页
应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线辣椒苗期土壤水分下限、灌水上限对后期产量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灌水上限与土壤水分下限对线辣椒产量有明显的正效应和交互效应,灌水上限主效应为土壤水分下限主效应的1.65倍;线辣椒灌水上限与土壤水分下限之间... 应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线辣椒苗期土壤水分下限、灌水上限对后期产量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灌水上限与土壤水分下限对线辣椒产量有明显的正效应和交互效应,灌水上限主效应为土壤水分下限主效应的1.65倍;线辣椒灌水上限与土壤水分下限之间的效应函数为报酬递减函数,灌水上限与土壤水分下限效应存在一个合理协同区域,灌水上限为62%~84.1%,土壤水分下限为40%~49%;在上述协同区域内,提高灌水上限、土壤水分下限均能起到增产的目的,且两因素之间的作用具有补偿性,即灌水上限(或土壤水分下限)的降低可以通过增加土壤水分下限(或灌水上限)的水平保证产量不减;本盆栽试验线辣椒获得最大产量的适宜灌水上限为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84.1%,土壤水分下限为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辣椒 苗期 灌水指标 土壤水分 回归旋转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筒式茶叶提香机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为宁 柏宣丙 李兵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8-358,共11页
针对滚筒式茶叶提香机烘焙过程中碎茶率过高、影响烘焙质量的问题,基于离散元法理论,对其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利用SolidWorks 2014软件建立滚筒式茶叶提香机的三维几何模型,通过EDEM 2018软件对茶叶烘焙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 针对滚筒式茶叶提香机烘焙过程中碎茶率过高、影响烘焙质量的问题,基于离散元法理论,对其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利用SolidWorks 2014软件建立滚筒式茶叶提香机的三维几何模型,通过EDEM 2018软件对茶叶烘焙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滚筒转速和滚筒倾角下茶叶颗粒的运动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对茶叶烘焙效果的影响。以六安瓜片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进行滚筒式茶叶提香机烘焙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滚筒式茶叶提香机烘焙效果的结构参数包括滚筒转速和滚筒倾角。优化的结构参数为滚筒转速33 r·min^-1、滚筒倾角3.7°。在此条件下,碎茶率为6.7%,感官审评得分为90.6,茶叶具有良好的烘焙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法 茶叶提香机 旋转组合试验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