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自组网(mobile ad hoc networks,简称MANET)中,节点的移动使无线链路经常发生断裂,从而导致路由无效.为了提高路由的稳定性,在分析单跳链路的t-时间维持概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t-时间维持概率的按需路由协议.该协议通过...在移动自组网(mobile ad hoc networks,简称MANET)中,节点的移动使无线链路经常发生断裂,从而导致路由无效.为了提高路由的稳定性,在分析单跳链路的t-时间维持概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t-时间维持概率的按需路由协议.该协议通过目的节点对路由请求的二次应答和中间节点对路由的反向优化来选择具有最大t-时间维持概率的路径,从而延长了路由的维持时间.仿真结果表明:与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和DSR(dynamic source routing)等协议相比,该协议节省了协议开销,减小了分组的端到端时延.展开更多
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 cells)在抵抗某些病毒感染与抗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NK细胞无需抗原预先刺激与活化,即可发挥细胞毒效应,并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虽然NK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但近来有研究...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 cells)在抵抗某些病毒感染与抗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NK细胞无需抗原预先刺激与活化,即可发挥细胞毒效应,并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虽然NK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但近来有研究显示NK细胞具有许多获得性免疫的特征,如产生病原体特异NK细胞及记忆NK细胞,接触相同抗原可产生增强的二次免疫应答[1,2].与T细胞及B细胞不同,NK细胞不经历基因重排产生多样性且特异性的受体,其功能被一系列抑制性及活化性受体控制.这些受体在NK细胞的激活与功能调控过程中均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1].展开更多
抗原初次免疫后,初始B细胞能发育为记忆性B细胞(memorability B cell,MBC),以便在再次免疫时迅速完成类别转换,成为抗体形成细胞(antibody-forming cell,AFC),介导快速有效的二次免疫应答。那么MBC是如何维持自我更新和终极分化能...抗原初次免疫后,初始B细胞能发育为记忆性B细胞(memorability B cell,MBC),以便在再次免疫时迅速完成类别转换,成为抗体形成细胞(antibody-forming cell,AFC),介导快速有效的二次免疫应答。那么MBC是如何维持自我更新和终极分化能力的呢?这些功能是否由不同的MBC亚群分别执行的?以往的研究显示,在再次免疫应答时,MBC表面表达的BCR类别决定MBC的功能分化,但来自耶鲁大学的Zuccarino—Catania和Sadanand教授利用CD80和程序性死亡配体2(programmed death ligand2,PD—L2)对MBC进行分群并对分析其功能特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发现,研究论文发表在今年7月份出版的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展开更多
基金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s.60472052 10577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 种基金the Program for New Century Excellent Talents in University(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the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Foundation of National AntiInterferenc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aboratory UESTC under the Grant No.51434020105ZS04(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
文摘在移动自组网(mobile ad hoc networks,简称MANET)中,节点的移动使无线链路经常发生断裂,从而导致路由无效.为了提高路由的稳定性,在分析单跳链路的t-时间维持概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t-时间维持概率的按需路由协议.该协议通过目的节点对路由请求的二次应答和中间节点对路由的反向优化来选择具有最大t-时间维持概率的路径,从而延长了路由的维持时间.仿真结果表明:与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和DSR(dynamic source routing)等协议相比,该协议节省了协议开销,减小了分组的端到端时延.
文摘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 cells)在抵抗某些病毒感染与抗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NK细胞无需抗原预先刺激与活化,即可发挥细胞毒效应,并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虽然NK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但近来有研究显示NK细胞具有许多获得性免疫的特征,如产生病原体特异NK细胞及记忆NK细胞,接触相同抗原可产生增强的二次免疫应答[1,2].与T细胞及B细胞不同,NK细胞不经历基因重排产生多样性且特异性的受体,其功能被一系列抑制性及活化性受体控制.这些受体在NK细胞的激活与功能调控过程中均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1].
文摘抗原初次免疫后,初始B细胞能发育为记忆性B细胞(memorability B cell,MBC),以便在再次免疫时迅速完成类别转换,成为抗体形成细胞(antibody-forming cell,AFC),介导快速有效的二次免疫应答。那么MBC是如何维持自我更新和终极分化能力的呢?这些功能是否由不同的MBC亚群分别执行的?以往的研究显示,在再次免疫应答时,MBC表面表达的BCR类别决定MBC的功能分化,但来自耶鲁大学的Zuccarino—Catania和Sadanand教授利用CD80和程序性死亡配体2(programmed death ligand2,PD—L2)对MBC进行分群并对分析其功能特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发现,研究论文发表在今年7月份出版的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