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F_l+vF_l上的二次剩余码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涛 朱士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7-213,共7页
研究了环R=Fl+vFl(其中v2=v,且l是奇素数)上的二次剩余码.首先研究了环R上长为n的循环码,然后用生成幂等元的形式定义了环R上二次剩余码,并讨论了它们与其扩展码之间的关系和对偶等性质.进一步,定义并研究了环R上二次剩余码的极小Lee距... 研究了环R=Fl+vFl(其中v2=v,且l是奇素数)上的二次剩余码.首先研究了环R上长为n的循环码,然后用生成幂等元的形式定义了环R上二次剩余码,并讨论了它们与其扩展码之间的关系和对偶等性质.进一步,定义并研究了环R上二次剩余码的极小Lee距离,结果表明环R上二次剩余码具有良好的参数.特别地,确定了F3+vF3上码长为11的二次剩余码的幂等生成元的具体形式和它们的极小Lee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二次剩余码 幂等生成元 对偶 极小Lee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F_2+vF_2上的二次剩余码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涛 朱士信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68-1271,共4页
文章研究的是环R=F2+vF2上一类特殊的循环码——二次剩余码,首先给出了该环上的一些幂等元的形式,然后用幂等生成元的形式定义了该环上的二次剩余码;讨论了它们及其扩展码之间的关系和对偶等性质;分别确定了环R上长为7和17的二次剩余码... 文章研究的是环R=F2+vF2上一类特殊的循环码——二次剩余码,首先给出了该环上的一些幂等元的形式,然后用幂等生成元的形式定义了该环上的二次剩余码;讨论了它们及其扩展码之间的关系和对偶等性质;分别确定了环R上长为7和17的二次剩余码的幂等生成元的具体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二次剩余码 幂等生成元 对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Z_(2m)环上的二次剩余码及其扩展码
3
作者 谭晓青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3-257,共5页
利用多项式剩余类环Z2m[x]/(xp-1)上的幂等元定义了一类Z2m环上的二次剩余码,该码具有良好的对称性质,并讨论了其相应扩展码的自对偶性质.
关键词 幂等生成元 二次剩余码 扩展 自对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21,9)二次剩余码的快速译码 被引量:1
4
作者 武登杰 包小敏 +1 位作者 瞿云云 袁治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针对(41,21,9)二次剩余码,提出了一种快速的基于校验子重量的译码算法(FSWDA).这种译码算法结合了循环码的性质,又巧用了校验子的汉明重量,其最大优点是不需要存储校验子和相应的错误模式构成的表,却能达到查表译码的效果.另外,本算法... 针对(41,21,9)二次剩余码,提出了一种快速的基于校验子重量的译码算法(FSWDA).这种译码算法结合了循环码的性质,又巧用了校验子的汉明重量,其最大优点是不需要存储校验子和相应的错误模式构成的表,却能达到查表译码的效果.另外,本算法还可以用于其它纠错能力为4的二次剩余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剩余码 查表译 错误模式 伴随式 汉明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剩余码的有效译码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建峰 王育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95-302,共8页
讨论了二次剩余(QR)码的代数译码问题,基于牛顿恒等式给出了二元(47,24,11)QR码的代数译码算法。
关键词 代数译 二次剩余码 有效译 信道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F_p+uF_p+vF_p+uvF_p上的二次剩余码
6
作者 李倩倩 施敏加 葛茂荣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36-2139,共4页
针对环Fp+u Fp+v Fp+uv Fp上的二次剩余码进行了研究,其中u2=u,v2=v,uv=vu,p是一个奇素数。首先引入了环Fp+u Fp+v Fp+uv Fp上长为n的循环码的相关知识,用幂等元的形式定义了环Fp+u Fp+v Fp+uv Fp上的二次剩余码,给出了其定义和性质,并... 针对环Fp+u Fp+v Fp+uv Fp上的二次剩余码进行了研究,其中u2=u,v2=v,uv=vu,p是一个奇素数。首先引入了环Fp+u Fp+v Fp+uv Fp上长为n的循环码的相关知识,用幂等元的形式定义了环Fp+u Fp+v Fp+uv Fp上的二次剩余码,给出了其定义和性质,并讨论了它们与其扩展码之间的关系和对偶性质。最后,给出了环F3+u F3+v F3+uv F3上长为11的二次剩余码的幂等生成元的具体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二次剩余码 幂等生成元 对偶 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F_p+uF_p+vF_p+uvF_p+v^2F_p+uv^2F_p上的二次剩余码(英文)
7
作者 钱丽琴 施敏加 +1 位作者 SOK Lin 平静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2-609,共8页
设R=F_p+uF_p+vF_p+uvF_p+v^2F_p+uv^2F_p,其中u^2=1,v^3=v,p是一个奇素数.研究了环R上素长度n=q的二次剩余码,其中q(q≠p)是一个奇素数且p是模q的二次剩余.首先研究了环R上长度为n的循环码,根据其幂等生成元定义了环R上的二次剩余码,... 设R=F_p+uF_p+vF_p+uvF_p+v^2F_p+uv^2F_p,其中u^2=1,v^3=v,p是一个奇素数.研究了环R上素长度n=q的二次剩余码,其中q(q≠p)是一个奇素数且p是模q的二次剩余.首先研究了环R上长度为n的循环码,根据其幂等生成元定义了环R上的二次剩余码,进一步讨论了该环上二次剩余码与其扩展码的关系.最后,为了验证结果的正确性,给出了F_p+uF_p+vF_p+uvF_p+v^2F_p+uv^2F_p上二次剩余码的幂等生成元的两种具体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二次剩余码 生成幂等元 对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项式剩余类环Z_(2m)[x]/(x^p-1)上的幂等元 被引量:1
8
作者 谭晓青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6-362,共7页
讨论了多项式剩余类环Z2m[x]/(xp-1)上的幂等元的表达式及对称性质.利用具有这些性质的幂等元可讨论环Z2m上的二次剩余码是否具有有限域上二次剩余码的性质.
关键词 多项式剩余类环 幂等元 二次剩余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R协议的信道编译码研究
9
作者 窦建华 凌小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0-424,共5页
为了降低DMR协议中信道译码复杂度,对QR(16,7,6)码和Golay(20,8,7)码进行了研究。对于QR(16,7,6)码,根据其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捕错译码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校正子重量,找出错误位置并实现纠错,有效的避免了复杂错误位置多项式的求解,... 为了降低DMR协议中信道译码复杂度,对QR(16,7,6)码和Golay(20,8,7)码进行了研究。对于QR(16,7,6)码,根据其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捕错译码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校正子重量,找出错误位置并实现纠错,有效的避免了复杂错误位置多项式的求解,使得QR(16,7,6)码的译码过程更加简洁。对于Golay(20,8,7)码,因其是一种特殊的二次剩余码,该算法也同样适用于Golay(20,8,7)码的译码。经在VC++环境下验证,改进的捕获译码算法可顺利实现QR(16,7,6)码和Golay(20,8,7)码的译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无线电 二次剩余码 格雷 校正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R标准的信道编解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二晓 李玉柏 李桓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97-1499,1521,共4页
为了提高DMR系统基带算法的性能,分析研究了DMR标准中的3/4率网格码和二次剩余码。针对3/4率网格码,提出两种译码算法,方法 1充分利用了有限状态机的特性,方法 2将维特比译码算法中的蝶形运算进行推广改进。针对QR码,通过计算校验多项... 为了提高DMR系统基带算法的性能,分析研究了DMR标准中的3/4率网格码和二次剩余码。针对3/4率网格码,提出两种译码算法,方法 1充分利用了有限状态机的特性,方法 2将维特比译码算法中的蝶形运算进行推广改进。针对QR码,通过计算校验多项式的码重进行译码。MATLAB下的仿真结果表明,3/4率网格码的两种译码方法性能相差不大,但方法一的计算量少,易于工程实现。QR码的译码算法不仅有效地避免了计算复杂的错误位置多项式,而且提高了相同信噪比下的译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R系统 3/4率网格 维特比译 二次剩余码 伴随多项式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