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动态特性分析及控制策略验证 被引量:40
1
作者 蔡宝玲 高海东 +2 位作者 王剑钊 储墨 范庆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5288-5299,5411,共13页
为了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实际机组调试运行提供参考数据和预测,以莱芜100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业过程软件apros作为仿真支撑平台开发工程分析模型,对动态特性进行试验分析并验证其主要控制策略。... 为了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实际机组调试运行提供参考数据和预测,以莱芜100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业过程软件apros作为仿真支撑平台开发工程分析模型,对动态特性进行试验分析并验证其主要控制策略。结果显示: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风、煤、给水阶跃扰动,主要参数变化趋势与一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基本相同,但二次再热汽温惯性加大致控制难度增加。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的关键仍然是控制煤水比和风煤比,过热汽温采取煤水比控制+二级喷水减温方式,一、二次再热汽温采取烟气再循环++烟气挡板+再热器事故喷水减温方式;在2%变负荷率以下均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满足机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 工程分析模型 动态响应特性 控制策略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策略 被引量:29
2
作者 赵志丹 郝德锋 +1 位作者 王海涛 高玉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3-118,共6页
目前,国内对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研究仅限于仿真研究,国内首台投产的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基于国外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的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结合成熟的超临界机组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策略及燃用褐煤机组再热蒸汽温度的... 目前,国内对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研究仅限于仿真研究,国内首台投产的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基于国外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的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结合成熟的超临界机组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策略及燃用褐煤机组再热蒸汽温度的烟气再循环控制策略的特点,构建了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策略。以华能安源电厂二次再热超超临界660MW机组为对象,探讨和研究其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策略,并分析了控制难点。结果表明:对于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的再热蒸汽温度控制,在主蒸汽压力、中间点温度投入自动控制方式后,再投入烟气挡板、烟气再循环系统控制,可提高各种扰动下控制系统对再热蒸汽温度的调节品质,且能够满足机组运行的要求;尽管该控制策略以华能安源电厂二次再热超超临界660MW机组再热蒸汽温度控制为对象,但其仍可为不同再热系统结构的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策略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蒸汽温度 燃烧器喷嘴摆角 烟气挡板 烟气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控制策略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牛海明 邱忠昌 黄焕袍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8-142,共5页
通过分析锅炉各调温手段对再热汽温的影响,提出了一种1 000 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控制方案,从锅炉吸热面布置、摆动燃烧器喷嘴、烟气挡板、一、二次再热器微量喷水减温器、一、二次再热器事故喷水减温器方面做出了设计说明,... 通过分析锅炉各调温手段对再热汽温的影响,提出了一种1 000 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控制方案,从锅炉吸热面布置、摆动燃烧器喷嘴、烟气挡板、一、二次再热器微量喷水减温器、一、二次再热器事故喷水减温器方面做出了设计说明,介绍了某1 000 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一、二次再热汽温控制回路的设计及主、再热汽温控制的解耦方法,实践证明本控制方案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汽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翔 方曹明 +2 位作者 范浩杰 高昊天 张忠孝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30,共6页
二次再热是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节能减排重要方向。以我国首台二次再热机组为对象,依据热力学分析法,建立了热力系统分析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该超超临界机组及主要部件的效率和损失,讨论了负荷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再热机组... 二次再热是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节能减排重要方向。以我国首台二次再热机组为对象,依据热力学分析法,建立了热力系统分析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该超超临界机组及主要部件的效率和损失,讨论了负荷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再热机组TMCR工况下效率为45.9%,高于同等级的一次再热机组,其中锅炉效率为55.3%,汽轮机效率为88.1%。在机组损失分布中,锅炉损率最大,占机组的84.1%,其中以燃烧损失和传热损失为主。对于回热系统,高压加热器效率高于低压加热器。变负荷时,随着负荷的增加,锅炉和回热系统效率有所提高,同时锅炉损率有所降低,汽轮机损率有所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火用]分析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分散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焕袍 阳光 崔青汝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26,共6页
在分析二次再热机组控制难点的基础上,介绍了1 000 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国产自主化分散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包括机组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技术特点,机组协调控制技术,汽温控制技术,旁路控制技术及机组自启停(APS)控制技术。示范... 在分析二次再热机组控制难点的基础上,介绍了1 000 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国产自主化分散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包括机组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技术特点,机组协调控制技术,汽温控制技术,旁路控制技术及机组自启停(APS)控制技术。示范工程的应用表明,该分散控制系统性能稳定可靠,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机组实现了启停全程控制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1000MW 超超临界机组 循环 分散控制系统 机炉协调控制技术 汽温控制技术 三级旁路全程控制技术 机组自启停技术(APS) 示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耦合1000 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节能优化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婧 段立强 姜越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3-81,共9页
为降低600℃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发电煤耗和碳排放量,针对某1 000 MW典型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方案1),提出耦合太阳能加热除氧器出口回热系统给水的设计方案(方案2),并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基于[火用]分析的单耗分析... 为降低600℃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发电煤耗和碳排放量,针对某1 000 MW典型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方案1),提出耦合太阳能加热除氧器出口回热系统给水的设计方案(方案2),并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基于[火用]分析的单耗分析法对比了1 000 MW等级600℃二次再热机组不同方案的热力性能,并分析各方案在变工况下的能耗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二次再热燃煤机组集成太阳能后,显著降低发电煤耗和碳排放量;耦合太阳能的二次再热燃煤机组方案2在各工况下发电煤耗均低于方案1,100%THA工况下,方案2抽取除氧器出口10%、30%、50%、70%、100%的给水用太阳能加热时,发电煤耗分别降低4.59、15.70、24.96、32.56、41.32 g/kWh,碳排放量分别降低12.70、43.50、69.10、90.28、114.50 g/kWh,节煤降碳效果明显;采用单耗分析法研究机组各设备单元的附加单耗,方案2锅炉、回热加热器和冷凝器的附加单耗相比方案1均下降;随除氧器出口给水采用塔式太阳能加热比例的提高,方案2锅炉的附加单耗明显降低,方案2增加了太阳能设备,太阳能的附加单耗高于方案1。因此,耦合太阳能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火电机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超超临界 太阳能耦合 单耗分析 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姚峻 李林 +1 位作者 侯新建 祝建飞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21,共5页
与一次再热相比,超超临界机组采用二次再热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机组的热效率,从而节约一次能源,减少排放,保护环境。近年来随着超超临界机组设计、制造、运行等技术的提高,节能减排的需求和在一些地区投资性价比的优势促使包括中国的很... 与一次再热相比,超超临界机组采用二次再热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机组的热效率,从而节约一次能源,减少排放,保护环境。近年来随着超超临界机组设计、制造、运行等技术的提高,节能减排的需求和在一些地区投资性价比的优势促使包括中国的很多国家投入二次再热机组的开发和建设。结合国内开展的二次再热发电项目,分析二次再热机组控制策略与一次再热机组的主要差异,重点对汽温控制、协调控制、旁路控制功能设计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机组 控制策略 汽温控制 协调控制 旁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工程特点及运行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张苏闽 《电力工程技术》 2019年第2期159-162,168,共5页
泰州电厂二期2×1 000 MW机组是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科技支撑示范项目,也是世界首台应用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技术的机组,分别于2015年9月和2016年1月投入运行。从二次再热发电技术出发,系统分析了泰州二期工程机组... 泰州电厂二期2×1 000 MW机组是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科技支撑示范项目,也是世界首台应用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技术的机组,分别于2015年9月和2016年1月投入运行。从二次再热发电技术出发,系统分析了泰州二期工程机组中锅炉钢架结构、受热面管排布置、锅炉调温以及十级抽汽回热系统等优势技术,从机组运行可靠性、环保排放指标以及经济性3个方面分析了机组3 a来的运行情况以及与国内、外同行业相关机组指标对比。结果表明泰州电厂二期2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运行稳定、环保排放指标优良、经济效益指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锅炉技术 十段抽汽 性能指标 经济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回热和再热参数的同步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郑莆燕 郭林彬 +1 位作者 王乔良 史洪超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9-102,共4页
700℃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是火电机组发展的热点之一,其回热和再热参数的选择对于提高机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回热抽汽压力和再热定位参数为优化变量,采用遗传算法与枚举法相结合的综合优化算法,建立了回热和再热参数同步优化的优化... 700℃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是火电机组发展的热点之一,其回热和再热参数的选择对于提高机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回热抽汽压力和再热定位参数为优化变量,采用遗传算法与枚举法相结合的综合优化算法,建立了回热和再热参数同步优化的优化模型,并对700℃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得出的热力系统优化方案优于回热等焓升分配方案和再热单独优化方案,对工程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超超临界机组 参数 同步优化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OSC与BEST的1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热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惠杰 高浩然 +1 位作者 许小刚 赵建红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6,共6页
随着蒸汽参数的升高,二次再热机组普遍存在着抽汽过热度较高,加热器换热温差和;[火用]损失较大的问题,这阻碍了机组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以1 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例,提出了2种优化方案。方案1采用外置蒸汽冷却器(outer steam cool... 随着蒸汽参数的升高,二次再热机组普遍存在着抽汽过热度较高,加热器换热温差和;[火用]损失较大的问题,这阻碍了机组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以1 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例,提出了2种优化方案。方案1采用外置蒸汽冷却器(outer steam coolers, OSC),方案2集成OSC和背压抽汽汽轮机(back pressure extraction steam turbine, BEST)。对3种方案的热经济性进行对比,并采用;[火用]分析法计算了系统部分单元的;[火用]损。结果表明:方案2能有效利用RH1~RH7的多级抽汽过热度,在较高负荷下的热经济性比方案1和参考系统高,100%THA下相比于方案1给水温度和循环热效率分别提高了6.24℃和0.48%,锅炉、汽轮机和回热系统;[火用]损失减小;随着负荷降低,方案2对给水温度、循环热效率和;[火用]损失的影响效果减弱,负荷低于50%THA后汽轮机的;[火用]损失略高于方案1和参考系统。因此相比于方案1和参考系统,方案2具有较高的热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火用]分析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再热机组旁路蓄热方案调峰容量及经济性研究
11
作者 沈仁虎 郑莆燕 +3 位作者 程佳豪 张相鹏 黄娅彤 叶子杰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11,共10页
为研究熔盐蓄热方案对二次再热凝气式机组调峰能力以及经济性的影响,以660 MW二次再热凝汽式机组为例,将蓄热与机组旁路相结合,考虑不同蓄热热源,设计了7种旁路蓄热方案。通过仿真模拟,研究了30%THA~50%THA蓄热起始范围内不同方案的最... 为研究熔盐蓄热方案对二次再热凝气式机组调峰能力以及经济性的影响,以660 MW二次再热凝汽式机组为例,将蓄热与机组旁路相结合,考虑不同蓄热热源,设计了7种旁路蓄热方案。通过仿真模拟,研究了30%THA~50%THA蓄热起始范围内不同方案的最低发电负荷率、蓄热降负荷数、增加的调峰容量补偿及煤耗成本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并联了多股蓄热热源方案的最低发电负荷率要低于使用单一热源,并联了3股蓄热热源的方案7在不同蓄热起始工况下均可将最低发电负荷率降至18%以下;但采用过热蒸汽蓄热的方案1蓄热降负荷数超过2.00,单位蓄热功率的降负荷能力最大;随着蓄热起始工况负荷率的下降,全年增加的调峰容量补偿存在最大值,多股蓄热热源方案补偿大于单股热源方案;包含低压旁路蓄热的方案全年增加的煤耗成本远高于其他方案,但会随着蓄热起始工况的下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组 旁路 熔盐蓄 调峰容量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机组热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谷雅秀 王生鹏 +1 位作者 杨寿敏 朱宝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9,15,共4页
在一次再热机组的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保持不变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再热可降低汽轮机的热耗率,提高机组效率。以某参数为26.25MPa/600℃/600℃/600℃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为例,对其进行一次再热与二次再热循环下的各热经... 在一次再热机组的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保持不变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再热可降低汽轮机的热耗率,提高机组效率。以某参数为26.25MPa/600℃/600℃/600℃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为例,对其进行一次再热与二次再热循环下的各热经济指标对比发现,1 000 MW负荷工况下,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热耗率比一次再热机组热耗率降低了92kJ/(kW·h),供电煤耗率降低了3.47g/(kW·h),机组净效率提高了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1000 MW机组 耗率 机组净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万等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整体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姚啸林 付昶 +2 位作者 施延洲 孟桂祥 王安庆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22,共7页
本文对百万等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整体经济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影响整体经济性的各个因素的分析,结合一次再热、二次再热机组实例,定量分析机组经济性的差别,并根据实例机组性能考核试验结果,对二次再热机组实际性能进行了评判。研... 本文对百万等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整体经济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影响整体经济性的各个因素的分析,结合一次再热、二次再热机组实例,定量分析机组经济性的差别,并根据实例机组性能考核试验结果,对二次再热机组实际性能进行了评判。研究结果表明:已投产的百万等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除二次再热热力循环本身及参数的优势外,还在回热系统设计、降低管道压损、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提高锅炉热效率、降低厂用电率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优化措施,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百万等级二次再热机组供电煤耗率设计值较一次再热机组降低了约5.7%;采用二次再热、蒸汽参数提升和回热系统优化大幅降低了机组热耗率,是二次再热机组整体经济性提升的主要原因;国内已投产的百万等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整体经济性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目前燃煤机组的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万等级机组 超超临界 整体经济性 性能考核 性能优化 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1000MW二次再热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与实现 被引量:19
14
作者 牛海明 吴东黎 +4 位作者 杨爽 安凤栓 张薇 陈卫 郑玲红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5-129,135,共6页
介绍了泰州3号超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APS)的设计方案和体系结构,从分散控制系统(DCS)软硬件、设备驱动级逻辑、标准顺序控制逻辑、人机接口4个方面给出了在DCS中实现APS的基本过程和关键点,指出了二次再热机组AP... 介绍了泰州3号超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APS)的设计方案和体系结构,从分散控制系统(DCS)软硬件、设备驱动级逻辑、标准顺序控制逻辑、人机接口4个方面给出了在DCS中实现APS的基本过程和关键点,指出了二次再热机组APS设计的难点在于过热蒸汽温度、一次再热蒸汽温度、二次再热蒸汽温度的控制和三级旁路在机组启停时的控制,给出了实现二次再热机组APS的蒸汽温度控制和旁路控制的全过程自动方案。应用结果表明,APS的投运使机组整套启动时间大为缩短,降低了厂用电率,提高了经济效益,其中断点的设置、蒸汽温度控制、旁路控制方法对其他二次再热机组APS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自启停控制系统 断点 蒸汽温度 旁路控制 指令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塔式锅炉再热器管壁温度优化调整试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小华 梅振锋 +3 位作者 陈敏 姚啸林 陈宝康 施延洲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1-106,共6页
在再热器管壁不超温的前提下提升再热蒸汽温度是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以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塔式锅炉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在提升再热蒸汽温度的同时保证管壁不超温的优化调整思路,即将2层再循环烟气水平摆角由对冲布置调整至下层再... 在再热器管壁不超温的前提下提升再热蒸汽温度是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以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塔式锅炉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在提升再热蒸汽温度的同时保证管壁不超温的优化调整思路,即将2层再循环烟气水平摆角由对冲布置调整至下层再循环烟气水平摆角正切最大、上层正切居中,燃尽风水平摆角由无序布置调整至对冲布置,磨煤机组合运行方式由ABCDEF方式运行调整至ABCDE方式运行。优化调整后,额定负荷下,高/低压再热蒸汽温度由调整前的603.4℃/601.4℃提高至612.5℃/612.7℃,提升效果明显。但受限于管屏间吸热偏差,两侧管壁温度均存在低值,壁温最高点和最低点偏差改善并不明显。建议采取节流圈或受热面改造的办法,增加壁温低点的吸热量或降低壁温高点的吸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锅炉 蒸汽温度 管壁温度 优化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高温受热面S30432钢微观组织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季 陈志 +3 位作者 唐丽英 侯淑芳 王博涵 周荣灿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76,共5页
针对某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高温受热面用S30432奥氏体不锈钢(S30432钢)服役约6 200 h后组织性能变化,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透射电镜等,观察该锅炉高压再热器、末级过热器和低压再热器管样运行后氧化层的表面形貌和元素... 针对某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高温受热面用S30432奥氏体不锈钢(S30432钢)服役约6 200 h后组织性能变化,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透射电镜等,观察该锅炉高压再热器、末级过热器和低压再热器管样运行后氧化层的表面形貌和元素分布特征,并对晶内、晶界析出相和位错组态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运行后各部件组织稳定性较好,试样表面有致密的Cr_2O_3生成,厚度约200~400 nm;晶内有大量细小的ε-Cu相和Nb C(N)颗粒析出,分别约为10~20 nm和50 nm,在晶内均匀分布,能有效钉扎位错;晶界及三叉晶界处有颗粒状的M23C6不连续分布,尺寸在100~400 nm;高压再热器管由于服役温度较高,析出相的平均尺寸略大于其他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S30432钢 显微组织 氧化层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发展 被引量:65
17
作者 高昊天 范浩杰 +1 位作者 董建聪 张忠孝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33,共4页
在不提高当前超超临界机组参数的情形下,采用二次再热技术是提高机组效率、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燃烧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国外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我国正在建设的二次再热机组的基本情况... 在不提高当前超超临界机组参数的情形下,采用二次再热技术是提高机组效率、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燃烧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国外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我国正在建设的二次再热机组的基本情况,探讨了二次再热关键技术难点及研究热点,旨在推动我国二次再热技术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机组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热经济性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刁美玲 唐春丽 +2 位作者 朱信 邓磊 车得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29,共7页
以某超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为例,构建热经济性分析模型及技术经济性分析模型,研究在负荷、主蒸汽参数及再热蒸汽参数变化时机组热经济性的变化规律,以及在年平均运行小时数、全厂效率和燃料价格变化时机组发电成本的变化规律。... 以某超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为例,构建热经济性分析模型及技术经济性分析模型,研究在负荷、主蒸汽参数及再热蒸汽参数变化时机组热经济性的变化规律,以及在年平均运行小时数、全厂效率和燃料价格变化时机组发电成本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一次再热机组相比,二次再热机组热经济性受负荷影响较大,改变主蒸汽参数对其影响不明显,而改变再热蒸汽参数对其影响较为明显;机组发电成本随年平均运行小时数和机组效率降低而升高,在较低效率下进一步降低年平均运行小时数将使二次再热机组发电成本高于一次再热机组;二次再热机组的技术经济性在燃料价格较高时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主蒸汽参数 蒸汽温度 效率 煤耗 发电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再热蒸汽温度模型辨识 被引量:13
19
作者 苏荣强 吴恒运 杨国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67,共6页
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再热蒸汽温度(再热汽温)动态特性与一次再热机组差异较大。本文基于由仿真支撑软件APROS和虚拟控制器VDCS搭建的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仿真平台,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和广义损失函数,编制再热汽温模型辨识程序,对再热... 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再热蒸汽温度(再热汽温)动态特性与一次再热机组差异较大。本文基于由仿真支撑软件APROS和虚拟控制器VDCS搭建的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仿真平台,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和广义损失函数,编制再热汽温模型辨识程序,对再热汽温系统进行扰动试验,得到100%和75%额定工况下烟气调节挡板开度、烟气再循环挡板开度以及再热器喷水阀开度扰动下的再热汽温传递函数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再热汽温模型辨识精度高,且传递函数模型能很好地解释再热汽温在各扰动下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机组 蒸汽温度 传递函数 模型 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烟气再循环对锅炉水动力和壁温分布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一帆 梁法光 +2 位作者 杨玉 白文刚 姚明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2-48,共7页
烟气再循环是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常用的调温手段之一,其引起的受热面吸热量分配变化势必会对水动力和壁温分布造成影响。本文采用锅炉热力计算、炉内燃烧数值模拟和水动力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循环烟气量和烟气抽取位置对水动... 烟气再循环是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常用的调温手段之一,其引起的受热面吸热量分配变化势必会对水动力和壁温分布造成影响。本文采用锅炉热力计算、炉内燃烧数值模拟和水动力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循环烟气量和烟气抽取位置对水动力和壁温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烟气再循环会使负流量响应特性减弱,管间流量偏差减小;随循环烟气量的增加,水冷壁壁温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管间壁温偏差也有所下降;从省煤器后抽烟气时,水冷壁流量分配和壁温分布随循环烟气量的变化幅度小于从除尘器后抽烟气的方案。该研究成果可为采用烟气再循环调温手段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水动力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锅炉 烟气循环 水动力 壁温 大比 流量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