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启动响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卢向晖 张吉胜 +1 位作者 罗汉炎 张小英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57-462,共6页
为进一步理解适用于国内二代加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的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SPRHR)系统的启动特性,采用RELAP5程序对SPRHR系统进行建模,针对SPRHR系统在启动过程中的响应以及可能发生的汽锤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合适的时间步... 为进一步理解适用于国内二代加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的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SPRHR)系统的启动特性,采用RELAP5程序对SPRHR系统进行建模,针对SPRHR系统在启动过程中的响应以及可能发生的汽锤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合适的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下RELAP5程序的计算结果反映出汽锤现象,在不同的启动策略下SPRHR系统响应存在明显差异。分析表明,选择恰当的启动方式和启动速度可有效弱化甚至消除系统启动时的汽锤冲击,提高系统启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核电厂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RELAP5 全厂断电 汽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传热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海岩 吴小航 +1 位作者 卢冬华 苏前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7-452,共6页
通过搭建试验装置,针对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ASP),开展了试验研究。本文对ASP整体性能响应和稳态特性试验研究的试验装置、试验工况、试验结果进行了介绍。试验结果表明,在模拟事故工况下,ASP可稳定建立自然循环,并将回路热量导出... 通过搭建试验装置,针对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ASP),开展了试验研究。本文对ASP整体性能响应和稳态特性试验研究的试验装置、试验工况、试验结果进行了介绍。试验结果表明,在模拟事故工况下,ASP可稳定建立自然循环,并将回路热量导出,保证系统整体安全性;稳态特性试验中,回路压力为8 MPa时,可导出设计热量,且随压力的升高,导热能力增大,水箱温度对于换热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稳态特性 系统投运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及换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亮国 苏前华 +5 位作者 郝陈玉 余健明 孟祥飞 吴小航 卢冬华 朱峰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2-539,共8页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ASP)系统是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应对全厂断电事故的重要措施。以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ASP系统为原型,基于比例模化方法设计建造了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试验装置(ASPTF)。在ASPTF装置开展了ASP系统运行特...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ASP)系统是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应对全厂断电事故的重要措施。以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ASP系统为原型,基于比例模化方法设计建造了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试验装置(ASPTF)。在ASPTF装置开展了ASP系统运行特性及换热特性试验。稳态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水箱水温条件下,ASP系统换热能力随着系统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相同系统压力条件下,ASP系统换热能力随着水箱水温的降低而升高,系统压力相对水箱水温对ASP系统换热特性影响较大;ASP系统换热能力随换热管的裸露而降低。瞬态试验结果表明,在3 h内,ASP系统可建立稳定的自然循环,并有效带走堆芯模拟体产生的热量;在3 h后,ASP系统流量随着换热管裸露而出现不稳定,但当向换热水箱注水后,ASP系统自然循环可恢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运行特性 换热特性 换热管裸露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流动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亮国 苏前华 +5 位作者 严超 南宗宝 柳红超 孙振邦 吴小航 卢冬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72-1279,共8页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ASP)系统是压水堆核电厂应对全厂断电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为研究ASP系统的运行特性,设计建造了ASP系统试验装置(ASPTF)。在ASPTF上开展了ASP系统运行稳定性影响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与理论...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ASP)系统是压水堆核电厂应对全厂断电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为研究ASP系统的运行特性,设计建造了ASP系统试验装置(ASPTF)。在ASPTF上开展了ASP系统运行稳定性影响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低压低功率下ASP系统中出现流动不稳定性;增加蒸汽管线或回水管线阻力系数可抑制ASP系统出现流动不稳定性;降低加热功率时ASP系统更易出现流动不稳定性;主泵运行状态影响ASP系统的输入功率进而影响系统的流动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流动不稳定性 影响因素 试验研究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启动特性试验研究
5
作者 李亮国 龙彪 +5 位作者 孙振邦 许严阵 苏前华 吴小航 卢冬华 朱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1-647,共7页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ASP)系统是国内二代加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应对全厂断电事故的重要改进项。为获取ASP系统的启动特性,基于比例模化方法设计建造了ASP系统试验装置。试验结果获取了不同因素对ASP系统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ASP)系统是国内二代加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应对全厂断电事故的重要改进项。为获取ASP系统的启动特性,基于比例模化方法设计建造了ASP系统试验装置。试验结果获取了不同因素对ASP系统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水装量与ASP系统隔离阀动作时间对ASP系统的启动特性影响较小;ASP系统的流量随蒸汽管线与回水管线阻力系数的增大而降低;蒸汽释放阀(VDA)的往复开启引起自然循环流量的波动,当VDA关闭后自然循环可恢复至稳定状态;换热管内初装水的水量影响ASP系统初始流量峰值;所有试验工况中均建立了稳定的自然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启动特性 影响因素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回路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要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红岩 师二兵 方成跃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8-104,共7页
[目的]为研究二回路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PRHRS)的运行特性,[方法]借助瞬态热工安全分析程序RELAP5,建立主冷却剂系统和二回路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二回路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3个关键设计要素(设计负荷、应急补水箱及蒸汽... [目的]为研究二回路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PRHRS)的运行特性,[方法]借助瞬态热工安全分析程序RELAP5,建立主冷却剂系统和二回路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二回路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3个关键设计要素(设计负荷、应急补水箱及蒸汽侧隔离阀开启速度)开展全部电源丧失事故及单侧主给水管道断裂事故工况下的瞬态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设计负荷需综合考虑系统安全性与冷却速率;应急补水箱向蒸汽发生器注水有利于事故后的初期冷却,而降低隔离阀开启速度可改善系统的启动特性。[结论]计算分析结果可为核动力装置二回路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路系统 能动余热系统 设计负荷 应急补水箱 隔离阀开启速度 RELAP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实的AP1000失去二次侧给水事故机理分析
7
作者 王保生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3-826,共4页
通过梳理AP1000失去二次侧给水的事故进程,分析事故演变的机理,与M310机组的安注保护信号触发的自动保护动作进行对比,指出事故过程中存在一回路两分现象及原因;对事故规程在应对压力容器冷超压及随后出现的稳压器满溢时存在的问题进行... 通过梳理AP1000失去二次侧给水的事故进程,分析事故演变的机理,与M310机组的安注保护信号触发的自动保护动作进行对比,指出事故过程中存在一回路两分现象及原因;对事故规程在应对压力容器冷超压及随后出现的稳压器满溢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事故机理给出事故控制的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去给水 能动余热系统 机理分析 一回路两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