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技术在农业短视频二次传播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雪荣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6期60-62,共3页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短视频已成为农业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然而,其二次传播效果受内容匹配度、用户参与度及技术支撑等多重因素影响。本文探讨了农业短视频二次传播的现状与瓶颈,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精准推荐、用户画像...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短视频已成为农业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然而,其二次传播效果受内容匹配度、用户参与度及技术支撑等多重因素影响。本文探讨了农业短视频二次传播的现状与瓶颈,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精准推荐、用户画像构建和跨平台传播优化等方面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分发和传播路径优化机制,有助于提升农业短视频的传播效率和知识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农业短视频 二次传播 精准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的二次传播
2
作者 彼特D.摩尔 兰冰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3年第1期54-55,共2页
详细地研究,定义确切的生态过程有明显的价值。这项新的工作是由 S.B.范德·华尔在《生态杂志》(1992年73期)中报道出来的。他指出即使在以种子的形态结构被认为是由风传播的种子(譬如松树种子)中,种子仍可由动物进行二次传播。这... 详细地研究,定义确切的生态过程有明显的价值。这项新的工作是由 S.B.范德·华尔在《生态杂志》(1992年73期)中报道出来的。他指出即使在以种子的形态结构被认为是由风传播的种子(譬如松树种子)中,种子仍可由动物进行二次传播。这种传播对种子的有效播种、发芽率高及生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 种子 二次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绢蒿荒漠粪甲虫多样性特征及其对粪便内种子的二次分配 被引量:4
3
作者 曹佳敏 郭亚亚 +3 位作者 李娜娜 孙海荣 车昭碧 鲁为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7-145,共9页
石河子紫泥泉种羊场的典型绢蒿荒漠放牧地作为重要的春秋牧场,承担两季的放牧压力,粪甲虫的活动会对粪便内的种子进行二次传播,此行为对草地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粪甲虫对粪便内不同尺寸种子水平、垂直传播距离,确定绢蒿荒漠中... 石河子紫泥泉种羊场的典型绢蒿荒漠放牧地作为重要的春秋牧场,承担两季的放牧压力,粪甲虫的活动会对粪便内的种子进行二次传播,此行为对草地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粪甲虫对粪便内不同尺寸种子水平、垂直传播距离,确定绢蒿荒漠中粪甲虫的季节性变化及物种多样性特征,于2019年4-10月,在石河子紫泥泉种羊场的典型绢蒿荒漠放牧地牛粪中采集到食粪昆虫14797头,其中捕获粪甲虫分属3科17种,蜉金龟科9种、金龟科7种、粪金龟科1种。6月物种丰富度最高,优势种为红亮蜉金龟。10月个体数量最大,优势种为直蜉金龟。在6和10月进行粪甲虫进驻粪便行为观察试验,结果显示6月粪便放置8 h粪甲虫数量到达高峰,10月粪便放置4 h粪甲虫数量到达高峰。随着粪甲虫进驻粪便时间的延长和数量的增加,粪便分解程度不断提高。粪甲虫对粪便中种子的分配与种子大小有关。以小(1.3 mm)、中(3.6 mm)、大(5.8 mm)3种尺寸的珠子作为种子模拟物。结果显示,80%的种子模拟物被埋藏在水平距离20 cm以内及0~10 cm的土壤深度中。有20%的种子模拟物被粪甲虫埋藏到10cm以下或移动到水平范围20 cm以外。随着种子模拟物大小的增加,埋入种子模拟物的比例逐渐降低。研究结果显示粪甲虫对粪便内种子的二次传播有助于绢蒿荒漠的生态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蒿荒漠 粪甲虫 种子埋藏 二次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媒体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基于《马尼拉时报》涉华报道的稿件来源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汤璇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08,共3页
"一带一路"所倡导的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与民心相通,对我国的对外传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菲律宾《马尼拉时报》上的涉华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发现法新社是其最重要的稿件来源,且报道大多集中在"高政治领域"... "一带一路"所倡导的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与民心相通,对我国的对外传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菲律宾《马尼拉时报》上的涉华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发现法新社是其最重要的稿件来源,且报道大多集中在"高政治领域"内,新闻话语也相对负面;我国媒体的"二次传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法新社通过再定义对其进行了议题的重塑。因此本文提出,应当积极拓展"低政治领域"内的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以经济文化推进"一带一路"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传播 《马尼拉时报》 稿件来源 二次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探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赵京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4-165,共2页
历经三十余载的实践摸索与专业化洗礼,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使媒体从单纯的信息传递者,变为制约权力膨胀、启蒙民众思维的社会"智人",成为媒体提升自身品牌的重要途径。目前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面临困境和机遇,亟须深入改革,探... 历经三十余载的实践摸索与专业化洗礼,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使媒体从单纯的信息传递者,变为制约权力膨胀、启蒙民众思维的社会"智人",成为媒体提升自身品牌的重要途径。目前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面临困境和机遇,亟须深入改革,探索新的报道模式,构建新的报道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 西方新闻 解释性 信息传递者 二次传播 广播电视 智人 《新闻调查》 第一时间 信息传播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艺术网络影响力的拓展与媒介责任
6
作者 谢恬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07-109,共3页
高新科技不仅开创了一个数字化的崭新时代,而且也开启了一个媒介网络化的全新的后现代进程。网络既为媒介提供了划时代的新媒体,同时又开启了一个无极传播的新世纪,电视剧也因此而获得了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的无极传播的新格局。电视剧的... 高新科技不仅开创了一个数字化的崭新时代,而且也开启了一个媒介网络化的全新的后现代进程。网络既为媒介提供了划时代的新媒体,同时又开启了一个无极传播的新世纪,电视剧也因此而获得了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的无极传播的新格局。电视剧的传播广度、传播深度、传播幅度、传播速度等与传统传媒时代相比都有了质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影响力 媒介责任 时空限制 电视艺术 传媒时代 崭新时代 二次传播 传播速度 后现代 信息技术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互动式影像符码建构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艳 王涵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8-102,共5页
2021年2月10日,河南卫视春晚首播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经过二次传播,迅速“破圈”,产生了强大的传播势能。此后,河南卫视以“中国节日”为主题,利用智慧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先后创作了《元宵奇妙夜》《中秋奇妙游》等14期“中国节日”系... 2021年2月10日,河南卫视春晚首播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经过二次传播,迅速“破圈”,产生了强大的传播势能。此后,河南卫视以“中国节日”为主题,利用智慧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先后创作了《元宵奇妙夜》《中秋奇妙游》等14期“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再现和符码转化,提供了范式指引。从文化符码的视角出发,对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创作策略、叙事技巧和影像表达方式进行解读,能够较为完整地了解节目的编码原则、编码方式及个体特征,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卫视 系列节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舞蹈节目 二次传播 编码原则 影像表达 创作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科学文摘》上海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
8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社会科学文摘》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文摘,创刊于2016年。办刊宗旨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择优推荐、二次传播,以此来推动中国学术的理论创新与繁荣发展。栏目设置有:综合栏目... 《社会科学文摘》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文摘,创刊于2016年。办刊宗旨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择优推荐、二次传播,以此来推动中国学术的理论创新与繁荣发展。栏目设置有:综合栏目“热点专题”,以专题形式聚焦学术和理论热点话题;学科分栏目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文学、政治、经济、社会、法学、传播学、艺术学等人文社科主干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社会科学院 办刊宗旨 二次传播 社会科学文摘 人文社会科学 栏目设置 热点专题 主干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