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与二次手术二尖瓣置换术疗效对比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洪序 刘光祖 +4 位作者 陈阳 卫治理 黎旭华 陈浩 宋兵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2,共8页
目的比较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与二次手术二尖瓣置换术(redo SMVR)对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或成形环失效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和中国生物... 目的比较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与二次手术二尖瓣置换术(redo SMVR)对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或成形环失效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检索有关TMVR对比redo SMVR对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或成形环失效患者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4.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队列研究,共计14226例患者,其中TMVR患者3379例,redo SMVR患者10847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TMVR患者的术后院内死亡率(OR=0.76,95%CI:0.63~0.90,P=0.002)、院内脑血管事件(OR=0.48,95%CI:0.36~0.63,P<0.001)、院内出血事件(OR=0.24,95%CI:0.18~0.32,P<0.001)、院内急性肾损伤(OR=0.52,95%CI:0.45~0.60,P<0.001)、永久起搏器植入(OR=0.25,95%CI:0.18~0.35,P<0.001)、院内心原性休克(OR=0.49,95%CI:0.34~0.72,P<0.00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OR=0.41,95%CI:0.19~0.91,P=0.030)、新发心房颤动(OR=0.22,95%CI:0.07~0.74,P=0.010)、手术时间(WMD=-225.88,95%CI:-283.56~-168.19,P<0.001)、重症监护室时间(WMD=-2.02,95%CI:-2.32~-1.72,P<0.001)、住院时间(WMD=-5.97,95%CI:-7.87~-4.06,P<0.001)均小于redo SMVR患者,而TMVR患者的1年二尖瓣平均跨瓣压(WMD=1.30,95%CI:0.76~1.84,P<0.001)高于redo SMVR患者,且TMVR和redo SMVR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OR=1.06,95%CI:0.70~1.61,P=0.770)、2年死亡率(OR=1.90,95%CI:0.98~3.66,P=0.06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MVR与redo SMVR相比,短期安全性更高,早期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更快,但术后1、2年死亡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 瓣中瓣 环中瓣 二次手术 生物瓣衰败 成形环失效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23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学锋 肖颖彬 +5 位作者 陈林 钟前进 陈劲进 陈柏成 刘兵 曾祥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1-512,共2页
目的 报告 2 34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替换术经验 ,完善手术技术。方法 浅低温体外循环 (30~32℃ ) ,不阻断主动脉 ,不灌注心脏停搏液 ,保持心脏缓慢空跳进行二尖瓣替换术。结果 全组 2 34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 ,早期死... 目的 报告 2 34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替换术经验 ,完善手术技术。方法 浅低温体外循环 (30~32℃ ) ,不阻断主动脉 ,不灌注心脏停搏液 ,保持心脏缓慢空跳进行二尖瓣替换术。结果 全组 2 34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 ,早期死亡 2例 ,手术死亡率 0 .85 %。结论 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 ,可有效减轻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不停跳 二尖瓣置换术 体外循环 浅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二尖瓣置换术与传统二尖瓣置换术的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家宇 张桂敏 +2 位作者 孙毅 刘寅强 夏健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156-4157,共2页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是最常见的瓣膜病,由此诱发的房颤、血栓、脑梗塞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由于瓣叶明显增厚、粘连甚至钙化,多数患者需行换瓣治疗。传统的胸正中切口入路虽便于显露,但存在创伤大,术后并发...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是最常见的瓣膜病,由此诱发的房颤、血栓、脑梗塞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由于瓣叶明显增厚、粘连甚至钙化,多数患者需行换瓣治疗。传统的胸正中切口入路虽便于显露,但存在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术后并发症 微创 关闭不全 切口入路 瓣膜病 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早期临床转归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楠 朱耀斌 +5 位作者 张伟华 罗鸿 马宁 刘东海 张新 乔晨晖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8-541,共4页
目的:分析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的早期临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128例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脏彩超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结果分为A组(30 mm Hg≤SPAP<50 mm Hg,n=70)和B组(SPAP≥5... 目的:分析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的早期临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128例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脏彩超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结果分为A组(30 mm Hg≤SPAP<50 mm Hg,n=70)和B组(SPAP≥50 mm Hg,n=58),比较2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围手术期结果及早期随访结果。结果:2组间除SPAP、肺功能及右心室内径外,其余术前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死亡5例,A组2例,B组3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治疗时间B组均大于A组(P均<0.05)。术后2组患者SPAP均较术前下降(P均<0.05)。术后6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显示2组病例人工瓣膜功能良好;A组SPAP升高至术前水平或以上患者2例,B组11例,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4,P=0.006)。结论:二尖瓣狭窄患者的术前肺动脉压高增加了术后复发肺动脉高压的风险,早期临床转归也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肺动脉高压 二尖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保留腱索和乳头肌的二尖瓣置换术 被引量:7
5
作者 谷春久 张显清 +6 位作者 赵希武 肖德绵 闫德民 袁义华 解强 修宗谊 郭秉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95-196,共2页
完全保留腱索和乳头肌的二尖瓣置换术谷春久,张显清,赵希武,肖德绵,闫德民,袁义华,解强,修宗谊,郭秉雄(沈阳第一临床学院心脏外科沈阳110001)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人工瓣膜常规方法二尖瓣置换术,由于切断了二尖瓣环和... 完全保留腱索和乳头肌的二尖瓣置换术谷春久,张显清,赵希武,肖德绵,闫德民,袁义华,解强,修宗谊,郭秉雄(沈阳第一临床学院心脏外科沈阳110001)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人工瓣膜常规方法二尖瓣置换术,由于切断了二尖瓣环和乳头肌之间的连接,术后左心室射血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人工瓣膜 腱索 乳头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后处理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及脑钠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赵雅梅 史宏伟 +3 位作者 张淑贤 葛亚力 魏海燕 陈鑫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后处理对心肺转流(CPB)下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及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行MVR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40例,年龄30~73岁,ASAⅡ或Ⅲ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组与S组术中均持续静脉输注... 目的观察七氟醚后处理对心肺转流(CPB)下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及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行MVR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40例,年龄30~73岁,ASAⅡ或Ⅲ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组与S组术中均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S组停CPB后在静脉麻醉基础上吸入七氟醚0.5~1MAC。于锯胸骨前(T1)和停CPB后5min(T2)、30min(T3)、60min(T4)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经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组织速度(E’)的比值(E/E’)、左心室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度(Vp)。检测T1、停CPB后60min(T4)和术后12h(T5)、24h(T6)血中BNP水平。结果与T1时比较,T3、T4时P组E/E’明显增大(P〈0.05);与T1时比较,T6时P组与S组BN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T4时比较,T5、T6时P组与S组BN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于CPB下行MVR患者,停机后吸入0.5~1MAC七氟醚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减退有改善作用。术后BNP水平升高,不依赖于停机后是否吸入七氟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心肌舒张功能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脑钠肽 二尖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岁以上患者行保留全瓣或后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宣海洋 石开虎 +3 位作者 徐盛松 龚文辉 曹炜 赵旭东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6-428,434,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保留二尖瓣全部瓣下结构或部分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对高龄患者(≥65岁)的疗效。方法:对31例高龄患者(≥65岁)施行保留全瓣或保留后瓣的二尖瓣置换术,组Ⅰ(保留全瓣组)17例,组Ⅱ(保留后瓣组)14例,分析对比其手术时间,术后血... 目的:比较研究保留二尖瓣全部瓣下结构或部分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对高龄患者(≥65岁)的疗效。方法:对31例高龄患者(≥65岁)施行保留全瓣或保留后瓣的二尖瓣置换术,组Ⅰ(保留全瓣组)17例,组Ⅱ(保留后瓣组)14例,分析对比其手术时间,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以及ICU停留时间;术后半年均行心脏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功能指标。结果:保留全瓣组无死亡病例,保留后瓣组死亡1例,术后第2天死于低心排综合征。保留全瓣组在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辅助呼吸时间和ICU停留时间上均短于保留后瓣组,而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随访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保留全瓣组心功能恢复优于保留后瓣组。结论:保留全瓣应用于老年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安全可靠,能更好的保护、改善心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二尖瓣瓣下结构 老年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局部节段心肌收缩功能的初步定量化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丁杰 史宏伟 +3 位作者 胡小菊 赵雅梅 葛亚力 魏海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55-858,共4页
目的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的常规技术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DE)技术评价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心肺转流(CPB)前后左心室整体与局部心肌的收缩功能。方法择期CPB下行MVR的患者20例,ASAⅡ或Ⅲ级,心功能NYHA分级2或3级,EF≥45%。... 目的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的常规技术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DE)技术评价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心肺转流(CPB)前后左心室整体与局部心肌的收缩功能。方法择期CPB下行MVR的患者20例,ASAⅡ或Ⅲ级,心功能NYHA分级2或3级,EF≥45%。于麻醉诱导后锯胸骨前(T0)和停CPB后30min(T2)、90min(T2)时采用TEE常规技术和TDE技术,记录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前、后壁等容收缩期速度平均值(Sm1)和射血期速度平均值(Sm2)等。结果 T0、T2时,Sm1明显大于Sm2(P<0.01或P<0.05);而T1时Sm1与S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TDE技术评价二尖瓣置换术患者CPB后早期左心室整体及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并未明显受损害,但是等容收缩期心肌运动速度大于射血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置换术 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后房颤早期自动复律与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群清 童健 +1 位作者 闫玉生 张福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48-2550,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后房颤早期自动复律与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关系,探索二尖瓣置换术后早期房颤复律的治疗策略。方法 138例患者接受二尖瓣置换术,按术后早期自动回复窦性心律情况分为复律组和非复律组。复律组中按窦律维持时... 目的通过分析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后房颤早期自动复律与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关系,探索二尖瓣置换术后早期房颤复律的治疗策略。方法 138例患者接受二尖瓣置换术,按术后早期自动回复窦性心律情况分为复律组和非复律组。复律组中按窦律维持时间分为<3d组和>3d组。以放免法检测各组三碘甲腺原氨酸(T3)水平。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早期T3代谢水平明显下降;术后2h后自动复律52例,占37.7%,其中维持时间大于3d的有28例,占20.3%。复律组与非复律组术后T3均有明显下降,术后2h、术后第1天、第3天分别下降44.5%vs58.7%、40.0%vs52.4%和28.6%vs37.7%,复律组T3水平明显高于非复律组,而维持窦律时间<3d组和>3d组间T3水平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T3水平的提高可增加二尖瓣置换术后房颤复律的几率,但窦律维持时间的长短与T3水平并无多大关系;本研究结果为心脏围手术期补充T3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甲状腺激素 复律 二尖瓣置换术 风湿性心脏病 低T3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怀军 许建屏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6-388,共3页
目的 :总结分析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的经验教训。  方法 :1 995年~ 2 0 0 1年间我院共有 9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生左心室破裂的患者 ,占同期二尖瓣置换术的 0 2 3%。其中早期破裂 2例 ,延迟性破裂 7例。修补方法 :单纯心外缝合 1... 目的 :总结分析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的经验教训。  方法 :1 995年~ 2 0 0 1年间我院共有 9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生左心室破裂的患者 ,占同期二尖瓣置换术的 0 2 3%。其中早期破裂 2例 ,延迟性破裂 7例。修补方法 :单纯心外缝合 1例 ,心内心外同时修补 7例 ,未行修补 1例。  结果 :死亡 6例 ;存活 3例 (平均随访 4年 ) ;其中 2例为左心室早期破裂 (术后 1小时内 ) ;1例为术后 2小时破裂。  结论 :快速建立体外循环是抢救左心室破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左心室 体外循环 临床分型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置换术中术后左心室后壁破裂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剑成 邢朝阳 +2 位作者 郑涛 赵帆 姚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3-696,共4页
目的:分析二尖瓣置换(MVR)术中术后左心室后壁破裂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接受MVR的520例患者的资料,其中10例发生左心室后壁破裂。采用Poisson回归筛选MVR术中术后左心室后壁破裂的影响因素。结果:520例中,3例于术中、7例于术后发生左... 目的:分析二尖瓣置换(MVR)术中术后左心室后壁破裂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接受MVR的520例患者的资料,其中10例发生左心室后壁破裂。采用Poisson回归筛选MVR术中术后左心室后壁破裂的影响因素。结果:520例中,3例于术中、7例于术后发生左心室后壁破裂,发生率为1.92%(10/520);1例术中发生早期破裂,经体外循环心室内修补存活;另9例均于院内死亡。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贫血、瓣膜假体选择不当、风湿性心脏病史、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LVEF<50%、LVEDD>80 mm、左室后壁厚度≥10 mm为MVR术中术后发生左心室后壁破裂的危险因素,IRR(95%CI)分别为1.234(1.038~1.466)、1.514(1.019~2.250)、1.412(1.138~1.752)、2.192(1.348~3.565)、1.508(1.225~1.857)、1.477(1.212~1.800)、1.322(1.164~1.501)、1.565(1.023~2.395);而体外循环时间<140 min、不使用正性肌力药物为保护因素,IRR(95%CI)分别为0.667(0.529~0.841)、0.662(0.516~0.850)。结论:MVR术前应进行风险评估,选择合适瓣膜假体,并调整患者心功能至最佳状态后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左心室后壁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附45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齐敏 陈道中 +3 位作者 方冠华 曹华 邱罕凡 廖崇先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944-945,共2页
随着二尖瓣手术技术稳定成熟,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已经不满足于心内畸形的纠正,对于手术切口的美观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正中胸骨完全锯开的大切口已被各种微创手术所代替。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2月共完成45例右侧开胸... 随着二尖瓣手术技术稳定成熟,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已经不满足于心内畸形的纠正,对于手术切口的美观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正中胸骨完全锯开的大切口已被各种微创手术所代替。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2月共完成45例右侧开胸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无严重并发症,临床效果好,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二尖瓣置换术 右胸小切口 严重并发症 手术技术 心内畸形 美观要求 手术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停跳和跳动下二尖瓣置换术病人心肌TNF及线粒体的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斌 李朝先 向小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5-737,共3页
目的 寻求更好的心肌保护方法和准确评价心肌保护的手段。方法 随机将 2 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者分为浅低温心脏跳动中 (不停跳 )组和中低温心脏停跳 (停跳 )组 ,各 10例。测定血浆和心肌组织TNF含量和心肌线粒体体视学定量分析... 目的 寻求更好的心肌保护方法和准确评价心肌保护的手段。方法 随机将 2 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者分为浅低温心脏跳动中 (不停跳 )组和中低温心脏停跳 (停跳 )组 ,各 10例。测定血浆和心肌组织TNF含量和心肌线粒体体视学定量分析。结果 ①血浆TNF ,除不停跳组在术后 48h、7d外 ,两组内各时点与其术前比较 ,均有明显升高 (P <0 0 1) ;两组间比较 ,在主动脉 (或上下腔静脉 )开放后 3 0min、术后 2、6h等 3个时点的含量 ,不停跳组均低于停跳组 (P <0 0 5 )。②心肌TNF ,两组内各时点与其术前比较 ,含量不停跳组仅术后有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停跳组术中、术后均有明显增高 (P <0 0 1) ;两组间比较 ,术中、术后含量不停跳组均低于停跳组 (P <0 0 5 )。③体视学指标分析 :面数密度 (NA)和比表面 (δ)停跳组较不停跳组下降 ,而平均直径 ( D)明显增大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提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术对心肌损伤较轻 ,可能与减少了心肌TNF的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跳 二尖瓣置换术 心肌TNF 线粒体 风湿性心脏病 心肌保护 肿瘤坏死因子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室收缩功能减退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激斌 徐志云 +7 位作者 张宝仁 郝家骅 朱家麟 孙道华 邹良建 梅举 王志农 于伟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26-1128,共3页
目的:观察严重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室功能减退患者行二尖瓣置换的手术死亡率和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4月至2006年10月间55倒严重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室收缩功能减退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长期随访结果,其中男性23倒... 目的:观察严重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室功能减退患者行二尖瓣置换的手术死亡率和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4月至2006年10月间55倒严重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室收缩功能减退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长期随访结果,其中男性23倒,女性32倒,平均年龄(44.25±9.38)岁。均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瓣口面积平均为(0.76±0.15)cm^2,左室射血分数(EF)平均为(42.65±5.40)%。术前心功能Ⅳ级12例,Ⅲ级40例。术前无合并冠心病患者。结果:本组术后30d内死亡4例,手术死亡率为7.27%。死亡原因:左室破裂2例,严重呼吸功能衰竭1例,猝死1例。生存的51例患者早期均得到随访。随访至2007年8月,失访3例,随访率94.55%,随访时间平均为(5.07±3.17)年。5年、1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6.00±3.00)%、(74.00±14.00)%;没有出现栓塞相关并发症;出现1例脑出血;没有因细菌性心内膜炎或瓣膜功能障碍等再次手术的病例。44例存活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7例,Ⅱ级35例,Ⅲ级2例。心脏超声显示EF41%~73%,平均(52.58±7.19)%(P〈0.05)。结论:对严重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室收缩功能减退的患者如能加强围术期的处理,也有良好的手术及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左室收缩功能减退 二尖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后早期是否需要应用多巴胺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小菊 史宏伟 +3 位作者 严金燕 赵雅梅 葛亚力 魏海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6-230,共5页
目的:观察多巴胺在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后早期对左心室收缩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尿量的影响,评价多巴胺对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8例择期于体外循环下行单纯二尖瓣置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 目的:观察多巴胺在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后早期对左心室收缩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尿量的影响,评价多巴胺对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8例择期于体外循环下行单纯二尖瓣置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Ⅱ级或Ⅲ级,年龄≤70岁,男女不限,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或Ⅲ级,术前射血分数(EF)≥45%,且术前未使用正性肌力药物。麻醉诱导及术中维持均全凭静脉麻醉。将患者分为多巴胺组(D组,8例)和非多巴胺组(F组,10例)。D组:体外循环停机后,经静脉泵给予多巴胺;F组:体外循环停机后,未给予多巴胺。在起搏器控制心室率一致的情况下,比较两组患者体外循环后(泵注多巴胺后)心排血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乳酸、尿量及血管活性药物去氧肾上腺素使用量。结果:D组与F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D组与F组相同时间点相比,除30、60 min时间点F组LVEF高于D组外,CI、LVEF、CVP、MAP、SVRI及去氧肾上腺素使用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与F组尿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D组与F组相同时间点乳酸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体外循环后心功能正常患者,预防性使用多巴胺没有临床必要性,但能明显增加尿量和乳酸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体外循环 二尖瓣置换术 左心室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与常规开胸行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彬 程云阁 董念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81-683,共3页
目的比较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与常规开胸行二尖瓣手术临床疗效的优缺点。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10月,238例单纯二尖瓣病变分别经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胸腔镜组,n=110)与常规开胸(常规开胸组,n=128)二尖瓣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 目的比较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与常规开胸行二尖瓣手术临床疗效的优缺点。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10月,238例单纯二尖瓣病变分别经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胸腔镜组,n=110)与常规开胸(常规开胸组,n=128)二尖瓣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肺转流时间、术后机械呼吸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胸液引流量,术后半年复查二尖瓣返流情况。结果胸腔镜组与常规开胸组手术时间[(256.2±28.5)min vs.(251.2±30.0)min,t=1.312,P=0.191],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0.0±2.7)min vs.(39.4±2.7)min,t=1.709,P=0.089],心肺转流时间[(74.2±4.1)min vs.(73.7±4.9)min,t=0.846,P=0.399]无显著性差异。胸腔镜组术后机械呼吸时间(716.4±79.1)min,明显短于常规开胸组(811.9±58.8)min(t=-10.657,P=0.000);监护室停留时间(26.2±3.6)h,明显短于常规开胸组(29.3±4.7)h(t=-5.640,P=0.000);术后住院时间(9.6±1.2)d,明显短于常规开胸组(10.9±2.5)d(t=-4.982,P=0.000);胸液引流量(328.1±83.2)ml,明显少于常规开胸组(561.3±143.9)ml(t=-14.978,P=0.000)。2组患者无死亡,术后半年复查,二尖瓣均无明显返流。结论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给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明显轻于常规开胸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传统胸骨正中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全机器人二尖瓣置换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瑶 高长青 +4 位作者 肖苍松 杨明 王刚 王加利 沈岩松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46-1249,共4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全机器人二尖瓣(MV)置换术中的作用。方法:对21例因风湿性心脏病重度MV狭窄行全机器人MV置换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体外循环(CPB)转机前,应用TEE明确MV狭窄发生机制(瓣叶增厚及钙化、...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全机器人二尖瓣(MV)置换术中的作用。方法:对21例因风湿性心脏病重度MV狭窄行全机器人MV置换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体外循环(CPB)转机前,应用TEE明确MV狭窄发生机制(瓣叶增厚及钙化、交界融合或腱索融合等),评价有无其他心脏病变。根据TEE所见初步拟定手术方案(MV置换或交界分离术)。建立外周CPB时,应用TEE引导放置下、上腔静脉插管及升主动脉内心脏停搏液灌注针。心脏复跳后,应用TEE即刻评价人工瓣功能及有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以外科所见为标准,TEE诊断MV狭窄发生机制的准确性为100%;所有患者MV手术均按照初步拟定方案进行。所有患者下、上腔静脉插管及升主动脉内灌注针均放置于适当位置,TEE引导置管成功率为100%。TEE证实所有患者(100%)人工瓣功能正常,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术中TEE在全机器人MV置换术中是有价值的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描记术 微创心脏外科 二尖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置换术中两种缝合方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文林 曾伟生 蒋仁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1期1194-1195,共2页
目的 :比较二尖瓣置换术中连续缝合和间断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的二尖瓣置换手术病人中 ,选取 5 0例 ,分为两组 ,每组 2 5例。一组病人以间断缝合的方法置换二尖瓣 ,另一组病人以连续缝合的方法置... 目的 :比较二尖瓣置换术中连续缝合和间断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的二尖瓣置换手术病人中 ,选取 5 0例 ,分为两组 ,每组 2 5例。一组病人以间断缝合的方法置换二尖瓣 ,另一组病人以连续缝合的方法置换二尖瓣。对两组病人缝合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缝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瓣周漏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间断缝合组有 8例绕线和断线情况发生 ,连续缝合组无绕线和断线发生 ,连续缝合组的缝合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间断缝合组。术后两组病人均未发生瓣周漏。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缝合技术 心血管外科手术 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功能的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亢卫华 蓝斌 +1 位作者 柯斌 李芸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200-202,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技术评价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MVRP)术后心脏结构及左心功能的变化。【方法】二尖瓣置换术组(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25例,保留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组(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with...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技术评价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MVRP)术后心脏结构及左心功能的变化。【方法】二尖瓣置换术组(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25例,保留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组(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with preservation of subvalvular structure,MVRP)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ES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肺动脉压力(PPA),比较各组间以上各项测量值的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MVRP组EF、FS值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VR组EF、FS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RP组EDD、SED、LAD及PPA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别(P<0.01),MVR组EDD、SED、LAD及PPA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EDD、SED、LAD、EF及FS值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与切除瓣下结构的传统MVR比较,术后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保留瓣下结构 左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洁春 陈柳云 +1 位作者 曾庆兵 余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663-3665,共3页
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行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手术的... 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行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手术的相关步骤,正确调节和使用胸腔镜等仪器设备,对胸腔镜等特殊器械了解和及时准确的传递,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密切配合术者,是提高手术效率及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胸腔镜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