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肥厚型心肌病引起的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 被引量:3
1
作者 黎力梦 崔彬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3期289-292,共4页
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是心脏收缩期间二尖瓣前叶向室间隔的运动,SAM可导致严重的二尖瓣反流和左心室流出道梗阻。SAM多见于肥厚型心肌病,同时还可发生于二尖瓣修复术后、急性心肌梗死、Takotsubo综合征、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等情... 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是心脏收缩期间二尖瓣前叶向室间隔的运动,SAM可导致严重的二尖瓣反流和左心室流出道梗阻。SAM多见于肥厚型心肌病,同时还可发生于二尖瓣修复术后、急性心肌梗死、Takotsubo综合征、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等情况。理解SAM的发生条件和产生机制对早期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 收缩向运动 室性流出道阻塞 二尖瓣闭锁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后瓣脱垂伴重度关闭不全后收缩期前向运动征1例
2
作者 颜艳 左明良 +5 位作者 杨基兰 缪娟 罗贤 黄克力 刘胜中 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0-471,共2页
患者男,48岁,活动后胸痛伴头晕、恶心及心悸等3个月;10余年前因“胆囊结石”接受“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查体:脐上缘见长2.5 cm横行手术瘢痕,二尖瓣区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 患者男,48岁,活动后胸痛伴头晕、恶心及心悸等3个月;10余年前因“胆囊结石”接受“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查体:脐上缘见长2.5 cm横行手术瘢痕,二尖瓣区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左心房前后径44 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4 mm,室间隔厚度9 mm;左心室射血分数66%;二尖瓣后瓣P1收缩期脱向左心房侧,超过瓣环水平,二尖瓣偏向房间隔大量反流;提示二尖瓣后瓣脱垂伴重度关闭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脱垂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成形术 收缩向运动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和左心室参数对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的评估价值
3
作者 冼俊秀 苏春晓 +3 位作者 陈辉 曾德才 蒋春兰 吴棘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84-108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和左心室参数对二尖瓣前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的46例SAM患者,并纳入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二尖瓣与左心室结构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和左心室参数对二尖瓣前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的46例SAM患者,并纳入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二尖瓣与左心室结构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获得各参数预测SAM的最佳截断值;分析各参数与左心室流出道(LVOT)压差的相关性。结果SAM组二尖瓣环内径、后瓣长度、前瓣角度、室间隔基底段厚度、LVOT压差、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t=4.53、6.73、3.68、13.98、7.33、3.59,P均<0.05);而主动脉瓣环-二尖瓣环角度、LVOT内径、二尖瓣对合点与室间隔距离(C-septum)、二尖瓣对合点水平左心室内径、C-septum与该水平左心室内径比值小于对照组(t=-5.30、-4.01、-10.82、-3.75、-11.47,P均<0.05);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基底段厚度、LVOT压差、C-septum与对合点水平左心室内径比值、C-septum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1、0.973、0.970、0.960,截断值分别为11.75 mm、27.5 mmHg、0.5、15.95 mm。室间隔基底段厚度(r=0.807)、C-septum与该水平左心室内径比值(r=-0.816)、C-septum(r=-0.840)与LVOT压差的相关性较强(P均<0.05)。结论室间隔基底段厚度、C-septum及C-septum与对合点水平左心室内径比值对SAM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 收缩向运动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流出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二尖瓣钳夹系统解除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3
4
作者 孟祥彬(综述) 唐熠达(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8-301,共4页
肥厚型心肌病是年轻人心脏猝死的常见原因,在各个年龄段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针对其复杂的分子以及病理生理机制的治疗发展迅猛,同时结构性的治疗手段也引起广泛重视。经导管二尖瓣钳夹系统解除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是近年新... 肥厚型心肌病是年轻人心脏猝死的常见原因,在各个年龄段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针对其复杂的分子以及病理生理机制的治疗发展迅猛,同时结构性的治疗手段也引起广泛重视。经导管二尖瓣钳夹系统解除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是近年新兴的治疗手段。根据目前文献,经导管二尖瓣钳夹系统对梗阻症状的解除与传统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和介入酒精消融术一样确切有效,且围术期并发症更少。该治疗方案适用于手术风险高,不能耐受外科或是介入消融的患者,以及曾接受过外科或介入消融治疗后依然有梗阻的患者,尤其适用于隐匿梗阻性患者。目前相关临床研究尚缺乏远期预后的数据,仍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才能对其确切的疗效以及远期预后进行明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二尖瓣收缩运动 经导管二尖瓣成形术 经导管二尖瓣钳夹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机制及其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秋雨 张帅朋 +2 位作者 徐熙若 李馨 商丽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2-810,共9页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病,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和晕厥,严重者可导致死亡。HOCM患者常同时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MI),MI对该类患者的病程及预后起重要作用。HOCM患者并发MI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改善...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病,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和晕厥,严重者可导致死亡。HOCM患者常同时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MI),MI对该类患者的病程及预后起重要作用。HOCM患者并发MI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改善症状或手术消除异常的解剖结构。药物治疗是基础,但无法明确改善疾病症状和预后。对于梗阻和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外科手术切除或介入消融肥厚心肌为更好的选择,二者统称为室间隔减容术(SRT)。外科手术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减弱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作用更彻底和持久,目前仍是治疗的金标准。外科手术方法的选择也略有不同,其手术策略的制订主要取决于MI产生的病理机制。现综述近年来HOCM并发MI的机制和治疗进展,为该类患者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 二尖瓣关闭不全 室间隔减容术 二尖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副瓣致左室流出道狭窄1例
6
作者 王洋 吕媛媛 刘福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8-488,共1页
患者女,42岁,主因全身乏力2个月人院。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每分钟70次.律齐.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心脏超声示“二尖瓣前叶根部、主动脉瓣下左室流出道内偏强回声结节,大小约1.5em&#... 患者女,42岁,主因全身乏力2个月人院。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每分钟70次.律齐.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心脏超声示“二尖瓣前叶根部、主动脉瓣下左室流出道内偏强回声结节,大小约1.5em×1.0cm,呈桑葚状,蒂较细,收缩期致左室流出道狭窄,狭窄处血流锋速270em/s,压差29.5mmHg。”入院诊断:心脏占位,心脏黏液瘤?左室流出道狭窄。人院完善术前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流出道狭窄 二尖瓣 收缩杂音 副瓣 主动脉瓣 心脏超声 心脏黏液瘤 全身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诊断
7
作者 李兴仁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4年第1期101-101,共1页
作者们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从1200例中筛选出诊断为二尖瓣脱垂综合征65例,并对其M型超声心动图及心音图特点进行探讨。男性40例,女性25例。年龄15~73岁(平均30.5岁)。按照Gilbert氏等标准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诊断是在左室长轴断面观察二... 作者们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从1200例中筛选出诊断为二尖瓣脱垂综合征65例,并对其M型超声心动图及心音图特点进行探讨。男性40例,女性25例。年龄15~73岁(平均30.5岁)。按照Gilbert氏等标准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诊断是在左室长轴断面观察二尖瓣形态:1)二尖瓣前叶脱垂:前叶比正常为大,结果瓣叶接合部显著向后偏移,且收缩期瓣叶体部超越瓣环线而突入左房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脱垂 超声心动图 超声波诊断 先出 收缩杂音 综合征 综合病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
8
作者 高云华 杨浩 +2 位作者 杨成业 王立贵 郑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2年第4期24-26,共3页
我院1985~1991年期间用二维多普勒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22例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4~36岁,平均13.4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心慌、气短及胸骨左缘闻及Ⅱ一Ⅲ/Ⅳ级收缩期杂音。全部病例... 我院1985~1991年期间用二维多普勒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22例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4~36岁,平均13.4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心慌、气短及胸骨左缘闻及Ⅱ一Ⅲ/Ⅳ级收缩期杂音。全部病例首先由超声作出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的诊断,尔后4例做了右心导管检查。手术证实为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全部并二尖瓣前叶裂,其中Ⅰ°裂2例,裂至瓣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瓣裂 二维多普勒超声 二尖瓣 房缺 收缩杂音 心动图 右心导管检查 房间隔 瓣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左心房平滑肌肉瘤一例
9
作者 马春梅 罗建平 +1 位作者 韩玮 段媛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3-303,共1页
关键词 左心房内径 平滑肌肉瘤 二尖瓣 老年 收缩杂音 超声心动图 主肺动脉 右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束支传导的韦金斯基现象1例
10
作者 周立君 刘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2期2494-2494,共1页
关键词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韦金斯基现象 室性收缩 QRS波形态 QRS波群 QRS时限 二尖瓣关闭不全 左心室内径 V1导联 心电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