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二尖瓣修复术治疗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疗效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1
作者 赵鹏英 常一轩 +4 位作者 金赛 关雅雯 谢思雨 卫治理 于存涛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5-332,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CABG联合二尖瓣修复术(MVr)治疗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Wanfang Data)和维普(VIP),以及英文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CABG联合二尖瓣修复术(MVr)治疗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Wanfang Data)和维普(VIP),以及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mbase,检索时间范围自建库至2024年7月。检索有关单独CABG与CABG联合MVr治疗中度IMR疗效之间差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的查找、阅读及筛选、数据的提取及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工作,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完成。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RCT,共计1559例IMR患者,其中单独CABG治疗患者976例,CABG联合MVr治疗患者583例。荟萃分析显示,CABG联合MVr治疗的IMR患者30 d全因死亡率低于单独CABG治疗(OR=0.26,95%CI:0.08~0.91,P=0.040)。CABG联合MVr治疗IMR患者的术后新发心房颤动(OR=2.23,95%CI:1.38~3.62,P=0.001)和脑卒中(OR=4.26,95%CI:1.58~11.47,P=0.004)风险高于单独CABG治疗。两组患者在呼吸系统并发症、肾功能不全、主要出血事件、伤口感染和心肌梗死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CABG同期行MVr能显著降低中度IMR患者的短期死亡率,但可能增加术后新发心房颤动和脑卒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二尖瓣修复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系统评价/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二尖瓣修复失败风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刁晓林 朱坤 +7 位作者 夏芸 徐航 郑珊珊 马介旭 杨展 孙兆红 刘盛 赵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90-1198,共9页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二尖瓣修复失败风险预测模型,为二尖瓣手术难度评价提供新思路。方法:纳入200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二尖瓣修复术的2314例退行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分析临床资料,以二尖瓣修复...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二尖瓣修复失败风险预测模型,为二尖瓣手术难度评价提供新思路。方法:纳入200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二尖瓣修复术的2314例退行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分析临床资料,以二尖瓣修复即刻失败及二尖瓣修复术后院内复发作为主要结局指标,应用极速梯度提升(XGBoost)模型和沙普利可加性解释模型(SHAP)分析探索二尖瓣修复失败的风险因素,并建立基于混合专家(MoE)的机器学习模型,作为二尖瓣修复失败风险预测模型,并与传统的二尖瓣修复复杂性评分进行对比。结果:2314例患者中,98例(4.2%)患者修复失败。患者自身因素如三尖瓣收缩期压差,A3、A3P3区病变,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房前后径等,均与二尖瓣修复失败风险相关;此外,术者特征相关因素,如术者累积修复失败率、术者累积主刀修复手术量、术者年资,同样是二尖瓣修复失败的风险因素。本研究所构建的基于MoE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79,预测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复杂性评分。结论:基于MoE的机器学习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二尖瓣修复失败风险,该评估系统能够有效辅助临床医师评估二尖瓣修复失败的风险,为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修复 风险预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修复/置换术治疗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姜大庆 谷天祥 +1 位作者 修宗谊 喻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6-320,F0003,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瓣膜置换或修补两种处理方式(瓣膜置换或修补)的临床疗效(近期及远期生存率)有无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有关中外文献,辅以手工检索,全面搜集二尖瓣修复/置换术治疗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近期...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瓣膜置换或修补两种处理方式(瓣膜置换或修补)的临床疗效(近期及远期生存率)有无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有关中外文献,辅以手工检索,全面搜集二尖瓣修复/置换术治疗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比较的已经发表以及尚未发表的灰色文献,与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外科处理相关的研究文献(瓣膜置换vs瓣膜修补),筛选后行meta分析,对比瓣膜置换vs瓣膜修补的近期与远期死亡率有无差异。【结果】共有13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无中文文献入选。瓣膜置换组和瓣膜修补组患者术前一般特征无明显差异,两组间平均射血分数及严重左室功能不全患者所占比率相似,瓣膜置换组近期死亡率(院内死亡率)较瓣膜修补组高,OR=1.92(95%CI 1.37~2.21);两组远期死亡率(随访5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OR=1.20(95%CI 0.95~1.5)。【结论】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瓣膜修补术的近期疗效较瓣膜置换术要好,但是远期疗效(随访5年)并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置换 二尖瓣修复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预测二尖瓣修复术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国倩 潘翠珍 +3 位作者 舒先红 刘诗珍 董丽莉 陈灏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并预测二尖瓣修复术(mitral valve repair,MVR)疗效。材料和方法:2004-03~2006-06对120例MVR手术的患者行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25,5个月,平均6.1±5,4个月)。重点比较手...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并预测二尖瓣修复术(mitral valve repair,MVR)疗效。材料和方法:2004-03~2006-06对120例MVR手术的患者行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25,5个月,平均6.1±5,4个月)。重点比较手术前、后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程度、左房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并根据术前超声心动图指标对疗效进行预测。结果:术后MR程度及左房室大小均较术前显著减小。术前LVEF〈60%的患者术后LVEF明显改善。MR复发者7例(5.8%),LVDd无明显缩小者13例(10.8%),术后LVEF无明显改善者18例(15%)。术前LVEF〈60%、LVDs≥45mm、存在心梗是术后左室功能无改善的危险因素;而存在心梗也是术后LVDd无明显缩小的危险因素。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对二尖瓣关闭不全作出精确诊断,对预测MVR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修复 二尖瓣关闭不全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二尖瓣修复术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6
5
作者 潘文志 钱菊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6期416-419,共4页
二尖瓣反流(mitralregurgitation,MR)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美国一项研究显示,人群轻、中、中重及重度MR的患病率分别为19.2%、
关键词 经皮二尖瓣修复 进展 二尖瓣夹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修复技术治疗非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兴荣 张超纪 +4 位作者 刘剑州 苗齐 马国涛 曹丽华 李晓凤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总结二尖瓣修复技术用于治疗非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二尖瓣成形术的连续104例非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45.3±16.8)岁(9... 目的总结二尖瓣修复技术用于治疗非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二尖瓣成形术的连续104例非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45.3±16.8)岁(9-77岁),均在体外循环下择期行二尖瓣成形术,采取适当方法修复瓣叶,并放置相应型号的人工瓣环。结果术中修复成功率96.2%(100/104)。术后1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0.96%。1例患者手术后发生肾功能衰竭需要短暂肾替代治疗。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8-141个月),失访8例。随访期间1例患者死于肿瘤,二尖瓣返流复发加重3例,其中2例再次手术行二尖瓣置换。免于二尖瓣返流率为96.7%(88/91),免于再次手术率为97.8%(89/91)。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应作为治疗非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首选术式。采取适当的修复技术,可以获得满意的近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修复 非缺血性二尖瓣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修复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黄国倩 潘翠珍 +3 位作者 舒先红 刘诗珍 陈海燕 陈灏珠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6-700,共5页
目的对二尖瓣修复术前运用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诊断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病变的精确度进行比较。方法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我院共有243例MR患者拟行二尖瓣修复术。术前所有患者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目的对二尖瓣修复术前运用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诊断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病变的精确度进行比较。方法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我院共有243例MR患者拟行二尖瓣修复术。术前所有患者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41例患者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将术前超声心动图资料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分别对TTE及TEE的诊断精确度进行评价。结果术前TTE及TEE与手术吻合率分别为81.48%及87.80%(P=0.325)。TTE与TEE的诊断吻合率为73.17%。两种技术检测脱垂、腱索断裂、瓣膜穿孔或裂缺、腱索异常以及赘生物等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诊断精确度无统计学差异。8例患者行换瓣术,其余235例行二尖瓣修复术。术前是否接受TEE检查对修复成功率无显著影响。结论TTE是检测各种二尖瓣反流性病变的有效手段,能满足绝大多数患者的术前诊断需要,在MVR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修复 二尖瓣反流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全机器人二尖瓣修复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强 王东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41-41,共1页
目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行全机器人二尖瓣修复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2例于我科因二尖瓣反流行全机器人二尖瓣修复术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术前,应用TTE评价二尖瓣反流功能解剖及反流严重程度... 目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行全机器人二尖瓣修复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2例于我科因二尖瓣反流行全机器人二尖瓣修复术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术前,应用TTE评价二尖瓣反流功能解剖及反流严重程度。在术中,应用TEE体外循环转机前,进一步明确二尖瓣反流发生机制及脱垂瓣叶部位;心脏复跳后,TEE评价有无残余二尖瓣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修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二尖瓣修复进入临床前期试验阶段
9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6期I0003-I0003,共1页
Neovasc公司正在研发新的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方法。新的“皇冠”(Tiara)设备已经通过了动物实验,公司还在TCT年度科学研讨会上宣布植入的难度、固定的可靠性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阳性结果。“皇冠”设备研发过程中注重二尖瓣特定解剖结... Neovasc公司正在研发新的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方法。新的“皇冠”(Tiara)设备已经通过了动物实验,公司还在TCT年度科学研讨会上宣布植入的难度、固定的可靠性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阳性结果。“皇冠”设备研发过程中注重二尖瓣特定解剖结构,而非主动脉瓣改良版。该设备使二尖瓣在心脏的每一次跳动时,能够持续地适应周围环境,保持二尖瓣的自然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修复 临床前期试验 导管 血流动力学 动物实验 阳性结果 解剖结构 主动脉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国产NovoClasp系统的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原发性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王硕 战吟戈 +3 位作者 郑庆厚 刘刚 王乐 李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 探讨应用国产NovoClasp系统的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原发性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应用国产NovoClasp系统进行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并完成6... 目的 探讨应用国产NovoClasp系统的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原发性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应用国产NovoClasp系统进行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并完成6个月随访的19例原发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善术前检查,分析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术后安全性相关指标包括二尖瓣夹即刻成功率,瓣夹移位、二尖瓣狭窄、心脏传导阻滞、急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入径血管破裂、心脏压塞、术后二尖瓣反流≥2+、大出血及死亡发生情况。有效性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7 d、3个月、6个月的关键心功能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 (sST2)、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二尖瓣反流程度、平均二尖瓣跨瓣压力阶差、二尖瓣开口面积、左心房前后径]。结果 治疗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瓣膜植入即刻成功率100%。其中,1例应用了2枚二尖瓣夹;1例术后发生了急性脑卒中,为右侧顶叶及左侧顶枕叶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未出现瓣夹移位、二尖瓣狭窄、心脏传导阻滞、急性心力衰竭、入径血管破裂、心脏压塞、术后二尖瓣反流≥2+、大出血和死亡情况。治疗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7 d较术前二尖瓣反流程度均显著改善(Z=5.466,P <0.001)。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术后7 d时,NYHAⅠ~Ⅱ级患者9例(47.4%),与术前(1例,5.3%)比较显著增多;术后第6个月时NYHAⅠ~Ⅱ级患者17例(89.5%),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7 d时心功能指标NT-proBNP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01),之后呈逐渐下降趋势;术后3个月时心肌纤维化指标sST2与术前比较显著下降(P=0.001),之后呈逐渐下降趋势。术后6个月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术后7 d时平均二尖瓣跨瓣压力阶差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之后在术后6个月内变化不大。术后7 d时二尖瓣开口面积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之后在术后6个月内变化不大。术后6个月内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前后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国产NovoClasp系统的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原发性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 原发性中重度二尖瓣反流 NovoClasp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老年患者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后自我管理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季梅丽 狄素玲 +4 位作者 吴琪 贾若雅 吴筱娴 张娟 李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1-1137,共7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老年患者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mitral valve transcatheter edge-to-edge repair,M-TEER)后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M-TEER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老年患者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mitral valve transcatheter edge-to-edge repair,M-TEER)后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M-TEER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隐匿法共纳入数据分析样本66例,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应用多学科专科护士设计的思维导图指导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宣教。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用药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研究组患者在按时服药、坚持服药及遵医嘱服药等方面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心功能指标中6 min步行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生活质量评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衰弱程度、社会支持度和术后1年内因心衰住院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M-TEER后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中应用思维导图可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因心衰住院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 自我管理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因二尖瓣反流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后心脏逆重构分析和超声心动图应用经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骆志玲 董晓丽 +7 位作者 郭秋哲 王远征 李金 周运飞 余双兰 朱达 王首正 潘湘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241,共8页
目的:评估二尖瓣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TEER)对功能性和退行性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术后6个月的瓣膜功能、心脏逆重构和心功能变化情况,并总结超声心动图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二尖... 目的:评估二尖瓣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TEER)对功能性和退行性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术后6个月的瓣膜功能、心脏逆重构和心功能变化情况,并总结超声心动图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二尖瓣TEER且完成6个月随访的93例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根据病因将患者分为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组和退行性二尖瓣反流(DM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瓣膜特征参数、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瓣膜功能、心腔容积和心功能指标。评估手术疗效,并总结超声心动图应用经验。结果:93例患者中,FMR患者71例,DMR患者22例。与FMR组比,DMR组患者二尖瓣前叶长度较短,对合缘高度较低,对合深度较浅,瓣叶栓系比例较低,瓣环内外径较短,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较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高、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绝对值较高(P均<0.05)。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二尖瓣反流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均<0.05),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较术前有所升高(P<0.05)。其中,FMR组术后LVEDV、LVESV、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DMR组术后左心室和左心房容积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期间两组患者LVEF和左心室GL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FMR组相比,DMR组患者手术前后ΔLVEDV、ΔLVESV的绝对值均较小(P均<0.05)。结论:对于不同病因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TEER均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早期反流程度并改善心功能。FMR与DMR患者在术前瓣膜结构和术后心脏逆重构方面存在差异。在二尖瓣TEER的全流程中,超声心动图是重要的影像学评估及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经导管缘对缘修复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 退行性二尖瓣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ragonFlyTM行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7
13
作者 程继芳 朱霞 +3 位作者 姜声波 俞斌 温春杰 宋剑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6-29,共4页
目的总结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6例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采用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护士做好患者术前访视,完善手术物品和仪器准备,构建瓣膜病介入应急预案;术中安置手术体位,细致观察病情,积极做好并发症预... 目的总结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6例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采用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护士做好患者术前访视,完善手术物品和仪器准备,构建瓣膜病介入应急预案;术中安置手术体位,细致观察病情,积极做好并发症预防护理。结果56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即刻反流由重度下降至轻度48例,由重度下降至中度8例,器械操作平均时间76 min。患者术后3~7 d均顺利出院。术后1个月随访,55例患者反流在中度及以下,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DragonFlyTM系统的应用对护理人员提出很大的挑战。护士熟悉手术路径和器械操作,积极做好手术配合、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监测与应对,可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脏瓣膜病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 介入手术 介入护理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超声心动图技术指导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的可行性探索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舒毅 段福建 +7 位作者 张凤文 王首正 孔朋旭 李泽夫 李文超 魏培坚 房芳 潘湘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5-819,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4~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单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的10例中重度至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并于术后1... 目的:探讨单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4~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单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的10例中重度至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并于术后1个月及6个月进行了随访。二尖瓣反流程度由超声核心实验室评估诊断(0+表示无/轻微反流,1+表示轻度反流,2+表示中度反流,3+表示中重度反流,4+表示重度反流)。结果:10例患者,平均年龄(69.4±6.7)岁,7例为男性;均在单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成功行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并均置入了1枚夹子。术后6个月时,所有患者二尖瓣反流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8例患者二尖瓣反流程度≤1+,9例患者二尖瓣反流程度≤2+;与术前相比患者心功能显著提升,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的患者由术前的1例增加到9例。结论:单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可行,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反流 经导管治疗 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反流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小涵 张慧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73,共4页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合并二尖瓣反流(MR)并不少见。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已成为重度AS的主要治疗方式,经导管二尖瓣置换/修复用于治疗MR的技术也日趋成熟。重度AS合并MR这一群体逐渐受到关注,了解这类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AS解除...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合并二尖瓣反流(MR)并不少见。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已成为重度AS的主要治疗方式,经导管二尖瓣置换/修复用于治疗MR的技术也日趋成熟。重度AS合并MR这一群体逐渐受到关注,了解这类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AS解除后MR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有助于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二尖瓣反流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临床路径(2022版)精简版 被引量:7
16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 亚太结构性心脏病俱乐部 +27 位作者 卢志南 宋光远 潘文志 刘先宝 蒲朝霞 李伟 科雨彤 刘然 李捷 李飞 尚小珂 张晓春 朱政斌 张龙岩 姜正明 弭守玲 方臻飞 徐凯 韩克 张东会 王斌 方军 刘长福 张兆国 喻鹏铭 吴永健 林逸贤 周达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2-283,共12页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已成为外科手术高危的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TEER的手术流程复杂,团队协作要求高,在中国尚缺乏规范的临床路径。基于当前循证医学证据,针对TEER团队建设、患者临床评估、影像评估、手术规范...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已成为外科手术高危的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TEER的手术流程复杂,团队协作要求高,在中国尚缺乏规范的临床路径。基于当前循证医学证据,针对TEER团队建设、患者临床评估、影像评估、手术规范流程、复杂病变处理、围术期管理、全生命周期康复随访等临床关注的关键问题,专家组有针对性撰写了此临床路径,以推动我国TEER安全、规范地开展和普及,进而提高我国二尖瓣反流的诊疗水平以及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 影像 手术流程 围术期管理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机器人辅助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技术治疗功能性二尖瓣反流一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达 欧阳文斌 +2 位作者 王首正 骆志玲 潘湘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609,共4页
本文报道全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联合机器人辅助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治疗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R)病例。患者55岁女性,罹患慢性心力衰竭,在指南指导最优药物治疗下仍具有明显临床症状且MR重度(4+),在全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 本文报道全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联合机器人辅助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治疗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R)病例。患者55岁女性,罹患慢性心力衰竭,在指南指导最优药物治疗下仍具有明显临床症状且MR重度(4+),在全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及机器人辅助下行TEER,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及全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引导导管置入左心房后,TEER系统与操控模块契合,取代手动操作,精准的将一枚二尖瓣夹置入A2/P2区,MR降低至轻度(1+),患者术后康复顺利并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 机器人辅助 全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手术疗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尹博 王晓龙 +10 位作者 刘愚勇 郑铁 贡鸣 李海洋 刘欧 关欣亮 彭小乐 姜文剑 黄琦 郭冬 张宏家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5-353,共9页
目的该研究主要比较二尖瓣修复术和二尖瓣置换术两种治疗方法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的效果,确定二尖瓣手术方式的不同是否会对患者手术病死率、生存率、反流纠正效果及预后产生影响,探索哪种患者能够... 目的该研究主要比较二尖瓣修复术和二尖瓣置换术两种治疗方法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的效果,确定二尖瓣手术方式的不同是否会对患者手术病死率、生存率、反流纠正效果及预后产生影响,探索哪种患者能够从二尖瓣修复术或二尖瓣置换术中获益。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从2003年至2013年的296例患者,均为IMR,反流情况为中、重度,两组患者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基础上分别进行二尖瓣修复(mitral valve repair,MVP)和二尖瓣置换(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回顾患者基本资料、手术方式、术前及出院后心脏超声结果、围术期事件,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长期生存率及心功能状况、再住院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1)两组患者在基线数据及手术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置换及修复组手术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7);3)长期生存率:①随访中发现置换组有优于修复组的总体生存曲线(P<0.05);②在射血分数>30%的情况下,置换组较修复组生存率有优势(P<0.05);③在年龄>65岁的高龄组,置换组的生存率优于修复组(P<0.05);④在射血分数≤30%的情况下,置换组和修复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术后情况中,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总住院天数和住院花费方面,修复组要优于置换组(P<0.05);5)在以心脏超声结果为反流纠正效果的衡量标准的比较中,对于反流的纠正的效果和纠正的完全率上,置换组优于修复组。6)在再住院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术后随访存活患者心功能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对于反流的纠正效果,置换组优于修复组;2)两组手术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置换组长期生存率总体要优于修复组;3)应结合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获得更好预后:①射血分数>30%的情况下,为获取更好的长期生存率,建议行置换;②在年龄>65岁的高龄组,建议行二尖瓣置换;③射血分数≤30%的情况下,置换组和修复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年轻患者考虑未来抗凝相关合并症问题,建议进行修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二尖瓣置换 二尖瓣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外科术后晚期三尖瓣反流发病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程显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32-935,共4页
二尖瓣外科术(瓣膜置换术或修复术)后发生晚期三尖瓣反流相当常见,给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带来不利影响,临床处理也十分困难,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二尖瓣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发病机制文献有过不少报道,但多限于瓣环与瓣叶间互为作用的传统... 二尖瓣外科术(瓣膜置换术或修复术)后发生晚期三尖瓣反流相当常见,给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带来不利影响,临床处理也十分困难,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二尖瓣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发病机制文献有过不少报道,但多限于瓣环与瓣叶间互为作用的传统认识,而对三尖瓣反流发生的始动机制讨论不多。笔者在多年研究"右心体系"和临床实际工作中,经常思考这一问题的解释,结合文献逐渐形成一个看法:二尖瓣术后心脏纤维骨架稳定性失衡可能是三尖瓣反流的重要始动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瓣反流 二尖瓣修复 瓣膜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黏液瘤样二尖瓣病手术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樊艾琳 易梓文 +4 位作者 杨洛 周雪影 俞峰 李靖 刘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0-123,共4页
犬黏液瘤样二尖瓣病是犬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病。临床大多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临床突破的方向。手术治疗方法分为二尖瓣替换术、二尖瓣修复术以及心脏介入疗法,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前二者多需进行开胸手术且需要体外循环... 犬黏液瘤样二尖瓣病是犬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病。临床大多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临床突破的方向。手术治疗方法分为二尖瓣替换术、二尖瓣修复术以及心脏介入疗法,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前二者多需进行开胸手术且需要体外循环及心脏停跳技术的支持,其中二尖瓣替换术的即时效果较好,但预后不良;二尖瓣修复术操作更复杂,但预后良好;而心脏介入疗法因其创伤性小、可操作性高逐步成为临床应用热点。手术治疗对黏液瘤样二尖瓣病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介入疗法发展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瘤样二尖瓣 二尖瓣替换术 二尖瓣修复 心脏介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