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给药二室开放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估算的电子计算机程序 被引量:1
1
作者 贠克明 韩燕 +2 位作者 王瑢 李耀芳 王永青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72-773,共2页
目的建立血管内给药二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估算的电子计算机程序。方法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算血管内给药二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BASIC语言编写电子计算机程序。结果得到血管内给药二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估算的电子计算机程... 目的建立血管内给药二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估算的电子计算机程序。方法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算血管内给药二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BASIC语言编写电子计算机程序。结果得到血管内给药二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估算的电子计算机程序。结论本文编写的血管内给药二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估算的电子计算机程序具有语言简单、设计思想易懂、操作简便和拟合效果好的特点,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较为理想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给药 二室开放模型 药代动力学参数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考星在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继瑜 李建勇 +6 位作者 苗小楼 周绪正 李金善 李宏胜 董鹏程 徐忠赞 严新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0-564,共5页
5只健康小尾寒羊,采用静脉和皮下注射2种途径以替米考星10mg/kg体重剂量给药,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动物给药后在96h内分点采血,血浆样品处理采用甲醇沉淀,离心去蛋白,调节pH值并用氯仿提取替米考星;样品测定采用苯基柱,以反向HPLC... 5只健康小尾寒羊,采用静脉和皮下注射2种途径以替米考星10mg/kg体重剂量给药,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动物给药后在96h内分点采血,血浆样品处理采用甲醇沉淀,离心去蛋白,调节pH值并用氯仿提取替米考星;样品测定采用苯基柱,以反向HPLC测定绵羊血清中的替米考星浓度。结果表明,绵羊静注和皮下注射替米考星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替米考星皮下注射和静脉给药在羊体内具有吸收和分布较迅速,消除缓慢,体内分布容积大,生物利用度较高的特点。结果对了解替米考星在绵羊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以及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考星 绵羊 药代动力学 二室开放模型 皮下注射 静脉给药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钩藤碱在麻醉猫的心血管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谢笑龙 吴芹 +3 位作者 黄燮南 孙安盛 石京山 余俊先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23-,共1页
本研究观察了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 Isorhy)的心血管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异钩藤碱粉末,用0.1M的HCl溶解并用蒸馏水调pH至6.0~6.5;临用时配制 (fresh preparation of Isorhy,FPI)和配制液室温放置一周再用(dated pre... 本研究观察了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 Isorhy)的心血管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异钩藤碱粉末,用0.1M的HCl溶解并用蒸馏水调pH至6.0~6.5;临用时配制 (fresh preparation of Isorhy,FPI)和配制液室温放置一周再用(dated preparation of Isorhy,DPI).健康家猫20只,随机分为4组(n=5),分别为生理盐水组,FPI 5mg/kg、10mg /kg组和DPI 5mg/kg组,戊巴比妥麻醉(ip,30mg/kg),静脉给药.颈动脉插管与RP-6000八道生理仪相连,记录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和心率(HR)的变化,相应时间点取血1.0ml ,血浆样品以氢氧化钠和乙醚预处理,用HPLC法测定猫血浆中的Isorhy浓度.结果:Isorhy 的血药浓度在0.05~50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7),血浆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μg/ml,绝对回收率为86.3%~92.9%.猫iv Isorhy 5mg/kg及10mg/kg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Isorhy在猫体内血药浓度按一级动物学消除,T1/2β分别为2 .05h和1.61h;Isorhy的降压及负性频率效应与给药剂量相关,血药浓度-效应曲线呈明显的正相关,同剂量的DPI和FPI给药,FPI的起效时间、效应维持时间及最大效应均强于DPI ,这一效应强度的差异与二者给药后猫血浆中Isorhy原药浓度的差异基本平行.结论:Isor hy在猫体内的代谢模式符合二室开放模型,5mg/kg及10mg/kg两个剂量静注后的血浆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05h和1.61h;Isorhy的溶液剂型不稳定,室温放置一定时间可降低其心血管药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钩藤碱 药理效应 血药浓度 家猫 醉猫 dated 二室开放模型 最大效应 戊巴比妥 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剂和多剂口服乙酰螺旋霉素后的人体药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钱元恕 蒋玉富 王其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3期123-124,共2页
以进口品为对照,研究了健康志愿者单剂或多剂口服国产乙酰螺旋霉素400mg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发现,口服乙酰螺旋霉素片后,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进口品和国产品的T 1/2Ka、T 1/2α、T 1/2β分为0.33、4.98、0.33h和0.34... 以进口品为对照,研究了健康志愿者单剂或多剂口服国产乙酰螺旋霉素400mg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发现,口服乙酰螺旋霉素片后,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进口品和国产品的T 1/2Ka、T 1/2α、T 1/2β分为0.33、4.98、0.33h和0.34、4.0、0.30h。其Tmax、Cmax分别为2.22h,0.89μg/ml和2.33h、0.98μg/ml。表观分布容积与生物利用度比值(V/F)分别为6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分布容积 二室开放模型 生物利用度 进口品 转运过程 药动学 谷浓度 乙酸螺旋霉素 血药峰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氯氨铂在肿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卢素琳 马燕 +2 位作者 颜道春 陈吉祥 陈颖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3期128-128,共1页
本文报道顺氯氨铂在6例肿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尿药排泄量。顺氯氨铂80mg/m^2静脉滴注,采用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和尿药浓度。结果表明顺氯氨铂在血浆中的衰减为二室开放模型,t 1/2α为0.51小时,t 1/2β为21.66小... 本文报道顺氯氨铂在6例肿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尿药排泄量。顺氯氨铂80mg/m^2静脉滴注,采用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和尿药浓度。结果表明顺氯氨铂在血浆中的衰减为二室开放模型,t 1/2α为0.51小时,t 1/2β为21.66小时。给药后7、24小时和5天内的尿药排泄量,分别为给药量的10~19%,11~20%,1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氯氨铂 药代动力学 尿药浓度 二室开放模型 给药量 排泄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静脉滴注 用药疗程 血药峰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麦地霉素在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
6
作者 钱元恕 蒋玉富 王其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3期123-123,共1页
麦地霉素(MD)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之一种,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支原体也有作用。七名正常志愿者分别单次口服国产和进口MD400mg,用微生物杯碟法测定给药后6小时内各时间血清中药物浓度,以研究其药代动力... 麦地霉素(MD)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之一种,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支原体也有作用。七名正常志愿者分别单次口服国产和进口MD400mg,用微生物杯碟法测定给药后6小时内各时间血清中药物浓度,以研究其药代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地霉素 药代动力学 药物浓度 微生物杯碟法 抗菌作用 革兰氏阳性细菌 二室开放模型 大环内醋 相对生物利用度 转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江猪头孢唑啉血药浓度及蛋白结合率的研究
7
作者 彭英 包定元 +3 位作者 蔡绍晖 魏启欧 程惊秋 李幼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1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研究中国内江猪肾脏排泄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头孢唑啉(CEZ)血浆蛋白结合率,并比较其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选择主要经肾脏排泄的CEZ为模型药,采用高效毛细血管电泳法测定其血药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平衡透析测定其血浆... 目的:研究中国内江猪肾脏排泄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头孢唑啉(CEZ)血浆蛋白结合率,并比较其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选择主要经肾脏排泄的CEZ为模型药,采用高效毛细血管电泳法测定其血药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平衡透析测定其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中国内江猪静注CEZ后,其代谢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血浆清除率(Cls)为8.35ml/kg-1*min-1,消除半衰期(T1/2β)为27.35min.中国内江猪血浆蛋白浓度为455.4±17.44μmol/L-1,CEZ蛋白结合率为80.58~58.22%,解离常数为16.10±2.67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结合率 血药浓度 头孢唑啉 药代动力学特点 肾脏排泄 二室开放模型 电泳法 平衡透析 药代动力学参数 血浆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喹酮不同途径给药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自胆汁中的排泄
8
作者 黄永 全钰珠 涂植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59-59,共1页
大鼠iv吡喹酮20mg/kg,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消除快,t(1/2)β=0.36±(SD)0.07h。im 10,20,40mg/kg或ig 100 mg/kg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较快,但消除相与iv比却相对明显缓慢。MATim和MATig均大于MRTiv。ig的生物利用度为1... 大鼠iv吡喹酮20mg/kg,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消除快,t(1/2)β=0.36±(SD)0.07h。im 10,20,40mg/kg或ig 100 mg/kg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较快,但消除相与iv比却相对明显缓慢。MATim和MATig均大于MRTiv。ig的生物利用度为13.2%,有明显首过效应。im则吸收完全,当im 10和20 mg/kg时消除动力学呈线性关系,而当增至40mg/kg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喹酮 药代动力学 血药浓度 首过效应 二室开放模型 大鼠 生物利用度 峰时间 消除相 线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米诺环素血浓度及药物动力学 被引量:3
9
作者 仇益群 赵明华 黄仲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8年第3期44-44,共1页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HPLC测定米诺环素(NIMOCIN)血药浓度的方法以及9例正常健康中国人口服200mg米诺环素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本法以乙腈和纯水(38:62)组成流动相,YWGC18(150mm×4.6mm,10μm)不锈钢柱上分离,四环素为内标,在350mm...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HPLC测定米诺环素(NIMOCIN)血药浓度的方法以及9例正常健康中国人口服200mg米诺环素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本法以乙腈和纯水(38:62)组成流动相,YWGC18(150mm×4.6mm,10μm)不锈钢柱上分离,四环素为内标,在350mm波长检测,AUFs=0.002采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研制的PK-GRAPH药物动力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求得:米诺环素药物动力学参数符合开放二室模型,各项参数如下:曲线下面积为75.3±15.9(μg·hr<sup>-1</sup>·ml<sup>-1</sup>);表现分布容积为46.0±17.4(L);总清除率为2.7±0.6(L·h<sup>-</sup>);消除半衰期为21.9±1.7(h);达峰时间为2.4±0.9(h);达峰浓度为C<sub>max</sub>=3.1±0.6(μg/ml<sup>-1</s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反相高效液相 药物动力学 色谱法测定 血浓度 力学参数 临床药学 开放模型 血药浓度监测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