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芳基-3-N-丙酰基-5-(2-溴-4-氟苯基)-1,3,4-噁二唑啉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德江 傅和青 葛正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36-938,共3页
2-溴-4-氟苯甲酰肼(1)与芳香醛缩合得到酰腙(2a^2i),再与丙酸酐环反应合成了9种新型的2-芳基-3-N-丙酰基-5-(2-溴-4-氟苯基)-1,3,4-二唑啉类衍生物(3a^3i),收率79%~84%。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确证。初步的抗菌试验表... 2-溴-4-氟苯甲酰肼(1)与芳香醛缩合得到酰腙(2a^2i),再与丙酸酐环反应合成了9种新型的2-芳基-3-N-丙酰基-5-(2-溴-4-氟苯基)-1,3,4-二唑啉类衍生物(3a^3i),收率79%~84%。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确证。初步的抗菌试验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唑啉衍生物 合成 结构表征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乙酰基-2-芳基-5-(2-碘苯基)-1,3,4-噁二唑啉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圣平 李德江 傅和青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9期662-665,共4页
2-碘苯甲酰肼与八种芳醛反应得到相应的酰腙(1 a^1h),后与乙酸酐脱水环化合成3-乙酰基-2-芳基-5-(2-碘苯基)-1,3,4-噁二唑啉化合物(2 a^2h),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对化合物2 a^2h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2-碘苯甲酰腙 1 3 4-噁二唑啉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乙酰基-2-芳基-5-(6-吲哚基)-1,3,4-噁二唑啉化合物的微波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叶英 赵志刚 +1 位作者 李清寒 陈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40-1343,共4页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6-indole hydrazide were obtained by hydrazinolysising 6-methyl formate indole,which then react with different aromatic aldehydes to gain corresponding hydrazones 3a^3d.In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6-indole hydrazide were obtained by hydrazinolysising 6-methyl formate indole,which then react with different aromatic aldehydes to gain corresponding hydrazones 3a^3d.Intermediates 3a^3d were treated with anhydride to afford four new 3-acetyl-2-aryl-5-(6-indole)-1,3,4-oxadiazolines by using microwave.The structures of all new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1H NMR,IR,MS spectra and element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 二唑啉衍生物 微波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2’-芳基-3’-N-乙酰基-1,’3,’4’-噁二唑啉基)吡啶的合成与表征
4
作者 陈桐滨 张熊禄 范小林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40-242,246,共4页
3,5-吡啶二甲酸经酯化、肼解,合成3,5-吡啶二酰肼,再跟芳香醛缩合得到酰腙,进而用乙酸酐脱水闭环,合成8个含吡啶环的双噁二唑啉衍生物,其结构用1H NMR、FT-IR、MS进行了验证,并对其波谱学特征予以讨论。
关键词 吡啶环 1 3 4-嗯二唑啉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BAT/二唑啉共混物的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邹本书 殷宏军 +5 位作者 朱卫平 马丕明 李红梅 东为富 倪忠斌 陈明清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2-64,69,共4页
以2,2-(1,3-亚苯基)-二唑啉(BOZ)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BOZ共混物,研究该增容剂对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增容剂能提高PLA和PBAT的界... 以2,2-(1,3-亚苯基)-二唑啉(BOZ)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BOZ共混物,研究该增容剂对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增容剂能提高PLA和PBAT的界面粘合力,改善PLA/PBAT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在不同的PBAT含量下,PLA/PBAT/BOZ的力学性能均高于PLA/PBAT。由TEM可以看出,BOZ的加入使PBAT的分散相尺寸明显减小,分散更均匀。DSC结果表明:BOZ的加入使共混物中PLA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酸-对苯甲酸丁 共混 二唑啉 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啉草酯·甲基二磺隆防除小麦田杂草的效果及对养分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朱文达 颜冬冬 +2 位作者 李林 周勇安 曹坳程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98-101,109,共5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6%唑啉草酯·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小麦田主要杂草的效果,及杂草防除后对氮、磷、钾及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6%唑啉草酯·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小麦田杂草效果显著,对牛繁缕(Malachium a...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6%唑啉草酯·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小麦田主要杂草的效果,及杂草防除后对氮、磷、钾及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6%唑啉草酯·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小麦田杂草效果显著,对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棒头草(Polypogon fugax)、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均有良好防效,总鲜重防效达90.8%~97.5%,优于2种对照药剂。杂草防除后,显著降低了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消耗,有效改善了田间的水肥条件。6%唑啉草酯·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处理的小麦田产量达3482.52~3603.77 kg/hm^(2),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较空白对照增加36.17%~40.91%,每公顷增收2127.5~2406.4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酯·甲基磺隆 杂草防效 养分 小麦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二羟基-2,5-双-[2-′(4′-取代唑啉)]呋喃的合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伟杰 许遵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16-1319,共4页
以3,4-二羟基-2,5-呋喃二甲酸或其二甲酯为原料,与手性氨基醇直接缩合,经一步反应合成了3个3,4-二羟基-2,5-双-[2′-(4-′-取代(口恶)唑啉)]呋喃化合物,产率为90%~94%,其结构经1 H NMR谱、IR谱、MS谱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得到确证;并应... 以3,4-二羟基-2,5-呋喃二甲酸或其二甲酯为原料,与手性氨基醇直接缩合,经一步反应合成了3个3,4-二羟基-2,5-双-[2′-(4-′-取代(口恶)唑啉)]呋喃化合物,产率为90%~94%,其结构经1 H NMR谱、IR谱、MS谱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得到确证;并应用这些手性双(口恶)唑啉配体,初步探讨了β-萘乙酮在KBH4或NaBH4作用下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结果表明,以环己烷作溶剂,采用n(配体): n(还原剂): n(β-萘乙酮)=0.04:1.6:1在0 ℃下反应72 h,产物的ee值高达83.2%,且(口恶)唑啉环上4位取代基为苄基的呋喃类双(口恶)唑啉,其对映选择性优于取代基为乙基的同类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双[(取代(口恶))]呋喃 双(口恶) 手性试剂 不对称还原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二磺·氟唑·唑啉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冬小麦田一年生杂草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惟 于金萍 +1 位作者 李琦 刘亦学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S01期66-69,共4页
对10%二磺·氟唑·唑啉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冬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除草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田间试验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10%二磺·氟唑·唑啉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冬小麦田一年生杂草雀麦... 对10%二磺·氟唑·唑啉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冬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除草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田间试验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10%二磺·氟唑·唑啉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冬小麦田一年生杂草雀麦、看麦娘、播娘蒿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药后30 d合计鲜质量防效为88.82%~98.17%,试验剂量下对冬小麦安全。10%二磺·氟唑·唑啉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于冬小麦返青期,一年生杂草(2~4)叶期,茎叶喷雾处理,能有效防除冬小麦田一年生杂草,推荐剂量为(60~75 g.a.i.·hm^(-2)),对冬小麦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 冬小麦 杂草 防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酮连噁二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邢涛 王敏 +4 位作者 于姝燕 李瑞娟 王建华 覃孟 仇子昂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43-2650,共8页
以2,4,6-三羟基苯乙酮、草酸二乙酯等为原料,经过羟基保护、合环、肼解、酰腙化后,在两种不同的条件下关环,合成得到10个新型的色酮连噁二唑(啉)衍生物,利用1H NMR、^(13)C NMR和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通过体外环氧合酶2(COX-2)的抑... 以2,4,6-三羟基苯乙酮、草酸二乙酯等为原料,经过羟基保护、合环、肼解、酰腙化后,在两种不同的条件下关环,合成得到10个新型的色酮连噁二唑(啉)衍生物,利用1H NMR、^(13)C NMR和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通过体外环氧合酶2(COX-2)的抑制活性评价发现,目标化合物6a、6b、6c、7h和7i具有良好的COX-2抑制作用。经分子柔性对接发现,其结果与生物活性试验具有一致性。本文为进一步研发新型色酮类抗炎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酮 () 化学合成 COX-2抑制活性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乙酰基-5-芳氧亚甲基-2,3-二氢-1,3,4-噁二唑-2-基)色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鹏 曹玲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48-851,共4页
4种取代的3-甲酰基色酮与4种取代芳氧乙酰肼经乙酸催化反应后得到16种席夫碱类化合物,在乙酸酐作用下合环,得到16种3-(3-乙酰基-5-芳氧亚甲基-2,3-二氢-1,3,4-噁二唑-2-基)色酮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LC-MS、1HNMR和元素分... 4种取代的3-甲酰基色酮与4种取代芳氧乙酰肼经乙酸催化反应后得到16种席夫碱类化合物,在乙酸酐作用下合环,得到16种3-(3-乙酰基-5-芳氧亚甲基-2,3-二氢-1,3,4-噁二唑-2-基)色酮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LC-MS、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唑啉 色酮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苯基-3,5-二(4-吡啶基)异噁唑啉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11
作者 闫春丽 唐向阳 齐欣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4期40-42,59,共4页
以硝基苯为起始原料,经还原生成苯基羟胺、再与4-吡啶甲醛反应生成硝酮、与4-乙烯基吡啶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等3个步骤合成得到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四氢异噁唑啉化合物2-苯基-3,5-二(4-吡啶基)异噁唑啉。通过IR、1 HNMR、13 CNMR、HRM... 以硝基苯为起始原料,经还原生成苯基羟胺、再与4-吡啶甲醛反应生成硝酮、与4-乙烯基吡啶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等3个步骤合成得到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四氢异噁唑啉化合物2-苯基-3,5-二(4-吡啶基)异噁唑啉。通过IR、1 HNMR、13 CNMR、HRMS等对该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优化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5℃、溶剂为DMF。并对合成的新型四氢异噁唑啉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发现该化合物对10种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苹果轮纹的防效最高,达到了72.9%。表明,2-苯基-3,5-二(4-吡啶基)异啉啉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偶极环加成反应 苯基羟胺 硝酮 2-苯基-3 5-(4-吡啶基)异(噁)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2-三氟甲基苯并咪唑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方明 鲁文杰 +2 位作者 张正方 王宝雷 刘育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242-1247,共6页
以 2 三氟甲基苯并咪唑 1 乙酰肼为原料 ,在不同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新的 1,3 ,4 二唑啉及均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 ,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 ,IR,1 H NMR和 MS确证 ,并对其波谱性质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三氟甲基 苯并咪 二唑啉 均三并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毛虫性信息素共轭双键定位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孔祥波 赵成华 +1 位作者 张真 王鸿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0,共4页
亲二烯体试剂4 甲基 1,2,4 三唑啉 3,5 二酮(MTAD)与共轭二烯成分形成衍生物,经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衍生物质谱图中各种特征碎片离子简单、明显,可用于确定共轭双键在碳链中的位置。以鉴定云南松毛虫性信息素腺体成分的共轭双键位置为例... 亲二烯体试剂4 甲基 1,2,4 三唑啉 3,5 二酮(MTAD)与共轭二烯成分形成衍生物,经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衍生物质谱图中各种特征碎片离子简单、明显,可用于确定共轭双键在碳链中的位置。以鉴定云南松毛虫性信息素腺体成分的共轭双键位置为例,进一步探讨了反 5 ,顺 7 十二碳二烯醇及相应的醛和乙酸酯与MTAD形成衍生物的化学反应特点及色谱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 性信息素 共轭双键 定位方法 4-甲基-l 2 4-二唑啉-3 5- 电子轰击质谱分析 蛾类昆虫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photophys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ew cyclometalated platinum complex containing oxadiazole ligand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继勇 刘煜 +2 位作者 胡峥勇 朱美香 朱卫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3期344-347,共4页
A new cyclometalated platinum complex containing 2, 5-bis(naphthalene-1-yl)-1,3,4-oxadiazole ligand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UV-Vis absorptions and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the ligand and its plati... A new cyclometalated platinum complex containing 2, 5-bis(naphthalene-1-yl)-1,3,4-oxadiazole ligand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UV-Vis absorptions and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the ligand and its platinum complex were investigated. A characteristic metal-ligand charge transfer absorption peak at 439 nm in the UV spectrum and a strong emission peak at 625 nm in the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um were observed for this complex in dichloromethane. Cyclic voltammtry (CV)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EHOMO (energy level of the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and ELUMO (energy level of the 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of the platinum complex are about 、5.69 and 、3.25 eV,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oxadiazole-based platinum complex has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electrophosphorescent devices used as a red-emitting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ometalated platinum complex OXADIAZOLE SYNTHESIS PHOTOLUMINESCENC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