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重庆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微生物岩新认识 |
姜红霞
吴亚生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7
|
|
2
|
江西修水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树枝状微生物岩状岩石成因初解 |
姜红霞
吴亚生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5
|
|
3
|
大兴安岭南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及沉积环境演化 |
陈树旺
郑月娟
张健
张海华
张德军
苏飞
黄欣
公繁浩
甄甄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4
|
湖南慈利江垭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序的沉积微相类型、沉积环境和海平面变化 |
郑全锋
丁奕
曹长群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5
|
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确立在我国的浙江省长兴县煤山 |
殷鸿福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01 |
1
|
|
6
|
扬子板块西南缘南盘江盆地者堡一带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质特征及牙形石生物地层 |
向坤鹏
贺永忠
安亚运
易成兴
赵磊
盘应娟
陈明华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7
|
湖北利川尖子山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其对微生物岩发育时代的指示 |
杜漫越
吴奎
黄云飞
杨波涌
杨良哲
王延达
赵俊杰
李梦凡
黄子航
|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黔西威宁岔河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粘土岩研究——基于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 |
张素新
彭元桥
喻建新
杨逢清
殷鸿福
史玉芳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9
|
黔桂地区深水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黏土岩研究 |
张素新
冯庆来
顾松竹
于吉顺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10
|
南非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研究进展 |
彭元桥
高勇群
杨逢清
殷鸿福
G.R.Shi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1
|
湖北当阳区二叠系—三叠系海相地层中油气运移的流体包裹体标志 |
卢明国
林畅松
童小兰
刘丽军
|
《现代地质》
CAS
CSCD
|
2002 |
7
|
|
12
|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全球层型剖面——回顾和进展 |
殷鸿福
鲁立强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1
|
|
13
|
深海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现状 |
叶玫
冯庆来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5
|
|
14
|
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的研究综述 |
殷鸿福
童金南
张克信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5
|
典型Hindeodus parvus及其意义———兼论二叠-三叠系界线 |
朱相水
林联盛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1997 |
5
|
|
16
|
新疆吉木萨尔大龙口非海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段古地磁特征 |
李永安
金小赤
孙东江
程政武
庞其清
李佩贤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5
|
|
17
|
安徽巢湖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微生物岩研究 |
张红剑
周跃飞
谢巧勤
陈天虎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8
|
华南陆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研究新进展 |
王尚彦
殷鸿福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1 |
9
|
|
19
|
滇黔地区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中发现微球粒 |
王尚彦
殷鸿福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0
|
|
20
|
陕西镇安西口石炭系—二叠系界线剖面综合地层学研究 |
王训练
王雷
张海军
张世红
夏国英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