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战国秦汉时期的爵制与族群认同
1
作者
宋磊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2,共9页
战国秦汉时期正处于“爵—秩”体制时代,作为配置资源、赋予特权基本依据的新爵制有力地推动了不同族群间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的形成,在当时的族群认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二十等爵为代表的新爵制促进了中原地区族群认同...
战国秦汉时期正处于“爵—秩”体制时代,作为配置资源、赋予特权基本依据的新爵制有力地推动了不同族群间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的形成,在当时的族群认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二十等爵为代表的新爵制促进了中原地区族群认同的发展,使“复数的诸夏”逐渐变为“单数的统一之华夏”,为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新爵制还增强了周边少数民族的族群认同,促进了他们的华夏化。西汉中期以后,汉朝疆域内的汉人与其他少数民族都较为普遍地拥有爵位,而周边少数民族君长大多通过获赐王侯等形式被纳入到汉朝的统治秩序之中,从而使疆域内外的各个民族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等爵
制
族群认同
汉民族
华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年律令》所见“卿”与“卿侯”献疑
被引量:
1
2
作者
董平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5,共5页
将《二年律令》中出现的“卿”或“卿侯”理解为秦赐爵制中遗留的爵名,似嫌含糊;而将其定格为二十等爵制中的爵档,既缺乏必要的史实根据,又与原始简文存在矛盾。通过史料分析,“卿”或“卿侯”应该属于楚国旧爵制系统,高祖五年推行爵制...
将《二年律令》中出现的“卿”或“卿侯”理解为秦赐爵制中遗留的爵名,似嫌含糊;而将其定格为二十等爵制中的爵档,既缺乏必要的史实根据,又与原始简文存在矛盾。通过史料分析,“卿”或“卿侯”应该属于楚国旧爵制系统,高祖五年推行爵制改革,将楚爵改为以秦二十等爵为蓝本的汉爵,完成“汉承秦制”的历史性转化,“卿”爵的经济权益被保留下来,但因其不在二十等爵系统之内而政治功能趋于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年律令
卿
赐
爵
制
二十等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战国军事法规的建设及其特色
3
作者
黄朴民
徐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06-110,共5页
关键词
军事法规
战国时期
军功
爵
制
军法
成文法
传统习惯
商君书
二十等爵
《云梦秦简》
韩非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朝官制并非尊左卑右
被引量:
2
4
作者
侯雯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5期64-65,共2页
秦朝官制并非尊左卑右侯雯近读姚国旺同志在《北京师范学院》1987年第2期发表的《秦朝官制尊左卓右考》一文,感到其中疑问甚多。不仅文中所列举的史实根据与其他文献记载有悟之处,而且论者对大量证明秦朝官制尊右卑左的史料亦多...
秦朝官制并非尊左卑右侯雯近读姚国旺同志在《北京师范学院》1987年第2期发表的《秦朝官制尊左卓右考》一文,感到其中疑问甚多。不仅文中所列举的史实根据与其他文献记载有悟之处,而且论者对大量证明秦朝官制尊右卑左的史料亦多有误解。试举数例:(一)姚文举《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制
右丞相
《史记》
《史记·秦始皇本纪》
左丞相
十七年
尚左尚右
秦汉金文
《史记索隐》
二十等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商君书·更法》译注
5
作者
唐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1期74-80,共7页
商鞅(?——公元前三三八年)战国中期卫国人,姓公孙氏,故称公孙鞅,又称卫鞅,后入秦变法有功,秦孝公封之于商十五邑,号曰商君,所以又称商鞅。公元前三六一年秦孝公即位,下令求贤,商鞅西入秦,向秦孝公力陈“疆国之术”,劝秦孝公推行法治路...
商鞅(?——公元前三三八年)战国中期卫国人,姓公孙氏,故称公孙鞅,又称卫鞅,后入秦变法有功,秦孝公封之于商十五邑,号曰商君,所以又称商鞅。公元前三六一年秦孝公即位,下令求贤,商鞅西入秦,向秦孝公力陈“疆国之术”,劝秦孝公推行法治路线,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被任命为“左庶长”(爵名,二十等爵中的第十等),主持秦国的变法。由于变法获得成功,被任命为“大良造”(相当于相国兼将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法
地主阶级
二十等爵
秦国
公元前
公孙
奴隶主贵族
周武王
法令
秦始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战国秦汉时期的爵制与族群认同
1
作者
宋磊
机构
河北大学法学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2,共9页
基金
河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战国、秦和汉初的爵制与大一统”(编号:HB23ZL008)。
文摘
战国秦汉时期正处于“爵—秩”体制时代,作为配置资源、赋予特权基本依据的新爵制有力地推动了不同族群间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的形成,在当时的族群认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二十等爵为代表的新爵制促进了中原地区族群认同的发展,使“复数的诸夏”逐渐变为“单数的统一之华夏”,为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新爵制还增强了周边少数民族的族群认同,促进了他们的华夏化。西汉中期以后,汉朝疆域内的汉人与其他少数民族都较为普遍地拥有爵位,而周边少数民族君长大多通过获赐王侯等形式被纳入到汉朝的统治秩序之中,从而使疆域内外的各个民族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关键词
二十等爵
制
族群认同
汉民族
华夏化
Keywords
The 20th Class Nobility
Ethnic Identity
Han Ethnic Group
Sinicization
分类号
K23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年律令》所见“卿”与“卿侯”献疑
被引量:
1
2
作者
董平均
机构
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5,共5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038564)
文摘
将《二年律令》中出现的“卿”或“卿侯”理解为秦赐爵制中遗留的爵名,似嫌含糊;而将其定格为二十等爵制中的爵档,既缺乏必要的史实根据,又与原始简文存在矛盾。通过史料分析,“卿”或“卿侯”应该属于楚国旧爵制系统,高祖五年推行爵制改革,将楚爵改为以秦二十等爵为蓝本的汉爵,完成“汉承秦制”的历史性转化,“卿”爵的经济权益被保留下来,但因其不在二十等爵系统之内而政治功能趋于淡化。
关键词
二年律令
卿
赐
爵
制
二十等爵
分类号
K2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战国军事法规的建设及其特色
3
作者
黄朴民
徐勇
机构
军事科学院战略部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06-110,共5页
关键词
军事法规
战国时期
军功
爵
制
军法
成文法
传统习惯
商君书
二十等爵
《云梦秦简》
韩非子
分类号
E29 [军事—军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朝官制并非尊左卑右
被引量:
2
4
作者
侯雯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5期64-65,共2页
文摘
秦朝官制并非尊左卑右侯雯近读姚国旺同志在《北京师范学院》1987年第2期发表的《秦朝官制尊左卓右考》一文,感到其中疑问甚多。不仅文中所列举的史实根据与其他文献记载有悟之处,而且论者对大量证明秦朝官制尊右卑左的史料亦多有误解。试举数例:(一)姚文举《史...
关键词
官制
右丞相
《史记》
《史记·秦始皇本纪》
左丞相
十七年
尚左尚右
秦汉金文
《史记索隐》
二十等爵
分类号
D691.4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商君书·更法》译注
5
作者
唐文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1期74-80,共7页
文摘
商鞅(?——公元前三三八年)战国中期卫国人,姓公孙氏,故称公孙鞅,又称卫鞅,后入秦变法有功,秦孝公封之于商十五邑,号曰商君,所以又称商鞅。公元前三六一年秦孝公即位,下令求贤,商鞅西入秦,向秦孝公力陈“疆国之术”,劝秦孝公推行法治路线,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被任命为“左庶长”(爵名,二十等爵中的第十等),主持秦国的变法。由于变法获得成功,被任命为“大良造”(相当于相国兼将军)。
关键词
变法
地主阶级
二十等爵
秦国
公元前
公孙
奴隶主贵族
周武王
法令
秦始皇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战国秦汉时期的爵制与族群认同
宋磊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二年律令》所见“卿”与“卿侯”献疑
董平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战国军事法规的建设及其特色
黄朴民
徐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秦朝官制并非尊左卑右
侯雯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商君书·更法》译注
唐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