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表达NoFAD1001对海洋微拟球藻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提升的研究
1
作者 杜明婷 苗聪聪 +2 位作者 许涛 吴珊 辛一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5,共9页
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作为一种Ω-3脂肪酸,具有减肥、抗炎、预防心血管病等功效。海洋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a)含有EPA,拥有生长快、抗逆性强等特性,已证明具有大规模培养潜力,且遗传操作体系成熟,因而... 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作为一种Ω-3脂肪酸,具有减肥、抗炎、预防心血管病等功效。海洋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a)含有EPA,拥有生长快、抗逆性强等特性,已证明具有大规模培养潜力,且遗传操作体系成熟,因而具有成为EPA细胞工厂的潜力。去饱和酶是EPA合成中的关键酶,研究表明,过表达去饱和酶可提升莱茵衣藻、三角褐指藻的Ω-3脂肪酸含量。然而去饱和酶在海洋微拟球藻中的功能研究与理性改造尚不充分。鉴于此,本文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从海洋微拟球藻中预测到一个去饱和酶NoFAD1001,并发现其与高山被孢霉的去饱和酶在氨基酸序列上具有39%的相似度,表明NoFAD1001可能在海洋微拟球藻的EPA合成中发挥重要功能。在海洋微拟球藻中过表达NoFAD1001之后,发现过表达藻株的总EPA含量较野生型提高22%~49%,同时过表达株甘油三酯中的EPA含量也较野生型提高36%~73%。此外,过表达株的生长指标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表明其生长未受到NoFAD1001过表达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在海洋微拟球藻中过表达NoFAD1001,获得高产EPA的工程藻株,为海洋微藻Ω-3脂肪酸代谢机制解析与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藻 Ω-3脂肪酸 二十烯酸 海洋微拟球藻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油中二十碳五烯酸乙酯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的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伟珠 洪专 +3 位作者 赵敏 张怡评 谢全灵 易瑞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82-85,共4页
建立鱼油中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PA-EE)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DHA-EE)的超临界流体色谱纯化方法。比较Luna 5u Silica、Hedera ODS-BP、Hypersil ODS2、ZORBAX SB-C8和Hypersil C8等色谱柱对EPA-EE和DHA-EE的分离效果,确定以Hedera ODS-B... 建立鱼油中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PA-EE)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DHA-EE)的超临界流体色谱纯化方法。比较Luna 5u Silica、Hedera ODS-BP、Hypersil ODS2、ZORBAX SB-C8和Hypersil C8等色谱柱对EPA-EE和DHA-EE的分离效果,确定以Hedera ODS-BP作为优选色谱柱,进一步以容量因子、选择性和分离度为考核指标,考察改性剂、流动相比例、背压及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到的优化分离条件为:以Hedera ODS-BP为色谱柱,10%甲醇为改性剂,总流速2mL/min、柱温40℃、背压100bar。在此条件下,鱼油中EPA-EE和DHA-EE可以达到基线分离。结论:本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鱼油中EPA-EE和DHA-EE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二十烯酸乙酯(EPA EE) 二十烯酸乙酯(DHA-EE)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酯型鱼油中二十碳五烯酸乙酯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的定量检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娟娟 许晨 +2 位作者 许建中 黄宏南 夏金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2期49-53,69,共6页
建立了快速、灵敏测定鱼油乙酯中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PA-EE)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DHA-EE)的气相色谱方法(GC)。采用HP-INNOWAX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优化了分析检测鱼油乙酯中EPA-EE和DHA-EE的气相色谱条件。结果表明:EPA-E... 建立了快速、灵敏测定鱼油乙酯中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PA-EE)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DHA-EE)的气相色谱方法(GC)。采用HP-INNOWAX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优化了分析检测鱼油乙酯中EPA-EE和DHA-EE的气相色谱条件。结果表明:EPA-EE在0~1.00 mg/mL范围内具有较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98,检测限为0.0015 m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0%,回收率在95.27%~103.86%;DHA-EE在0~1.00 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4,检测限为0.0040 mg/mL,RSD为0.95%,回收率在95.92%~104.38%。其正己烷溶液在-18℃条件下保存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二十烯酸乙酯 二十烯酸乙酯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二十碳五烯酸乙酯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 被引量:1
4
作者 董青 李敏 +4 位作者 杨亦文 鲍宗必 杨启炜 张治国 任其龙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58-865,共8页
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两种非常重要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广泛用于膳食补充剂和药品,同时它们的生理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分离制备它们的高纯度单体十分必要。首先以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PS/DVB)聚合物为固定相,在液相色谱... 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两种非常重要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广泛用于膳食补充剂和药品,同时它们的生理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分离制备它们的高纯度单体十分必要。首先以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PS/DVB)聚合物为固定相,在液相色谱上分离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PA-EE)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DHA-EE),考察了流动相、填料粒径、温度对分离的影响。然后采用粒径20μm、孔径10 nm的PS/DVB填料装填了8根150 mm×10 mm的半制备色谱柱,测定了半制备柱装填的均一性。最后尝试在模拟移动床(SMB)色谱上分离EPA-EE和DHA-EE的混合物,探究了Ⅱ区和Ⅲ区的流量、进料流量、进料浓度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SMB制备的EPA-EE和DHA-EE的相对纯度分别为91.6%和93.6%,回收率分别为97.0%和91.6%,固定相生产率为5.97 g/(L·h),溶剂消耗为1.52 L/g。SMB制备EPA-EE和DHA-EE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模拟移动床色谱 二十烯酸乙酯 二十烯酸乙酯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的代谢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许友卿 张海柱 丁兆坤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80-583,共4页
关键词 二十烯酸 二十烯酸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碳五烯酸与表阿霉素联合应用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作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卫东 于健春 +4 位作者 刘玉琴 康维明 彭维朝 顾蓓 董继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3-358,I0006,共7页
目的评估二十碳五烯酸(EPA)联合表阿霉素(EPI)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各种药物单用和联合应用对细胞的作用,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等效线图解法判断两药合用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EPA可... 目的评估二十碳五烯酸(EPA)联合表阿霉素(EPI)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各种药物单用和联合应用对细胞的作用,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等效线图解法判断两药合用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EPA可抑制MGC-803细胞的生长,且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P<0.01);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经EPA培养的胃癌细胞核周存在大量异常颗粒,电镜下在核周及胞浆内可见异常电子致密物;EPA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PF)生长起促进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EPA与EPI联合应用对MGC-803细胞生长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P<0.05);EPA有一定的G0/G1期阻滞作用,EPI有明显的S期阻滞作用,两者可从不同环节抑制细胞增殖。结论EPA对胃癌细胞株MGC-803有抑制作用,相同剂量对正常细胞无抑制作用。EPA与EPI对胃癌细胞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与单用EPI相比,联合应用可减少EPI的用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烯酸 表阿霉素 药物疗法 联合 流式细胞术 体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对对模拟失重大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凯 胡华碧 +2 位作者 陈琳 魏冀 马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44-846,共3页
目的: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对模拟失重大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地面对照组(Ⅰ)、悬吊对照组(Ⅱ)和悬吊实验组(Ⅲ)。悬吊实验组鼠料中添加DHA、EPA,其他2组为普通鼠料。悬挂40d... 目的: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对模拟失重大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地面对照组(Ⅰ)、悬吊对照组(Ⅱ)和悬吊实验组(Ⅲ)。悬吊实验组鼠料中添加DHA、EPA,其他2组为普通鼠料。悬挂40d后利用激光衍射法测定红细胞变形指数、取向指数,荧光偏振法测定红细胞膜流动性,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测定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LP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红细胞纤维型肌动蛋白的改变及含量。结果:失重下大鼠红细胞的变形指数、取向指数以及红细胞膜的流动性明显降低(P<0.05),LPO增加,红细胞形态和骨架发生改变,F-actin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模拟失重条件下,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DHA、EPA可拮抗损伤作用,对红细胞膜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烯酸 二十烯酸 模拟失重 红细胞膜 膜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2提纯鱼油中二十碳五烯酸组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钧 铃木启正 +1 位作者 阿尻雅文 新井邦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2-157,共6页
采用附加有精馏柱的间歇式小型超临界CO2萃取试验装备,试验研究了鱼油中二十碳五烯酸(EPA)组分的分离提纯。为改善气液接触,萃取器内使用了转动不锈钢箔团,精馏柱内充填了Dixon环。为获得高纯度EPA,采用了逐步升高... 采用附加有精馏柱的间歇式小型超临界CO2萃取试验装备,试验研究了鱼油中二十碳五烯酸(EPA)组分的分离提纯。为改善气液接触,萃取器内使用了转动不锈钢箔团,精馏柱内充填了Dixon环。为获得高纯度EPA,采用了逐步升高萃取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萃取 精馏 鱼油 二十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亚麻酸体内转化为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9
作者 高颐雄 张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31,共5页
水产品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n-3LCPUFA)的主要膳食来源。我国广大内陆地区居民膳食中水产品消费量很低,EPA和DHA的摄入量远低于推荐量。α-亚麻酸(ALA)是我国居民膳食中最主要的n-3多不饱... 水产品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n-3LCPUFA)的主要膳食来源。我国广大内陆地区居民膳食中水产品消费量很低,EPA和DHA的摄入量远低于推荐量。α-亚麻酸(ALA)是我国居民膳食中最主要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其在体内可以转化为n-3 LCPUFA。近来的研究表明,ALA转化能力受ALA摄入状况及人群生理差异影响,其中新生儿的内源转化效率较低,而育龄期妇女和鱼类低消费人群的转化效率较高,提示膳食ALA对改善这些人群的脂肪酸营养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α-亚麻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亚麻酸 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二十烯酸 二十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碳五烯酸对PGI_2和TXA_2样物质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焦波 张世玲 +4 位作者 尚雪原 鲁凤友 程艳娜 石杰 袁玮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7-238,共2页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长期食用鱼类的格陵兰爱斯基摩人心血管发病率较低,与鱼油含有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即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有关.据报道,鱼油具有调整血脂,抑制血小板聚...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长期食用鱼类的格陵兰爱斯基摩人心血管发病率较低,与鱼油含有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即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有关.据报道,鱼油具有调整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延缓血栓形成等作用.本实验研究鱼油主要成分EPA对前列环素I_2(prostacycline I_2,PGI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烯酸 前列环素 血栓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碳五烯酸抑制早期糖尿病肾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敏芳 钱家麒 +1 位作者 戴慧莉 倪兆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4-176,187,共4页
目的:观察二十碳五烯酸(EPA)对早期阶段的糖尿病肾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内实验中,KKAy/Ta小鼠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以EPA1g·kg-1.d-1腹腔内注射共8周,对照组同步予以生理盐水注射,应用免疫组化和实时RT-... 目的:观察二十碳五烯酸(EPA)对早期阶段的糖尿病肾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内实验中,KKAy/Ta小鼠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以EPA1g·kg-1.d-1腹腔内注射共8周,对照组同步予以生理盐水注射,应用免疫组化和实时RT-PCR检测肾脏中MCP-1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的变化。应用ELISA方法检测高糖和EPA刺激后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上清MCP-1的表达。结果:EPA治疗后KKAy/Ta小鼠肾脏MCP-1的蛋白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减弱。实时RT-PCR结果显示EPA治疗组小鼠肾皮质MCP-1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25mmol/LD-葡萄糖作用72h可引起HUVECs分泌MCP-1明显增加,30μmol/L和50μmol/LEPA均可显著地抑制高糖诱导的MCP-1表达。结论:EPA降低了KKAy/Ta小鼠肾脏及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MCP-1的表达,提示EPA可能抑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二十烯酸 KKAy/Ta小鼠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参磷脂型二十碳五烯酸对糖尿病大鼠血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雷雷 王静凤 +2 位作者 柳东 龙腾腾 薛长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98-1402,共5页
目的研究海参磷脂型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phosphatidylcholine,EPA-PC)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葡萄糖耐量的影响。方法两次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经不同剂量的海参EPA-PC(25和75 m... 目的研究海参磷脂型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phosphatidylcholine,EPA-PC)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葡萄糖耐量的影响。方法两次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经不同剂量的海参EPA-PC(25和75 mg.kg-1,以EPA含量计)灌胃60 d。实验结束后,分别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口服葡萄糖耐量(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lc)、糖化血清蛋白(glycated serum protein,GSP)、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含量,并分别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胰腺组织的显微结构和胰岛β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结果海参EPA-PC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OGTT(P<0.05),降低HbAlc和GSP的含量(P<0.01),促进FIN的分泌(P<0.01);明显改善胰腺组织的显微结构,修复受损胰岛β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结论海参EPA-PC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改善血葡萄糖耐量的作用,其与恢复糖尿病大鼠受损的胰岛外周组织以及胰岛β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多不饱和脂肪酸 二十烯酸 糖尿病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 胰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碳五烯酸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梗死体积、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春 赵高峰 +1 位作者 薛文华 滕军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5-479,共5页
目的:探讨二十碳五烯酸(EPA)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梗死体积、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将48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150、300、600 mg/kg)EPA组,每组12只,... 目的:探讨二十碳五烯酸(EPA)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梗死体积、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将48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150、300、600 mg/kg)EPA组,每组12只,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4 d;另设假手术组(n=12)。采用mNSS评分法评价造模后第1、3、7、14天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TCC染色测量第1、14天脑梗死体积,采用ELISA法检测第14天大鼠脑组织中氧化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第3、7、14天的mNSS评分增高(P<0.05);低、中、高剂量EPA组第7、14天mNSS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假手术组未见脑组织梗死区域;模型组大鼠第14天的脑梗死体积增大,而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EPA组脑梗死体积缩小(P<0.05),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第14天,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SOD、CAT水平降低,MDA、hs-CRP、TNF-α及IL-6水平升高;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EPA组SOD、CAT水平升高,MDA、hs-CRP、TNF-α及IL-6水平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EPA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EPA可降低急性脑梗死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有效缓解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脑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烯酸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豆制品废水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 被引量:4
14
作者 戴传超 袁志林 王安琪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33,共3页
为探讨用豆制品废水生产花生四烯酸(A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研究了不同培养时间、碳源浓度、氮源浓度和黄泔水稀释倍数对轮梗霉产这两种脂肪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EPA高产的条件为:黄泔水稀释6倍、添加30g/L碳源、2g/L氮源、培... 为探讨用豆制品废水生产花生四烯酸(A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研究了不同培养时间、碳源浓度、氮源浓度和黄泔水稀释倍数对轮梗霉产这两种脂肪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EPA高产的条件为:黄泔水稀释6倍、添加30g/L碳源、2g/L氮源、培养8d。有利于AA高产的条件为:黄泔水稀释5倍、添加10g/L碳源、1g/L氮源、培养4d。最大生物量获得条件和产脂肪酸最佳条件不一致。进一步优化条件,有希望通过豆制品废水获得低成本的EPA和AA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制品废水 发酵生产 花生四烯酸 二十烯酸 轮梗霉 脂肪酸 黄泔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参磷脂型二十碳五烯酸降血糖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世伟 王静凤 +4 位作者 徐雷雷 柳东 楼乔明 龙腾腾 薛长湖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9-355,共7页
采用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经海参磷脂型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phosphatidylcholine,EPA-PC)灌胃8周后,检测其对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血清胰岛素和肝糖原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降糖机制.结果表... 采用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经海参磷脂型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phosphatidylcholine,EPA-PC)灌胃8周后,检测其对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血清胰岛素和肝糖原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降糖机制.结果表明,海参EPA-PC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水平(P<0.05),改善口服葡萄糖耐量(P<0.05),促进空腹血清胰岛素的分泌(P<0.01),增加肝糖原含量(P<0.01).进一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了海参EPA-PC对大鼠糖原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RT-PCR结果显示,海参EPA-PC能明显提高IR、IRS-2、PI3K、Akt和GS等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P<0.01,P<0.05),抑制GSK-3βmRNA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海参EPA-PC能显著促进IRS-2、PI3K和Akt蛋白的表达(P<0.01),并抑制GSK-3β蛋白的表达(P<0.05).提示海参EPA-PC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激活胰岛素介导的肝脏Akt/GSK-3β信号转导通路,促进糖尿病大鼠肝糖原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 信号转导 糖原合成激酶-3β 蛋白激酶B 磷脂型二十烯酸 海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碳五烯酸对脂多糖刺激的内皮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敏芳 钱家麒 +2 位作者 戴慧莉 吴青伟 倪兆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44-1447,共4页
目的观察二十碳五烯酸(EPA)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内皮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以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实验对象,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试验筛选EPA作用于HUVEC的适宜浓度;ELISA法检测EPA对于LPS刺激后HUVEC的单核... 目的观察二十碳五烯酸(EPA)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内皮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以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实验对象,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试验筛选EPA作用于HUVEC的适宜浓度;ELISA法检测EPA对于LPS刺激后HUVEC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结果100μmol/L和200μmol/L的EPA作用可引起HUVEC释放LDH明显增加,故实验选取EPA浓度≤50μmol/L;LPS刺激HUVEC分泌MCP-1和IL-6增加,均于24 h达到高峰;EPA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MCP-1和IL-6表达,其抑制作用随EPA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结论EPA对由LPS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本实验为EPA运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烯酸 脐静脉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气相色谱法的测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德才 张晹 于丹玫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31,共3页
介绍了一种快速测定鱼油及乳制品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方法。样品采用三氟化硼-甲醇溶液酯化,用质量分数为5%DEGS+质量分数为1%H3PO4高效色谱柱分离。结果:EPA、DHA的回收率分别为96.2%±3%和95.8%±4%;标准偏差分... 介绍了一种快速测定鱼油及乳制品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方法。样品采用三氟化硼-甲醇溶液酯化,用质量分数为5%DEGS+质量分数为1%H3PO4高效色谱柱分离。结果:EPA、DHA的回收率分别为96.2%±3%和95.8%±4%;标准偏差分别为1.68%和2.11%;进样量为1μL,最低检出量分别为2.0×10-8g和6.0×10-8g。该方法酯化简单、快速、完全,色谱分离度高,是测定鱼油制品和乳制品中EPA、DHA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烯酸 二十烯酸 气相色谱法 测定 鱼油 乳制品 EPA D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碳五烯酸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炎炎 宋志秀 +2 位作者 杨立刚 夏惠 孙桂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2-166,共5页
目的:研究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将THP-1单核细胞、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共同培养... 目的:研究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将THP-1单核细胞、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共同培养建立泡沫细胞模型,以不同浓度(200、100、50μmol/L)的EPA处理细胞48 h后,采用酶法测定细胞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CE)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u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m 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PA干预组细胞内TC及CE含量均降低,并存在显著差异(P<0.05);细胞上清液中IL-6及TNF-α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并具有量-效关系;低浓度的EPA具有上调ABCA1 m RNA表达的作用。结论:EPA能够降低泡沫细胞内TC的蓄积,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降低IL-6及TNF-α炎性因子的分泌水平,能够上调ABCA1 m RNA表达水平,进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烯酸 泡沫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海洋微藻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秋会 马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2-662,共1页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海洋微藻 二十烯酸 二十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提纯鱼油中二十碳五烯酸组分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钧 铃木启正 +1 位作者 阿尻雅文 新井邦夫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57-761,共5页
鱼油中含多种多烯脂肪酸,其中二十碳五烯酸(简称EPA,速记式20巧。3)具有降低胆固醇、抑制血栓形成等药理作用,而二十二碳六烯酸(简称DHA,速记式22:6。3)具有健脑等生理作用’“.日本已于1990年开发出含EPA乙酯>92%的心血管系新药.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萃取 精馏 鱼油 二十烯酸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