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略论雷锋精神的社会基础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邹联清
-
机构
桂林陆军学院党史政工教研室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92-93,共2页
-
文摘
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头面人物攻击说:“雷锋的观念是陈腐的”,雷锋精神是“工具论”的典型,学习雷锋是“一个历史的悲剧”。我们队伍中也有人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下“雷锋精神过时了”,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倡雷锋精神是“唱高调”,“超前”了。然而,我们只要认真思考,发现雷锋正是我们的时代精神。当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中国社会的时候,我们由衷地感受到:根植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领时代之风骚,给予人民大众以巨大鼓舞而推动着时代前进的,正是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当代中国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宝贵精神成果。
-
关键词
雷锋精神
学习雷锋
社会基础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主人翁地位
发展社会主义
宝贵精神
社会主义公有制
二十世纪后半叶
商品经济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秋天的文学和文学的秋天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夏一鸣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1-32,共2页
-
文摘
认识张炜是从认识他的“秋天”系列文学作品开始的。那时候我一边翻动着作品就一边纳闷:一个秋天就有这么多的话题吗?记得峻青在他的著名散文《秋色赋》问世之后,就再也没有关于秋天的浪漫与畅想了,可张炜却一口气写下了《秋天的思索》、《浪漫的秋夜》和《秋天的愤怒》等六七十万字的文章。然而当我老老实实坐下来读他的作品时,我先前的那份担心便渐渐消退了,眼前呈现的全是张炜妆扮的秋天的世界。我还感觉得出张炜对秋天的凝眸与审视,似乎还有许多话要说,许多有关秋天的美学要摊开来。
-
关键词
文学典型
《古船》
《九月寓言》
文学作品
长篇小说
小村庄
二十世纪后半叶
国家意识形态
瓜干
红小兵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麻将”产生的传说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齐音
-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1995年第4期52-52,共1页
-
文摘
“麻将”产生的传说“麻将”,又叫“麻雀牌”,简称“雀牌”,它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悠久传统的一种博戏。眼下,随着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麻将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成为男女老幼进行娱乐活动的工具之一。尤其是每逢节假日,人们更喜爱在桌前“搓”上几圈。不过...
-
关键词
《水浒传》
麻将牌
娱乐活动
水泊梁山
二十世纪后半叶
二十年代中期
“条”
智力开发
“白”
元末明初
-
分类号
G892
[文化科学—体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