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视域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研究——以卜凯农业调查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志勇 王晶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3,共8页
在人口压力与农业生产空间拓展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业生产压缩了森林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空间,出现了如植被覆盖率降低、土壤肥力流失、农业构成不合理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卜凯根据农业调查,主张依据自然规律规划或修复农业生态系... 在人口压力与农业生产空间拓展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业生产压缩了森林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空间,出现了如植被覆盖率降低、土壤肥力流失、农业构成不合理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卜凯根据农业调查,主张依据自然规律规划或修复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链条,对农业生产进行整体规划和局部修复,并将农业生产划分为两大农业带八大农业区,提出了农业经营多样化、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林业牧草业、改善农业水环境等建议。卜凯在中国近代农业生态发展上的求索遵循了因地制宜原则和循环经济理论,力求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模式,以达到提高农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改善民生的目的。卜凯的中国近代农业发展思想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但是,受社会条件限制,其思想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凯 农业生态系统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问题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学语文教科书研究概述
2
作者 王梓睿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71,共5页
国定制与审定制并存的教科书编审制度催化了民国民间教科书的兴盛,促使民国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教科书编辑、出版、批评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发展逐步走向自觉与成熟。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1... 国定制与审定制并存的教科书编审制度催化了民国民间教科书的兴盛,促使民国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教科书编辑、出版、批评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发展逐步走向自觉与成熟。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192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改'国文科'为'国语科',文言文改为语体文。不少书局利用这一契机大力推出浅显实用的白话国语教科书;二是'壬戌学制'和1923年《新学制小学国语课程纲要》的推行为混沌摸索中的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制指明了方向;三是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教育思想界的新时代,大量外国教育理论的引进拓展了教育界的视野,促进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编辑的理论发酵与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科书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语文教育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利贷与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关系新论——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浙、皖三省农村为中心 被引量:7
3
作者 徐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1-148,共8页
高利贷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经济现象 ,对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但是 ,高利贷也维持了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运转 ,尽管这种运转十分滞涩和残酷无情。从较长的时段看 ,高利贷猖獗不仅意味农村贫困化 ,而且也反映了商... 高利贷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经济现象 ,对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但是 ,高利贷也维持了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运转 ,尽管这种运转十分滞涩和残酷无情。从较长的时段看 ,高利贷猖獗不仅意味农村贫困化 ,而且也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引起的货币资本需求 ,并且小农借高利贷经营副业也获得了相应的比较利益。从全社会看 ,高利贷还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了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小农经济是高利贷存在的前提条件之一 ,高利贷对社会经济的破坏作用是表层的 ,在社会经济衰落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利贷 小农经济 农村金融 社会再生产 商品经济 农民生活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江苏 浙江 安徽 农产品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的“硬译”与周作人的“真翻译”——读书札记 被引量:8
4
作者 顾农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57,共5页
关键词 翻译问题 “硬译” 读书札记 鲁迅 周作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梁实秋 “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派知识分子现代文化身份的生成 被引量:1
5
作者 孙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3-189,共7页
作为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比较特殊的文学现象,形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京派文学于启蒙和革命的文化语境中另辟蹊径,生成了与当时的时代特征相“错位”的文化特征和文学品格。京派其实并非一个文学流派,而是一个结构松散的知识... 作为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比较特殊的文学现象,形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京派文学于启蒙和革命的文化语境中另辟蹊径,生成了与当时的时代特征相“错位”的文化特征和文学品格。京派其实并非一个文学流派,而是一个结构松散的知识分子群体,“京派”的命名实际上更像是一种文学想象。京派知识分子精神贵族式的现代文化身份决定了京派的文化特质,它直接作用于京派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并指导其文艺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知识分子群体 京派文学 文化身份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知识分子精神 文学现象 文化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化百年史》
6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1-161,共1页
套书总结了一百年来中国新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兼及论析中国新文化的历史规律、价值构成和结构形态。在系统地阐论新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质,以及其产生的背景与资源的基础上,分别从五四时代的民主与科学,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与自... 套书总结了一百年来中国新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兼及论析中国新文化的历史规律、价值构成和结构形态。在系统地阐论新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质,以及其产生的背景与资源的基础上,分别从五四时代的民主与科学,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与自由,三四十年代的民族与民主,五十至七十年代的理想与斗争,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的改革与开放,九十年代到新世纪的多元与发展这六个不同历史阶段,分思想、学术、教育、政法、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电影、传媒、宗教、设计等专题,系统、全面、深入地解析中国新文化百年的历史与辉煌、曲折与丰富,以此为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经验与借鉴,同时为全球华人世界的文化坚守与开拓提供视镜与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化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民主与科学 历史规律 七十年代 三四十年代 结构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校被列入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7
作者 郑晓坤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92-92,共1页
本刊讯 日前,《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保护条例(草案)》经由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在草案中,增列了重点保护区四处,重点保妒单位五处,其中原国民政府及重要机构建筑共29处,我校所在地国立中央大学旧址被列为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 本刊讯 日前,《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保护条例(草案)》经由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在草案中,增列了重点保护区四处,重点保妒单位五处,其中原国民政府及重要机构建筑共29处,我校所在地国立中央大学旧址被列为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我校四牌楼校区现留有多处很有价值的民国建筑,例如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礼堂、老图书馆、体育馆、中大院和南高院等,其中多为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条例 国家级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现代建筑 新古典主义 会议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洵美诗歌的美学阐释与价值重估
8
作者 潘坤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70,79,共6页
邵洵美,一位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主流的现代文学史书写中被遮蔽的人物,近年来随着贾植芳、李欧梵等文学史家对其的再发现而逐渐为人所熟知。他集诗人、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文化活动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可谓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 邵洵美,一位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主流的现代文学史书写中被遮蔽的人物,近年来随着贾植芳、李欧梵等文学史家对其的再发现而逐渐为人所熟知。他集诗人、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文化活动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可谓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上海"声名显赫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洵美 价值重估 美学阐释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诗歌 文学史书写 文学史家 多重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