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向观测二分类数据的广义线性模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熊林平 曹秀堂 +1 位作者 徐勇勇 陆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83-485,共3页
目的:利用广义线性模型对纵向观测二分类数据进行分析,充分考虑纵向观测间的相关性,给出一般分析方法。方法:采用Zeger和提出的广义估计方程,拟合logistic广义线性模型,讨论3种协方差矩阵结构。结果:同时获得回归... 目的:利用广义线性模型对纵向观测二分类数据进行分析,充分考虑纵向观测间的相关性,给出一般分析方法。方法:采用Zeger和提出的广义估计方程,拟合logistic广义线性模型,讨论3种协方差矩阵结构。结果:同时获得回归参数、相关参数的估计,完成了较为实用的运行程序,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论: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中经常接触到纵向观测数据,对这类数据需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分析处理,以解决重复观测间的相关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观测 二分类数据 广义线性模型 卫生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分类数据缺失多重填补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耀 陈培翠 +2 位作者 张翠仙 罗天娥 刘桂芬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0-373,共4页
目的阐明四种填补方法(multiple imputation,MI)的基本原理,实例介绍纵向研究二分类缺失数据多种填补方法的应用。方法对比分析简单填补、分层填补、考虑个体差异的填补及考虑个体、抽样的多重填补等四种填补方法;模拟证实几种OR取值的... 目的阐明四种填补方法(multiple imputation,MI)的基本原理,实例介绍纵向研究二分类缺失数据多种填补方法的应用。方法对比分析简单填补、分层填补、考虑个体差异的填补及考虑个体、抽样的多重填补等四种填补方法;模拟证实几种OR取值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进行大样本(N=10000)模拟研究表明:简单多重填补分析会降低检验效能,不能客观反应两样本的差异;考虑先前信息的分层多重填补会扩大I型错误;若只考虑个体变异,仅模拟一个数据集,所得结论不稳定;在考虑个体、抽样和填补差异后模拟的多重填补数据集,当OR≈2时,所得统计量基本接近真值;实例验证,经高血压知晓干预后,尚不能认为两区的吸烟率有差别。结论不考虑前次观察数据以及OR值的影响,一味地把缺失值当作该事件发生处理,会加大I型错误;只有综合考虑个体、抽样和填补差异,多重填补数据集的估计结果才更具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填补 纵向研究 二分类数据缺失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分类数据的分类结果可视化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晓红 王晓茹 李群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9-334,共6页
针对在某些应用领域对二分类数据分类结果可视化的需求,以及现有无监督可视化算法无法提供分类结果的相关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二分类数据分类结果可视化算法———支持向量可视化(SVV).该算法是在无监督的自组织神经网络(SOM)的可视化功... 针对在某些应用领域对二分类数据分类结果可视化的需求,以及现有无监督可视化算法无法提供分类结果的相关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二分类数据分类结果可视化算法———支持向量可视化(SVV).该算法是在无监督的自组织神经网络(SOM)的可视化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监督学习的支持向量机(SVM)的二分类算法,得到能够直观地显示高维数据、二分类数据分类边界以及数据与分类边界距离的二维映射图,提高了分类结果的可解释性.以SOM可视化算法以及Sammon算法为参照,用2组可分性不同的样本集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自组织神经网络 可视化 算法 支持向量可视化 二分类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二分类数据贝叶斯Meta分析方法及实现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天嵩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4-318,共5页
医学Meta分析中涉及稀疏数据的现象十分常见,如纳入Meta分析的研究数量较少(2~4个)、感兴趣的测量结局为二分类数据且十分稀疏等,这些特殊情况在数据分析方法上面临着众多挑战,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相继提出多种模型和方法。本刊... 医学Meta分析中涉及稀疏数据的现象十分常见,如纳入Meta分析的研究数量较少(2~4个)、感兴趣的测量结局为二分类数据且十分稀疏等,这些特殊情况在数据分析方法上面临着众多挑战,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相继提出多种模型和方法。本刊围绕纳入Meta分析的研究中发生事件稀疏和研究数量稀疏两大关键问题,组织国内部分专家进行专题系列探讨,这一系列文章共4篇,前3篇关于事件稀疏,其中2篇关于两臂研究,1篇关于单臂研究,最后1篇关于研究数量稀疏。从2020年第4期连续刊出,拟解决的问题针对性强、选用模型和方法可靠、数据分析R语言代码简明,值得在实践中采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数据 META分析 数据分析方法 R语言 二分类数据 针对性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几何-正态模型在稀疏二分类数据Meta分析中的应用及R软件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天嵩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5-387,共3页
本文介绍Stijnen等^([1])提出的超几何-正态模型(hypergeometricnormal model,HNM),并实例说明采用R软件拟合该模型的具体方法和步骤。1方法1.1研究数据数据来源于一项Meta分析^([2]),该研究主要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干... 本文介绍Stijnen等^([1])提出的超几何-正态模型(hypergeometricnormal model,HNM),并实例说明采用R软件拟合该模型的具体方法和步骤。1方法1.1研究数据数据来源于一项Meta分析^([2]),该研究主要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干预作用,本研究选择测量结局为病死率的相关数据,表1显示,纳入的22个研究中,有2个单零研究、5个双零研究,共含有7个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正态模型 充血性心力衰竭 R软件 Β受体阻滞剂 二分类数据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AS软件中的PROC GLIMMIX过程步实现二分类数据的网络meta分析
6
作者 陈掌珠 黄碧芬 郑建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5-311,共7页
目的 介绍利用SAS软件中的PROC GLIMMIX过程步实现二分类数据的网络Meta分析。方法 以《高级Meta分析方法——基于Stata实现》一书第十七章第三节的戒烟率数据作为实例,利用SAS软件PROC GLIMMIX过程步实现基于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Met... 目的 介绍利用SAS软件中的PROC GLIMMIX过程步实现二分类数据的网络Meta分析。方法 以《高级Meta分析方法——基于Stata实现》一书第十七章第三节的戒烟率数据作为实例,利用SAS软件PROC GLIMMIX过程步实现基于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并提供编程代码。结果 PROC GLIMMIX过程步可以分别拟合固定效应模型NMA和随机效应模型NMA。实例数据的固定效应NMA分析显示,干预措施2、3、4与干预措施1相比的OR点估计值和95%CI分别为1.2531(0.9804,1.6026)、2.1231(1.8939,2.381)、2.2936(1.6287,3.2258);而随机效应分别为1.5898(0.7918,3.1949)、2.2026(1.4641,3.3113)、2.8011(1.3106,5.988)。结论 PROC GLIMMIX可以非常方便地拟合二分类数据的网络Meta分析,并通过均数差分图显示成对比较,具有直观的统计显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分类数据 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网络Meta分析 SA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a分析预测法在二分类终点临床试验中的应用
7
作者 贺志强 仲子航 +8 位作者 倪森淼 刘文 甘世林 黄清浩 尹健 王媛媛 耿睿 柏建岭 于浩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meta分析预测(meta analytic predictive,MAP)法在二分类终点临床试验中借用历史对照组数据的信息。方法通过模拟试验评价历史试验数据的异质性及先验数据冲突对于研究的Ⅰ类错误及检验效能的影响,并对Secukinumab治疗强直性脊... 目的探讨meta分析预测(meta analytic predictive,MAP)法在二分类终点临床试验中借用历史对照组数据的信息。方法通过模拟试验评价历史试验数据的异质性及先验数据冲突对于研究的Ⅰ类错误及检验效能的影响,并对Secukinumab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当先验数据冲突不存在时,MAP方法能较好地控制Ⅰ类错误并提高检验效能。随着历史试验间异质性增加,Ⅰ类错误会略有膨胀而检验效能略有降低。当先验数据冲突时,会造成Ⅰ类错误膨胀,若历史试验利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的结论时检验效能会增加,反之检验效能会降低。Secukinumab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案例显示,MAP方法能够在新试验对照组样本量较少的情况下,借用历史试验信息,可以识别出试验药与对照药的差异。结论本文对临床试验中信息借用的MAP方法提供了方法学和案例研究支持,评估了先验数据冲突及异质性对信息借用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借用 MAP方法 先验数据冲突 异质性 二分类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单组率的置信区间所需样本量的估计方法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于米铼 石晓彤 +1 位作者 邹碧清 安胜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目的在不同样本率和精度水平下,比较不同计算单组率的置信区间样本量估计方法。方法基于Wald法、ADD4法、ADDZ2法、Wilson Score法、Clopper-Pearson法、Mid-p法和Jeffreys法这7种单组率置信区间的估计方法,在两种精度ω(0.05,0.1)、不... 目的在不同样本率和精度水平下,比较不同计算单组率的置信区间样本量估计方法。方法基于Wald法、ADD4法、ADDZ2法、Wilson Score法、Clopper-Pearson法、Mid-p法和Jeffreys法这7种单组率置信区间的估计方法,在两种精度ω(0.05,0.1)、不同事件发生率p下,用“搜索法”计算出样本量,并通过Monte Carlo模拟,以估计出的样本量计算相应置信区间并比较其宽度、覆盖率和尾侧不覆盖率比值。结果当精度要求较高时(ω=0.05),Mid-p法和Clopper-Pearson法在事件发生率较低(p<0.15)时综合表现较优,其余情况,除Wald法对称性不好外,所有其他方法表现差异不大。在ω=0.1,且事件发生率极低p=(0.01-0.05)时,除Clopper-Pearson法外,其余方法都存在无法迭代的情况。结论针对不同的预计发生率和精度要求,建议选择相对合适的样本量估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组率 样本量估计 置信区间宽度 二分类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