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西部小学师资均衡问题研究——基于高等教育需求主体二元论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汤爱丽 罗泽意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81,共4页
高等教育,尤其师范教育等专门化教育的需求主体存在学生个人和社会二元性结构。促进小学教育的城乡、东西部地区均衡发展,维护高等师范教育社会需求主体的公平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必须就弱势高等师范教育社会需求主体的利益进行... 高等教育,尤其师范教育等专门化教育的需求主体存在学生个人和社会二元性结构。促进小学教育的城乡、东西部地区均衡发展,维护高等师范教育社会需求主体的公平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必须就弱势高等师范教育社会需求主体的利益进行公平的补偿。我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小学教育师资不均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外延式不均衡。促进内涵式均衡是解决城乡、东西部小学教育不均衡的关键。由此,政府以一种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形式促使小学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和公平是合情、合理而又合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免费教育 需求主体二元论 内涵式均衡 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西季威克的实践理性二元论及其理论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江进 郭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6,共6页
西季威克在经验的基础上无法调和功利主义与利己主义的冲突,在道德哲学史上留下了著名的实践理性二元论困境。关于这一问题的本质,当代西方伦理学界主要存在着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两种理解,其中内在主义的观点更为合理。实践理性二元论... 西季威克在经验的基础上无法调和功利主义与利己主义的冲突,在道德哲学史上留下了著名的实践理性二元论困境。关于这一问题的本质,当代西方伦理学界主要存在着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两种理解,其中内在主义的观点更为合理。实践理性二元论内涵着道德的不偏不倚性与个人分立性之间的对立,西季威克对实践理性二元论的揭示恰恰凸显了现代道德哲学的内在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季威克 实践理性二元论 内在主义 外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杜威哲学对二元论的解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丽明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7-140,共4页
二元论的滥用导致了社会与文化的种种分裂与对立,造成了哲学的困境。杜威哲学从多重视角、多个层面对二元论进行批判。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确立的最终理由是对经验的忽视和经验方法的缺失。原始经验是一切科学与文化研究的基础和皈依。区... 二元论的滥用导致了社会与文化的种种分裂与对立,造成了哲学的困境。杜威哲学从多重视角、多个层面对二元论进行批判。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确立的最终理由是对经验的忽视和经验方法的缺失。原始经验是一切科学与文化研究的基础和皈依。区分原始经验与反省经验,还原原始经验的原始性与最后性,可以恢复诸多对立的二元之间的连续性、消解二元论,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间架构起沟通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二元论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音乐美学“心”、“物”二元论的分界与融合 被引量:1
4
作者 叶明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4期23-27,221,共5页
本文是笔者2012年提交广州"前言与对话——全国中青年音乐理论家论坛"的论文而整理的一个部分。拟对西方美学"心""物"关系及二元论分界与融合做一个简要梳理及其历史考察,并从西方美学"心"&qu... 本文是笔者2012年提交广州"前言与对话——全国中青年音乐理论家论坛"的论文而整理的一个部分。拟对西方美学"心""物"关系及二元论分界与融合做一个简要梳理及其历史考察,并从西方美学"心""物"二元论分界溯源;20世纪西方美学"心""物"二元论的消解与融合趋势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探讨西方音乐美学"心""物"关系及其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分界与融合等核心问题,并就相关音乐美学命题、范畴等问题做元学科性质的探讨,以有助于学界回归音乐美学学科独立性问题的关注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美学 主客体关系 心物关系 二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生产性”抵制“二元论”——来自杜威教育哲学中的纪律思考
5
作者 尹雅丽 马早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136-147,共12页
杜威从教育哲学中的经验视角出发,以思维规则为基准点,将当下的实际经验活动视为纪律的逻辑起点和现实特性,为纪律赋予了多维度的生产性意义,从行为规则的固化与钳制中“裂变重生”,在实践世界中重新赋予了纪律正向性的教育价值与意义... 杜威从教育哲学中的经验视角出发,以思维规则为基准点,将当下的实际经验活动视为纪律的逻辑起点和现实特性,为纪律赋予了多维度的生产性意义,从行为规则的固化与钳制中“裂变重生”,在实践世界中重新赋予了纪律正向性的教育价值与意义。从“二元论”到“生产性”的思想演进是从传统纪律观到杜威纪律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缩影,存在着一种求索—断裂—重构的逻辑理路。在这种意义上,杜威的纪律教育哲学彻底脱离了传统哲学二分法的认知方式,重构了纪律哲学的出发点,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发生在当下的运动时态,也必将是一项连通过去与未来的经验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纪律 二元论 生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教育领域“二元论”探究
6
作者 肖菲 王桂丽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0,共5页
由于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差异,成人教育领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二元论"观点。它主要体现在:成人教育本体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成人教育价值的个体与社会争论;成人教育地位的独立与附属。通过对成人教育领域"二元论&qu... 由于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差异,成人教育领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二元论"观点。它主要体现在:成人教育本体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成人教育价值的个体与社会争论;成人教育地位的独立与附属。通过对成人教育领域"二元论"理论分析与反思,成人教育领域应该实现多样性与统一性相互融合,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促进,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整合借鉴。这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并深入地理解成人教育,推动成人教育专业实践有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 二元论 理论分析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二元论者的起点——柯布西埃早期代表作品许沃布别墅探访
7
作者 王信 陈迅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57,共3页
通过对柯布西埃早期作品许沃布别墅的介绍,解读该别墅设计中反映的种种设计理念,分析早期柯布西埃二元论思想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关键词 许沃布别墅 柯布西埃 二元论 别墅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冰雪奇缘2》的“非二元论”影像投射
8
作者 徐鑫 曲艺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99-101,共3页
2019年,迪士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2》在时隔6年之后重磅回归,这部魔法续篇不仅斩获了14.0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还赢得了无数小观众的心。2013年上映的《冰雪奇缘》改编自安徒生童话《冰雪皇后》,是迪士尼对公主系列电影故事的全新尝试,该... 2019年,迪士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2》在时隔6年之后重磅回归,这部魔法续篇不仅斩获了14.0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还赢得了无数小观众的心。2013年上映的《冰雪奇缘》改编自安徒生童话《冰雪皇后》,是迪士尼对公主系列电影故事的全新尝试,该片颠覆了之前传统童话故事中王子拯救公主的既定模式,改由两位公主的双女主角设定拯救王国,全面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徒生童话 生态女性主义 系列电影 迪士尼 冰雪奇缘 童话故事 二元论 既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与主客二元论——对高校课堂师生关系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艳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74-77,共4页
后现代主义批判了理性主义、现代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假设。现代主义的主客二元论是后现代主义批判的对象之一。以后现代主义为理论基础,批判了传统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模式,竭力促成师生在一种平... 后现代主义批判了理性主义、现代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假设。现代主义的主客二元论是后现代主义批判的对象之一。以后现代主义为理论基础,批判了传统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模式,竭力促成师生在一种平等的探讨式的课堂氛围中共同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也许后现代主义的某些观点过于偏激,但其积极方面或许对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视野 二元论 高校 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形式建构的二元论
10
作者 吴恽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84-186,共3页
以结构主义的二元论观点为基础 ,分析了在现代主义建筑、解构主义建筑中 。
关键词 建筑形式 二元论 形式建构 结构主义 解构主义 二元对立 二元并列 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个修正比与创造的二元论——布鲁姆诗学的诺斯替主义话语占用分析
11
作者 杨龙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年第4期81-88,共8页
当代美国批评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通过占用诺斯替主义话语实现其诗学建构。在他看来,迟来的强力诗人都是诺斯替派,都是痛苦的二元论者,诗歌创造的实质乃是一种修正主义,诺斯替主义二元论为这种修正主义提供了深刻范式。他所营造的... 当代美国批评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通过占用诺斯替主义话语实现其诗学建构。在他看来,迟来的强力诗人都是诺斯替派,都是痛苦的二元论者,诗歌创造的实质乃是一种修正主义,诺斯替主义二元论为这种修正主义提供了深刻范式。他所营造的六个修正比作为六种相递进的具体的文学修正策略,作为其修正主义诗学话语典型,熔铸了诺斯替主义"六日创世"的二元论宇宙戏剧,同时,又刻意表现为一种较之诺斯替主义极端二元论更为极端的关于诗歌创造的二元论,就此层面而言,很大程度上流露出对诺斯替主义话语的占用性诠释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话语 诺斯替主义二元论 修正主义 修正比 诗歌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主义与二元论的合流——以查默斯的自然主义二元论为例
12
作者 吴胜锋 《哲学分析》 2011年第2期42-50,196,共9页
当代心灵哲学涌现出一股自然主义的新潮流。通常来讲,自然主义能与唯物主义、物理主义代替使用。令人惊奇的是,也有一些哲学家试图把自然主义与二元论相结合,查默斯的自然主义二元论是其典型代表。在大多数哲学家看来,自然主义二元论并... 当代心灵哲学涌现出一股自然主义的新潮流。通常来讲,自然主义能与唯物主义、物理主义代替使用。令人惊奇的是,也有一些哲学家试图把自然主义与二元论相结合,查默斯的自然主义二元论是其典型代表。在大多数哲学家看来,自然主义二元论并不能在解释意识的问题上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主义 二元论 查默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处不在的伤害:二元论视角下的道德判断 被引量:11
13
作者 詹泽 吴宝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8-140,共13页
道德二元论认为人际伤害是道德认知的典型模板。道德判断由规范违反、消极情感、感知到的伤害结合产生,并经由二元比较与二元完型,完成从下至上、从上至下的认知加工。道德失声现象的产生源于混淆了主客观伤害;电车难题剥离了道德二元模... 道德二元论认为人际伤害是道德认知的典型模板。道德判断由规范违反、消极情感、感知到的伤害结合产生,并经由二元比较与二元完型,完成从下至上、从上至下的认知加工。道德失声现象的产生源于混淆了主客观伤害;电车难题剥离了道德二元模型,有趣但可能不符合普遍的道德认知;不同领域的道德判断皆可在二元论的框架下得到解释。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意图与痛苦影响道德判断的实证;跨文化研究的开展;统一认知系统与模块化认知系统的辩证;伤害的人际与非人际划分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 道德二元论 认知模板 道德失声 电车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论的衰微与身体美学的兴起——以西方美学为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晓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42,共11页
在西方美学史上,二元论(dualism)曾经长期占据上风。自诞生之日起,它就建立起等级制的人学图式:心被想象为一种主体性角色,身则被当作需要驱动、充实、引导的被动之物。从逻辑上讲,这种图式蕴含着一个悖论:倘若身心根本不同,它们就无法... 在西方美学史上,二元论(dualism)曾经长期占据上风。自诞生之日起,它就建立起等级制的人学图式:心被想象为一种主体性角色,身则被当作需要驱动、充实、引导的被动之物。从逻辑上讲,这种图式蕴含着一个悖论:倘若身心根本不同,它们就无法相互作用,当然也不可能联合为人;要是它们本性相同,将它们划分为两元同样悖理。在破解这个悖论的过程中,身体的意义获得了吊诡性的揭示。尤其是到了近代以后,自然科学持续揭示了精神活动对身体的归属关系,提供了解构二元论的证据。随着二元论的衰微,现当代理论中的身体开始展示其主体形貌,美学建构出现了层层递进的身体复兴:在18世纪中叶,作为"身体的话语"的感性学诞生了;到了19世纪末,尼采标画出身体美学的原初形貌;进入20世纪以后,在现象学、实用主义、认知科学的合力推动下,身体美学最终升格为一个学科。可以预见,这个进程还将持续下去,属于身体美学的时代还刚刚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论 悖论 身体 主体性角色 感性学 身体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元论抑或二元论:汉语二语教学本体认识论的根本分歧与障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白乐桑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1-11,24,共12页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存在着认识论与本体论上的问题,譬如关于学科性质、学科归属、基本教学单位的不同看法。基本教学单位的主要分歧反映在一元论与二元论之间的对立。前者坚持词是唯一的基本语言教学单位...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存在着认识论与本体论上的问题,譬如关于学科性质、学科归属、基本教学单位的不同看法。基本教学单位的主要分歧反映在一元论与二元论之间的对立。前者坚持词是唯一的基本语言教学单位,后者则主张汉语既有词也有字这两个基本语言教学单位。笔者认为,当前汉语二语教学发展中潜伏着各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该学科在上述根本问题上尚存在认识论障碍。与其他学科不同,汉语二语教学在学科本体问题上各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这种对峙也体现在中外汉语教材上:中国本土出版的汉语二语教材基本上都是一元论的拥护者,而国外最近几十年颇有影响力的教材则力挺二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元论 二元论 汉语 二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权属理论场景主义选择--基于二元论之辩驳 被引量:11
16
作者 何鋆灿 《信息安全研究》 2020年第10期919-932,共14页
信息技术已然成为社会发展新引擎,然随之而至的信息安全、数据安全风险亦不可小觑.信息安全技术与国家法律法规为信息社会发展提供的外部性支持与制度性支撑亟待构建.就法律层面而言,数据权利之构建是维护信息安全秩序的制度基点.然而... 信息技术已然成为社会发展新引擎,然随之而至的信息安全、数据安全风险亦不可小觑.信息安全技术与国家法律法规为信息社会发展提供的外部性支持与制度性支撑亟待构建.就法律层面而言,数据权利之构建是维护信息安全秩序的制度基点.然而于法学理论上,数据权属理论呈百家争鸣场面,剖析可发现各方观点多希冀于将数据权属问题筑于二元对立范畴之基,然则二元对立所致的封闭范畴亦是理论探讨与司法实践忽视数据规制的前提性错误、数据权利属性判定之场景性以及数据之上公私利益结构性矛盾的逻辑起点.将数据置于多维价值视阈下,坚持利益平衡与风险防范之立场,构建动态平衡的数据权属理论是未来可期之路.场景理论与此思路不谋而合,因而,以场景主义为指导重构数据权属理论,搭建软法、公法与私法相互配合,互补优缺的多元动态治理体系是当前可靠而有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权属 二元论 场景理论 利益平衡 动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医原创性思维模式的学术内涵——“气浊二元论”阐释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士奎 罗艳秋 王正坤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5期59-63,共5页
从气浊二元论学术内涵的诠释、“气浊二元论”是宇宙与生命发生演化的总纲领、“气浊二元论”是“人体同天体”哲学思想的立论基础3方面入手探讨彝医原创性思维模式“气浊二元论”的学术内涵,指出“气浊二元论”是一种高度凝练,能引领... 从气浊二元论学术内涵的诠释、“气浊二元论”是宇宙与生命发生演化的总纲领、“气浊二元论”是“人体同天体”哲学思想的立论基础3方面入手探讨彝医原创性思维模式“气浊二元论”的学术内涵,指出“气浊二元论”是一种高度凝练,能引领彝医学发展的核心思维模式;“气浊二元论”作为彝医认知宇宙与生命运动的核心理论,表达对宇宙生命发生演化起点的认知,亦表达对“气升浊降”生命运动形式与规律的认识,而这种认知正是彝族“人体同天体”哲学思想的立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医 原创思维模式 气浊二元论 人体同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词义的二元论与多元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晓丽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6期15-17,87,共4页
古代的“二元论”与“多元论”等哲学思想,对汉字本义的形成、引申义的发展,字形的创制,有着重大影响。汉字词义具有二元性和多元性。
关键词 文字学 汉字 文化功能 二元论 多元性 本义 引申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戒》中二元论恶观初探
19
作者 詹放 《教师》 2008年第18期117-118,共2页
在西方宗教哲学中,“恶的问题”始终是困扰历代思想家的一个逻辑悖论。为了调争经验现实中恶的存在与全善全能的神灵观念之间的天然冲突。历史上各种宗教与哲学流派都试图对恶的本质和起源给出不同定义,其中尤其以天主教奥古斯丁自由... 在西方宗教哲学中,“恶的问题”始终是困扰历代思想家的一个逻辑悖论。为了调争经验现实中恶的存在与全善全能的神灵观念之间的天然冲突。历史上各种宗教与哲学流派都试图对恶的本质和起源给出不同定义,其中尤其以天主教奥古斯丁自由意志论与摩尼教二元论两种学说体系的斗争最为引人注目。当代英国奇幻作家托尔金在其代表作《魔戒》中,以令人信服的叙述手法再现了长期被西方教会正统斥为异端的二元论恶现与20世纪工业化战争和屠杀经历之间的恐怖共鸣。以及传统神义论在阐释这一当代邪恶体验中的无力与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戒》 邪恶 自由意志 二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面与正视:传统武术“打”之二元解译 被引量:11
20
作者 韩政 金玉柱 王国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4-60,共7页
相较于现代搏击的“擂台文化”而言,当代传统武术所推求的“比试文化”是其“打”之存在的应然表达。以传统武术“打”的技术行为为研究的逻辑起点,采用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将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进行比较,来解译传统武术为何“不能打”的... 相较于现代搏击的“擂台文化”而言,当代传统武术所推求的“比试文化”是其“打”之存在的应然表达。以传统武术“打”的技术行为为研究的逻辑起点,采用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将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进行比较,来解译传统武术为何“不能打”的现实关切,并阐发何为传统武术之“打”的实然表达。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练”和“战”的二元分离,是其“打”之能力式微的关键所在;传统武术“比试文化”和“擂台文化”的二元对立,将其与现代搏击放置在“二律背反”之中;对传统武术“能打”和“不能打”的二元认知,是我们理性看待传统武术“能打与否”的“第三只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比试文化 擂台文化 二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