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环境治理 被引量:13
1
作者 程莉 王伟婷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22,共6页
文章在系统分析数字经济影响农村环境治理的直接机制及城乡二元结构在其中起到的调节机制基础上,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了数字经济与农村环境治理水平,然后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 文章在系统分析数字经济影响农村环境治理的直接机制及城乡二元结构在其中起到的调节机制基础上,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了数字经济与农村环境治理水平,然后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城乡二元结构对长江经济带农村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农村环境治理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城乡二元结构在数字经济助力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运用剔除特殊值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同时,异质性分析发现,长江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数字经济的正向效应显著,中游地区表现乏力;长江下游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的调节效应显著,中游地区调节效应存在但并不显著,上游地区调节效应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二元结构 农村环境治理 调节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的阻尼效应及其形成途径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骏 薛伟贤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2-38,共7页
从中国城乡数字鸿沟与城市化的特点入手,解析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阻尼效应的内涵,深入探讨阻尼效应形成途径。研究发现:①阻尼效应包括城乡数字鸿沟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效应、对二元社会结构的固化效应、对农村人口的排斥效应;②... 从中国城乡数字鸿沟与城市化的特点入手,解析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阻尼效应的内涵,深入探讨阻尼效应形成途径。研究发现:①阻尼效应包括城乡数字鸿沟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效应、对二元社会结构的固化效应、对农村人口的排斥效应;②阻尼效应有三条形成途径,一是城乡数字鸿沟通过阻碍生产和消费资料流动形成强化效应,二是通过阻碍现代生活方式渗透形成固化效应,三是通过阻碍农民进城务工和定居来形成排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效应形成途径 二元结构城乡数字鸿沟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金融在城乡二元化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东焰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4-167,共4页
针对供应链金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本文试图将其引入城乡二元化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中,以期为我国城乡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据此首先介绍了供应链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及其发展演化特征,其... 针对供应链金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本文试图将其引入城乡二元化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中,以期为我国城乡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据此首先介绍了供应链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及其发展演化特征,其次就供应链金融如何作用于城乡二元化产业结构调整(即供应链金融对城乡二元化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展开系统梳理,最后根据供应链金融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城乡融合 城乡二元 产业结构 数字供应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郭守亭 张旺虎 熊颖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89,共9页
以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数字经济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采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有效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且在东部地区的积极效应更突出... 以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数字经济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采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有效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且在东部地区的积极效应更突出;基于门槛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呈现出典型的双重门槛特征,当数字经济指数位于第一、二门槛值之间时,其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促进地区创业,进而驱动城乡协调发展。因此,新发展阶段应该积极推动数字经济深度改革,在扩张规模的同时注意防范化解潜在风险,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协调发展 收入差距 门槛效应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地区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国建设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要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郭炯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3,共3页
教育强国是教育综合实力、人才培养能力、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教育治理能力和教育国际竞争力等具有显著地位和影响力的国家[1]。建设教育强国,首先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公平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内部差距和不平衡,切... 教育强国是教育综合实力、人才培养能力、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教育治理能力和教育国际竞争力等具有显著地位和影响力的国家[1]。建设教育强国,首先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公平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内部差距和不平衡,切实解决教育体系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乡村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结构等多个方面。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教育系统内部全要素、全方位、全流程的整体性发展,包括教育主体、教育资源、教育治理等多层次向公平优质、创新共享的方向发展,是教育强国的重要体现和支撑。但乡村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主要存在“城本化”取向导致乡村教育内容与乡村儿童生活经验相脱节,教育质量低下[2]、师生身份认同感低、教师队伍不稳定[3],以及教育资源失衡错配、乡村教育治理缺位[4]、乡土特色缺失等问题。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将数字技术融入乡村学校所有活动领域,为乡村教育教学赋智、资源赋值和治理赋能,是促进和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指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追求。理性审视和系统改进中国建成教育强国的短板,从乡村教育秩序重塑的视角理解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其行动要义可以概括为实现重构系统功能、服务价值主体、提升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教育强国 数字化转型 教育公平 乡村学校 中国式现代化 城乡二元结构 整体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三农”信息化发展 突围城乡统筹制约 专访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来武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文娟 袁学国 《中国农村科技》 2013年第10期40-44,共5页
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就已经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数字鸿沟带来了更大的城乡鸿沟。反过来,从发展的眼光看,数字鸿沟预示着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如果应对得当,措施得力,数字鸿沟完全可以转化为数字... 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就已经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数字鸿沟带来了更大的城乡鸿沟。反过来,从发展的眼光看,数字鸿沟预示着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如果应对得当,措施得力,数字鸿沟完全可以转化为数字机遇。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也正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信息化发展 “三农” 科技部 副部长 城乡二元结构 组成 数字化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长赋主持召开农业部常务会议 审议《“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7
《农业工程技术》 2016年第15期13-13,共1页
8月23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会议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讲... 8月23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会议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会议指出,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规划 常务会议 农业现代化 成果转化应用 新型农民培育 城乡数字鸿沟 投融资机制 产业技术体系 先导力量 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