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中后期内蒙古东部地区二元管理体制的协同与整合--以社会治理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夏文超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清朝在内蒙古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又设置了府厅县等内地的行政建制,从而形成了二元管理体制。为解决当地社会治理中的体制冲突交叉问题,在卓索图、昭乌达两盟,清廷派出理藩院理事司员,负责蒙古与民人控诉案件的审理及税收管理,完善了当... 清朝在内蒙古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又设置了府厅县等内地的行政建制,从而形成了二元管理体制。为解决当地社会治理中的体制冲突交叉问题,在卓索图、昭乌达两盟,清廷派出理藩院理事司员,负责蒙古与民人控诉案件的审理及税收管理,完善了当地的社会管理制度。而在哲里木盟,由东三省驻防将军衙门及盛京刑部负责相关案件的审理,同时设立地局管理蒙旗土地租佃,地局的运行实现了盟、旗、厅县(州府)等各方权力的协同整合。在清末国家近代化转型背景下,地局也在二元体制变革过程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内蒙古东部 二元管理体制 社会治理 地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盛京移民与二元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士尊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8,共7页
顺治初年,清朝在盛京先后设立将军、内务府和五部衙门,形成一套旗署管理体制。顺治十年辽东移民招垦令颁布后,又设立奉天府尹衙门,增设州县,形成一套民署管理体制。雍正初年以后,由于移民不断迁入,旗民二元管理体制的矛盾逐渐突出。光... 顺治初年,清朝在盛京先后设立将军、内务府和五部衙门,形成一套旗署管理体制。顺治十年辽东移民招垦令颁布后,又设立奉天府尹衙门,增设州县,形成一套民署管理体制。雍正初年以后,由于移民不断迁入,旗民二元管理体制的矛盾逐渐突出。光绪初年,民人在总人口中已占绝对多数,民署管理权限随之而扩张,二元管理体制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因此,从乾隆初年到光绪初年,朝廷为此进行一系列调整,以其缓和旗署与民署的矛盾,提高行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京 移民 二元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魏西晋管理东北地区体制之演变
3
作者 乔凤岐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7-191,共5页
汉魏西晋时,中原王朝管理东北地区的体制存在较大变化。两汉时期虽然沿袭了先秦时期的册封制度,但在少数民族管理上郡县体制承担着更大的责任。从东汉末年公孙度专制辽东时起,曹操于襄平(今辽宁辽阳)设置东夷校尉,以此作为管理少数民族... 汉魏西晋时,中原王朝管理东北地区的体制存在较大变化。两汉时期虽然沿袭了先秦时期的册封制度,但在少数民族管理上郡县体制承担着更大的责任。从东汉末年公孙度专制辽东时起,曹操于襄平(今辽宁辽阳)设置东夷校尉,以此作为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主管机构。东夷校尉设置之初,可能由公孙氏兼任,但此时期东夷校尉的作用并没有凸显出来。司马懿平定辽东后,辽东郡县归属幽州,东夷校尉衙署虽设在襄平,但东北地区各少数民族事务主要由州郡负责。西晋时,设平州于襄平,但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则是以东夷校尉为主,由此形成了一种职责相对分明的二元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西晋 东北地区 二元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旗县并存、蒙汉分治”问题的解决 被引量:3
4
作者 段世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5,共13页
清中叶以后,内蒙古逐渐形成“旗县并存、蒙汉分治”的局面,并演变成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缘于清朝、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对内蒙古施行的二元管理体制。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及绥远地方党政部门采取慎重稳进的态度,待各方... 清中叶以后,内蒙古逐渐形成“旗县并存、蒙汉分治”的局面,并演变成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缘于清朝、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对内蒙古施行的二元管理体制。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及绥远地方党政部门采取慎重稳进的态度,待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分步骤、分地域予以解决。在此过程中,中共在制度设计、建制设立和人事安排上,尽量平衡各方利益,做到“尊重历史、照顾现实”。调整过后,旗、县在区域上不再重叠,各自有明确辖区;旗、县辖区内,蒙汉统归一个政府管理。“旗县并存、蒙汉分治”最终过渡到党委领导下的“旗县分立、蒙汉合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旗县并存 蒙汉分治 二元管理体制 蒙汉合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非典”引发的农民工返乡潮的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车鸣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3年第4期46-49,共4页
从表面上看 ,农民工返乡潮是由于在“非典”疫情灾害面前 ,部分农民工缺乏应对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因家庭责任感的驱使、社会责任感的淡薄、传统恋土意识的影响、自身安全的考虑、城市管理服务的滞后等因素造成的。但从本质上看 ,是由城... 从表面上看 ,农民工返乡潮是由于在“非典”疫情灾害面前 ,部分农民工缺乏应对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因家庭责任感的驱使、社会责任感的淡薄、传统恋土意识的影响、自身安全的考虑、城市管理服务的滞后等因素造成的。但从本质上看 ,是由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管理体制及作为其反映的二元社会心理结构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疫情 农民工返乡潮 二元社会管理体制 城市管理服务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