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个人信息处理“合同所必需”的二元构造与要素确定
1
作者 孙志煜 李蕤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50,共12页
“合同所必需”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3条确立的个人信息合法处理事由,其实际指涉的是个人信息处理行为是否符合“合同所必需”之要求,目前的理论学说和司法实践对该问题的认识存在诸多分歧。“合同所必需”个人信息处理行为作为一种... “合同所必需”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3条确立的个人信息合法处理事由,其实际指涉的是个人信息处理行为是否符合“合同所必需”之要求,目前的理论学说和司法实践对该问题的认识存在诸多分歧。“合同所必需”个人信息处理行为作为一种准法律行为,具有主客观二元构造特征。主观构造中,主观意志是主观构造的第一要素,行为意思与表示行为构成主观意志的第二要素;客观构造中,公平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必要原则是客观构造的第一要素,事实必要、利益必要、价值必要则构成上述三原则的第二要素。在司法实践中确定“合同所必需”的主观构造要素,需要明确不同阶段信息主体和信息处理者的主观意志以及行为意思与表示行为的内在联系;确定“合同所必需”的客观构造要素,则要确立以必要原则要素为主,公平原则要素与公序良俗原则要素为辅的体系定位,并合理运用事实必要、利益必要以及价值必要三要素对订立、履行合同个人信息处理行为与合同目的之间是否存在必要关系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所必需” 个人信息 二元构造 主观构造要素 客观构造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反垄断罚款的结构化改革——从一元构造体系走向二元构造体系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健 《交大法学》 CSSCI 2021年第4期16-35,共20页
反垄断罚款有着一元构造体系和二元构造体系之分。我国目前直接基于涉案产品销售额或总销售额计算罚款的做法,均是典型的一元构造体系,在适用中显现了相当大的局限性。反垄断罚款的二元构造体系始于欧盟,目前已经为国际社会广泛采纳。... 反垄断罚款有着一元构造体系和二元构造体系之分。我国目前直接基于涉案产品销售额或总销售额计算罚款的做法,均是典型的一元构造体系,在适用中显现了相当大的局限性。反垄断罚款的二元构造体系始于欧盟,目前已经为国际社会广泛采纳。二元构造体系下的反垄断罚款,既考虑了与违法行为有关的涉案销售额,也考虑了与威慑效果有关的总销售额,形成了反垄断罚款计算条款和封顶条款共存的局面,很好地协调了罚款相当性与罚款威慑理念之间的关系。我国反垄断执法将进入新纪元,涉及大型企业的反垄断调查和处罚案件将越来越多,销售额也将从“初级阶段”的涉案企业总销售额进化到整个企业集团的全球总销售额。此时,明显走两端的直接计算罚款的一元构造体系的弊端就会越来越明显。我国反垄断法应对罚款进行结构化改革,走向罚款计算条款和罚款封顶条款相结合的二元构造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罚款 罚款结构主义 一元构造体系 二元构造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秩序“二元构造”的法治化模式研究——对哈耶克社会秩序观的反思 被引量:3
3
作者 董正爱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8-125,共8页
风险社会的现代性诊断范式使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已然步入高风险、多危机的生态失序和环境危机时代,回应型和反思型生态秩序的构造提上日程。传统唯理论建构主义的"一元理性"秩序构造模式过度强调人类理性,忽视了自生自发模式... 风险社会的现代性诊断范式使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已然步入高风险、多危机的生态失序和环境危机时代,回应型和反思型生态秩序的构造提上日程。传统唯理论建构主义的"一元理性"秩序构造模式过度强调人类理性,忽视了自生自发模式的内涵性延展功能。哈耶克的社会秩序观认为秩序的生成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人为的或建构的秩序,一种是自生自发的秩序。基于此,生态秩序的构造应该对唯理论建构主义进行矫正,秉承"二元构造"的秩序生成模式。由于生态秩序超现代性的特征,传统道德、习俗惯例与宗教等自发约束手段社会控制的功效减弱。因此,现时代需要运用理性发挥法律控制的基础性工具作用,在不断试错与人类理性的累积下以法治促进生态秩序的健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秩序 二元构造 法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法理基础与规范构造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忠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145,共15页
理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须从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视域展开,同时,还要厘清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损害与损害赔偿、赔偿请求权与赔偿诉权等核心概念。既有理论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中的实... 理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须从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视域展开,同时,还要厘清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损害与损害赔偿、赔偿请求权与赔偿诉权等核心概念。既有理论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中的实体权利基础,然而,不论是公权说、私权说,还是二阶结构说、三层结构说,都不周延。因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存在二元构造,即赔偿请求权区别于赔偿诉权,赔偿请求权中基于自然资源所有权的物上请求权区别于侵害生态环境的侵权之债请求权,赔偿诉权中程序意义上的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区别于实体意义上的救济自然资源所有权。这种二元构造客观上源于生态环境中单体自然资源的结构面向与整体生态功能的功能面向存在区分,其学理基础在于承继和发展了传统所有权的解释范式,其核心内容是对生态环境类的损害进行类型化。为此,该制度可从两个方面予以展开。长期而言,须仰仗制定中的生态环境法典规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系列内容;当务之急,则是借助司法解释促进这些内容的适度法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赔偿请求权 赔偿诉权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 二元构造 生态环境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构造的理性认知 被引量:4
5
作者 彭世忠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2-54,共3页
民事诉讼构造(又称诉讼模式)的两种形式。
关键词 民事诉讼构造 二元构造 三角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公益诉讼调查核实的数字化实现
6
作者 党惠娟 杨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77,共9页
检察公益诉讼长期面临调查核实的手段困境,特别是传统调查核实方式无法满足“公益损害事实及违法行为”的发现与认定需求。以数字检察战略为背景,检察公益诉讼调查核实的数字化演进为问题解决开辟了可能。检察公益诉讼数字化调查核实其... 检察公益诉讼长期面临调查核实的手段困境,特别是传统调查核实方式无法满足“公益损害事实及违法行为”的发现与认定需求。以数字检察战略为背景,检察公益诉讼调查核实的数字化演进为问题解决开辟了可能。检察公益诉讼数字化调查核实其以大数据获取及基于“算法模型”的大数据分析为支撑,推动了公益诉讼调查核实的批量实施、手段融合及程序前移,导致数字化调查核实“情报化”的侵权风险、“穿透性”的越权风险、“特殊逻辑”的司法证明风险及“技术性”对司法权的蚕食风险。为此,以数字化调查核实中“调查”与“核实”异步性特征为前提,应当在“数字化调查+司法核实”二元构造的基础上分别针对“数字化调查”与“司法核实”进行规范的程序建构与体系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公益诉讼 调查核实 数字化 二元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末的形势与党项势力的崛起 被引量:9
7
作者 李鸿宾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6-103,共8页
本文从"二元制构造"的角度解释党项势力于唐末崛起的事项。作者认为,唐朝疆域和民族(族群)是由农耕地区、汉人为核心的内层与非农地区(牧业、半农半牧等)、非汉群体的外层结合而成的。当内层力量强于外层的时候,向心力聚增而... 本文从"二元制构造"的角度解释党项势力于唐末崛起的事项。作者认为,唐朝疆域和民族(族群)是由农耕地区、汉人为核心的内层与非农地区(牧业、半农半牧等)、非汉群体的外层结合而成的。当内层力量强于外层的时候,向心力聚增而形成一统性的王朝;反之,外层有可能脱离内层的控制而自行其事。安史之乱削弱了内层实力,致使外层势力上升。党项的崛起即源自于此,其发展之盛,即在吐蕃衰微之时。党项崛起之实质,是地方势力分立的表现,其族性之张扬则依随于此并在唐朝消亡以后才膨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构造 唐末 党项崛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