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逻辑起点、演进与未来改革 被引量:6
1
作者 洪名勇 《经济研究参考》 2018年第38期31-41,共11页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城乡二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中国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所进行的一种必然抉择。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运行的情况看,历史上这一制度安排确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其存在土地增值收益...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城乡二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中国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所进行的一种必然抉择。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运行的情况看,历史上这一制度安排确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其存在土地增值收益不能实现城乡共享、使城乡居民收益差距越来越大等四大缺陷,增加了整体经济社会运行的成本,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羁绊,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深化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改革,关键在于:形成共享发展成果的城乡土地制度体系;建立两种所有制土地权利平等的制度安排;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权利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构建城乡统一的宅基地产权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 逻辑起点 制度变迁 制度缺陷 未来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解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格局的建议
2
作者 刘守英 《中国土地》 2008年第11期41-41,共1页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主要精神目标是城乡一体化,改革的中心工作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全会精神为土地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格局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下一步的工作应该是围绕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具体的改革举措和法律修改建议。
关键词 二元土地制度 城乡一体化 土地制度改革 城乡二元结构 三中全会 中心工作 改革举措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二元土地权利制度与土地市场残缺——对现行政策、法律与地方创新的回顾与评论 被引量:89
3
作者 刘守英 《经济研究参考》 2008年第31期2-12,共11页
本文从法律、政策和地方创新三个视角回顾了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进程和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土地制度因不同用途沿着不同的路径演化:农地制度无论是地方创新还是政策和法律的制定都朝着强化土地物权和以农户为主体的市场交易方向发展,而非... 本文从法律、政策和地方创新三个视角回顾了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进程和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土地制度因不同用途沿着不同的路径演化:农地制度无论是地方创新还是政策和法律的制定都朝着强化土地物权和以农户为主体的市场交易方向发展,而非农地制度却在朝着强化地方政府垄断和土地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同一块土地因用途改变而导致土地权利结构改变和利益分配方式变化,是现行土地制度的最主要缺陷。政策创新的基点是:在规划控制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盘活宅基地市场;探索征地中对失地农民的财产补偿办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土地制度,让农民以土地财产权利参与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权利制度 中国农村改革 二元土地制度 现代化进程 现行政策 市场残缺 法律 土地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土地供求及收益分配的制度经济学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景国 《国土资源》 2003年第7期4-7,共4页
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相对匮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然而改革开放前,以"公田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土地无偿使用制度使土地的经济价值在经济社会运行中不能得到真正体现.土地使用划拨制度虚无了土地价值,加之"地大物博&qu... 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相对匮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然而改革开放前,以"公田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土地无偿使用制度使土地的经济价值在经济社会运行中不能得到真正体现.土地使用划拨制度虚无了土地价值,加之"地大物博"的偏颇教育和认知,社会缺乏对土地资源的珍惜意识掩盖了土地供求矛盾.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经济快速发展,各种建设用地需求持续猛增,尽管"公田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由于土地使用从无偿到有偿的制度性变革,土地经济价值回归复位,使土地供求矛盾全面显现.化解土地供求矛盾,协调土地收益在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分配,以及设计与完善相关制度就成为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用地 土地利用 供求分析 收益分配 制度经济学 二元土地制度 土地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中村问题产生的微观动因——基于对“土地租金剩余”的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谭永忠 王庆日 +2 位作者 冯敬俊 陈佳 冯红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共5页
研究目的:以"土地租金剩余"为切入点,从促成城中村形成的三个行为主体的角度,探究城中村问题产生的微观动因。研究方法:城市经济学与土地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城中村问题是地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三方力量共同追逐... 研究目的:以"土地租金剩余"为切入点,从促成城中村形成的三个行为主体的角度,探究城中村问题产生的微观动因。研究方法:城市经济学与土地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城中村问题是地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三方力量共同追逐"土地租金剩余"的结果,是相关利益主体的理性选择;城中村"土地租金剩余"的产生,源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研究结论:城中村问题的解决,需要逐步改善城乡土地管理中的二元结构状况,实行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同地、同权、同价",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严格限定公益性用地的征收范围,强化对农民土地权利的物权保护,让农民以土地财产权利参与城市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租金剩余 城中村 二元土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土地管理法有三大弊端 被引量:2
6
作者 蔡继明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1-31,共1页
《土地管理法》实施多年,其弊端已暴露无遗。 一是征地范围过大,损害了农民土地权益。我国的征地制度是建立在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基础之上的: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城市向外扩展必须占用农村的土地。
关键词 土地管理法》 农民土地权益 二元土地制度 城市土地 农村土地 征地范围 国家所有 征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小产权房问题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11
7
作者 曲苏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27,共6页
研究目的:对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小产权房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法律思路及具体措施。研究方法:现象溯因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城乡土地二元制度是小产权房产生的根本原因,城市房产价格的不断飙升与政府监管的不力为小产权房... 研究目的:对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小产权房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法律思路及具体措施。研究方法:现象溯因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城乡土地二元制度是小产权房产生的根本原因,城市房产价格的不断飙升与政府监管的不力为小产权房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小产权房问题需要通过权衡各种主体利益、创新土地立法以及运用不同位阶的法律规范加以解决。研究结论:就现阶段来看,有代价的合法化与加强政府监管是处置小产权房问题的现实途径,而从长远来看,改革土地立法,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则是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根本之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小产权房 城乡土地二元制度 立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产权房的法律困境及解决思路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岳傲飞 《现代营销(下)》 2022年第12期80-82,共3页
小产权房问题由来已久,从根本上来讲,是由于我国实行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因此现行法律体系一直未承认小产权房的合法地位.小产权房开发建设却屡禁不止,并且需求旺盛.小产权房由于缺乏法律的保护,买受人买卖合同通常被认定无效,使买受人在... 小产权房问题由来已久,从根本上来讲,是由于我国实行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因此现行法律体系一直未承认小产权房的合法地位.小产权房开发建设却屡禁不止,并且需求旺盛.小产权房由于缺乏法律的保护,买受人买卖合同通常被认定无效,使买受人在确权、流转或其他权益请求时常遇到障碍,权益得不到保障.小产权房一方面法律地位模糊,另一方面却已成规模,涉及面广,矛盾凸显,亟待解决.本文系统分析我国小产权房存在的法律问题,因事为制,探求小产权房问题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产权房 二元土地制度 法定租赁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推动探析
9
作者 刘家骊 《山西农经》 2022年第13期18-20,共3页
我国城市和乡村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因此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势在必行。土地资源承载着城市和乡村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体系极具必要性。文章分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质,总结了城乡二元... 我国城市和乡村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因此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势在必行。土地资源承载着城市和乡村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体系极具必要性。文章分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质,总结了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对城乡融合发展的阻碍作用,提出了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加快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土地要素流动,提高城乡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实现城乡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一 建设用地 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