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方明矾混悬液的体外抑菌实验
被引量:
9
1
作者
陈文
陈东生
黄璞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0期1183-1184,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明矾混悬液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磺胺嘧啶银为对照药,采用二倍肉汤稀释法,观察比较它们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明矾混...
目的观察复方明矾混悬液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磺胺嘧啶银为对照药,采用二倍肉汤稀释法,观察比较它们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明矾混悬液均敏感,对3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2.3×10-3g.mL-1。结论复方明矾混悬液具有较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矾
明矾混悬液
复方
二倍肉汤稀释法
抑菌作用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明矾混悬液的体外抑菌实验
被引量:
9
1
作者
陈文
陈东生
黄璞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药剂科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0期1183-1184,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复方明矾混悬液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磺胺嘧啶银为对照药,采用二倍肉汤稀释法,观察比较它们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明矾混悬液均敏感,对3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2.3×10-3g.mL-1。结论复方明矾混悬液具有较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
关键词
白矾
明矾混悬液
复方
二倍肉汤稀释法
抑菌作用
最小抑菌浓度
分类号
R286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方明矾混悬液的体外抑菌实验
陈文
陈东生
黄璞
《医药导报》
CAS
200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