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1
作者 张涛 刘辉 +5 位作者 陶小艳 唐远江 卢昱希 杨粤黔 王璇 周思旋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58-64,共7页
【目的】探明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为开发新型天然高效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为研究对象,用硅胶柱层析法、薄层色谱法、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 【目的】探明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为开发新型天然高效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为研究对象,用硅胶柱层析法、薄层色谱法、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用二倍稀释法检测次级代谢产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次级代谢产物粗提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具有不同程度抑制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0~500.00μg/mL;粗提物经分离纯化得到的次级代谢产物中,4-羟基-4,5-二氢呋喃-2-羧酸、烟酸和阿糖尿苷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4-羟基-4,5-二氢呋喃-2-羧酸抑制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分别为31.25μg/mL和15.63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62.50μg/mL和15.63μg/mL。【结论】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分离所得次级代谢产物4-羟基-4,5-二氢呋喃-2-羧酸、烟酸和阿糖尿苷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具有一定体外抑制效果,其中,4-羟基-4,5-二氢呋喃-2-羧酸抑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枝勾儿茶 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抑菌活性 二倍稀释法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改进的方法测中草药与抗生素联用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司红彬 梁松林 +2 位作者 王世坤 匡秀华 胡功政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6年第2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体外抑菌试验 中草药 抗生素 鸡大肠杆菌 试管二倍稀释法 临床应用 杀菌浓度 提取技术 实验基础 药物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水提物抗氧化性能及其抑菌活性分析
3
作者 叶添梅 李霞 +2 位作者 邵元元 邹湘月 黄仁志 《中国蚕业》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以桑叶干粉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浸提法得到桑叶水提物,利用有机溶剂对桑叶水提物进行分层萃取。测定桑叶水提物的抗氧化性能,观察桑叶水提物及不同萃取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桑叶... 以桑叶干粉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浸提法得到桑叶水提物,利用有机溶剂对桑叶水提物进行分层萃取。测定桑叶水提物的抗氧化性能,观察桑叶水提物及不同萃取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桑叶水提物抗氧化性能均显著优于桑叶干粉,桑叶水提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3.48%、67.06%、7.50%;桑叶水提物对4种菌的体外抑制效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均为25.0 mg/m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均为50.0 mg/mL;分层萃取后,石油醚萃取部抑菌效果较弱,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部和正丁醇萃取部,正丁醇萃取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为12.44 mm,MIC为12.5 mg/mL,MBC为25.0 mg/mL,乙酸乙酯萃取部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直径为11.61 mm,MIC和MBC分别为12.5 mg/mL、25.0 mg/mL。桑叶水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能力,研究结果可为桑叶提取物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水提物 抗氧化性能 二倍稀释法 最小抑菌质量浓度 最小杀菌质量浓度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测定方法对聚维酮碘杀菌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璇 张飞飞 +7 位作者 陈志永 隗黎丽 范玉顶 张家奇 徐敏 汤百福 刘彧 钟其旺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8-353,共6页
以6株黄鳝源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作为受试菌,研究聚维酮碘在两种测定方法下的杀菌率、有效碘含量,及其对黄鳝的急性毒性,评价不同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及应用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在溶菌肉汤、营养肉汤和双倍浓度营养肉... 以6株黄鳝源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作为受试菌,研究聚维酮碘在两种测定方法下的杀菌率、有效碘含量,及其对黄鳝的急性毒性,评价不同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及应用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在溶菌肉汤、营养肉汤和双倍浓度营养肉汤培养基中,聚维酮碘对6株菌的24h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均为24g/L(溶菌肉汤=营养肉汤≥双倍浓度营养肉汤)。采用直接作用法时,5mg/L和10mg/L聚维酮碘在10min内的杀菌率分别为99.99%、100%。试管二倍稀释法中有效碘的含量(溶菌肉汤>营养肉汤>双倍浓度营养肉汤)也远低于直接作用法,且有效碘含量在24h后均下降。聚维酮碘对黄鳝的24h半致死质量浓度为173.91mg/L,这一质量浓度远高于直接作用法测定的有效杀菌质量浓度。试验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性,且在黄鳝养殖中可安全使用。但其有效性易受有机物影响,故在水产养殖中推荐使用直接作用法来测定其有效杀菌质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维酮碘 嗜水气单胞菌 黄鳝 试管二倍稀释法 直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种中药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的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俊丽 张要齐 +4 位作者 孙雪峰 张新蕾 陈静 张妍 张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6期12947-12948,12951,共3页
[目的]比较2种体外抑菌试验结果,筛选猪大肠杆菌的抑菌中药,为临床用药及开发中兽药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煎法制备18种中药水提物,分别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管碟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试管二倍稀释法中18种中药均表现出一定... [目的]比较2种体外抑菌试验结果,筛选猪大肠杆菌的抑菌中药,为临床用药及开发中兽药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煎法制备18种中药水提物,分别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管碟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试管二倍稀释法中18种中药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效果,但管碟法测定部分中药表现出耐药性。2种测定方法中黄连、大黄抑菌效果最强,对猪大肠杆菌的MIC均为7.82 mg/ml,MBC值也相对较高,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28和22.84 mm,而穿心莲、白头翁、防风等抑菌效果相对较差。[结论]不同中药对猪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不同,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所得试验结果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猪大肠杆菌 试管二倍稀释法 管碟 体外抑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刺山柑果实正丁醇部位中3种成分及该部位抑菌活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包晓玮 赵文燕 +2 位作者 曾兰君 魏晨业 金渭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67-2569,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 L.果实正丁醇部位中3种成分的含量,并评价该部位抑菌活性。方法该药材正丁醇部位的分析采用岛津Inertsil ODS-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含0.1%甲酸)-乙酸铵(含0.1%甲...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 L.果实正丁醇部位中3种成分的含量,并评价该部位抑菌活性。方法该药材正丁醇部位的分析采用岛津Inertsil ODS-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含0.1%甲酸)-乙酸铵(含0.1%甲酸)(25∶75);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80 nm。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该部位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芦丁、对羟基苯甲酸、异槲皮苷分别在0.5~16μg/mL(r=0.9994)、1~32μg/mL(r=0.9998)、0.5~16μg/mL(r=0.9981)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0.62%、100.84%、91.82%,RSD分别为3.45%、3.02%、4.62%。正丁醇部位对3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25、6.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50、50、12.5 mg/mL。讨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刺山柑的质量控制,而且其正丁醇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山柑果实 正丁醇部位 芦丁 对羟基苯甲酸 异槲皮苷 抑菌活性 HPLC 试管二倍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朱雯 贾文祥 +3 位作者 马巨辉 张再容 吴晓容 郭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调查并研究药物联用后对铜绿假单胞菌 MIC的逆转情况。方法 :通过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 8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四种喹诺酮类药物与利舍平及维拉帕米联用前后的MIC值及 8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其它常用抗生素的 ... 目的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调查并研究药物联用后对铜绿假单胞菌 MIC的逆转情况。方法 :通过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 8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四种喹诺酮类药物与利舍平及维拉帕米联用前后的MIC值及 8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其它常用抗生素的 MIC值 ;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得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与头孢他啶、哌拉西林联合作用后的部分抑菌浓度 (FIC)指数。结果 :8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诺氟沙星耐药率为74.4% ;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 5 2 .2 % ;环丙沙星耐药率为 15 .1% ;洛美沙星耐药率为 2 0 .9%。加入利舍平及维拉帕米后四种喹诺酮类药物对大部分菌株的 MIC值均无变化 ,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与头孢他啶、哌拉西林联用后 FIC指数范围为 0 .1~ 1.5 ,6 6 %的 FIC指数≤ 0 .5。结论 :86株铜绿假单胞菌除对四种喹诺酮类药物呈现交叉耐药外 ,还对大多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耐药。利舍平及维拉帕米不能使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的耐药性降低。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与头孢他啶、哌拉西林联用有相加或协同作用 ,抗菌活性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琼脂二倍稀释法 微量棋盘稀释 部分抑菌浓度 FIC指数 喹诺酮类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赛多对家禽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黄玲利 袁宗辉 +3 位作者 范盛先 刘登才 陈品 王大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3,共3页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喹赛多对家禽6种13株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喹赛多对家禽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鸡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抑菌活性最明显,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 62、1...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喹赛多对家禽6种13株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喹赛多对家禽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鸡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抑菌活性最明显,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 62、1 25和0 62μg/mL.该药对大肠杆菌还表现出杀菌活性,最小杀菌浓度(MBC)≥80μg/mL.喹赛多抗菌活性与喹乙醇相近,强于磺胺二甲嘧啶,比盐酸金霉素略差.这些结果表明,喹赛多是一种活性较强的抑菌剂,可推荐用作家禽常见病原菌感染的预防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赛多 家禽 病原菌 体外抗菌活性 试管二倍稀释法 抗病促生长药物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不同部位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魏雯 高婷婷 +1 位作者 谭勇 武振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研究紫苏不同部位、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实验效果。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分别测定紫苏籽油、紫苏叶和紫苏籽皮不同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 目的研究紫苏不同部位、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实验效果。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分别测定紫苏籽油、紫苏叶和紫苏籽皮不同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紫苏叶和紫苏籽皮水浸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最强,MIC分别为62.5和125 mg·mL-1。结论紫苏叶和紫苏籽皮水浸液、水煎液、醇提液对4种菌均有抑菌作用,水浸液对4种菌的抑菌作用较强,尤其是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抑菌作用 纸片 二倍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和益生菌对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玉庆 张玉忠 +3 位作者 颜世敢 车程川 李晔 高培基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试管稀释涂布法检测大肠杆菌、嗜酸乳杆菌对常用饲料药物添加剂和治疗用抗生素的敏感性 ,结果表明饲料药物添加剂和治疗药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无效或产生明显的抗药性 ,却对外源的益生素乳杆菌很敏感 ;痢菌净、... 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试管稀释涂布法检测大肠杆菌、嗜酸乳杆菌对常用饲料药物添加剂和治疗用抗生素的敏感性 ,结果表明饲料药物添加剂和治疗药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无效或产生明显的抗药性 ,却对外源的益生素乳杆菌很敏感 ;痢菌净、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对大肠杆菌较敏感 ,但在MIC浓度庆大霉素培养基连续传代2 4 0h ,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MIC大幅度提高。这提示使用乳杆菌时 ,不可同时使用敏感药物 ;治疗时要选择敏感药物 ,控制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益生菌 抗生素 化学药物 敏感性试验 试管二倍稀释法 试管稀释涂布 饲料药物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替考拉宁对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仲兴 张立志 +2 位作者 王秀华 张明明 时东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90-492,503,共4页
评价国产替考拉宁对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MRSE)和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 (MSSE)的体外抗菌活性 ,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 84株MRSE和 2 8株MSSE临床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 ,并与万古霉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国产替考拉宁对 84株MRS... 评价国产替考拉宁对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MRSE)和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 (MSSE)的体外抗菌活性 ,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 84株MRSE和 2 8株MSSE临床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 ,并与万古霉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国产替考拉宁对 84株MRSE和 2 8株MSSE抑菌效果较好 ,其敏感率分别为 97.62 %和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考拉宁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体外抗菌活性 万古霉素 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 糖肽类抗生素 琼脂二倍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蓝莓提取物对四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姜文洁 孙晓红 +4 位作者 朱颖 杨晗 赵勇 吴启华 潘迎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84-1888,共5页
本研究选用中国野生蓝莓,研究了其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副溶血性弧菌等四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分别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测定了野生蓝莓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本研究选用中国野生蓝莓,研究了其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副溶血性弧菌等四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分别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测定了野生蓝莓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野生蓝莓提取物对四种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副溶血性弧菌的MIC分别为62.5、250、500 mg/m L与31.25 mg/m L,MBC分别为250、250、500与125 mg/m L。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中国野生蓝莓对这四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为中国野生蓝莓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蓝莓 提取物 抑菌能力 二倍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种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明春 佟恒敏 +2 位作者 何剑斌 张秀华 李传甲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6-178,共3页
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16种常用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O78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标准株对司帕沙星最敏感,MIC为0 .0 0 6 2 5μg·m L- 1 ;其次是环丙沙星,MIC为0 .0 12 5μg·m L- 1 ;大肠杆菌分离株对链霉素最敏... 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16种常用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O78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标准株对司帕沙星最敏感,MIC为0 .0 0 6 2 5μg·m L- 1 ;其次是环丙沙星,MIC为0 .0 12 5μg·m L- 1 ;大肠杆菌分离株对链霉素最敏感,MIC为4μg·m L- 1 ,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司帕沙星较敏感,MIC为8μg·m L-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大肠杆菌 体外抑菌 试管二倍稀释法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齿蛇葡萄叶对食品防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胜贵 张静 +1 位作者 王频艺 付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8-121,共4页
为了研究显齿蛇葡萄对食品的防腐效果,分别采摘3、7、11月份的显齿蛇葡萄叶作为实验材料,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苏云金芽胞杆菌、藤黄八叠球菌和枯草芽胞杆菌五种微生物为实验菌株,用药敏纸片扩散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的显齿蛇葡... 为了研究显齿蛇葡萄对食品的防腐效果,分别采摘3、7、11月份的显齿蛇葡萄叶作为实验材料,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苏云金芽胞杆菌、藤黄八叠球菌和枯草芽胞杆菌五种微生物为实验菌株,用药敏纸片扩散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的显齿蛇葡萄叶抑菌圈直径,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MBC值,以平板菌落计数反映添加有不同提取物浓度的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7月份采摘的显齿蛇葡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到27.0mm,MBC为5%;当提取物浓度为4MBC时,肉汤食品抑菌时间延长达140h。显齿蛇葡萄有广谱抑菌作用,并且对猪肉、牛奶、西瓜和豆浆都有防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齿蛇葡萄 水提取物 药敏纸片扩散 二倍稀释法 平板菌落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提取液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卢小康 蒲万霞 +3 位作者 张咏梅 李宝兰 曹致忠 刘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3581-13582,共2页
[目的]研究苜蓿提取液对4种常见菌绿脓杆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和血平板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苜蓿提取液对绿脓杆菌和停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0.674和1.3... [目的]研究苜蓿提取液对4种常见菌绿脓杆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和血平板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苜蓿提取液对绿脓杆菌和停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0.674和1.347mg/ml;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2.695 mg/ml。[结论]苜蓿提取液对绿脓杆菌和停乳链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提取液 二倍稀释法 血平板鉴定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和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的抗生素后效应 被引量:12
16
作者 房文红 周凯 《海洋渔业》 CSCD 2005年第1期44-48,共5页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s6 2 2、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 75 1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的抗生素后效应 (PAE)。结果显示 ,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s6 2 2在 1/...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s6 2 2、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 75 1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的抗生素后效应 (PAE)。结果显示 ,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菌s6 2 2在 1/2MIC、1MIC、2MIC和 4MIC浓度时的PAE分别为 :0 .4 7h、0 .76h、1.2 6h和2 .0 5h ;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 75 1在 1/2MIC、1MIC、2MIC和 4MIC浓度时的PAE分别为 :0 .2 9h ,0 .4 8h ,1.97h ,2 .30h。结果表明 ,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具有明显的PAE ;该结果提示 ,在制定给药方案时可以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减少给药次数 ,仍能维持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MIC 爱德华菌 PAE 抗生素后效应 溶藻弧菌 迟缓 恩诺沙星 试管二倍稀释法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银注射液抗病原菌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冯文宇 肖顺汉 贾文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4-425,共2页
关键词 青银注射液 抗菌 二倍稀释法 小鼠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节龙总黄酮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梓 杜兵 +4 位作者 汪淑芳 杨瑶君 范晶 张维敏 王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4-295,共2页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对九节龙总黄酮提取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并测定了pH值、温度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九节龙总黄酮对细菌的抑制效果明显,但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pH值和温度均对总黄酮抑菌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九节龙 总黄酮 二倍稀释法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面神枝叶水提物抑菌有效部位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伟文 王英晶 +3 位作者 陆丹倩 梅全喜 戴卫波 吴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2期2937-2939,I0026,共4页
目的:筛选黑面神枝叶水提物的抑菌有效部位。方法:运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将黑面神枝叶水提物分为氯仿、乙酸乙酯、水饱和的正丁醇及剩余水层部位,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进行4个不同极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 目的:筛选黑面神枝叶水提物的抑菌有效部位。方法:运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将黑面神枝叶水提物分为氯仿、乙酸乙酯、水饱和的正丁醇及剩余水层部位,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进行4个不同极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用以筛选抑菌作用的有效部位,并测定对敏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乙酸乙酯部位对3种菌种的抑菌作用最强,其MIC均为62.5 mg/m L,MBC均为250 mg/m L;其次为水饱和的正丁醇部位和剩余水层部位,其对试验菌种的MIC分别为125 mg/m L和62.5 mg/m L,正丁醇部位的MBC分别为500 mg/m L、500 mg/m L、250 mg/m L;氯仿部位对试验菌种均无抑菌作用。结论:黑面神枝叶水提物抑菌有效成分主要集中于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面神 系统溶剂萃取 试管二倍稀释法 抑菌作用 有效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天茄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昌灵 沈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52-653,667,共3页
[目的]研究刺天茄提取物的抑菌作用,为刺天茄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乙醇、乙酸乙酯、和丙酮为有机溶剂对刺天茄进行提取,将获得的提取物进行抑菌试验。使用药敏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刺天茄提取物对粪肠球菌、大肠杆菌、... [目的]研究刺天茄提取物的抑菌作用,为刺天茄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乙醇、乙酸乙酯、和丙酮为有机溶剂对刺天茄进行提取,将获得的提取物进行抑菌试验。使用药敏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刺天茄提取物对粪肠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5种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刺天茄75%乙醇提取物对粪肠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都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分别为8.0、7.5、8.0和10.0 mm,但是对枯草芽孢杆菌几乎无抑制效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5种供试菌的抑菌效果一般,略高于丙酮提取物,抑菌圈直径均小于7.0 mm。乙醇提取物的MIC(最低抑菌浓度)值为0.125 00 g/m l。[结论]刺天茄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供试菌抑菌效果不同,且75%乙醇提取效果最好;药敏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天茄 抑菌作用 提取物 药敏纸片 二倍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