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种药剂防治二代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1
作者 孙艾萍 宋贤利 +4 位作者 王玉国 朱秀红 於萍 单丽丽 姚亮亮 《陕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5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二代二化螟 田间药效试验 杀虫剂 水稻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代二化螟转移为害习性观察及药效试验
2
作者 黄兴斌 包士忠 +4 位作者 龚才根 沈雁君 龚宁 裴启忠 陆信仁 《上海农业科技》 2002年第4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二代二化螟 转移为害习性 药效试验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代二化螟对单季晚稻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吴雪芬 《上海农业科技》 2001年第2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二代二化螟 单季晚稻 发生特点 发生原因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种药剂防治水稻二代二化螟药效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梦泽 万荣 +2 位作者 胡惠娟 刘正 李星洲 《湖北植保》 2011年第5期25-26,共2页
二化螟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孝感市近20年来每年均为偏重以上程度发生,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常规防治药剂杀虫双、三唑磷等抗药性较高,防效较理想的对口药剂氟虫腈2009年开始被禁用。近几年,各农药生产厂家陆续在市场上推出一批新型... 二化螟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孝感市近20年来每年均为偏重以上程度发生,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常规防治药剂杀虫双、三唑磷等抗药性较高,防效较理想的对口药剂氟虫腈2009年开始被禁用。近几年,各农药生产厂家陆续在市场上推出一批新型防治药剂,为了验证这些药剂对二化螟的实际防控效果,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本站于2010年在中稻上对十三种防治二化螟的主要药剂进行了防效对比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二化螟 药剂防治 药效比较 水稻 防治药剂 大面积推广 粮食生产 生产厂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干旱稻田无水层条件下十种药剂防治二代二化螟药效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梦泽 万荣 +2 位作者 卢光文 曾俊 刘正 《湖北植保》 2014年第1期11-12,共2页
水稻二化螟为钻蛀性害虫,初孵幼虫(蚁螟)吐丝下垂或爬行至稻株基部叶鞘,通过叶鞘缝隙或蛀孔侵入叶鞘,在叶鞘内侧蛀食组织,4d~5d后叶鞘开始受害发黄形成枯鞘。幼虫进入3龄后开始蛀食稻茎,水稻进一步受害后,在分蘖期形成枯心,... 水稻二化螟为钻蛀性害虫,初孵幼虫(蚁螟)吐丝下垂或爬行至稻株基部叶鞘,通过叶鞘缝隙或蛀孔侵入叶鞘,在叶鞘内侧蛀食组织,4d~5d后叶鞘开始受害发黄形成枯鞘。幼虫进入3龄后开始蛀食稻茎,水稻进一步受害后,在分蘖期形成枯心,孕穗期形成枯孕穗,抽穗扬花期形成白穗,乳熟期形成虫伤株。枯鞘对水稻危害较小,在防治上一般在枯鞘激增期开始药剂防治,适当推迟防治时间,在幼虫开始钻蛀茎秆前施药集中杀灭,可以前后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防治 旱稻田 二代二化螟 药效试验 水稻二化螟 水层 高温 初孵幼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用药时间对二代二化螟的控制效果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水根 沈金根 张美仙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2期105-105,共1页
水稻二化螟发生期长,往往一次用药难以做到前后兼顾,控制整个世代的发生与危害.多年实践证明,在单季晚稻区,一代二化螟防治一般年份重点抓好秧田和大田初期两次用药,即可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但二代防治如何结合水稻中后期病虫总体防治,... 水稻二化螟发生期长,往往一次用药难以做到前后兼顾,控制整个世代的发生与危害.多年实践证明,在单季晚稻区,一代二化螟防治一般年份重点抓好秧田和大田初期两次用药,即可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但二代防治如何结合水稻中后期病虫总体防治,科学合理地安排用药时间、用药次数,各地至今仍无较为统一的做法.为此,我们于2003年在苏州市植保站安排下,开展了不同用药时间对二代二化螟的控制效果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二化螟 水稻害虫 用药时间 控制效果 杀虫剂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查治水稻二化螟和二代玉米螟
7
作者 张志武 《天津农林科技》 2008年第3期44-45,共2页
7、8月份是水稻二化螟和二代玉米螟盛发危害期,因此,抓住二化螟和二代玉米螟危害盛期进行有效防治,确保水稻和玉米丰产丰收。2007年暖冬气候有利于二化螟和玉米螟越冬。预计2008年二化螟、二代玉米螟为中等发生。一代二化螟防治适期... 7、8月份是水稻二化螟和二代玉米螟盛发危害期,因此,抓住二化螟和二代玉米螟危害盛期进行有效防治,确保水稻和玉米丰产丰收。2007年暖冬气候有利于二化螟和玉米螟越冬。预计2008年二化螟、二代玉米螟为中等发生。一代二化螟防治适期为7月上旬,二代二化螟防治适期为8月上旬。二代玉米螟防治适期为8月上、中旬。因此,广大农民朋友要充分认识到二化螟和玉米螟危害的严重性,抓住有利时机及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螟 水稻二化螟 查治 防治适期 有效防治 二化螟 二代二化螟 危害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鸭复合生态系统中二化螟发生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小燕 杨治平 +4 位作者 黄璜 戴振炎 胡立冬 刘大志 丁朝晖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4,共5页
 2003年4~10月,在湖南桃江县的稻鸭共栖田中,对二化螟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放养体重200~400g鸭子300~450只,能使二化螟幼虫的高峰发生期向后推迟9~14d.中稻放鸭区与空白区对照,第二代二化螟幼虫的发生数量减少53.2...  2003年4~10月,在湖南桃江县的稻鸭共栖田中,对二化螟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放养体重200~400g鸭子300~450只,能使二化螟幼虫的高峰发生期向后推迟9~14d.中稻放鸭区与空白区对照,第二代二化螟幼虫的发生数量减少53.2%~76.8%:放鸭区二化螟为害株率比空白区降低13.4%~47.1%.晚稻第三代二化螟幼虫发生数量放鸭区比空白区减少61.8%,二化螟为害株率降低6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生规律 复合生态系统 发生数量 2003年 二代二化螟 空白区 稻鸭共栖 桃江县 450 发生期 幼虫 第三 为害 鸭子 体重 放养 公顷 中稻 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不同播栽期对二化螟的避害控虫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修慧 谢南昌 +3 位作者 王颖娴 谢嵩 徐雪亮 姚英娟 《生物灾害科学》 2017年第2期84-87,共4页
在鄱阳湖平原直播一季晚稻田间开展3个不同播种期与二代二化螟发生为害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不同播栽期(播种期、移栽期)影响水稻危险生育期(分蘖期、孕穗至抽穗期)与二化螟卵孵盛期是否相吻合及吻合时间长短;一季晚稻播栽期推后,... 在鄱阳湖平原直播一季晚稻田间开展3个不同播种期与二代二化螟发生为害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不同播栽期(播种期、移栽期)影响水稻危险生育期(分蘖期、孕穗至抽穗期)与二化螟卵孵盛期是否相吻合及吻合时间长短;一季晚稻播栽期推后,二代二化螟枯心株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季晚稻 播栽期 二代二化螟 危险生育期 避害控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虫腈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
10
作者 康启中 《现代农业科技》 2005年第12期33-33,35,共2页
关键词 水稻二化螟 药效试验 防治药剂 氟虫腈 20世纪90年 二代二化螟 栽培制度 药剂防治 大发生 悬浮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昌县水稻螟虫发生新特点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体元 黎祖德 许科友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48-49,共2页
一、发生特点 近年来,我县水稻种植面积在2.t万hm^2左右,蓄留再生稻1万hm^2以上,稻区螟虫发生田块几乎达100%,每年造成的损失占水稻病虫害损失的50%以上,其中二化螟造成的损失约65%以上。一代二化螟在本田的为害面积扩大,危... 一、发生特点 近年来,我县水稻种植面积在2.t万hm^2左右,蓄留再生稻1万hm^2以上,稻区螟虫发生田块几乎达100%,每年造成的损失占水稻病虫害损失的50%以上,其中二化螟造成的损失约65%以上。一代二化螟在本田的为害面积扩大,危害加重;而且大螟为害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二代二化螟的为害面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螟虫 隆昌县 水稻种植面积 二化螟 防治 水稻病虫害 二代二化螟 发生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蟹田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友才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6期108-109,共2页
我市地处江苏里下河,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条件.随农业结构调整,无公害稻米的蟹田水稻面积逐年扩大,2003年达10.4万亩.蟹田水稻的播栽期、品种、栽插方式、水肥管理、生态环境等与常规移栽水稻差别较大,故病虫害防治技术与常规稻也有差... 我市地处江苏里下河,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条件.随农业结构调整,无公害稻米的蟹田水稻面积逐年扩大,2003年达10.4万亩.蟹田水稻的播栽期、品种、栽插方式、水肥管理、生态环境等与常规移栽水稻差别较大,故病虫害防治技术与常规稻也有差异.原因一是蟹田水稻除螟虫、条纹叶枯病外,大部分病虫发生较轻;二是蟹田稻以养蟹为主,必须保证蟹的安全;三是蟹田水稻的水浆管理与常规稻不同,因此施药技术也有区别.总之,蟹田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应从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出发,结合病虫发生特点,少用药或不用药,大力推广生物、低毒农药,以生产更多的无公害农产品.笔者于2001~2003年对蟹田水稻的病虫害防治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防治 纹枯病 二代二化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生长周期主要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
13
作者 毛茂才 《四川农业科技》 2006年第6期60-60,共1页
根据历年观察第二代二化螟发蛾初期约在6月中下旬出现,7月中旬为发蛾盛期(川西稻区约迟10-15天)。此期水稻一般处于孕惠至抽穗期,也就是易受暝虫危害的危险生育期。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 最佳时期 生长周期 水稻 二代二化螟 抽穗期 生育期 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