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通过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延缓马铃薯块茎愈伤组织的形成
1
作者 程新艳 宋兵芳 +5 位作者 柳宁 田文茂 尹燕 李永才 毕阳 王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7,共7页
用10 mmol/L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抑制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iethyldithiocarbamate,DDC)浸泡处理损伤后的马铃薯块茎,测定块茎愈伤期间伤口处StSODs基因表达、SOD活性、活性氧含量、苯丙烷代谢酶活性和总酚... 用10 mmol/L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抑制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iethyldithiocarbamate,DDC)浸泡处理损伤后的马铃薯块茎,测定块茎愈伤期间伤口处StSODs基因表达、SOD活性、活性氧含量、苯丙烷代谢酶活性和总酚及木质素含量,观察伤口处聚酚软木脂(suberin polyphenolic,SPP)和木质素的沉积。结果表明,DDC处理下调了块茎愈伤期间伤口处StSODs基因表达和SOD活性,减少了H_(2)O_(2)含量,还降低了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及总酚和木质素含量。愈伤1 d时,处理块茎的StCSD1、StFSD3和StMSD相对表达量分别低于对照31.90%、69.30%和61.83%,SOD活性、H_(2)O_(2)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低于对照36.17%、15.38%、28.20%和24.90%。DDC处理减缓了块茎伤口处SPP和木质素的沉积,愈伤7 d时,处理组块茎的SPP和木质素细胞层厚度分别低于对照16.84%和23.00%。综上,DDC处理下调了马铃薯块茎伤口处StSODs的表达,抑制了SOD活性,降低了H_(2)O_(2)含量,削弱了苯丙烷代谢,延缓了块茎愈伤组织中SPP和木质素的积累。因此,DDC延缓马铃薯块茎愈伤组织的形成与其抑制SOD歧化产生H_(2)O_(2)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块茎 超氧化物歧化酶 H_(2)O_(2) 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 愈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甲基苄基,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脂及苄基N-吗啉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结构与生物活性
2
作者 林秀云 张树德 +2 位作者 刘增勋 王惠林 曹如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9期823-826,共4页
本文报导了对较普遍的水田和旱田杂草有不同活性的两个化合物除草剂,讨论了它们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两个化合物的晶胞参数a_(Ⅰ)=21.422Å、b_(Ⅰ)=14.645Å,C_(Ⅰ)=8.769Å;a_(Ⅱ)=22.191Å、b_(Ⅱ)=12.355Å、c_(... 本文报导了对较普遍的水田和旱田杂草有不同活性的两个化合物除草剂,讨论了它们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两个化合物的晶胞参数a_(Ⅰ)=21.422Å、b_(Ⅰ)=14.645Å,C_(Ⅰ)=8.769Å;a_(Ⅱ)=22.191Å、b_(Ⅱ)=12.355Å、c_(Ⅱ)=9.404Å,空间群均为P_(b c a)、Z=8,分别用MuLTAN和RANTAN测定其结构,用块对角线最小二乘法修正,最冶R_(Ⅰ)=0.092、R_(Ⅱ)=0.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法 二硫氨基甲酸酯 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晶胞参数 对角线 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衍生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鹭平 李久兴 +4 位作者 吴敏 林立毅 陈达捷 周昱 徐敦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7-292,共6页
通过优化质谱、液相色谱和萃取缓冲液等条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测定食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方法。在优化条件下,代森锌(EBDC)、丙森锌(PBDC)的线性范围为2~100μg/L,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7。在花椰菜、萝卜和豌豆中EBDC和P... 通过优化质谱、液相色谱和萃取缓冲液等条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测定食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方法。在优化条件下,代森锌(EBDC)、丙森锌(PBDC)的线性范围为2~100μg/L,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7。在花椰菜、萝卜和豌豆中EBDC和PBDC的检出限(S/N>3)为2μg/kg;萝卜和豌豆中EB-DC和PBDC的定量下限(S/N>10)为10μg/kg,而花椰菜中EBDC和PBDC的定量下限(S/N>10)为15μg/kg。在花椰菜、萝卜和豌豆基质中加标5~100μg/kg的EBDC和PBDC时,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3%~96%,相对标准偏差为4.4%~10.5%,方法可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 MS 食品 二硫氨基甲酸酯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花期淹水大豆碳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邢兴华 徐泽俊 +4 位作者 齐玉军 孙东雷 卞能飞 王晓军 王幸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4,共11页
为了研究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对大豆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调节作用,为大豆抗渍涝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渍涝敏感型大豆品种徐豆18和耐渍涝品种南农1138-2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花期淹水前喷施DDTC,调查大豆叶片光合特性、蔗... 为了研究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对大豆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调节作用,为大豆抗渍涝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渍涝敏感型大豆品种徐豆18和耐渍涝品种南农1138-2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花期淹水前喷施DDTC,调查大豆叶片光合特性、蔗糖代谢酶活性及叶片、根系和根瘤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淹水胁迫降低了植株地上部、根系和根瘤干物重,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根系中淀粉含量、根瘤中蔗糖和淀粉含量。其中,南农1138-2植株干物重,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以及根系中淀粉含量比徐豆18下降幅度小,而两品种间根瘤中蔗糖和淀粉含量下降幅度基本一致。与之不同,叶片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活性、SS(分解方向)、酸性转化酶(AI)活性,叶片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根系中可溶性糖、蔗糖含量增加。其中,南农1138-2叶片中蔗糖合成酶(SS)(分解方向)和酸性转化酶(AI)活性、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增幅较小,而叶片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SS(合成方向)活性增幅较大。DDTC处理提高了淹水胁迫下两品种植株干物重,缓解了淹水胁迫对大豆植株生长的抑制;提高了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片中SPS和SS(合成方向)活性,并降低了SS(分解方向)和AI活性,促进了淹水胁迫下叶片中蔗糖向根系和根瘤的转运; DDTC处理也增加了根系中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根瘤中蔗糖和淀粉含量,表明DDTC处理在调控淹水胁迫下大豆植株生长和碳代谢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 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 大豆 花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花期淹水大豆根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齐玉军 方传文 +5 位作者 邢兴华 徐泽俊 王晓军 孙东雷 卞能飞 王幸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7-587,共11页
为明确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对淹水胁迫下大豆根系抗氧化系统的调控作用,以耐涝性大豆品种南农1138-2和敏感性品种徐豆18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调查DDTC对花期短期(8d)淹水胁迫下大豆根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淹水胁迫下... 为明确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对淹水胁迫下大豆根系抗氧化系统的调控作用,以耐涝性大豆品种南农1138-2和敏感性品种徐豆18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调查DDTC对花期短期(8d)淹水胁迫下大豆根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淹水胁迫下,与徐豆18相比南农1138-2根系干质量下降幅度、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活性氧(R OS)水平更小;同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 PX)、谷胱甘肽还原酶(G 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 HAR)活性以及还原型抗坏血酸(A 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 SH)含量增加幅度更大,表明南农1138-2在淹水胁迫下根系抗氧化能力更强。预喷施DDTC(在大豆初花期(R 1)叶面喷施15mmol L-1DDTC,喷施1d后进行淹水胁迫8d)能进一步提高两品种根系中过氧化物酶(POD)、 APX、DHAR和GR活性、AsA含量和AsA/DHA比值,显著降低根系ROS水平和膜脂过氧化,增加根系干重,表明DDTC通过调节抗氧化系统中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剂含量提高了根系活性氧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胁迫 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 大豆 花期 根系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示差光度法测定微量铜 被引量:7
6
作者 魏新军 汪选兵 +1 位作者 张永生 南海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58-460,共3页
本实验对传统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测定铜含量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示差光度技术使测量方法的线性范围向下扩展,在0.5~10.0μg铜/10ml萃取液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6。用于大米中铜含量的测定,回收率96%~103%。
关键词 示差光度法 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黄铜管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7
7
作者 廖强强 李伟 +1 位作者 李义久 周琪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27-1231,共5页
通过失重法、交流阻抗(EIS)以及极化曲线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在质量分数为3%NaCl溶液中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SDDTC)对黄铜管的缓蚀行为。失重测试结果表明,SDDTC在质量浓度为120mg/L时具有最佳缓蚀效果,缓蚀效率达到95%。交流阻抗的测... 通过失重法、交流阻抗(EIS)以及极化曲线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在质量分数为3%NaCl溶液中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SDDTC)对黄铜管的缓蚀行为。失重测试结果表明,SDDTC在质量浓度为120mg/L时具有最佳缓蚀效果,缓蚀效率达到95%。交流阻抗的测试结果表明,黄铜电极的极化电阻Rp值最初随着浓度的增加及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浸泡72h以及质量浓度达到120mg/L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SDDTC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和浸泡时间的延长Rp值反而有所下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显示,该缓蚀剂对黄铜电极的阳极和阴极行为均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 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 失重 交流阻抗 极化曲线 缓蚀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苯基锗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尹汉东 王勇 +1 位作者 张如芬 马春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231-1233,共3页
Thirteen title compounds Ph 3GeS 2CNR 2(1—13)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corre\|\}sponding triphenylgermanium chloride with dithiocarbamates. Their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Thirteen title compounds Ph 3GeS 2CNR 2(1—13)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corre\|\}sponding triphenylgermanium chloride with dithiocarbamates. Their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NMR, UV and MS. Some of these compounds showed antitumor activities in vi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抗癌活性 三苯基锗二硫氨基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氧羰基硫代氨基甲酸酯弱碱性条件下优先选铜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广义 钟宏 戴塔根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08-1114,共7页
丁黄药、Z-200和乙氧羰基硫代氨基甲酸酯(ECTC)浮选永平铜矿小型实验和工业实验结果表明,为有效实现铜硫浮选分离,丁黄药要求矿浆pH值不低于12.5,Z-200要求矿浆pH值不低于10.5,而ECTC只要求矿浆pH值为8.5。采用普遍化微扰理论和密度泛函... 丁黄药、Z-200和乙氧羰基硫代氨基甲酸酯(ECTC)浮选永平铜矿小型实验和工业实验结果表明,为有效实现铜硫浮选分离,丁黄药要求矿浆pH值不低于12.5,Z-200要求矿浆pH值不低于10.5,而ECTC只要求矿浆pH值为8.5。采用普遍化微扰理论和密度泛函B3PW91/6-31G(D)计算从捕收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ECTC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主要由硫代羰基中硫原子的px和py轨道组成,其能量为-0.217 29(a.u.),给电子能力较弱;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由官能团—O—C(O)—N—C(S)—O—中各原子的pz轨道组成,为共轭π键,接受电子的能力强。ECTC易与表面电子组态为(t2g)6(eg)3Cu(Ⅱ)或t6e4Cu(Ⅰ)的硫化铜矿物形成正配键和反馈键,而难与表面电子组态为(ta2g)3(eag)2Fe(Ⅲ)或(t2g)6Fe(Ⅱ)(碱性条件或弱碱性条件下以Fe(Ⅲ)为主要成分)的硫化铁矿物作用,能在pH 8.5的弱碱性介质中实现优先选铜。UV和FTIR光谱结果进一步证实ECTC捕收剂对铜矿物具有优异的捕收能力,对硫矿物具有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氧羰基硫氨基甲酸酯 硫化铜矿 弱碱性 密度泛函 选择性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离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螯合体系的HPLC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莉 张国英 崔兆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NaDDC)为螯合剂 ,对Cu(Ⅱ )、Hg(Ⅱ )、Pb(Ⅱ )、Zn(Ⅱ )、Cd(Ⅱ )、Cr(Ⅵ )六种重金属离子进行了螯合萃取分离体系的方法研究 ,用HPLC方法建立了上述金属离子的最佳分离条件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 ... 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NaDDC)为螯合剂 ,对Cu(Ⅱ )、Hg(Ⅱ )、Pb(Ⅱ )、Zn(Ⅱ )、Cd(Ⅱ )、Cr(Ⅵ )六种重金属离子进行了螯合萃取分离体系的方法研究 ,用HPLC方法建立了上述金属离子的最佳分离条件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 ,用C1 8反相柱 ( 5 μm ,1 5 0× 4 6mmi d )和流动相 (V(乙腈 )∶V(甲醇 )∶V(水 ) =5 5∶1 5∶3 0 )能有效分离上述重金属离子 ,最低检测限在 0 1~ 1 6ng范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重金属离子 反相HPLC 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硫磷有机钼与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抗氧协同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建强 谢凤 +1 位作者 魏贤勇 姚俊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08-1210,共3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评价了非硫磷有机钼酸酯和亚甲基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在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中的抗氧化安定性。静态和动态DSC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非硫磷有机钼酸酯与亚甲基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复合后,均可有效提高油...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评价了非硫磷有机钼酸酯和亚甲基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在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中的抗氧化安定性。静态和动态DSC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非硫磷有机钼酸酯与亚甲基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复合后,均可有效提高油品的氧化诱导时间和起始氧化温度,表现出了良好的高温抗氧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硫磷有机钼 氨基甲酸酯 抗氧剂 协同 差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作用下苯胺和硫醇羰基化合成硫代氨基甲酸酯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晓鹏 陆世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37-1140,共4页
报道了一种新颖且简易的合成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方法.在硒作用下,苯胺和硫醇的羰基化反应在室温常压条件下顺利进行,大多数目标产物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收率从中等到较高.硒在反应结束后可方便地回收并能循环使用.
关键词 苯胺 硫醇 羰基化 氨基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抗氧抗磨多功能添加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建明 仇建伟 +4 位作者 华秀菱 张翔 薛卫国 王爱勤 李桂云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6-78,共3页
以二丁基胺、二硫化碳、二氯甲烷为原料合成了亚甲基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采用旋转氧弹法、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法和成焦板等试验,考察了该添加剂在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合成基础油、CH-4柴油机油和工业齿轮油中的抗... 以二丁基胺、二硫化碳、二氯甲烷为原料合成了亚甲基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采用旋转氧弹法、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法和成焦板等试验,考察了该添加剂在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合成基础油、CH-4柴油机油和工业齿轮油中的抗氧化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此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氧抗磨效果,和芳胺型抗氧剂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能够降低高档油品中ZDDP的添加量,但铜片腐蚀性能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双丁基二硫氨基甲酸酯 协同效应 摩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光度法测定磷矿石中砷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宁伟 朱登峻 +3 位作者 朱金连 柳天舒 李丙祥 徐亮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6-477,共2页
关键词 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 光度法测定 磷矿石 微量砷 柠檬酸溶液 微量有害元素 国家标准方法 F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初花期淹水大豆根系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邢兴华 方传文 +5 位作者 齐玉军 徐泽俊 王晓军 孙东雷 卞能飞 王幸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3-543,共11页
为明确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对淹水胁迫下大豆根系氮代谢的调控作用,采用盆栽试验,以大豆品种徐豆18(敏感)和南农1138-2(耐涝)为试验材料,在大豆初花期(R1)叶面喷施蒸馏水或DDTC,喷施1d后进行淹水胁迫8d(水面淹至大豆子叶节部... 为明确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对淹水胁迫下大豆根系氮代谢的调控作用,采用盆栽试验,以大豆品种徐豆18(敏感)和南农1138-2(耐涝)为试验材料,在大豆初花期(R1)叶面喷施蒸馏水或DDTC,喷施1d后进行淹水胁迫8d(水面淹至大豆子叶节部位),研究DDTC对花期淹水大豆根系活力、根系含氮化合物以及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与徐豆18相比,南农1138-2根系活力、固氮能力以及根系含氮化合物输出能力的下降幅度较小,根系中铵态氮(NH_4^+-N)含量增加幅度较小,而根系中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酶(GS)活性、硝态氮(NO_3^--N)和游离氨基酸(FAA)含量增加幅度较大。DDTC处理提高了淹水胁迫下根系活力和根系干质量,进而有利于缓解淹水胁迫对大豆产量的抑制;增加了根系中NR、GS活性,NO_3^--N、FAA、可溶性蛋白含量,并降低了NH_4^+-N含量,从而增强了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同化能力;抑制了根瘤干物质重和根瘤固氮酶活性下降,进而提高了淹水胁迫下大豆固氮能力;DDTC处理也能缓解淹水胁迫下伤流液中NO_3^--N、FAA总量下降,表明DDTC处理促进了根系中含氮化合物向地上部转运。总之,淹水胁迫下,外源DDTC能够通过调控根系氮代谢减轻淹水胁迫对大豆植株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胁迫 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 大豆 初花期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书海 张鸣珊 +2 位作者 李腾崖 曹小聪 陈表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80-1883,共4页
本文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样品保存条件、顶空条件、色谱条件等,建立了土壤和沉积物中4种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的自动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80℃,顶空瓶内土壤或沉积物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在含氯化亚锡的无机酸介... 本文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样品保存条件、顶空条件、色谱条件等,建立了土壤和沉积物中4种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的自动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80℃,顶空瓶内土壤或沉积物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在含氯化亚锡的无机酸介质中反应生成二硫化碳,用顶空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对二硫化碳进行检测,根据二硫化碳的量计算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的残留量.结果表明,4种组分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方法检出限均为0.04 mg·kg^(-1),在低、中、高水平下,5种基质(砂土型土壤、壤土型土壤、黏土型土壤、湖库型沉积物和河流型沉积物)中4种组分的回收率分别为88%—116%、86%—115%、85%—11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10.2%、0.8%—12.3%、1.0%—5.2%,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 顶空/气相色谱法 农药残留 土壤和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化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伟九 李芬芳 +1 位作者 陈波水 董浚修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5-36,共2页
合成了硼化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采用四球实验机和HQ - 1摩擦磨损实验机研究了其抗磨减摩性能 ,并采用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XPS)分析了磨斑表面组成和元素价态。实验结果表明 :硼化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 合成了硼化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采用四球实验机和HQ - 1摩擦磨损实验机研究了其抗磨减摩性能 ,并采用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XPS)分析了磨斑表面组成和元素价态。实验结果表明 :硼化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和承载能力 ,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与金属表面作用 ,形成含有机硼、有机氮、FeS2 和FeSO4的复合膜 ,从而起到抗磨减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学性能 二正丁基 二硫氨基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杀菌剂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测定 被引量:6
18
作者 兰岚 周恒 +3 位作者 袁佳佳 陈铭 苗水 季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56-2661,共6页
目的测定三七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杀菌剂及其2种残留物乙撑硫脲和丙撑硫脲的含有量。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HS/GC-MS)分析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杀菌剂的残留总量(以二硫化碳计),乙撑硫脲和丙撑硫脲的残留量采用QuEChERS... 目的测定三七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杀菌剂及其2种残留物乙撑硫脲和丙撑硫脲的含有量。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HS/GC-MS)分析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杀菌剂的残留总量(以二硫化碳计),乙撑硫脲和丙撑硫脲的残留量采用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结果在优化的前处理方法下,二硫化碳在0.02~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3),加样回收率及RSD均符合农残检测要求,方法定量限为0.02 mg/kg。2种代谢物在0.005~0.4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00),回收率80.4%~92.6%,RSD均小于10%,方法定量限均为0.005 mg/kg。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三七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杀菌剂及乙撑硫脲和丙撑硫脲残留的日常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二硫氨基甲酸酯(盐) 乙撑硫脲 丙撑硫脲 HS/GC-MS QuEChERS/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新杰 刘建坤 +3 位作者 高冬梅 张怡梅 朱铁年 赵瑞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07-1811,共5页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NC)组和高脂饮食(HFD)组。喂养8周后高脂饮食组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7 mg/kg),以随机血糖≥16...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NC)组和高脂饮食(HFD)组。喂养8周后高脂饮食组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7 mg/kg),以随机血糖≥16.7 mmol/L为2型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2组:糖尿病模型(DM)组和PDTC(50 mg.kg-1.d-1,ip)治疗组。治疗1周后断头处死大鼠,留取各组血浆、尿液及肾脏标本。测定各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肾皮质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经HE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小球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肾脏微血管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肾脏组织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硝基酪氨酸(NT)的表达。结果:PDTC治疗组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较DM组明显降低(P<0.01)。DM组肾皮质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高于NC组,GSH-Px和SOD的活性明显低于NC组(P<0.05)。HE及Masson染色显示,DM组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扩张,系膜区扩张,Masson染色阳性物质增多,提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PDTC治疗组病理改变较DM组明显改善。电镜超微结构显示,DM组基底膜高度增厚,厚度不均,有断裂层,足突融合;PDTC治疗组基底膜轻度增厚,足突轻度融合。免疫组化显示,DM组iNOS和NT表达量较NC组明显增多(P<0.05);PDTC治疗组iNOS和NT表达量较DM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PDTC不仅具有降低血糖作用,而且可通过减少iN-OS和NT表达改善糖尿病肾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 氧化性应激 一氧化氮合酶 硝基酪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抗氧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建强 张健健 +1 位作者 徐新 王玉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79,共4页
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改进型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ADMC)与其它同类添加剂的性能差异,并采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考察了ADMC添加剂与胺类抗氧剂对,对-二辛基二苯胺(DODPA)在聚-α-烯烃合成润滑基础油中的热氧化安定性。结果表明:ADMC添... 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改进型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ADMC)与其它同类添加剂的性能差异,并采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考察了ADMC添加剂与胺类抗氧剂对,对-二辛基二苯胺(DODPA)在聚-α-烯烃合成润滑基础油中的热氧化安定性。结果表明:ADMC添加剂在矿物基础油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油溶性、摩擦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虽然ADMC添加剂的抗氧化性明显差于DODPA抗氧剂,但ADMC与DODPA添加剂复配后,可明显提高润滑油的起始氧化温度,延长氧化诱导时间,二者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氧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丁基二硫氨基甲酸酯 对-二辛基二苯胺 抗氧剂 协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