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邻甲基苄基)氯化锡和二(对甲基苄基)二氯化锡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复兴 邝代治 +3 位作者 王剑秋 冯泳兰 陈志敏 曾荣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46-1250,共5页
将邻甲基氯苄和对甲基氯苄在适当的溶剂中与锡粉反应,合成了三(邻甲基苄基)氯化锡1和二(对甲基苄基)二氯化锡2,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的晶体属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晶体学参数:a=1.32936(8)nm,b=1.32936(8)n... 将邻甲基氯苄和对甲基氯苄在适当的溶剂中与锡粉反应,合成了三(邻甲基苄基)氯化锡1和二(对甲基苄基)二氯化锡2,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的晶体属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晶体学参数:a=1.32936(8)nm,b=1.32936(8)nm,c=2.1470(3)nm,α=β=90°,γ=120°,V=3.2858(5)nm3,Z=6,Dc=1.424g·cm-3,μ(MoKα)=12.93cm-1,F(000)=1428,R1=0.0371,wR=0.1102。化合物2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体学参数:a=2.8504(3)nm,b=0.49123(5)nm,c=1.21532(12)nm,β=112.517(2)°,V=1.5719(3)nm3,Z=4,Dc=1.690g·cm-3,μ(MoKα)=19.49cm-1,F(000)=792,R1=0.0380,wR2=0.1094;中心锡原子为畸变四面体配位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邻甲基苄基)氯化 (对甲基苄基)氯化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3,5-二甲基苄基)氯化锡和四(间氰基苄基)锡的合成、晶体结构和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剑秋 张复兴 +4 位作者 邝代治 冯泳兰 庾江喜 蒋伍玖 朱小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42,共6页
以3,5-二甲基苄基氯和间氰基苄基氯在适当的溶剂中与锡粉反应,合成了三(3,5-二甲基苄基)氯化锡(1)和四(间氰基苄基)锡(2),经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m,晶体学参数:a=0.584 03(4)nm,b=1.966... 以3,5-二甲基苄基氯和间氰基苄基氯在适当的溶剂中与锡粉反应,合成了三(3,5-二甲基苄基)氯化锡(1)和四(间氰基苄基)锡(2),经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m,晶体学参数:a=0.584 03(4)nm,b=1.966 37(14)nm,c=0.856 46(5)nm,β=95.138(3),V=0.979 62(11)nm3,Z=2,Dc=1.735 g·cm-3,μ(Mo Kα)=14.53 cm-1,F(000)=524,R1=0.043 7,w R2=0.123 2。化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体学参数:a=1.692 21(12)nm,b=1.167 41(8)nm,c=1.539 41(11)nm,β=116.615(10)°,V=2.718 9(3)nm3,Z=4,Dc=1.424 g·cm-3,μ(Mo Kα)=9.67cm-1,F(000)=1 176,R1=0.017 5,w R2=0.046 1;中心锡原子为畸变四面体构型。对其结构进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探讨了配合物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以及部分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3 5-甲基苄基)氯化 四(间氰基苄基)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改性蒙脱土脱除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工艺
3
作者 杨长娥 张海龙 +6 位作者 谌刚 杨凡 龚任 韩立娟 贺军波 齐玉堂 张维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4,共6页
为提高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改性蒙脱土(1627-MMT)脱除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ZEN)的效率,在对比不同改性蒙脱土对玉米油中ZEN脱除效果的基础上,以ZEN吸附脱除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1627-MMT脱除玉米油中ZEN... 为提高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改性蒙脱土(1627-MMT)脱除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ZEN)的效率,在对比不同改性蒙脱土对玉米油中ZEN脱除效果的基础上,以ZEN吸附脱除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1627-MMT脱除玉米油中ZEN的工艺条件(1627-MMT添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并测定脱毒前后玉米油的理化性质及总甾醇和总生育酚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相比其他3种改性蒙脱土,1627-MMT的ZEN脱除效果最佳;1627-MMT脱除玉米油中ZEN的最优工艺条件为1627-MMT添加量5%、吸附温度105℃、吸附时间23 min,在此条件下ZEN吸附脱除率为(89.16±0.10)%,脱毒后玉米油中ZEN含量为349.64μg/kg,符合欧盟标准限量要求(≤400μg/kg);脱毒后玉米油的红值下降了72.34%,酸值下降了41.67%,过氧化值下降了42.00%,总甾醇和总生育酚的保留率分别为92.07%和85.34%,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综上,1627-MMT不仅可有效脱除玉米油中ZEN,还可降低玉米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及色泽,并对玉米油中的甾醇、生育酚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影响较小,在玉米油中ZEN的脱除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十六烷基甲基苄基氯化铵改性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o-氟苄基)锡双(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二(p-氯苄基)锡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4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洪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1-575,共5页
Di(o-fluorbenzyl)tin bis(dithiotetrahydropyrrolcarbamate) (1) and di(p-chlorbenzyl)tin bis(dithiomethylcarbamate) (2) were synthesized. Their structure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IR and 1H NMR and the ... Di(o-fluorbenzyl)tin bis(dithiotetrahydropyrrolcarbamate) (1) and di(p-chlorbenzyl)tin bis(dithiomethylcarbamate) (2) were synthesized. Their structure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IR and 1H NMR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of complex 1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with space group Pccn, a=2.096 1(12) nm, b=1.018 5(6) nm, c=1.205 9(7) nm, Z=4, V=2.574(2) nm3, Dc=1.624 g·cm-3, μ(MoKα)=1.348 mm-1, F(000)=1 272,R1=0.038 7, wR2=0.088 5. The crystal of complex 2 belongs to monoclinic with space group C2/c, a=1.531 3(16), b=1.868 4(19), c=0.951 8(10) nm, β=112.602(14)°, Z=4, V=2.514(5) nm3, Dc=1.612 g·cm-3, μ(MoKα)=1.572 mm-1, R1=0.025 4, wR2=0.070 4. In the complexes 1 and 2, the structures consist of discrete molecules containing six-coordinate tin atom in a distorted octahedron configuration. In crystal of complex 1, molecules are packed in the unit cell in one-dimensional chain structure through a S...S interaction between adjacent molecule. CCDC: 225420, 1; 22542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苄基)双(四氢吡咯硫代氨基甲酸酯) (p-氯苄基)双(甲基硫代氨基甲酸酯) 合成 表征 晶体结构 有机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o-溴苄基)锡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二(o-氯苄基)锡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结构及体外抗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复兴 邝代治 +4 位作者 冯泳兰 王剑秋 庾江喜 蒋伍玖 朱小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67-2374,共8页
二(o-溴苄基)二溴化锡和二(o-氯苄基)二氯化锡分别与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合成了二(o-溴苄基)锡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1)和二(o-氯苄基)锡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酯(2)。用X-射线单晶衍射... 二(o-溴苄基)二溴化锡和二(o-氯苄基)二氯化锡分别与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合成了二(o-溴苄基)锡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1)和二(o-氯苄基)锡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酯(2)。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两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体学参数a=1.827 36(4)nm,b=0.900 60(2)nm,c=1.988 41(5)nm,β=114.878 0(10)°,V=2.968 71(12)nm3,Z=4,Dc=1.690 g·cm-3,μ(Mo Kα)=38.50 cm-1,F(000)=1 496,R1=0.051 6,wR2=0.154 6。化合物2的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体学参数a=2.241 28(4)nm,b=0.818 78(2)nm,c=1.542 69(3)nm,β=106.787 0(10)°,V=2.710 37(10)nm3,Z=4,Dc=1.623 g·cm-3,μ(Mo Kα)=14.65 cm-1,F(000)=1 336,R1=0.022 9,wR2=0.056 5。晶体中锡原子呈六配位畸变八面体构型。对其结构进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探讨了配合物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以及部分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测定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体外抗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苄基)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酯 (o-苄基)双(吡咯啶硫代氨基甲酸)酯 合成 结构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o-溴苄基)锡吡咯烷基二硫代甲酸酯的合成、结构及体外抗癌活性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复兴 邝代治 +4 位作者 冯泳兰 王剑秋 庾江喜 蒋伍玖 朱小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5-289,共5页
利用三(o-溴苄基)溴化锡与吡咯烷基二硫代甲酸钠反应,合成了三(o-溴苄基)锡吡咯烷基二硫代甲酸酯。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化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体学参数a=0.91354(11)nm,b=1.07313(13)nm,c=1.52677(18)nm,α=75.440(... 利用三(o-溴苄基)溴化锡与吡咯烷基二硫代甲酸钠反应,合成了三(o-溴苄基)锡吡咯烷基二硫代甲酸酯。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化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体学参数a=0.91354(11)nm,b=1.07313(13)nm,c=1.52677(18)nm,α=75.440(6)°,β=89.499(6)°,γ=72.515(7)°,V=1.3781(3)nm3,Z=2,Dc=1.868 g/cm3,μ(MoKα)=54.43 cm-1,F(000)=752,R1=0.0320,wR2=0.0765。化合物中的锡原子为四配位畸变四面体构型。对其结构进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探讨了配合物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以及部分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测定了配合物体外抗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o-苄基)吡咯烷基硫代甲酸酯 合成 结构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烯丙基甲基苄基氯化铵的合成及粘度行为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立华 李鑫 +1 位作者 曹菁 令玉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77-784,共8页
以甲胺、烯丙基氯、NaOH、氯化苄和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盐酸盐为原料,合成了聚二烯丙基甲基苄基氯化铵(PDAMABC),采用FT-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在氯化钠、氯化钾、溴化钾、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镁和硫酸钠溶... 以甲胺、烯丙基氯、NaOH、氯化苄和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盐酸盐为原料,合成了聚二烯丙基甲基苄基氯化铵(PDAMABC),采用FT-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在氯化钠、氯化钾、溴化钾、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镁和硫酸钠溶液中的粘度行为。将所得水相和低沸点馏分回用,二烯丙基甲基胺的收率从72.79%提高至83.41%;以水与乙醇为混合溶剂(V(H2O)∶V(C2H5OH)为1∶3~2∶3),合成的二烯丙基甲基苄基氯化铵收率较高且水溶性好。PDAMABC的比浓粘度随外加盐浓度增加而降低。在0.1 mol/LNaC l溶液中,当其质量浓度低于0.031 25 g/L时,表现为聚电解质行为;质量浓度大于0.125 g/L时,表现为中性聚合物的粘度行为。外加盐对比浓粘度的影响顺序为:Na2SO4<NaC l<KC l<MgSO4<MgC l2<CaC l2<KB。r阴离子的屏蔽作用是导致比浓粘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甲基苄基氯化 粘度行为 聚电解质效应 比浓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萃取Au(CN)_2^-的微观机理 被引量:6
8
作者 姜健准 周维金 +2 位作者 高宏成 吴瑾光 徐光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230-2233,共4页
通过萃取平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分峰技术研究了季铵盐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 TDM-BAC) -磷酸三丁酯 ( TBP) -正庚烷体系萃取 Au( CN) - 2 的机理及过程 .提出了萃合物的结构模型是基于氢键的超分子体系 ,组成为 [R4N+]· ... 通过萃取平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分峰技术研究了季铵盐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 TDM-BAC) -磷酸三丁酯 ( TBP) -正庚烷体系萃取 Au( CN) - 2 的机理及过程 .提出了萃合物的结构模型是基于氢键的超分子体系 ,组成为 [R4N+]· [Au( CN) - 2 ]· 4 H2 O· 4 TBP.当有机相金浓度大于 3g·L- 1 时 ,有机相中存在聚集现象 .通过激光光散射技术测定了有机相中反向胶团的大小 ,表明萃取过程是分散在水相中的胶团在协萃剂 (或助表面活性剂 )作用下溶入有机相 ,转型为反向胶团或微乳液 ( W/O型 )聚集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微观机理 微乳液 Au(CN)2^- FTIR 十四烷基甲基苄基氯化 反向胶团 黄金 生产 氰化物浸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二(对叔丁基苄基)二氯化锡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复兴 邝代治 +3 位作者 王剑秋 冯泳兰 许志锋 陈志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30-1233,共4页
有机锡化合物具有杀虫、杀菌和抗癌活性以及丰富的反应性和结构的多样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已合成了许多具有较强生物活性和结构特征的有机锡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锡化合物中.中心锡原子一般表现为四价,但由于锡原子具有5d... 有机锡化合物具有杀虫、杀菌和抗癌活性以及丰富的反应性和结构的多样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已合成了许多具有较强生物活性和结构特征的有机锡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锡化合物中.中心锡原子一般表现为四价,但由于锡原子具有5d空轨道,可接受配位电子,表现出较强的亲电性,从而易形成高配位的有机锡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叔丁基苄基)氯化 水合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萃取金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健准 李小 +4 位作者 周维金 高宏成 吴瑾光 徐光宪 陈景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66-771,共6页
用放射性核素198Au示踪法研究了季铵盐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TDMBA)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金 ,考察了水相金浓度、助溶剂含量、萃取时间、季铵盐与KAu(CN) 2 摩尔比值nr 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 ,并研究了有机相的连续萃取、有机相金含... 用放射性核素198Au示踪法研究了季铵盐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TDMBA)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金 ,考察了水相金浓度、助溶剂含量、萃取时间、季铵盐与KAu(CN) 2 摩尔比值nr 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 ,并研究了有机相的连续萃取、有机相金含量与水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助溶剂体积比 10 %以上时 ,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对金具有萃取能力强 ,平衡时间短的特点。季铵盐阳离子与Au(CN) 2 - 结合比为 1∶1,符合离子缔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十四烷基甲基苄基氯化 萃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阳离子型絮凝剂聚(N,N-二甲基-N-苄基-N-丙烯酰胺基氯化铵/丙烯酰胺)的合成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驯 王风云 项东升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4,共5页
以乙醚为溶剂,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与氯化苄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新型季铵盐阳离子单体N,N-二甲基-N-苄基-N-内烯酰胺基氯化铵(DBAAC);再以DBAAC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在水相中进行共聚制备了阳离子型絮凝剂DBAAC/AM共聚物(P(DBAAC/AM));... 以乙醚为溶剂,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与氯化苄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新型季铵盐阳离子单体N,N-二甲基-N-苄基-N-内烯酰胺基氯化铵(DBAAC);再以DBAAC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在水相中进行共聚制备了阳离子型絮凝剂DBAAC/AM共聚物(P(DBAAC/AM));用P(DBAAC/AM)处理高岭土模拟废水,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n(DBAAC):n(AM)、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引发剂K_2S_2O_8用量对P(DBAAC/AM)絮凝性能的影响;并以P(DBAAC/AM)为絮凝剂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合成P(DBAAC/AM)的最佳条件为:n(DBAAC):n(AM)=1:6,聚合温度60℃,K_2S_2O_8质量分数0.8%,聚合时间3h;用P(DBAAC/AM)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时,絮凝效果较好,所形成的絮体颗粒粒径大、沉降速率快;絮凝剂P(DBAAC/AM)的适宜加入量为6.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絮凝剂 N N-甲基-N-苄基-N-丙烯酰胺基氯化 丙烯酰胺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邻甲基苄基)锡和二(间氟苄基)锡硫代水杨酸酯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复兴 邝代治 +5 位作者 李璇捷 冯泳兰 王剑秋 庾江喜 蒋伍玖 朱小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71,共9页
合成了三(邻甲基苄基)锡硫代水杨酸酯配合物(1)和一维链状二(间氟苄基)锡硫代水杨酸酯配合物(2),经元素分析、IR、NMR、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表征了其结构。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ī,晶体学参数a=1.00221(5)nm,b=1.48934(8)nm,c=1.71... 合成了三(邻甲基苄基)锡硫代水杨酸酯配合物(1)和一维链状二(间氟苄基)锡硫代水杨酸酯配合物(2),经元素分析、IR、NMR、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表征了其结构。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ī,晶体学参数a=1.00221(5)nm,b=1.48934(8)nm,c=1.71789(9)nm,α=78.3120(10)°,β=85.6560(10)°,γ=80.2580(10)°,V=2.4725(2)nm^3,Z=2,Dc=1.371 g/cm^3,μ(Mo Kα)=10.91 cm^(-1),F(000)=1040,R_1=0.0439,wR_2=0.1119。配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体学参数:a=1.17827(5)nm,b=2.11945(9)nm,c=1.55970(7)nm,β=93.4510(10)°,V=3.8880(3)nm^3,Z=4,Dc=1.671 g/cm^3,μ(Mo Kα)=14.53 cm^(-1),F(000)=1936,R1=0.0323,wR2=0.0927。配合物1中锡原子呈四配位畸变四面体构型,配合物2中锡原子呈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配合物1和2分别在152和195℃下稳定,电化学性质不可逆,对人体癌细胞Colo205、Hep G2、MCF-7、Hela和NCI-H460具有体外抗癌活性,配合物2的抗癌活性远大于配合物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邻甲基苄基)硫代水杨酸酯 (间氟苄基)硫代水杨酸酯 合成 结构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从碱性氰化液中固相萃取金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解润芳 杨项军 +1 位作者 韩云山 李树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7-491,共5页
建立了一种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BDMDAC)从碱性氰化液中固相萃取金的新方法:在碱性介质中,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溶液(BDMDAC)与Au(CN)2-络阴离子生成离子缔合物,该离子缔合物可被反相键合硅胶固相萃取柱萃取、富集,用乙醇洗... 建立了一种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BDMDAC)从碱性氰化液中固相萃取金的新方法:在碱性介质中,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溶液(BDMDAC)与Au(CN)2-络阴离子生成离子缔合物,该离子缔合物可被反相键合硅胶固相萃取柱萃取、富集,用乙醇洗脱,反相键合硅胶固相萃取柱可重复使用。该方法用于从碱性氰化液中固相萃取痕量金,萃取回收率可超过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烷基甲基苄基氯化 碱性氰化液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对生物反硝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洁 王爱娟 +5 位作者 李克勋 任荣 杜静轩 乔婧 陈艳 刘东方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34,共4页
考察了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TDBAC)含量在不同污泥含量下(即不同TDBAC污泥负荷比m(TDBAC)/m(MLSS))对反硝化细菌的抑制特性以及对NO3--N还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TDBAC对反硝化速率有明显抑制特性,随着TDBAC含量的增加,对反硝化... 考察了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TDBAC)含量在不同污泥含量下(即不同TDBAC污泥负荷比m(TDBAC)/m(MLSS))对反硝化细菌的抑制特性以及对NO3--N还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TDBAC对反硝化速率有明显抑制特性,随着TDBAC含量的增加,对反硝化的抑制逐渐升高,当MLS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000、2 000 mg.L-1时,拟合曲线计算半抑制的质量浓度(Iρ50)分别为3.95、4.62 mg.L-1;抑制率为50%时负荷比为3.0 mg.g-1,当负荷比为15.8 mg.g-1时,抑制率可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烷基甲基苄基氯化 反硝化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对-氯苄基)二氯化锡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4
15
作者 邝代治 冯泳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03-606,共4页
用 X射线方法测定了二 (对氯苄基 )二氯化锡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 C2/c,晶体学参数: a=2.8010(3), b=0.4882(2), c=1.2174(3)nm,β =111.71(1)°, V=1.5467(7) nm3, Z=4, Dx=1.893g· cm... 用 X射线方法测定了二 (对氯苄基 )二氯化锡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 C2/c,晶体学参数: a=2.8010(3), b=0.4882(2), c=1.2174(3)nm,β =111.71(1)°, V=1.5467(7) nm3, Z=4, Dx=1.893g· cm- 3,μ (MoKα )=23.24cm- 1, F(000)=856.00, R=0.025, Rw=0.038, Sn C键长为 0.2148(3)nm, Sn Cl键长为 0.23754(9)nm。空间构型为畸变四面体构型的单分子有机锡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氯苄基)氯化 晶体结构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钠—硫氰酸铵—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体系浮选分离锌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艳平 吕文英 李全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1-453,共3页
In the aqueous solutions,Zn(Ⅱ) precipitates with ammonium thiocyanate and Tetradecylbenz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Chloride the precipitate is floated.It shows that Zn(Ⅱ) can be completely... In the aqueous solutions,Zn(Ⅱ) precipitates with ammonium thiocyanate and Tetradecylbenz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Chloride the precipitate is floated.It shows that Zn(Ⅱ) can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Fe(Ⅱ)?Co(Ⅱ)?Ni(Ⅱ)?Mn(Ⅱ),by floatation.The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 of inorganic solvent floatation method,and it is non toxic,simple,rapid and economi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氰酸铵 氯化十四烷基甲基苄基 浮选 分离 萃取 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钠—碘化钾—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体系浮选镉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艳平 靳慧霞 李全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7-40,共4页
研究了硝酸钠 -碘化钾 -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体浮选分离镉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 .实验表明 ,控制 p H=1~ 6,能使 Cd( )与常见离子 Zn( ) Fe( )、Al( )、Co( )、Ni( )、Mn( )分离 .
关键词 碘化钾 氯化十四烷基甲基苄基 浮选分离 硝酸钠 萃取体系 非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二氯化锡前驱体CVD制备SnO2∶F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峰 张振华 +2 位作者 赵会峰 鲍思权 姜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6-10,15,共6页
采用二甲基二氯化锡(DMTC)为新前驱体,通过常压CVD法在硼硅玻璃基板上制备SnO_2∶F透明导电薄膜,研究了DMTC、TFA和H_2O的含量对薄膜结构及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F/Sn物质的量比为1∶1、H2O/Sn物质的量比为3∶2时,制备出可见光透过... 采用二甲基二氯化锡(DMTC)为新前驱体,通过常压CVD法在硼硅玻璃基板上制备SnO_2∶F透明导电薄膜,研究了DMTC、TFA和H_2O的含量对薄膜结构及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F/Sn物质的量比为1∶1、H2O/Sn物质的量比为3∶2时,制备出可见光透过率84.17%、方块电阻9.2Ω/□且结晶性能良好的多晶SnO_2薄膜。通过与单丁基三氯化锡(MBTC)为前驱体所制备薄膜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前驱体所制备薄膜均具有四方金红石结构,利用DMTC不仅可以制备出与MBTC性能相近的薄膜,同时薄膜表面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氯化 化学气相沉积法 SnO2∶F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3,5-二氟苄基)氯化锡和四(邻氯苄基)锡的合成、晶体结构及量子化学
19
作者 张复兴 陶靖 +5 位作者 唐丹丹 罗晶 汤鹏 邝代治 冯泳兰 朱小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4-650,共7页
3,5-二氟苄基氯和邻氯基苄基氯在适当的溶剂中与锡粉反应,合成了三(3,5-二氟苄基)氯化锡(1)和四(邻氯苄基)锡(2),经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新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体学参数:a=1.858 33(11)nm,b=1.140 98(7)... 3,5-二氟苄基氯和邻氯基苄基氯在适当的溶剂中与锡粉反应,合成了三(3,5-二氟苄基)氯化锡(1)和四(邻氯苄基)锡(2),经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新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体学参数:a=1.858 33(11)nm,b=1.140 98(7)nm,c=2.690 06(16)nm,β=109.288(10)°,V=5.383 6(6)nm3,Z=8,Dc=1.532 g·cm^(-3),μ(Mo Kα)=13.61 cm^(-1),F(000)=2 480,R1=0.085 1,wR^2=0.168 1。化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m,晶体学参数:a=0.585 54(5)nm,b=1.969 74(18)nm,c=0.857 86(8)nm,β=95.204 0(10)°,V=0.985 34(15)nm3,Z=2,Dc=1.805 g·cm^(-3),μ(Mo Kα)=14.91 cm-1,F(000)=524,R1=0.054 0,wR_2=0.163 9;中心锡原子为畸变四面体构型。对其结构进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探讨了化合物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以及部分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测定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3 5-苄基)氯化 四(邻氯苄基) 合成 晶体结构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对生物除磷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乔婧 刘东方 +3 位作者 李克勋 陶芸 张国威 孙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29,33,共4页
利用静态研究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DBAC)对生物除磷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DDBAC含量及空白对照对好氧吸磷和厌氧释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厌氧初始COD在400 mg.L-1左右时,随着DDBAC负荷的增加,系统释磷能力增强;随着DDBAC含量的... 利用静态研究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DBAC)对生物除磷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DDBAC含量及空白对照对好氧吸磷和厌氧释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厌氧初始COD在400 mg.L-1左右时,随着DDBAC负荷的增加,系统释磷能力增强;随着DDBAC含量的增加,吸磷速率降低直至丧失了吸磷特性;DDBAC的存在对生物除磷系统带来了不利影响,使试验污泥的电导率增加,质量浓度40 mg.L-1时能明显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 烷基甲基苄基氯化铵(DDBAC) 季铵盐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