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巯基乙酸异辛酯)钡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露露 舒万艮 +1 位作者 瞿龙 唐爱东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1年第3期41-43,共3页
以巯基乙酸异辛酯和氢氧化钡等为原料合成了二(巯基乙酸异辛酯)钡[简称Ba(IOTG)_2],对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及熔点、热分解温度、钡含量等物化常数分析;并将它与硫醇锑复配添加到聚氯乙烯(PVC)中,通过热老化箱实验法、刚果红试纸法及... 以巯基乙酸异辛酯和氢氧化钡等为原料合成了二(巯基乙酸异辛酯)钡[简称Ba(IOTG)_2],对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及熔点、热分解温度、钡含量等物化常数分析;并将它与硫醇锑复配添加到聚氯乙烯(PVC)中,通过热老化箱实验法、刚果红试纸法及热重法等多种方法对产品及其PVC复配系统的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乙酸异辛酯) 合成 热稳定性 聚氯乙烯 复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β-丁氧甲酰乙基)锡二(巯基乙酸异辛酯)的合成与表征
2
作者 汤杰 王维熙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25,共4页
采用两步法合成路线,先以锡粉、丙烯酸丁酯和浓盐酸为原料,合成中间体二(β-丁氧甲酰乙基)二氯化锡,再在环己烷/水体系中将中间体与巯基乙酸异辛酯反应生成了二(β-丁氧甲酰乙基)锡二(巯基乙酸异辛酯)。并用元素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 采用两步法合成路线,先以锡粉、丙烯酸丁酯和浓盐酸为原料,合成中间体二(β-丁氧甲酰乙基)二氯化锡,再在环己烷/水体系中将中间体与巯基乙酸异辛酯反应生成了二(β-丁氧甲酰乙基)锡二(巯基乙酸异辛酯)。并用元素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表征了中间体与终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第一步最佳工艺条件为:当n(锡粉)∶n(丙烯酸丁酯)为1∶2时,盐酸用量42 m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2 h;第二步的最佳条件为:n(锡中间体)∶n(巯基乙酸异辛酯)为1∶2时,选用40%Na2CO3溶液,温度控制在82℃,恒温反应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丁氧甲酰乙基) (巯基乙酸异辛酯) 热稳定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的合成和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又年 陈正清 +2 位作者 舒万艮 曾冬铭 瞿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1-214,共4页
以三氧化二锑为原料 ,首先制得胶态五氧化二锑 ,进而与巯基乙酸异辛酯反应合成五 (巯基乙酸异辛酯 )锑。以 2 %~ 3 %的三乙醇胺作胶体的稳定剂 ,得到胶态的Sb2 O5 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胶态五氧化三锑与巯基乙酸异辛酯在 pH为 6~ ... 以三氧化二锑为原料 ,首先制得胶态五氧化二锑 ,进而与巯基乙酸异辛酯反应合成五 (巯基乙酸异辛酯 )锑。以 2 %~ 3 %的三乙醇胺作胶体的稳定剂 ,得到胶态的Sb2 O5 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胶态五氧化三锑与巯基乙酸异辛酯在 pH为 6~ 7的环境下 ,按化学计量比反应 2h ,目的产物收率 92 %。采用红外光谱对目的产物进行表征 ,并与三 (巯基乙酸异辛酯 )锑对照研究了目的产物对聚氯乙烯的稳定作用及其与硬脂酸钙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态五化 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 合成 聚氯乙烯 热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Ba_(5)Nb_(4)O_(15)提升聚合物基纳米复合薄膜的储能性能
4
作者 刘阳 郭铁柱 +2 位作者 郭艳 赵维琛 周迪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29,共6页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因其在开发具有高储能密度的电容器方面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了超薄五铌酸钡(Ba_(5)Nb_(4)O_(15),BNO)纳米片,并将其作为填料与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和聚甲基丙烯甲酯(PMMA)复...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因其在开发具有高储能密度的电容器方面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了超薄五铌酸钡(Ba_(5)Nb_(4)O_(15),BNO)纳米片,并将其作为填料与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和聚甲基丙烯甲酯(PMMA)复合制备纳米复合薄膜,研究超薄BNO纳米片对聚合物复合薄膜介电性能和储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NO低添加量下,聚合物纳米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和电气强度均得到显著提升,进而提高了能量密度。当BNO质量分数为0.5%时,纳米复合薄膜的最大能量密度达到了13.96 J/cm^(3),较纯P(VDF-CTFE)/PMMA聚合物提高了2.6倍,储能效率达到了6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纳米片 五铌酸 界面极化 聚合物纳米复合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的水相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钱丹一 高尔金 +2 位作者 唐伟 陈思 王旭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0-73,共4页
以五氧化二锑、巯基乙酸异辛酯为原料,在水相中用一步法合成了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分别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灯耐候试验箱和哈克转矩流变仪对产物的结构、耐紫外光性能及其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以五氧化二锑、巯基乙酸异辛酯为原料,在水相中用一步法合成了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分别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灯耐候试验箱和哈克转矩流变仪对产物的结构、耐紫外光性能及其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反应物10HSCH2COOC8H17与Sb2O5的物质的量比为1.05,以0.548 mL/(g反应物)的水作溶剂,加热回流2 h时,Sb2O5的转化率为98.8%。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在紫外光照下不稳定,容易分解变色。当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的添加量为5 phr时,PVC的热稳定时间为1 569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 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 聚氯乙烯 热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钡添加剂对二次碱性锌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郑奕 王建明 +2 位作者 陈华 邵海波 张鉴清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4-319,共6页
 采用直接化学合成法制备以钡作添加剂的二次碱性锌电极活性物质,样品的表面形貌及其晶态结构由SEM和XRD表征,并以循环伏安、充放电循环及电化学阻抗谱测定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表明,锌电极因Ba的添加而生成一种化学式为BaZn(OH)4...  采用直接化学合成法制备以钡作添加剂的二次碱性锌电极活性物质,样品的表面形貌及其晶态结构由SEM和XRD表征,并以循环伏安、充放电循环及电化学阻抗谱测定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表明,锌电极因Ba的添加而生成一种化学式为BaZn(OH)4·xH2O的锌酸钡,改善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此外发现,Zn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含有一个对应于电极表面放电产物覆盖率的时间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次碱性锌电极 电化学性能 锌酸 氧化锌 涂膏锌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铝对硅酸二钡水泥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辉敏 王青峰 +1 位作者 徐国辉 李红霞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9-413,共5页
为寻求适合硅酸二钡(B 2S)水泥的缓凝剂,首先以分析纯BaCO3微粉和SiO2细粉为原料,可溶性淀粉为结合剂,经混料、成型和干燥后,于1400℃保温3 h制备出B 2S水泥。然后研究了Al2(SO4)3掺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5%、1.0%、1.5%和2.0%)对B 2S... 为寻求适合硅酸二钡(B 2S)水泥的缓凝剂,首先以分析纯BaCO3微粉和SiO2细粉为原料,可溶性淀粉为结合剂,经混料、成型和干燥后,于1400℃保温3 h制备出B 2S水泥。然后研究了Al2(SO4)3掺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5%、1.0%、1.5%和2.0%)对B 2S水泥凝结时间和耐压强度的影响,并对部分试样作了XRD和EDS-SEM分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B 2S水泥的水化产物是BaO·SiO2·H 2O和Ba(OH)2;掺入Al2(SO4)3时,还存在BaSO 4和Al(OH)3;BaO·SiO2·H 2O的形成是B 2S水泥产生凝结硬化的主要原因。未掺Al2(SO4)3时,B 2S水泥发生瞬凝;掺入Al2(SO4)3时,随其掺量的增加,水泥的凝结时间延长,耐压强度降低,其最佳掺量为0.5%~1.0%(w)。掺有Al2(SO4)3的B 2S水泥中,BaSO 4和Al(OH)3的生成是造成水泥凝结时间延长的原因;较多Ba(OH)2以及Al(OH)3的生成是造成水泥强度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 硫酸铝 水泥 凝结时间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干燥法测定二水合氯化钡中钡的含量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桦萍 李莉 +1 位作者 赵立杰 白丽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7-58,62,共3页
为了解决传统重量分析方法费时费电的问题,采用微波加热技术代替传统的灼烧方法,对二水合氯化钡中钡含量进行了测定。确定了微波加热样品至恒量的实验条件为:功率700W,一次放入5个样本,加热13min。用F检验和t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 为了解决传统重量分析方法费时费电的问题,采用微波加热技术代替传统的灼烧方法,对二水合氯化钡中钡含量进行了测定。确定了微波加热样品至恒量的实验条件为:功率700W,一次放入5个样本,加热13min。用F检验和t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没有显著性差异。该方法具有快速、省电、操作简单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氯化 含量分析 微波干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氮溴磺光度法测定钡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方国臻 孟双明 +1 位作者 张桂枝 潘教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研究新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氮溴磺光度测定微量钡的方法。在 0 .72 mol·L- 1HCl介质中 ,试剂与钡形成 2∶ 1蓝色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62 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9.9× 1 0 4 L· mol- 1· cm- 1,钡量在 0~ 2 5... 研究新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氮溴磺光度测定微量钡的方法。在 0 .72 mol·L- 1HCl介质中 ,试剂与钡形成 2∶ 1蓝色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62 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9.9× 1 0 4 L· mol- 1· cm- 1,钡量在 0~ 2 5 μg/2 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钛酸钡烧结物中微量钡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对甲基偶氮溴磺 钛酸 测定 光度法 显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吸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钡和锶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静 周伟良 潘教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17-419,共3页
二溴对甲基偶氮甲磺(DBM—MSA)在磷酸介质中能与Ba(Ⅱ)、Sr(Ⅱ)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研究了该显色体系的反应条件以及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处理两者重叠吸收峰。建立了光度法同时测定Ba(Ⅱ)和Sr(Ⅱ)的方法。方法用于合成试样和除氧剂试... 二溴对甲基偶氮甲磺(DBM—MSA)在磷酸介质中能与Ba(Ⅱ)、Sr(Ⅱ)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研究了该显色体系的反应条件以及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处理两者重叠吸收峰。建立了光度法同时测定Ba(Ⅱ)和Sr(Ⅱ)的方法。方法用于合成试样和除氧剂试样中两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乘法 吸光光度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法用于多组分的分光光度分析——钙锶钡的同时测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先国 马聆音 王长庚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3-298,共6页
文章选用对Ca、Sr、Ba较灵敏的偶氮磺Ⅲ为显色剂,考察了其在不同体系下同Ca、Sr和Ba的络合行为,确定了光度法同时测定的最佳条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为数学模型,对络合物吸收光谱完全重叠的Ca、Sr、Ba进行了同时测定。方法用于合成... 文章选用对Ca、Sr、Ba较灵敏的偶氮磺Ⅲ为显色剂,考察了其在不同体系下同Ca、Sr和Ba的络合行为,确定了光度法同时测定的最佳条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为数学模型,对络合物吸收光谱完全重叠的Ca、Sr、Ba进行了同时测定。方法用于合成样品和实际地质样品的分析,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乘法 光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溴对甲偶氮羧用于茶叶中微量钡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在均 刘忠云 潘教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2,共3页
通过对钡与新试剂二溴对甲偶氮羧的显色反应的研究,建立了一种测定茶叶中微量钡的光度分析方法。在0.2mol·L-1磷酸溶液中,钡与二溴对甲偶氮羧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生成一个1∶2的配合物。钡(Ⅱ) 二溴对甲偶氮羧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 通过对钡与新试剂二溴对甲偶氮羧的显色反应的研究,建立了一种测定茶叶中微量钡的光度分析方法。在0.2mol·L-1磷酸溶液中,钡与二溴对甲偶氮羧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生成一个1∶2的配合物。钡(Ⅱ) 二溴对甲偶氮羧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09nm,摩尔吸光系数和Sandell灵敏度分别为3.26×104L·mol-1·cm-1和0.0042μg·cm-2;在25ml溶液中,0~40 0μg钡(Ⅱ)符合比耳定律;当采用氟化钠和草酸作掩蔽剂时,绝大多数金属离子不干扰钡的测定,尤其是对钙和锶有较大的允许量,方法的选择性好于目前所用的其它钡试剂,已用于茶叶样品中微量钡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度法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微量 溴对甲偶氮羧 光度法 氟化钠 草酸 掩蔽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溴对甲基偶氮溴羧与钡显色反应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芳 潘教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1-102,共2页
研究了新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氮溴羧与钡显色反应的条件。在磷酸介质中,试剂与钡形成2:1的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10nm,摩尔吸光系数为2.13×10~4L·mol^(-1)·cm^(-1),钡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两倍的锶和... 研究了新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氮溴羧与钡显色反应的条件。在磷酸介质中,试剂与钡形成2:1的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10nm,摩尔吸光系数为2.13×10~4L·mol^(-1)·cm^(-1),钡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两倍的锶和五倍的钛不干扰,钙的允许量较大,方法用于直接测定钛酸钡烧结物中微量钡,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对甲基 偶氮溴羧 吸光光度法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硝基间苯二酚钡和三硝基间苯二酚铅复盐的晶体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堵祖岳 《兵工学报》 EI CAS 1982年第3期31-37,共7页
本文对三硝基间苯二酚钡和三硝基间苯二盼铅复盐的晶体结构,用派特逊方法(Patterson)进行了测定。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c,α=7.529、b=8.077、c=8.681(?)、β=106°44′。对全部原子坐标参数和各向异性温度参数由887个衍... 本文对三硝基间苯二酚钡和三硝基间苯二盼铅复盐的晶体结构,用派特逊方法(Patterson)进行了测定。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c,α=7.529、b=8.077、c=8.681(?)、β=106°44′。对全部原子坐标参数和各向异性温度参数由887个衍射作全矩阵最小二乘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0.106。结构测定表明它的结构属于类质同象,重原子(Pb,Ba)的周围有九个氧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坐标参数 单斜晶系 三硝基间苯 复盐起爆药 类质同象 Patterson 离子 空间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计量学方法用于多组分的分光光度分析——合成样品中钡锶钙的同时测定 被引量:8
15
作者 樊明德 谢巧勤 +1 位作者 陈天虎 彭书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42,共4页
Ba(Ⅱ)、Sr(Ⅱ)、Ca(Ⅱ)与偶氮胂Ⅲ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显色络合物的吸收光谱严重重叠,各组分间相互干扰,用主成分回归及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分光光度分析同时测定了人工合成样品中3组分的含量。通过对测定结果的统计比较,发现结合高效的... Ba(Ⅱ)、Sr(Ⅱ)、Ca(Ⅱ)与偶氮胂Ⅲ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显色络合物的吸收光谱严重重叠,各组分间相互干扰,用主成分回归及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分光光度分析同时测定了人工合成样品中3组分的含量。通过对测定结果的统计比较,发现结合高效的均匀实验设计,两种方法均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回归法 偏最小乘法 分光光度法 均匀实验设计 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honen神经网络与遗传-BP神经网络用于光度法同时测定锶和钡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晓琦 李井会 +1 位作者 于洪梅 王秀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3-155,共3页
在锶(钡) 二溴对甲偶氮甲磺显色体系中,应用 Kohonen神经网络优选波长,用遗传算法优化确定BP神经网络结构和参数,得到优化结构的网络,即 KNN GA BP ANN(29 3 3 2),学习速率η=0.233 3,动量因子α=0.974 7。用优化了的神经网络解析锶、... 在锶(钡) 二溴对甲偶氮甲磺显色体系中,应用 Kohonen神经网络优选波长,用遗传算法优化确定BP神经网络结构和参数,得到优化结构的网络,即 KNN GA BP ANN(29 3 3 2),学习速率η=0.233 3,动量因子α=0.974 7。用优化了的神经网络解析锶、钡配合物的混合吸收光谱,不经分离光度法同时测定锶和钡。将BP ANN 、KNN BP ANN与KNN GA BP ANN三种神经网络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表明 KNN GA BP ANN最优。锶和钡的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Sr635=6.9×104L·mol-1·cm-1,εBa634=8.0×104L·mol-1·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KOHONEN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遗传神经网络 溴对甲偶氮 甲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微分光度法测定钛酸钡烧结物中微量钡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锐 韩光喜 +1 位作者 徐晓明 赵珍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7-579,共3页
The mechanism of combination of Flow injection(FIA)and double beam of photometry and testing technique,together with the color reaction condition of 2-(4-bromo-2-carboxy phenylazo)-7-(2,4-dimethyl phenylazo)-1,8-dihyd... The mechanism of combination of Flow injection(FIA)and double beam of photometry and testing technique,together with the color reaction condition of 2-(4-bromo-2-carboxy phenylazo)-7-(2,4-dimethyl phenylazo)-1,8-dihydroxynaphthalene-3,6-disulfonic acid reacting with Barium,and the application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Barium in sinter have been studied.The analyses speed was 130~140 times/h,the Sensitivity was 1.6 times of the ordinary photometric method,the dynamic concentration range of bariumn was 0~1.1μg·mL-1which was in consistent with a Lamber-beer law.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as satisfac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分析 双光束 微量 溴对甲基偶氮溴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溴对甲基偶氮甲磺光度法测定水中硫酸根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霞 徐引娟 +2 位作者 陈瑞兰 段正路 钱平波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3-155,共3页
基于二溴对甲基偶氮甲磺与钡离子的显色反应 ,建立了间接光度法测定硫酸根 .在硫酸根的样品溶液中加入已知过量的钡 ,沉淀硫酸根后对钡离子进行测定 .工作波长为 6 32 nm ,εmax=6 .5 9× 10 4 L· mol- 1 · cm- 1 ,线性... 基于二溴对甲基偶氮甲磺与钡离子的显色反应 ,建立了间接光度法测定硫酸根 .在硫酸根的样品溶液中加入已知过量的钡 ,沉淀硫酸根后对钡离子进行测定 .工作波长为 6 32 nm ,εmax=6 .5 9× 10 4 L· mol- 1 · cm- 1 ,线性范围为 0~ 2 5μg/2 5 m L .考察了常见离子的干扰情况 ,提供了一种新的测定硫酸根的光度法 ,用于测定水中硫酸根含量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2 % ,加标回收率为 97%~ 10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对甲基偶氮甲磺 光度法 硫酸根 离子 显色反应 含量测定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Mn钾钠铌酸锶钡晶体光折变研究
19
作者 张曰理 谢祥寿 +1 位作者 朱德瑞 莫党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6期118-121,共4页
实验中,生长、极化、制备出了掺0.02%和0.04%Mn钾钠铌酸锶钡晶体样品,并对其二波耦合、二波耦合响应时间及自泵浦相位共轭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掺Mn可以有效地增加钾钠铌酸锶钡晶体的吸收,在波长632.8nm,0... 实验中,生长、极化、制备出了掺0.02%和0.04%Mn钾钠铌酸锶钡晶体样品,并对其二波耦合、二波耦合响应时间及自泵浦相位共轭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掺Mn可以有效地增加钾钠铌酸锶钡晶体的吸收,在波长632.8nm,0.02%Mn晶体样品的二波耦合增益系数大于7cm-1而0.04%Mn晶体样品的二波耦合增益系数大于9cm-1,0.04%Mn晶体样品二波耦合增益时间响应比0.02%Mn晶体样品二波耦合增益时间响应快近4倍;0.04%Mn晶体样品有很高自泵浦相位共轭反射率,高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折变 波耦合 钾钠铌酸锶 晶体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掺钾钠铌酸锶钡晶体光学特性研究
20
作者 张曰理 阳生红 +1 位作者 李辉遒 莫党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49,共3页
成功地生长、制备出了双掺 (Cu,Ce)钾钠铌酸锶钡晶体样品 .测量了双掺 (Cu,Ce)钾钠铌酸锶钡晶体在红光波段的二波耦合特性及其光诱导吸收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 ,双掺 (Cu,Ce)钾钠铌酸锶钡晶体在红光波段具有好的光折变性能 ,其红光波段的... 成功地生长、制备出了双掺 (Cu,Ce)钾钠铌酸锶钡晶体样品 .测量了双掺 (Cu,Ce)钾钠铌酸锶钡晶体在红光波段的二波耦合特性及其光诱导吸收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 ,双掺 (Cu,Ce)钾钠铌酸锶钡晶体在红光波段具有好的光折变性能 ,其红光波段的二波耦合增益可达 10 cm- 1 ;且存在着较强的光诱导吸收现象 ,其光诱导吸收变化明显地依赖于泵浦束光强和探测束光偏振 ,探测束偏振方向平行晶体 c轴时的光诱导吸收系数和探测束偏振方向垂直于晶体 c轴时的光诱导吸收系数分别达 0 .5 3cm- 1 和 0 .2 6 cm-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钠铌酸锶 光诱导吸收 铜铈双掺杂 波耦合 光学特性 光折变晶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