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喹唑啉-4-基)二硒醚体外抗弓形虫速殖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兴智 杨雯 +4 位作者 杨小迪 王旗 夏惠 刘刚 沈继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92-696,共5页
目的观察二(喹唑啉-4-基)二硒醚体外对弓形虫RH株速殖子杀伤作用,探讨该药抗弓形虫的效果与机制。方法将二(喹唑啉-4-基)二硒醚,(下称药物)浓度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药物浓度为0.05μg/mL(B组)、0.5μg/mL(C组)、5.00μg/mL(... 目的观察二(喹唑啉-4-基)二硒醚体外对弓形虫RH株速殖子杀伤作用,探讨该药抗弓形虫的效果与机制。方法将二(喹唑啉-4-基)二硒醚,(下称药物)浓度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药物浓度为0.05μg/mL(B组)、0.5μg/mL(C组)、5.00μg/mL(D组),分别加入到含弓形虫速殖子(含虫体4×106个/mL)的24孔培养板中,于1h、2h、4h后收集弓形虫速殖子,以Trypan blue染色法检测弓形虫着色率;C组和A组以MTT法检测弓形虫活性,Giemsa染色法观察虫体形态和结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弓形虫速殖子超微结构。结果不同浓度(0.05μg/mL、0.5μg/mL、5.00μg/mL)弓形虫经二(喹唑啉-4-基)二硒醚作用1h后的着色率分别为5.00%、26.70%和99.50%,作用2h后的着色率分别为22.00%、98.70%和100.00%,作用4h后的着色率分别为58.30%、100.00%和100.00%;生理盐水组1h、2h、4h后的着色率分别为1.0%、1.20%和1.70%。0.5μg/mL浓度药物组,MTT检测弓形虫活性,OD值随时间延长增长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Giemsa染色观察,弓形虫速殖子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肿胀,两端变圆,虫体坏死现象;透射电镜观察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出现虫体肿胀,胞膜与基质之间空隙明显,越来越多和大的空泡形成,胞膜出现断裂,内部结构溶解模糊。结论二(喹唑啉-4-基)二硒醚体外可部分或全部杀死弓形虫,效果与时间、剂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唑啉-4-) 刚地弓形虫 速殖子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聚苯乙烯负载烯基硒醚固相合成(E)-1,2-二取代乙烯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晓玲 余利明 +1 位作者 盛寿日 宋才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32-234,共3页
聚苯乙烯负载硒溴与炔基锂反应合成聚苯乙烯负载炔基硒醚 ,再与LiAlH4 反应制得聚苯乙烯负载反式烯基硒醚 ;此负载型烯基硒醚在NiCl2 (PPh3 ) 2 存在下与格氏试剂发生的偶联反应 ,提供了一种有效的 (E) - 1,2
关键词 固相有机合成 聚苯乙烯负载烯 格氏试剂 偶联反应 (E)-1 2-取代乙烯 绿色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5,5’-四甲基联苯-4,4’-二羟乙基醚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有明 李攀 +2 位作者 张鹏云 刘志铭 魏太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17,共3页
以3,3’,5,5’-四甲基联苯二酚(TMBP)和2-氯乙醇为原料两步法合成了3,3’,5,5’-四甲基联苯-4,4’-二羟乙基醚。探讨了反应物物质的量比、碱用量、催化剂及反应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TMBP)∶n(NaOH)∶n(2-氯乙醇)=1∶3.0∶2... 以3,3’,5,5’-四甲基联苯二酚(TMBP)和2-氯乙醇为原料两步法合成了3,3’,5,5’-四甲基联苯-4,4’-二羟乙基醚。探讨了反应物物质的量比、碱用量、催化剂及反应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TMBP)∶n(NaOH)∶n(2-氯乙醇)=1∶3.0∶2.5,反应时间为10h,反应温度为110℃条件下,总转化率达95.9%,纯度达99.1%。并用红外、质谱以及核磁等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 5 5’-四甲联苯 3 3’ 5 5’-四甲联苯-4 4-羟乙 2-氯乙醇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硫醚的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冯雷 吕九琢 徐亚贤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0-373,共4页
介绍了四步法合成聚二(2 甲基 4 羟基 5 叔丁基苯)硫醚:①以异丁烯和间甲酚为原料,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3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并将剩余釜底液继续与间甲酚反应使3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的收率接近100%;②硫磺与氯气反应合成二氯化硫,收率80... 介绍了四步法合成聚二(2 甲基 4 羟基 5 叔丁基苯)硫醚:①以异丁烯和间甲酚为原料,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3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并将剩余釜底液继续与间甲酚反应使3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的收率接近100%;②硫磺与氯气反应合成二氯化硫,收率80%以上;③3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与二氯化硫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二(2 甲基 4 羟基 5 叔丁基苯)硫醚,采用加入辅助溶剂法收率达到92%;④二(2 甲基 4 羟基 5 叔丁基苯)硫醚同氧气发生氧化偶联反应合成聚二(2 甲基 4 羟基 5 叔丁基苯)硫醚。氧化偶联反应的最佳条件:n〔二(2 甲基 4 羟基 5 叔丁基苯)硫醚〕/n(氧气)=2 5~3 0,n(氯化亚铜)∶n〔二(2 甲基 4 羟基 5 叔丁基苯)硫醚〕=1∶140,n(氯化亚铜)∶n(四甲基乙二胺)=1∶1 3的铜 胺络合物为催化剂,温度50℃,压力0 2MPa,反应时间2~3h,然后减压蒸出溶剂,最后得到淡黄色的聚二(2 甲基 4 羟基 5 叔丁基苯)硫醚,收率>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抗氧剂 3--6-叔丁苯酚 (2-4--5-叔丁苯)硫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负载的炔基硒醚试剂参与(Z)-1,2-二取代乙烯的固相有机合成
5
作者 汪秋英 罗秋燕 +2 位作者 陈国华 林淑英 刘晓玲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26-128,150,共4页
聚苯乙烯负载硒溴与炔基锂反应合成聚苯乙烯负载炔基硒醚,再与二环己基硼烷反应制得聚苯乙烯负载顺式烯基硒醚;此负载型烯基硒醚在NiCl2(PPh3)2存在下与格氏试剂发生偶联反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Z)-1,2-二取代乙烯的固相有机合成方法.
关键词 固相有机合成 聚合物试剂 偶联反应 (z)-1 2-取代乙烯 组合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催化的2-炔基苯胺与二硒醚的亲电环化反应
6
作者 陶李明 刘文奇 +2 位作者 周芸 李爱桃 刘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23-1427,共5页
研究了碘催化的2-炔基苯胺与二硒醚的亲电环化反应.结果表明,在碘单质(0.2 mmol)、2-炔基苯胺(0.2 mmol)、二硒醚(0.1 mmol)和甲苯(2 mL)共存体系中,反应温度为110℃时,2-炔基苯胺与二硒醚能发生亲电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3-硒取代吲哚化... 研究了碘催化的2-炔基苯胺与二硒醚的亲电环化反应.结果表明,在碘单质(0.2 mmol)、2-炔基苯胺(0.2 mmol)、二硒醚(0.1 mmol)和甲苯(2 mL)共存体系中,反应温度为110℃时,2-炔基苯胺与二硒醚能发生亲电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3-硒取代吲哚化合物,产率为中等到良好.该反应在无金属催化的条件下进行,为合成官能团吲哚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胺 亲电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苯磺酰基-3-甲基-2-丁烯)-基-2,3-二甲氧基-5-甲基氢醌双苄醚的合成
7
作者 陈田 杨运泉 +2 位作者 刘文英 王威燕 周国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5-748,752,共5页
以异戊二烯为原料,经与苯磺酰氯加成、水解乙酰化、皂化3步反应,制得末端羟基取代的异戊二烯短侧链——(E)-1-苯磺酰基-2-甲基-4-羟基-2-丁烯(简称产物A),并用乙酸乙酯-乙醚混合溶剂对产物A进行提纯精制。以还原型辅酶Q0(氢醌)为母环,... 以异戊二烯为原料,经与苯磺酰氯加成、水解乙酰化、皂化3步反应,制得末端羟基取代的异戊二烯短侧链——(E)-1-苯磺酰基-2-甲基-4-羟基-2-丁烯(简称产物A),并用乙酸乙酯-乙醚混合溶剂对产物A进行提纯精制。以还原型辅酶Q0(氢醌)为母环,杂多酸为催化剂,与产物A进行偶联反应,然后采用溴化苄对母环羟基进行保护,用乙醚-异丙醚的混合溶剂进行提纯精制,选择性结晶得到了侧链延长法合成辅酶Q10的关键中间体辅酶Q1前体,即6-(4-苯磺酰基-3-甲基-2-丁烯)-基-2,3-二甲氧基-5-甲基氢醌双苄醚(简称产物B)。探讨了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合成反应过程及结果的影响,目标产物B收率达75%(以产物A为基准)。产物A与目标产物B经测熔点、1H NMR分析和FTIR分析鉴定,确证其为(E)-异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苯磺酰-3--2-丁烯)--2 3-甲氧-5-氢醌双苄 (E)-1-苯磺酰-2--4--2-丁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苯基(甲基)-3-甲基-5-(4,6-二甲基-2-嘧啶基硫基)-4-吡唑甲醛肟醚(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莹 任军 金桂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2-16,共5页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含硫醚键的吡唑肟醚(酯)类化合物18个,所有新化合物的结构经元 素分析、1H NMR、IR和MS确认。部分化合物经生物活性初筛表现出抗菌活性与除草活 性。
关键词 1-(甲)-3--5(4 6--2-嘧啶)-4-吡唑甲醛肟(酯)类化合物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噻吩衍生物与2,1,3-苯并硒二唑共聚物的固相合成
9
作者 王静 秦红梅 +1 位作者 吐尼莎古丽·阿吾提 司马义·努尔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3-55,共3页
在室温下,首次采用新型聚噻吩衍生物3,6-二噻基-哒嗪,1,4-二噻基-苯和4,7-二噻基-2,1,3-苯并噻二唑分别与2,1,3-苯并硒二唑(BS)通过固相反应制得共聚物。并以FT-IR,UV-Vis,SEM,循环伏安等测试对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紫外-可... 在室温下,首次采用新型聚噻吩衍生物3,6-二噻基-哒嗪,1,4-二噻基-苯和4,7-二噻基-2,1,3-苯并噻二唑分别与2,1,3-苯并硒二唑(BS)通过固相反应制得共聚物。并以FT-IR,UV-Vis,SEM,循环伏安等测试对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较均聚物有红移,说明共轭链节增长,共轭性能变好。共聚物无特殊形貌。循环伏安测试表明,此三种共聚物均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6--哒嗪 1 4-- 4 7--2 1 3-苯并噻 2 1 3-苯并 固相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联双β-环糊精对N-[4-(1-芘基)]丁酰-D/L-苯丙氨酸的手性识别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郝雅琼 王立旭 +4 位作者 马立军 吴玉清 刘俊秋 罗贵民 杨光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20-924,共5页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以及分子力学(MM2)模拟系统地研究了手性分子N-[4-(1-芘基)]丁酰-D/L-苯丙氨酸(PDP和PLP,总称PPs)与β-环糊精(-βCD)、2-位硒桥联双-βCD(2-SeCD)和2-位碲桥联双-βCD(2-...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以及分子力学(MM2)模拟系统地研究了手性分子N-[4-(1-芘基)]丁酰-D/L-苯丙氨酸(PDP和PLP,总称PPs)与β-环糊精(-βCD)、2-位硒桥联双-βCD(2-SeCD)和2-位碲桥联双-βCD(2-TeCD)的包结能力大小及这3个环糊精对PPs手性识别能力的差异和识别机理.研究结果表明,PPs不能与单疏水空腔的-βCD形成很好的包结复合物,与具有较长桥联链的2-TeCD结合能力最强.2-TeCD与PDP和PLP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33×104和6.07×103L/mol,对PPs的手性识别比达到KD/KL=3.84,高于2-SeCD(KD/KL=2.61).用MM2模拟得出了PPs与这两个双环糊精形成复合物的三维结构:PPs的绝大部分位于双环糊精两个空腔之间,但是在这两个复合物中,苯环与芘环所成的二面角不同.此外,PPs与这两个双环糊精作用时均存在明显的氢键相互作用,且2-TeCD强于2-Se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4-(1-)]丁酰-D/L-苯丙氨酸 碲桥联双β-环糊精 非线性最小乘法拟合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氰侧基的聚醚醚酮酮/聚醚砜醚酮酮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李建英 余义开 +2 位作者 蔡明中 徐曲 宋才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6-539,共4页
在无水AlCl3存在下,将2,6.二苯氧基苯甲腈(DPOBN),4,4'-二苯氧基二苯砜(DPODPS)按照一定的摩尔配比与对.苯二甲酰氯于N-甲基吡咯烷酮/二氯乙烷复合溶剂中进行三元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氰侧基的聚醚醚酮酮/聚醚砜醚... 在无水AlCl3存在下,将2,6.二苯氧基苯甲腈(DPOBN),4,4'-二苯氧基二苯砜(DPODPS)按照一定的摩尔配比与对.苯二甲酰氯于N-甲基吡咯烷酮/二氯乙烷复合溶剂中进行三元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氰侧基的聚醚醚酮酮/聚醚砜醚酮酮共聚物.用IR、DSC、TGA、WAXD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共聚物均为非晶态聚合物,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62-195℃;rIGA分析表明其热分解温度为501~545℃,说明所合成的共聚物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共聚物的溶解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都能在NMP、DMF、DMSO等强极性非质子溶剂中溶解及在DCE、THF、CHCl3等普通溶剂中溶解或溶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侧 2 6-苯氧苯甲睛 4 4-苯氧苯砜 酮酮 酮酮 低温溶液缩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硒杂环红光聚芴电解质的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潺 黄飞 +2 位作者 杨伟 彭俊彪 曹镛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利用新型的聚[9,9-二辛基芴-9,9-(双(3′-(N,N-二甲基)-N-乙基铵^+溴^-)丙基)芴-4,7-二噻吩-2-基-2,1,3-苯并硒二唑](PFNBr—DBse)共扼聚电解质制备了聚合物发光二极管。这类共扼聚电解质可用乙醇等溶剂成膜,不仅可代... 利用新型的聚[9,9-二辛基芴-9,9-(双(3′-(N,N-二甲基)-N-乙基铵^+溴^-)丙基)芴-4,7-二噻吩-2-基-2,1,3-苯并硒二唑](PFNBr—DBse)共扼聚电解质制备了聚合物发光二极管。这类共扼聚电解质可用乙醇等溶剂成膜,不仅可代替传统的甲苯等芳香性非极性溶剂,而且有利于制备溶液型的多层显示器件。文章研究了这类新型聚电解质的光致发光特性及发光二极管器件的电荧光特性。研究表明在紫外光照射或电激发下,窄带系的DBse链段通过俘获激子能够实现有效的能量转移。聚电解质中DBSe的含量在5%以上,其器件具有电致发光峰值为700-740nm的饱和红光发射。所制聚电解质器件在用铝作电极时的电致发光效率比用钡作电极时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极管 聚[9 9--9 9-(双(3′-(N N-)-N-铵^+溴-)丙)芴-4 7-噻吩-2--2 1 3-苯并唑] 共扼聚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除草剂丙草醚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燕萍 张培志 +2 位作者 徐伟亮 陈杰 吴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74-575,共2页
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测定新型除草剂丙草醚含量的方法。用C_8反相柱,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310nm;线性范围1~300μg·ml^(-1);相关系数为0.9999,RSD为0.36%。回收率为98.5%~101.8%,检出限为8.33ng·ml^(-1)。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除草剂 丙草 4-[(4 6--2-嘧啶氧)-苄胺]苯甲酸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