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三氯甲基)碳酸酯与1,5-萘二胺反应体系关键反应分析及氯化氢对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博 丛津生 +2 位作者 李芳 薛伟 赵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2,共6页
探讨了二(三氯甲基)碳酸酯(BTC)和1,5 萘二胺(NDA)合成 1,5 萘二异氰酸酯(NDI)的反应。采用红外光谱、质谱和红外跟踪等分析方法, 确定了反应主产物为 NDI, 主要副产物为 HCl、NDA盐酸盐和脲。根据化学计量学原理确定了反应体系的关键... 探讨了二(三氯甲基)碳酸酯(BTC)和1,5 萘二胺(NDA)合成 1,5 萘二异氰酸酯(NDI)的反应。采用红外光谱、质谱和红外跟踪等分析方法, 确定了反应主产物为 NDI, 主要副产物为 HCl、NDA盐酸盐和脲。根据化学计量学原理确定了反应体系的关键反应为 NDA 与 BTC 合成 NDI 的反应, NDA与 HCl 生成 NDA盐酸盐的反应, NDA 和 NDI 生成脲的反应。NDA 盐酸盐可与 BTC 反应生成 NDI, 脲则不能。通过加入缚酸剂三乙胺和无水碳酸钠, 并进行热力学分析, 探讨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 HCl 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由于HCl与 NDA生成了快反应产物 NDA盐酸盐, 抑制了 NDA与 NDI生成脲副反应的进行, 起到了保护氨基的作用, 从而提高了 NDI 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萘异氰酸 (三氯甲基)碳酸 1 5-萘 1 5-萘胺盐酸盐 HCL 关键反应 缚酸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三氯甲基)碳酸酯替代光气合成二苯甲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7
2
作者 彭孝军 颜英 周卓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3-75,共3页
二(三氯甲基)碳酸酯替代光气合成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彭孝军,颜英,周卓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大连116012)关键词二苯甲酮,二(三氯甲基)碳酸酯,光气二芳甲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如二苯甲酮为紫外线吸收剂,N... 二(三氯甲基)碳酸酯替代光气合成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彭孝军,颜英,周卓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大连116012)关键词二苯甲酮,二(三氯甲基)碳酸酯,光气二芳甲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如二苯甲酮为紫外线吸收剂,N,N,N′,N′-四甲基米氏酮、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酮 三氯甲基 碳酸 光气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三氯甲基)碳酸酯“一锅法”合成双酰基硫脲 被引量:1
3
作者 陆阳 董超宇 +3 位作者 李春仁 陶京朝 马力 徐固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8期51-52,共2页
用二(三氯甲基)碳酸酯(BTC)代替光气,“一锅法”合成了5种双酰基硫脲化合物,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确证。收率为85.6%~91.8%、纯度为96.5%~97.9%。
关键词 (三氯甲基)碳酸 一锅法 合成 双酰基硫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增韧环氧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同蕙 白耀文 +1 位作者 孙仁慧 穆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3-56,共4页
采用羟基封端的脂肪族聚碳酸酯-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PHMCD)对环氧树脂(EP)进行了增韧,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以及动态力学性能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增韧EP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增韧 聚六亚甲基 碳酸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3,3-四甲基-2-环己基胍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潇磊 赵新强 +1 位作者 安华良 王延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2-606,共5页
以环己胺和四甲基脲为原料,采用三氯氧磷法制备了1,1,3,3-四甲基-2-环己基胍(CyTMG),通过正交实验对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的制备条件为:四甲基脲与三氯氧磷的摩尔比为1:1.0,加入三氯氧磷后、加入环己胺前的反应时间为11h,加入环己胺... 以环己胺和四甲基脲为原料,采用三氯氧磷法制备了1,1,3,3-四甲基-2-环己基胍(CyTMG),通过正交实验对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的制备条件为:四甲基脲与三氯氧磷的摩尔比为1:1.0,加入三氯氧磷后、加入环己胺前的反应时间为11h,加入环己胺后、加入蒸馏水前的反应时间为36h,加入蒸馏水后的反应时间为15min。在此条件下,CyTMG收率为50.1%。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电喷雾质谱等方法对CyTMG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CyTMG作为催化剂和缚酸剂用于CO2法合成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ADC)的反应,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初始压力4.0MPa、氯丙烯与二甘醇摩尔比6、CyTMG与二甘醇摩尔比3.4、反应时间12h,在此条件下,ADC收率为63.0%。采用NaOH溶液回收CyTMG,回收率为8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氧磷 1 1 3 3-四甲基-2-环己基胍 氧化碳 甘醇双烯丙基碳酸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N′,N′-四甲基-N″-苯基胍的合成及其催化CO_2法合成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 被引量:4
6
作者 安华良 赵新强 +2 位作者 刘择收 贾春瑶 王延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0-596,共7页
采用三氯氧磷法合成了一种新型五取代有机胍N,N,N′,N′-四甲基-N″-苯基胍(PhTMG),利用IR、1HNMR、ESI-MS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hTMG对以二甘醇(DEG)、氯丙烯(ACH)和CO2为原料合成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ADC)反应的催化性能... 采用三氯氧磷法合成了一种新型五取代有机胍N,N,N′,N′-四甲基-N″-苯基胍(PhTMG),利用IR、1HNMR、ESI-MS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hTMG对以二甘醇(DEG)、氯丙烯(ACH)和CO2为原料合成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ADC)反应的催化性能,ADC的最高收率为95.3%。采用GC-MS、XRD、IR等分析手段结合实验验证对ADC合成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推测出该反应分4步进行:第1步,CO2、DEG和Na2CO3反应生成二甘醇单碳酸钠盐;第2步,二甘醇单碳酸钠盐和ACH反应生成二甘醇单烯丙基碳酸酯(DGAC);第3步,DGAC、CO2和Na2CO3反应生成二甘醇单烯丙基碳酸酯单碳酸钠盐;第4步,二甘醇单烯丙基碳酸酯单碳酸钠盐与ACH反应生成目的产物ADC。并推测了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醇 氯丙烯 CO2 N N N′ N′-四甲基-N″-苯基胍 甘醇双烯丙基碳酸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甲基碳酸酯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魏文珑 吕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综述了双 (三氯甲基 )碳酸酯的性质、制备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制备方法——两级吸收法 ,并举例介绍了 BTC参加的氯化反应、氯甲酰化反应。
关键词 三氯甲基 碳酸 三光气 制备 两级吸收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六亚甲基酯-共-癸二酸酐的合成及其体外生物降解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萧聪明 朱康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7-440,共4页
将齐聚碳酸六亚甲基酯二酸和癸二酸按照 2 5∶ 75、5 0∶ 5 0和 75∶ 2 5 (质量比 )的比例共聚 ,合成出含有脂肪聚碳酸酯片段和癸二酸酐 (SA)的聚碳酸六亚甲基酯 -共 -癸二酸酐 (PHCSA) ;PHCSA的结构经FTIR和 1 H NMR证实 .PHCSA在 0 .1... 将齐聚碳酸六亚甲基酯二酸和癸二酸按照 2 5∶ 75、5 0∶ 5 0和 75∶ 2 5 (质量比 )的比例共聚 ,合成出含有脂肪聚碳酸酯片段和癸二酸酐 (SA)的聚碳酸六亚甲基酯 -共 -癸二酸酐 (PHCSA) ;PHCSA的结构经FTIR和 1 H NMR证实 .PHCSA在 0 .1 mol/L、p H7.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降解速率随着 S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降解 1周后 ,SA摩尔分数分别为 80 %、5 8%和 3 2 %的 PHCSA,其失重率分别为 64.3 %、45 .2 %和2 1 .5 % ;PHCSA的降解为酶所催化 :SA摩尔分数分别为 5 8%和 3 2 %的 PHCSA在含有 1 %脂肪酶的缓冲溶液中降解 1周后 ,其失重率分别为 5 1 .2 %和 2 6.1 % ;PHCSA降解样内外层的分子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降解2周后 ,SA摩尔分数分别为 80 %、5 8%和 3 2 %的 PHCSA,其内外层分子量与初始分子量之比 Mw/Mw0 分别为89.9%和 2 7.9%、98.1 %和 3 9.1 %以及 97.8%和 47.2 % ;这些结果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六亚甲基-共-癸酸酐 制备 体外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氨基酸作用下2,2-二甲基三亚甲基碳酸酯的开环聚合
9
作者 刘继延 刘学清 张远方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研究了几种中性天然氨基酸存在下2,2-二甲基-三亚甲基环碳酸酯(DTC)的开环聚合反应。1H-NMR和端基滴定分析表明,在聚合反应过程中,DTC上的酰氧键断裂,氨基酸通过氨基接在聚(2,2-二甲基-三亚甲基碳酸酯)链上。3-氨基丙酸、4-氨基丁酸、6... 研究了几种中性天然氨基酸存在下2,2-二甲基-三亚甲基环碳酸酯(DTC)的开环聚合反应。1H-NMR和端基滴定分析表明,在聚合反应过程中,DTC上的酰氧键断裂,氨基酸通过氨基接在聚(2,2-二甲基-三亚甲基碳酸酯)链上。3-氨基丙酸、4-氨基丁酸、6-氨基己酸等存在时,DTC的聚合反应也可以发生,但单体的转化率和聚合物的分子量低于天然氨基酸引发的聚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氨基酸 2 2-甲基-三亚甲基碳酸 开环聚合 聚(2 2-甲基-三亚甲基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二(α,α′-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存在下的热聚合反应及光聚合反应
10
作者 冉蓉 何杰 +1 位作者 于游 王跃川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6-230,共5页
合成了S,S′-二(α,α′-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TRIT),以TRIT为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RAFT)聚合反应的链转移剂,对苯乙烯(S 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的热聚合反应和室温下光引发的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 合成了S,S′-二(α,α′-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TRIT),以TRIT为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RAFT)聚合反应的链转移剂,对苯乙烯(S 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的热聚合反应和室温下光引发的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1H 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热聚合反应和光聚合反应所得聚合物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反应具有明显的活性特征,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相对分子质量随转化率的增加呈线性增加,ln[M]0/[M](M为单体)随聚合反应时间的延长也呈线性增加,聚合物分子链中含有三硫代碳酸酯基。根据1H NMR和FTIR的分析结果,初步提出了光聚合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S′- α′-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 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聚合反应 光聚合反应 热聚合反应 链转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甲基-3-氧杂亚戊基碳酸酯)]碳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瑞洋 陈彤 王公应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3-1147,共5页
以镁铝水滑石为催化剂,碳酸二甲酯与二甘醇为原料,控制合成了二[2-(甲基-3-氧杂亚戊基碳酸酯)]碳酸酯,优化反应工艺条件,在油浴温度100 ℃,碳酸二甲酯与二甘醇摩尔比15,催化剂用量1.2 wt%的条件下,采用两段工艺,目标产物收率达51%。提... 以镁铝水滑石为催化剂,碳酸二甲酯与二甘醇为原料,控制合成了二[2-(甲基-3-氧杂亚戊基碳酸酯)]碳酸酯,优化反应工艺条件,在油浴温度100 ℃,碳酸二甲酯与二甘醇摩尔比15,催化剂用量1.2 wt%的条件下,采用两段工艺,目标产物收率达51%。提纯产物,通过核磁与高分辨质谱证实了其结构。以反应体系中产物分布变化为依据,提出了目标产物的两条生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3-氧杂亚戊基碳酸)]碳酸 镁铝水滑石 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二醇的制备和表征
12
作者 谢敏 刘馨心 +3 位作者 严卫 袁明龙 杨美英 袁明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35,共5页
利用三亚甲基碳酸酯在1,4-丁二醇链转移剂和辛酸亚锡催化剂的作用下开环聚合,合成三种不同低分子量的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二元醇。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凝胶渗透色谱仪、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产物进行表征。... 利用三亚甲基碳酸酯在1,4-丁二醇链转移剂和辛酸亚锡催化剂的作用下开环聚合,合成三种不同低分子量的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二元醇。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凝胶渗透色谱仪、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产物进行表征。红外分析和核磁表征表明聚合物结构与预设的分子结构相吻合;凝胶渗透色谱法表明聚合物的分子量具有多分散性,多分散系数在1.5左右。热性能分析表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室温,拓宽了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二元醇在较低温反应中的应用。热分解温度在200℃左右,能满足聚合物合成及加工工艺的热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甲基碳酸 聚(三亚甲基碳酸) 开环聚合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碳酸二甲酯合成异氰酸酯 被引量:13
13
作者 史芸 张广林 +1 位作者 王胜平 马新宾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8-656,共9页
异氰酸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是生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碳酸二甲酯法合成异氰酸酯是采用碳酸二甲酯(DMC)代替光气与胺类发生甲氧羰基化反应合成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再分解生成异氰酸酯的工艺方法。该法具有无毒、无污染、原子经... 异氰酸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是生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碳酸二甲酯法合成异氰酸酯是采用碳酸二甲酯(DMC)代替光气与胺类发生甲氧羰基化反应合成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再分解生成异氰酸酯的工艺方法。该法具有无毒、无污染、原子经济性高的优点,符合绿色化工的发展趋势,是一条极具发展前景的非光气法合成异氰酸酯的工艺路线。笔者着重介绍了利用碳酸二甲酯为原料合成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几种重要异氰酸酯的工艺研究与技术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氰酸 碳酸 苯甲烷异氰酸 2 4-甲苯异氰酸 1 6-六亚甲基异氰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碳酸二丙酯 被引量:7
14
作者 骆铭 韩生 +1 位作者 何忠义 熊丽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16-1320,共5页
以碱性离子液体催化正丙醇(n-PrOH)与碳酸二甲酯(DMC)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二丙酯(DPC),筛选出催化性能和稳定性较好的碱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咪唑盐([bmIm]Im)作为催化剂,并对该催化剂催化n-PrOH与DMC酯交换反应的条件进行了... 以碱性离子液体催化正丙醇(n-PrOH)与碳酸二甲酯(DMC)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二丙酯(DPC),筛选出催化性能和稳定性较好的碱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咪唑盐([bmIm]Im)作为催化剂,并对该催化剂催化n-PrOH与DMC酯交换反应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bmIm]Im对n-PrOH与DMC酯交换合成DPC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时间4 h(90℃1 h,95℃3 h)、催化剂用量(基于总反应物的质量分数)2.0%、n(DMC)∶n(n-PrOH)=1∶4的条件下,DPC的收率可达50.6%。[bmIm]Im重复使用5次后,DPC的收率仍达47.4%,稳定性良好。通过GC-MS,FTIR,1H NMR分析,确认所合成的产物为DPC;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 碳酸 碱性离子液体催化剂 1-丁基-3-甲基咪唑咪唑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酯法合成甲苯-2,4-二氨基甲酸苯酯反应的溶剂效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雨蒙 王桂荣 +2 位作者 贾晓强 赵新强 王延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73-978,共6页
考察了不同溶剂和催化剂对2,4-甲苯二胺(TDA)与碳酸二苯酯(DPC)合成甲苯-2,4-二氨基甲酸苯酯(TDC)反应的影响,并分析了反应历程及溶剂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溶剂极性对反应影响很大,溶剂的空间位阻对反应也有影响;该反应较好的溶剂为N-甲... 考察了不同溶剂和催化剂对2,4-甲苯二胺(TDA)与碳酸二苯酯(DPC)合成甲苯-2,4-二氨基甲酸苯酯(TDC)反应的影响,并分析了反应历程及溶剂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溶剂极性对反应影响很大,溶剂的空间位阻对反应也有影响;该反应较好的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较好的催化剂为Pb_3O_4。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Pb_3O_4)∶n(TDA)=0.25,n(DPC)∶n(TDA)=4,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8 h,此时TDA转化率为87.6%、TDC收率为75.3%;采用N,N-二甲基乙酰胺与NMP体积比为1∶2的混合溶剂时,TDC收率可达83.5%,TDC选择性为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 2 4-甲苯 甲苯-2 4-氨基甲酸苯 四氧化三铅 N-甲基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光气法合成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建勋 张义婕 +3 位作者 李世强 王素静 张晓燕 李少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1-894,共4页
采用无毒的三光气代替光气与间苯二甲胺反应,合成了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考察了原料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氮气气速的影响。结果表明,间苯二甲胺和三光气的摩尔比为1.25∶1.0,用10m L·min-1的氮气连续通入反应体系,... 采用无毒的三光气代替光气与间苯二甲胺反应,合成了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考察了原料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氮气气速的影响。结果表明,间苯二甲胺和三光气的摩尔比为1.25∶1.0,用10m L·min-1的氮气连续通入反应体系,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6.0 h,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产率为8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甲基异氰酸 (三氯甲基)碳酸 间苯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饮料界强化添加“贝尔考林”(二甲基碳酸醢)
17
作者 盛国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2-52,共1页
最近,德国和美国的两家公司签署了合作销售稳定剂”贝尔考林”(二甲基碳酸酯)的协议.旨在扩大该稳定剂在美国饮料领域的销售市场。
关键词 甲基碳酸 美国 贝尔 饮料 强化 销售市场 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光气法合成1,5-萘二异氰酸酯的探索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博 丛津生 +1 位作者 李芳 薛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3-86,共4页
用二(三氯甲基)碳酸酯(BTC)代替光气与1,5 萘二胺(NDA)反应合成了1,5 萘二异氰酸酯(NDI)。计算了298.15K下BTC与NDA理想气体反应的热效应ΔrH0=280.83kJ/mol,标准反应吉布斯自由能ΔrG0=-126.65kJ/mol。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时间对反应... 用二(三氯甲基)碳酸酯(BTC)代替光气与1,5 萘二胺(NDA)反应合成了1,5 萘二异氰酸酯(NDI)。计算了298.15K下BTC与NDA理想气体反应的热效应ΔrH0=280.83kJ/mol,标准反应吉布斯自由能ΔrG0=-126.65kJ/mol。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远大于其它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另外,溶剂对反应也有显著影响。在90℃下反应3.5h时,NDI的收率达85.3%,说明采用BTC代替光气合成NDI是一条有效可行的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光气法 1 5-萘异氰酸 合成工艺 NDI (三氯甲基)碳酸 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合成 被引量:3
19
作者 严楠 林春花 +2 位作者 熊云奎 夏剑辉 廖维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83-987,共5页
该文对以R-碳酸丙烯酯为原料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改进的反应步骤是采用微波辅助盐酸加快磷酸酯水解,乙醇镁促进烷基化反应,和碘甲基碳酸异丙酯作为有效酯化试剂。改进后的合成工艺总收率从24%提高到33.5%。并... 该文对以R-碳酸丙烯酯为原料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改进的反应步骤是采用微波辅助盐酸加快磷酸酯水解,乙醇镁促进烷基化反应,和碘甲基碳酸异丙酯作为有效酯化试剂。改进后的合成工艺总收率从24%提高到33.5%。并且对环境污染较少和总成本较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碳酸异丙 富马酸替诺福韦吡呋 微波辅助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异丙基-5,5-二甲基-间-二氧杂环己-2-酮的合成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晓锐 郭建维 +2 位作者 崔英德 方岩雄 刘卅 《现代化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2-33,共2页
改进了中间产物2,2,4-三甲基-1,3-戊二醇的合成技术,使其收率显著提高,并采用新方法合成了环状碳酸酯4-异丙基-5,5-二甲基-间-二氧杂环己-2-酮。
关键词 异丙基 甲基 氧杂环己酮 碳酸 液体香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