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β-羟亚胺)二氯化钛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乙烯聚合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丹枫 孙悦 +2 位作者 邓筱娟 陈谦 董宝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21-2128,共8页
报道了3个β-羟亚胺配体(2,6-iPr2C6H3)N C(Ph)CH2CH(Ph)OH(1a),(2,6-iPr2C6H3)N C.(Ph)CH2C(Ph)2OH(1b)和(2,6-iPr2C6H3)N C(Ph)CH2C(C12H8)OH(1c)及其二(β-羟亚胺)二氯化钛配合物[(2,6-iPr2C6H3)N C(Ph)CH2CH(Ph)O]2TiCl2(2a),[(2,6-... 报道了3个β-羟亚胺配体(2,6-iPr2C6H3)N C(Ph)CH2CH(Ph)OH(1a),(2,6-iPr2C6H3)N C.(Ph)CH2C(Ph)2OH(1b)和(2,6-iPr2C6H3)N C(Ph)CH2C(C12H8)OH(1c)及其二(β-羟亚胺)二氯化钛配合物[(2,6-iPr2C6H3)N C(Ph)CH2CH(Ph)O]2TiCl2(2a),[(2,6-iPr2C6H3)N C(Ph)CH2C(Ph)2O]2.TiCl2(2b)和[(2,6-iPr2C6H3)N C(Ph)CH2C(C12H8)O]2TiCl2(2c)的合成,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以化合物2b为主催化剂,研究了Al/Ti摩尔比、反应时间、温度和聚合压力等对乙烯聚合的影响,发现该催化体系在较宽的反应条件下均可得到很高分子量的聚乙烯,熔点均在140℃左右.以化合物2a~2c为主催化剂对乙烯进行催化聚合,发现在β碳位上取代基的立体位阻对催化剂活性有很大影响.当化合物2b上引入2个苯基取代基时,催化剂显示出最佳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羟亚胺配体 (β-羟亚胺)氯化配合 甲基铝氧烷助催化剂 乙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二酮钛配合物/MAO催化合成间规聚苯乙烯及其热性能 被引量:9
2
作者 阎卫东 刘立新 +3 位作者 姜涛 李丹 周鼐 胡友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19,共4页
以β-二酮钛配合物 /MAO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 . 80℃ ,β-二酮钛浓度为 4 .3× 1 0 - 4 mol/L,β-二酮钛与 MAO的物质的量比为 50 0时 ,聚合活性为 6.2× 1 0 5 g/( mol· h) .该催化剂对温度的稳定性较高 .所得聚合物的熔点... 以β-二酮钛配合物 /MAO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 . 80℃ ,β-二酮钛浓度为 4 .3× 1 0 - 4 mol/L,β-二酮钛与 MAO的物质的量比为 50 0时 ,聚合活性为 6.2× 1 0 5 g/( mol· h) .该催化剂对温度的稳定性较高 .所得聚合物的熔点在 2 67℃左右 .测定了所得间规聚苯乙烯的基本热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规聚苯乙烯 苯乙烯 间规聚合 β-配合 热性能 MAO 催化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基取代的β-二酮钛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 被引量:5
3
作者 纪洪波 许学翔 +1 位作者 孙敏 景振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50-853,共4页
报道了合成一系列的烃基取代的 β -二酮及其相应的钛配合物。实验表明 ,这类配合物在助催化剂MAO的作用下 ,可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 ,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所得到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的间规度 ,随着β - 二酮上取代基的增大聚合物间规度... 报道了合成一系列的烃基取代的 β -二酮及其相应的钛配合物。实验表明 ,这类配合物在助催化剂MAO的作用下 ,可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 ,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所得到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的间规度 ,随着β - 二酮上取代基的增大聚合物间规度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基取代 β- 配合 合成 催化 苯乙烯 间规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二酮钛配合物/MAO催化p-甲基苯乙烯间规聚合及与苯乙烯的间规共聚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敏 沈晓莉 +3 位作者 姬荣琴 李海青 丁会利 闫卫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3-105,109,共4页
三(二苯甲酰甲烷)苯氧基钛酸酯[(dbm)3Ti(OPh)]在MAO作用下,催化p-甲基苯乙烯间规聚合。讨论了催化剂浓度、铝钛比和聚合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在催化剂浓度为350μmol/L、铝钛比为500时,聚合活性最大为7.5×105g/molTi.h。聚合物有两... 三(二苯甲酰甲烷)苯氧基钛酸酯[(dbm)3Ti(OPh)]在MAO作用下,催化p-甲基苯乙烯间规聚合。讨论了催化剂浓度、铝钛比和聚合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在催化剂浓度为350μmol/L、铝钛比为500时,聚合活性最大为7.5×105g/molTi.h。聚合物有两个熔点183℃、203℃,分别对应晶型和晶型,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8℃左右。同时考察了在此催化体系下p-甲基苯乙烯与苯乙烯间规共聚的情况,苯乙烯和p-甲基苯乙烯的竞聚率分别为0.287、1.8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规聚合反应 共聚合 -甲基苯乙烯 苯乙烯 β-配合 竞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Cl_2负载β-二酮-茂型钛配合物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敏 许学翔 +2 位作者 纪洪波 景振华 段启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76-979,共4页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非茂负载聚烯烃催化剂———CpTi(dbm)Cl2 /MgCl2 /THF ,分析了该催化剂的结构特征 ,研究了该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活性与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用共沉淀方法制备的MgCl2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Cp...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非茂负载聚烯烃催化剂———CpTi(dbm)Cl2 /MgCl2 /THF ,分析了该催化剂的结构特征 ,研究了该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活性与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用共沉淀方法制备的MgCl2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CpTi(dbm)Cl2 同MgCl2 作用后 ,催化剂中的CpTi(dbm)Cl2 仍保持了原来的化学结构 ,而活化了的MgCl2 也仍然基本保持原有的晶型 ;载体型催化剂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随着Mg/Ti比的增加而增加 ;Mg/Ti比影响载体型催化剂粒子形态、分散性以及催化活性随着Mg/Ti比增加 ,催化剂的粒子形态和分散性提高 ,催化活性线性地增加 ,MgCl2 对Ti生成活性中心起良好的化学改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CL2 负载 β--茂型配合 催化 乙烯 聚合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乙基-N,N'-二苯基-3,6-二氧杂辛二酰胺氯化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彦博 石燕 焦天权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稀土配合 开链冠醚 N N'-乙基-N N’-苯基-3 6-氯杂辛酰胺 氯化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二酮钛配合物/AlEt_2Cl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 被引量:2
7
作者 范新刚 王海华 +1 位作者 胡明鹏 胡志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研究了乙酰丙酮(acac)和1,1,1-三氟代乙酰丙酮(facac)两种β-二酮钛配合物/AlEt2Cl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行为。用13CNMR、FTIR、DSC、XRD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β-二酮钛配合物/AlEt2Cl催化剂表现出了与传统的Z-N钛系... 研究了乙酰丙酮(acac)和1,1,1-三氟代乙酰丙酮(facac)两种β-二酮钛配合物/AlEt2Cl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行为。用13CNMR、FTIR、DSC、XRD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β-二酮钛配合物/AlEt2Cl催化剂表现出了与传统的Z-N钛系催化剂不同的聚合行为,其聚合性能和产物结构均受β-二酮与Ti摩尔比的影响,其中Ti(acac)2Cl2/AlEt2Cl催化乙烯效果好;聚合产物链中有支链结构特征,当配体采用facac时,产物中具有明显的长支链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配合 AlEt2Cl 催化剂 催化 乙烯 聚合 长链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硫杂环双(β-二酮)钛(Ⅳ)配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庆 袁泽利 +2 位作者 徐远飞 胡庆红 张铭钦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1期15-16,共2页
鉴于含硫杂环基团和双(β-二酮)钛(Ⅳ)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设计合成了两个新型含硫杂环双(β-二酮)钛配合物(Ⅱa,Ⅱb),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NMR、MS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双(β-酮)(Ⅳ)配合 含硫杂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磺基水杨酸催化两相法合成茜素红二茂钛配合物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子伟 石晓雯 梁全旗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3-75,共3页
在H2 O/CHCl3 体系中 ,由 5 磺基水杨酸的存在与否分别合成了茜素红二茂钛配合物 .结果发现 ,5 磺基水杨酸对两相法合成茜素红二茂钛配合物有明显催化作用 .所得化合物经元素分析、IR、X衍射及热重分析等确定了结构 .在配合物结构中 ... 在H2 O/CHCl3 体系中 ,由 5 磺基水杨酸的存在与否分别合成了茜素红二茂钛配合物 .结果发现 ,5 磺基水杨酸对两相法合成茜素红二茂钛配合物有明显催化作用 .所得化合物经元素分析、IR、X衍射及热重分析等确定了结构 .在配合物结构中 ,茜素红配体中的两个羟基氧均与钛键合 ,形成五元环状二茂钛配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素红 5-磺基水杨酸 两相法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甲基-N,N-二苯基-3,6-二氧杂辛二酰胺氯化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英文)
10
作者 王彦博 石燕 +1 位作者 焦天权 张玲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6-100,共5页
在非水介质中合成了六种轻稀土氯化物与配体 N,N′-二甲基 - N,N′-二苯基 - 3,6 -二氧杂辛二酰胺 (DMDD)形成的固体配合物 ,通式为 [L n(DMDD) Cl2 (H2 O) 2 ]Cl(Ln =L a~ Eu,不包括Pm) .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 ... 在非水介质中合成了六种轻稀土氯化物与配体 N,N′-二甲基 - N,N′-二苯基 - 3,6 -二氧杂辛二酰胺 (DMDD)形成的固体配合物 ,通式为 [L n(DMDD) Cl2 (H2 O) 2 ]Cl(Ln =L a~ Eu,不包括Pm) .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 TG- DTA分析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在这些新配合物中 ,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甲基-N N-苯基-3 6-氧杂辛酰胺 氯化 稀土配合 合成 表征 开链冠醚 轻稀土氯化 四齿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磺基水杨酸存在下两相合成二茂钛氨基酸配合物
11
作者 高玲香 王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8-80,共3页
在两相体系 (H2 O/CHCl3)中 ,利用二氯二茂钛与 5 磺基水杨酸形成的水溶液和N (取代苯基 )氨基乙酸反应 ,简便合成了三种二茂钛氨基酸配合物 ,采用元素分析、IR及1HNMR等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氨基酸的羧基以单齿氧原子与钛配位 。
关键词 氨基酸配合 两相合成 5-磺基水杨酸 结构表征 双分子取代 绿色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氯化和四硝酸合双(4,4′-二甲基-2,2′-联吡啶)铈(Ⅳ)配合物的研究
12
作者 朱文祥 任颖杰 赵继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4期394-397,共4页
在关于有机碱的(RH)_(2)CeCl_(6)型配合物的研究中,有许多报道称有机碱在配合物中不参与配位,只起中和酸的作用[1,2].然而Ce^(4+)的配位数通常高于6,因此在(RH)_(2)CeCl_(6)型配合物中,Ce^(4+)与某些有机碱中的N原子配位以满足其较高配... 在关于有机碱的(RH)_(2)CeCl_(6)型配合物的研究中,有许多报道称有机碱在配合物中不参与配位,只起中和酸的作用[1,2].然而Ce^(4+)的配位数通常高于6,因此在(RH)_(2)CeCl_(6)型配合物中,Ce^(4+)与某些有机碱中的N原子配位以满足其较高配位数也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 硝酸铈(Ⅳ) 配合 4 4' -甲基-2 2' -联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4,6-二甲基嘧啶与锌盐配合物的制备及生成焓测定(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三平 魏青 +1 位作者 焦宝娟 高胜利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85-890,共6页
The complexes of zinc chloride and zinc nitrate with 2 amino 4,6 dimethyl pyrimidine (ADMP) were prepared through reflux in alcohol. The compositions of the complexes Zn(ADMP)2Cl2 (b) and Zn(ADMP)2(NO3)2·4H2O (c)... The complexes of zinc chloride and zinc nitrate with 2 amino 4,6 dimethyl pyrimidine (ADMP) were prepared through reflux in alcohol. The compositions of the complexes Zn(ADMP)2Cl2 (b) and Zn(ADMP)2(NO3)2·4H2O (c) were determined by chemical and elemental analyses. Th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XPS, 1H NMR and TG DTG techniques. The constant volume combustion energies of ADMP and the complexes, ΔcE, were determined by a precise rotating bomb calorimeter at 298.15K. They were (-3664.53±1.18)kJ·mol-1, (-7130.94±3.69)kJ·mol-1, and (-7637.87±5.71)kJ·mol-1. Their standard enthalpies of combustion,, and standard enthalpies of formation, , were calculated. They were (-3666.39±1.18)kJ·mol-1, (-7129.70±3.69)kJ·mol-1, (-7632.91 ±5.71)kJ·mol-1 and (19.09±1.43)kJ·mol-1, (-411.96±4.03)kJ·mol-1, (-1153.28±6.02)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4 6-甲基嘧啶 锌盐配合 制备 生成焓 测定 氯化 硝酸锌 燃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Ⅱ)与2,2’-联吡啶-1,1’-二氧化物的多核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 被引量:2
14
作者 傅铁祥 曹军 +2 位作者 汤跃群 黄道昌 李和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3-566,共4页
以无水CoCl2和2,2'-联吡啶-1,1'-二氧化物为原料,在DMF溶剂中合成了一种多核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等方法测得它的组成为[Co3(bipyO2)4Cl4]Cl2,并对该配合物的气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对氨... 以无水CoCl2和2,2'-联吡啶-1,1'-二氧化物为原料,在DMF溶剂中合成了一种多核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等方法测得它的组成为[Co3(bipyO2)4Cl4]Cl2,并对该配合物的气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对氨气有良好的敏感性和选择性.由它制作的传感器可望用于涉氨化工生产中氨浓度的自动测量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Ⅱ) 合成 化学传感器 氯化 2 2'-联吡啶-1 1’-氧化 多核配合 浓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钴与二甲氧基嘧啶胺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丽 魏青 +1 位作者 高胜利 史启祯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5-147,共3页
利用氯化苄基三乙基铵为催化剂 ,改进文献方法提高了 2 -氨基 - 4,6 -二甲氧基嘧啶 (AMP)的产率。在无水乙醇中回流制得 Co Cl2 · 6 H2 O与 AMP的 1∶ 2固态配合物 ,用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 Co (AMP) 2 Cl2 ;用 IR,1H NM... 利用氯化苄基三乙基铵为催化剂 ,改进文献方法提高了 2 -氨基 - 4,6 -二甲氧基嘧啶 (AMP)的产率。在无水乙醇中回流制得 Co Cl2 · 6 H2 O与 AMP的 1∶ 2固态配合物 ,用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 Co (AMP) 2 Cl2 ;用 IR,1H NMR法推测了其结构 ,中心离子 Co2 + 为 sp3 d2 杂化 ;用TG- DTG法分析了它的热稳定性 ,用 DSC法测定其熔点为 1 97.71℃ ,熔化焓为 43 .2 6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 2-氨基-4 6-甲氧基嘧啶 固态配合 结构分析 热分析 催化剂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联吡啶-1,1′-二氧化物与铜(Ⅱ)的气敏配合物合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傅铁祥 曹军 陶钧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以无水CuCl2 和 2 ,2′ 联吡啶 1,1′ 二氧化物为原料 ,在DMF溶剂中合成了一种气敏配合物[Cu5(bipyO2 ) 6Cl8]Cl2 ,并经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率表征 .对该配合物的气敏特性研究表明 ,该配合物对氨气有一定的敏感性... 以无水CuCl2 和 2 ,2′ 联吡啶 1,1′ 二氧化物为原料 ,在DMF溶剂中合成了一种气敏配合物[Cu5(bipyO2 ) 6Cl8]Cl2 ,并经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率表征 .对该配合物的气敏特性研究表明 ,该配合物对氨气有一定的敏感性和选择性 .工作电压为 3V时 ,在浓度为 0 0 5~ 0 4 0mmol·L-1范围 ,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产生突跃性变化 ,从 6 6mV增加到 175 6mV .当工作电压为 2V时 ,输出电压随氨气浓度增大产生两次突跃 :第 1次突跃范围是 0 10~ 0 4 0mmol·L-1,突跃值约为 4 5 0mV ;第 2次突跃范围是 0 4 0~ 0 6 0mmol·L-1,突跃值约为 96 0mV .用其制作的传感器在涉氨化工生产的自动控制和氨气泄漏报警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联吡啶-1 1′-氧化 氯化 合成 气敏配合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二(2-乙酰基-1-萘酚氧基)二氯化钒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乙烯聚合反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学翔 程薇 +3 位作者 宗明生 纪洪波 时晓岚 景振华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247,共6页
分别以活性MgCl2和无水MgCl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二(2-乙酰基-1-萘酚氧基)二氯化钒催化剂(简称负载型催化剂),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和氮吸附静态容量法等手段对载体和负载型催化... 分别以活性MgCl2和无水MgCl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二(2-乙酰基-1-萘酚氧基)二氯化钒催化剂(简称负载型催化剂),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和氮吸附静态容量法等手段对载体和负载型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采用浸渍法制备的负载型催化剂没有改变催化活性组分的化学结构。研究负载型催化剂对乙烯聚合的性能时发现,负载型催化剂比二(2-乙酰基-1-萘酚氧基)二氯化钒均相催化剂的活性提高约一倍,所得聚乙烯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以活性MgCl2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高。聚合动力学研究表明,负载型催化剂活性中心的稳定性好于二(2-乙酰基-1-萘酚氧基)二氯化钒均相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活性中心的衰减速率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茂 配合 (2-乙酰基-1-萘酚氧基)氯化 乙烯 烯烃聚合 负载型催化剂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氧基单茂钛/二亚胺镍体系用于乙烯链穿梭聚合
18
作者 高榕 李岩 +3 位作者 刘东兵 赖菁菁 李昕阳 顾元宁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46-850,共5页
合成了五甲基环戊二烯基-(2,6-二异丙基)苯氧基-二氯化钛(Cat A)和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Cat B),以它们为主催化剂、甲基烷氧铝为助催化剂、ZnEt2为链穿梭剂催化乙烯均聚,利用1H NMR,13C NMR,FTIR等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利... 合成了五甲基环戊二烯基-(2,6-二异丙基)苯氧基-二氯化钛(Cat A)和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Cat B),以它们为主催化剂、甲基烷氧铝为助催化剂、ZnEt2为链穿梭剂催化乙烯均聚,利用1H NMR,13C NMR,FTIR等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GPC,DSC等方法考察了Cat A/Cat B体系所得聚乙烯的分子量及结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单独采用Cat A或Cat B为主催化剂时,随ZnEt2用量的增加,乙烯聚合活性及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均呈下降趋势。Cat A/Cat B为催化体系进行乙烯链穿梭聚合时,随Cat B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分子量升高,熔点降低,分子量分布变窄,利用该催化体系可得到含有支化链段与线型链段的嵌段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甲基环戊烯基-(2 6-异丙基)苯氧基-氯化 α-亚胺镍配合(Ⅱ) 链穿梭聚合 乙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亚胺镍与双(水杨醛亚胺)二氯化锆体系的链穿梭聚合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榕 苑泽华 +4 位作者 刘东兵 李岩 赖菁菁 李昕阳 顾元宁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0,共5页
以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记作Cat A)与双(水杨醛亚胺)二氯化锆配合物(记作Cat B)为主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二乙基锌为链穿梭剂催化乙烯均聚合,制备了乙烯嵌段聚合物。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聚乙烯的相对分... 以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记作Cat A)与双(水杨醛亚胺)二氯化锆配合物(记作Cat B)为主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二乙基锌为链穿梭剂催化乙烯均聚合,制备了乙烯嵌段聚合物。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结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甲苯为溶剂,乙烯压力为1.0 MPa,n(MAO)∶n(Cat A+Cat B)为1000,其中,n(Cat A)∶n(Cat B)为1时,可制备具有较高"软段"含量的乙烯嵌段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α-亚胺镍(Ⅱ)配合 双水杨醛亚胺氯化配合 链穿梭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Ti(dbm)Cl_2/MgCl_2-SiO_2/MAO催化乙烯聚合及与其它α-烯烃共聚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敏 许学翔 +2 位作者 纪洪波 赵伟 景振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73-876,共4页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非茂负载聚烯烃催化剂——CpTi(dbm)Cl2/MgCl2-SiO2/MAO,并考察了该催化剂的乙烯均聚、乙烯和1-己烯共聚及乙烯和苯乙烯共聚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80℃时活性可达4.68×106g/(mol·h)...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非茂负载聚烯烃催化剂——CpTi(dbm)Cl2/MgCl2-SiO2/MAO,并考察了该催化剂的乙烯均聚、乙烯和1-己烯共聚及乙烯和苯乙烯共聚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80℃时活性可达4.68×106g/(mol·h)。不同助催化剂对活性的影响规律为MAO>MMAO>TiBA>TEA。乙烯和1-己烯共聚时,催化活性提高,聚合温度70℃,1-己烯体积分数为8%时,活性可达3.61×106 g/(mol·h),共聚物的熔点、结晶度、相对分子质量、密度和堆密度随1-己烯含量增加而下降。乙烯和苯乙烯共聚时,随着苯乙烯含量的增加,共聚活性下降,共聚物的熔点、结晶度和相对分子质量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茂型配合 MgCl2-SiO2负载 聚乙烯 1-己烯 苯乙烯 共聚 催化 α-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